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45)
2023(11117)
2022(9579)
2021(8973)
2020(7863)
2019(18370)
2018(18165)
2017(35142)
2016(19382)
2015(21999)
2014(22049)
2013(21407)
2012(19808)
2011(17697)
2010(17376)
2009(15561)
2008(15288)
2007(13548)
2006(11196)
2005(9804)
作者
(53683)
(45238)
(44882)
(43022)
(28396)
(21900)
(20621)
(17788)
(17143)
(16038)
(15183)
(15108)
(14261)
(14146)
(14061)
(14046)
(13834)
(13413)
(12983)
(12929)
(11152)
(11082)
(10969)
(10387)
(10279)
(10133)
(10026)
(9916)
(9036)
(8937)
学科
(78933)
经济(78781)
管理(51637)
(50577)
(40849)
企业(40849)
方法(40388)
数学(36486)
数学方法(36018)
中国(22837)
(21380)
(20588)
地方(16768)
(15838)
业经(15174)
(14616)
贸易(14609)
(14181)
农业(13778)
(13731)
(13405)
财务(13336)
财务管理(13301)
企业财务(12632)
理论(12023)
技术(11779)
(11343)
环境(11035)
(10265)
金融(10262)
机构
学院(268602)
大学(266507)
(109173)
经济(106924)
管理(104012)
理学(90927)
理学院(89902)
管理学(88124)
管理学院(87626)
研究(87360)
中国(63022)
(54960)
科学(54386)
(48322)
(44449)
(43939)
中心(41270)
业大(41230)
研究所(40277)
财经(39501)
(39304)
(35972)
(35869)
师范(35598)
农业(35106)
经济学(34146)
北京(33821)
(31684)
技术(31251)
经济学院(31152)
基金
项目(186957)
科学(148131)
基金(135971)
研究(135622)
(118644)
国家(117670)
科学基金(101292)
社会(85365)
社会科(80865)
社会科学(80843)
(74086)
基金项目(72659)
自然(66747)
教育(65595)
自然科(65181)
自然科学(65162)
自然科学基金(63978)
(63222)
资助(55908)
编号(55905)
成果(43321)
重点(42896)
(42218)
(40680)
课题(38891)
(38728)
科研(36547)
教育部(36438)
创新(36272)
国家社会(35093)
期刊
(110002)
经济(110002)
研究(70961)
中国(49018)
学报(41711)
科学(38959)
(38607)
(38379)
管理(35380)
大学(31616)
教育(31287)
学学(30084)
技术(29132)
农业(26101)
(19662)
金融(19662)
财经(19230)
业经(18428)
经济研究(17887)
(16528)
问题(15543)
(14238)
统计(13811)
职业(13598)
技术经济(13283)
(12724)
(12432)
资源(12386)
理论(12010)
商业(11965)
共检索到376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若建  
文章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对典型的外来人口聚集区的职业结构进行初步的描述,并且对形成这种结构的因素进行探索性分析,指出权力垄断、地缘集聚与市场竞争是形成这种结构的主要原因。在这种结构下,市场给予了人们获得地位的机遇,然而权力垄断、地缘集聚则成为获得地位的障碍,个人素质则是克服障碍的重要条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比分析了本地市民、外来市民和农民工在劳动福利总量及具体福利项目获得上存在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并测算了外来人口所受到的歧视程度。结果表明,三群体在劳动福利获得上存在"梯度"差异;劳动合同和城市因素对各群体的影响均显著,农民工受人力资本和社会禀赋的双重影响,本地市民和外来市民则受雇主类型的影响较大;与本地市民相比,农民工和外来市民在劳动福利获得上均存在歧视,且前者所受歧视程度大于后者。与外来市民相比,农民工在社会保险参与率上存在歧视,但在假期获得上不存在歧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侯佳伟  
外来人口聚居区的出现和发展,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产物,它已成为北京外来人口生活居住的主要地区。2000年,北京市外来人口上万人的街道有102个,占到街道总数的30.4%,集中居住了74.4%的外来人口。外来人口高度聚集的情况短期内不会消失,并会随着北京的发展,形成数量更多、规模更大的聚集区。聚集区可以按照内部结构划分为缘聚型和混居型,依照行业依托情况分为完全依托、半依托和无依托。从动态角度来看,社会实行最低工资限额并能让向上流动成为可能,无依托型外来人口聚集区或许会继续保持一段时间的中转功能之后,转型或消失。完全依托型和半依托型聚集区问题则只能从产业结构调整、市场分布及配套方面入手解决。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展新  侯慧丽  
近期的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研究把持有非本地城市户口的外来市民纳入观察对象,城乡分割因素的解释范围缩小到外来市民与外来农民工这两类外来人口参与社会保险差异上来。为在这一方向上深化研究,本文首先考察城市劳动制度转型过程,揭示农民工的劳动合同制度缺位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户籍身份、劳动合同订立与社会保险获取之间的关系,提出研究假设;选取抽样调查数据,做相应的实证分析;最后形成结论并提出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魏万青  陆淑珍  
本文利用2010年珠三角地区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状况调查数据,研究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本文通过对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代际差异的Oaxaca分解发现,城市外来人口社会融合的代际差异,不仅因为代际个体特征的差异,更重要的是,新生代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融入城市社会的机会结构不同,与上一代城市外来人口比较,新生代融入城市社会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这使新生代在社会融合上处于不利地位。尽管新生代比上一代更愿意融入城市,然而,由于新生代面临着更高的融入门槛,他们依然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成为"漂"在城市中的一代。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海宁  陈媛媛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的外来人口问卷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分解法对本地市民、农民工和外来市民三个群体的工资收入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1)在不同分位数上,三个群体之间的个体工资收入存在一定的差异。(2)个人禀赋和就业环境等影响因素在不同群体的不同收入层次中所起的作用有所不同。(3)不同群体的工资差异是由个体特征差异和制度性歧视共同作用的结果,并且,在大部分分位数上制度性歧视的影响程度要大于特征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谢守红  
