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23)
2023(7288)
2022(6081)
2021(5708)
2020(4771)
2019(11162)
2018(10657)
2017(21094)
2016(10816)
2015(12642)
2014(12226)
2013(12804)
2012(12224)
2011(11353)
2010(11154)
2009(10310)
2008(10049)
2007(8495)
2006(7489)
2005(6735)
作者
(30115)
(25291)
(25229)
(24261)
(16480)
(11997)
(11508)
(9950)
(9733)
(8906)
(8881)
(8569)
(8009)
(7937)
(7912)
(7912)
(7403)
(7384)
(7206)
(6883)
(6178)
(6032)
(5954)
(5742)
(5690)
(5653)
(5514)
(5136)
(4980)
(4878)
学科
(65876)
经济(65807)
方法(31431)
管理(31034)
数学(29649)
数学方法(29573)
(27106)
中国(20045)
(19223)
企业(19223)
(13333)
(13153)
贸易(13146)
(12799)
(12593)
地方(10230)
(9154)
农业(9028)
城市(8988)
业经(8827)
(8611)
金融(8611)
环境(8302)
(8210)
银行(8206)
(7965)
(7436)
(7345)
城市经济(7169)
(7072)
机构
大学(170024)
学院(165293)
(86800)
经济(85574)
管理(65743)
研究(60167)
理学(57199)
理学院(56602)
管理学(56130)
管理学院(55808)
中国(47567)
(37811)
(35610)
财经(31480)
科学(30496)
经济学(30203)
(29112)
(28276)
经济学院(27481)
中心(26488)
研究所(25587)
财经大学(23865)
北京(22939)
(21483)
(21123)
(21077)
(20046)
师范(19938)
商学(19423)
业大(19376)
基金
项目(110809)
科学(90708)
基金(87729)
研究(80572)
(75443)
国家(74915)
科学基金(65648)
社会(58690)
社会科(56085)
社会科学(56075)
基金项目(45872)
自然(39989)
自然科(39198)
自然科学(39192)
自然科学基金(38546)
(36975)
资助(36709)
教育(36115)
(32612)
编号(28460)
(27736)
国家社会(26717)
教育部(24881)
中国(24558)
重点(24378)
人文(23513)
(23194)
成果(22294)
(22216)
大学(21791)
期刊
(88814)
经济(88814)
研究(56134)
中国(27293)
(26326)
管理(23004)
科学(21775)
学报(19906)
(17307)
金融(17307)
(17184)
经济研究(17135)
财经(16742)
大学(16345)
学学(15503)
(14502)
问题(13915)
(12205)
农业(11606)
业经(11373)
技术(11036)
世界(10844)
国际(10140)
统计(9710)
教育(8998)
技术经济(8783)
商业(8396)
(8249)
决策(7552)
理论(7513)
共检索到2434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克  
土地价格、房地产价格过高和内需不足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最受瞩目的社会问题。土地价格是构成房地产价格最基本的要素,房地产价格则可以通过"财富效应"和"购房压力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基于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9年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表明,地价与房价互为因果,但相互影响机制显著不同;房产的"财富效应"作用微弱,房价的过快上涨抑制了居民消费。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段忠东  
本文分析房价影响居民消费的非线性机制,并对中国35个大中城市房价变动影响居民消费的门限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总体上看,当房价处于低增长机制或居民收入处于高增长机制时,房价上涨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促进作用,反之,房价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明显甚至出现挤出效果;以购房首付比区分不同城市后发现,当高首付比城市的房价或居民收入处于低增长阶段,而低首付比城市的房价或收入处于高增长阶段时,房价对居民消费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可支配收入是居民消费的决定因素。因此,如果政策当局希望有效实现促消费之目标,则需在总体上将房价维持在低速增长机制,并保持居民收入较高增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金星  张志开  邵翠樱  
本文利用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了房地产信贷对房价的影响,结果发现:第一类城市个人购房按揭贷款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房地产开发贷款对房价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三类城市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购房按揭贷款对房价都有显著影响,但第二类城市个人按揭贷款对房价的影响更大,第三类城市房地产开发贷款对房价的影响更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全诗凡  樊双涛  马建  张新启  
文章基于2010—2017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价格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城市房价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经验考察。结果显示:从整体网络结构来看,35个大中城市房价空间关联存在逐渐上升的趋势,网络结构越来越稳定,而且越来越多的城市位于网络的边缘位置。从个体网络结构特征来看,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广州、青岛、沈阳这7个城市的度数中心度高于平均值,位于网络的中心位置。深圳、上海、广州等城市在房价网络中能够快速地与其他城市产生联系。城市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产业结构差异和人口数量差异均是房价空间关联的原因,差异越大,对城市间房价发生关联的影响越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丛颖  宋兴文  
本文基于2008—2018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研究在人力资本视角下住房价格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住房价格上涨能促进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人力资本和住房价格总体上对城镇居民消费有正向促进作用。本文将我国35个大中城市按照房价水平进行聚类,发现住房价格、人力资本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存在区域差异。房价较低的三类城市与房价较高的一二类城市相比较,人力资本在住房价格和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中介效应更显著。研究结果对促进我国住房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和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许家军  葛扬  
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与租金出现长期的背离,具体表现为租价比的不断变动。无论在短期和长期中,租价比的变动与利率正相关,与房价预期负相关。政府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应同时增加公租房的供给,避免出现居民房价预期逆转引致的房租大幅上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范超  王雪琪  
房价收入比是反映居民购房可支付能力的重要指标。为了更真实准确反映我国居民长期承受的购房负担,本文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数据,建立状态空间模型,估计出持久收入意义下的房价收入比,通过情景分析确定其合理上限,并分析主要特征。研究表明:1我国房价-持久收入比的合理上限为7.6,有28个城市已超过该上限,其中,北京最高,达到14.9;2城市越发达,房价-持久收入比越高,居民需要承受的购房压力越大,且在时间趋势上,一线与二三线城市间的差距呈现扩大趋势;3在地理分布上,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大中城市的房价-持久收入比呈现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4相比于根据可支配收入测算的房价收入比,房价-持久收入比与其约有10%的差异。当前我国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继续限制房价,减轻居民购房负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峰  胡军  
本文利用2002~2010年间在我国35个大中城市任职的市长和市委书记的详细个人信息,以及城市房价和经济基本面指标等数据,研究了官员任期和政绩压力对城市房价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官员任期和政绩压力对城市房价均有显著影响。具体而言,官员任期与城市房价存在倒U型关系,官员的政绩压力对房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官员任期较短时,政绩压力会加剧官员任期对城市房价的正向促进作用;而当任期较长时,政绩压力又会阻碍官员任期对城市房价的反向抑制作用。本文的结论通过了多种稳健性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荣荣  郑思齐  龙奋杰  
预期是房价涨跌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引入住房所有权成本这一概念,分析了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存量——流量理论建立了预期对房价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预期在房价的变化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房价较高的城市表现最为突出;认为"未来价格会继续高涨"的预期会使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过度膨胀,从而导致房价的非理性增长。研究建议:政府在从供求角度调控房价的同时,要关注调控政策可能带来的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的影响;要加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以科学的舆论对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进行合理引导。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寿平  
在构建购房者效用函数和房地产市场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选取2001—2016年中国内地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人口流动、居民收入与城市房价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人口、人口流动率、居民收入对房价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房价呈"螺旋式"上升态势。分区域看,东部地区城市居民收入对房价起着抑制作用,中部地区城市人口流动率和居民收入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西部地区城市居民收入对房价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勇  何德旭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会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在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中,正财富效应的城市多于负财富效应的城市,但房价收入比最高的城市除上海外都表现为负财富效应,表明在高房价基础上,房价进一步上涨已制约了消费的正常增长。因此,应根据不同城市房地产市场特征,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完善房地产正财富效应形成机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佐敏  邝雄  戴玲  
充足的劳动力是经济社会保持活力和城市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劳动力的重要性将逐渐提升,在中长期内劳动力有可能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资源之一。文章以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数据研究了城市房价与劳动力人口之间的关系,得到的主要结论为:(1)房价上涨将"驱逐"城市就业人口,并且高房价"驱逐"城市就业人口时,首先"驱逐"的是就业工人的家属;(2)高房价对第一产业劳动力人口的"驱逐"作用明显高于对第二、三产业劳动力人口的"驱逐"作用,工资水平相同的城市,高房价对第二产业劳动力人口的"驱逐"作用又大于对第三产业劳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石庆玲  郭峰  
高房价和高犯罪率是困扰中国城市的两大顽疾。本文在标准的犯罪经济学模型中探讨了城市房价对城市犯罪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12年的面板数据对房价上涨和犯罪率上升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计量经济学检验。实证结果发现在有效解决有关变量的内生性问题之后,城市房价上涨1%,,将导致城市刑事逮捕率上升0.3%,,刑事起诉率上升0.252%,。本文结论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先柱  杨义武  
文章在住房存量调整模型的基础上,基于住房供给方为理性预期、需求方为适应性预期的假设条件,建立了包含差异化预期和政策调控的住房市场均衡模型,然后以中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利用线性模型和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预期和政策调控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预期对房价波动具有显著影响,上一期房价增量的提升对本期房价增量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研究还表明,政府的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价波动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当房价增幅放缓时,土地供应的放宽会拉升房价,反之则土地政策效果减弱。随着房价增幅的提升,货币政策对房价的作用增大。保障房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随房价增幅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的动态变化而表现出三种不同的结果。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林清  
本文以20032015年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2014年地方债"自发自还"试点这一政策试验,检验地方债发行对房价的影响。结果表明,至少在短期内,地方债的发行显著提高了商品房与住宅的价格。稳健性检验结果也表明地方债的发行显著提高了房价。因此,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必须规范地方政府的发债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