利用第三、四、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对广州市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年代以来广州市外来人口在数量急剧增长的同时,其空间分布格局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即由原来主要集中于中心区转向主要集中于近郊区,并逐渐向远郊区延伸。根据外来人口的空间变化规律,提出了加强城市人口管理和城市规划建设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玲  
文中的外来人口,是指第四次人口普查所统计的离开户口所在地一年以上的人口,属于流动人口的一部分,是未发生户口迁移的实际迁移人口。据“四普”资料,1990年6月30日全国有这类人口2131.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1.88%,但广东省该比例达5.25%,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位居首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若建  
根据人口普查资料,文章分析了广东省外来人口在居住地的时间分布情况,描述了不同人口属性和不同社会、经济特征的外来人口在居住时间上的差别,并且描述了在居住地出生"外来人口"的一些特征,最后利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外来人口居住时间长短的多种因素做综合分析。在描述分析的基础上,论文最后指出,必须正视大量的外来人口实际上已经转变为长期定居人口的事实,并解决其产生的相关社会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美风  汪德根  杨仪璇  
新时代背景下,外来人口聚居区是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进程的重要平台和促进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的关键区域。外来人口聚居区空间识别方法是开展外来人口聚居区相关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文章集成人口统计数据和高清遥感影像数据,构建了基于人口空间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空间识别方法。基于此,以北京市海淀区为案例区,对社区尺度外来人口聚居区进行了识别,并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外来人口聚居区识别结果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人口空间化的外来人口聚居区识别方法具有较高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志育  
人口的集聚能力成为衡量省会城市发展活力和辐射周边地区能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不少区域性中心城市放开户籍政策,制定含金量很高的人才政策,优化区域营商环境,展开激烈的"抢人大战",并以人口集聚作为吸收各类稀缺要素和配置公共资源的重要依据。太原市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相比,人口规模总体偏少,人口净增量小,人口结构变化明显、人口红利衰减严重,城镇化率高,急需要紧抓机遇,因地制宜制定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大力建设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更多的人口集聚带动资源要素集聚,保障全省转型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远太  
本文利用中部省会城市郑州市的调查数据,从社会包容、社会融合、社会歧视和社会距离4个维度分析了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从个体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3个层面探讨了社会态度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居民对外来人口的社会态度呈现出能包容而不融合、有距离而不歧视的特征;社会特征和心理特征对城市居民的社会态度有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原新  韩靓  
文章以2008年四大城市劳动力调查问卷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农民工、外来市民和本地市民三个群体就业岗位获得和工资差异,并对城市劳动力市场分割引起的歧视程度进行了判断。得出结论:与本地市民和外来市民相比,农民工在就业岗位获得和工资决定上均受到歧视;与本地市民相比,外来市民就业岗位获得受到歧视,工资决定并没有受到歧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盛亦男  童玉芬  
文章通过梳理历年北京市外来人口调控政策,利用多元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分析了不同滞后期条件下外来人口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显示,虽然外来人口调控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成效有限,这可能是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客观规律,以及外来人口在经济理性下自身选择等原因所导致的。此外,通过设立"一揽子"的政策体系措施有助于有效实现人口调控目标,制定政策时应关注政策的长期时滞所带来的问题,使政策效果达到最优。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黄瑞芹  张广科  
平等就业,宪法赋权。但全国第四次和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对比分析显示,城乡平等就业的水平和结构并没有随着市场经济程度的演进而提高,外来女性在第一劳动力市场上受到的职业排斥程度远远高于该市场上外来男性受到的职业排斥,部分职位甚至出现了"排斥强化"的现象。除入力资本因素外,社会资本、家庭责任、市场机制不完善是导致外来女性遭受"排斥强化"的重要因素。这些领域将是政府提高城乡平等就业政策合意性的主要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