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42)
- 2023(15768)
- 2022(13546)
- 2021(12633)
- 2020(10426)
- 2019(23866)
- 2018(23858)
- 2017(45115)
- 2016(24682)
- 2015(27835)
- 2014(27869)
- 2013(27525)
- 2012(25887)
- 2011(23283)
- 2010(23426)
- 2009(21364)
- 2008(20870)
- 2007(18525)
- 2006(16464)
- 2005(14692)
- 学科
- 济(102899)
- 经济(102798)
- 管理(70346)
- 业(67415)
- 企(54452)
- 企业(54452)
- 方法(41305)
- 数学(35033)
- 数学方法(34548)
- 中国(29994)
- 农(28929)
- 地方(27582)
- 业经(23782)
- 学(23265)
- 财(21627)
- 技术(20671)
- 农业(19805)
- 环境(17993)
- 贸(17938)
- 贸易(17922)
- 制(17327)
- 易(17259)
- 理论(17175)
- 和(16639)
- 银(15804)
- 银行(15756)
- 融(15399)
- 金融(15395)
- 行(15124)
- 发(14935)
- 机构
- 大学(350343)
- 学院(349514)
- 管理(135589)
- 济(133898)
- 经济(130626)
- 研究(121851)
- 理学(116239)
- 理学院(114796)
- 管理学(112651)
- 管理学院(112021)
- 中国(90607)
- 科学(78181)
- 京(77358)
- 所(62298)
- 财(59831)
- 农(59589)
- 研究所(56605)
- 中心(55434)
- 业大(53886)
- 江(53236)
- 范(50120)
- 师范(49636)
- 北京(49392)
- 财经(47294)
- 农业(46449)
- 院(44575)
- 州(43852)
- 经(42785)
- 师范大学(40170)
- 技术(39580)
- 基金
- 项目(236928)
- 科学(185200)
- 研究(173304)
- 基金(168732)
- 家(147521)
- 国家(146226)
- 科学基金(124947)
- 社会(106740)
- 社会科(101023)
- 社会科学(100997)
- 省(94119)
- 基金项目(90467)
- 自然(81591)
- 自然科(79694)
- 自然科学(79677)
- 教育(79168)
- 划(78947)
- 自然科学基金(78201)
- 编号(71637)
- 资助(68858)
- 成果(58030)
- 发(53956)
- 重点(52950)
- 部(50694)
- 课题(50006)
- 创(49251)
- 创新(45925)
- 科研(44631)
- 项目编号(43365)
- 大学(43259)
- 期刊
- 济(156122)
- 经济(156122)
- 研究(104834)
- 中国(73717)
- 学报(56926)
- 农(54956)
- 科学(53120)
- 管理(50791)
- 教育(45357)
- 财(44131)
- 大学(42590)
- 学学(39634)
- 农业(38619)
- 技术(33660)
- 融(30177)
- 金融(30177)
- 业经(26413)
- 经济研究(23449)
- 财经(22102)
- 图书(21712)
- 业(20357)
- 问题(20246)
- 经(18854)
- 科技(18742)
- 技术经济(18260)
- 资源(17079)
- 理论(16778)
- 版(16366)
- 现代(16218)
- 坛(15710)
共检索到529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辰玥 沈中伟
随着环境的恶化,绿色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把绿色技术运用到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成都作为西南片区大城市,研究绿色技术在其地下空间开发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成都地下空间发展的历史背景,并依据调研结果把成都地下空间现状利用情况分为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公共设施、人防设施和市政管线设施四大类,总结了地下空间开发中常用绿色技术,并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查阅的方式对成都典型的地下空间中绿色技术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绿色技术在成都地下空间中的应用相薄弱,但潜力巨大,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绿色技术 生态城市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洪辰玥 沈中伟
随着环境的恶化,绿色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把绿色技术运用到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中,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成都作为西南片区大城市,研究绿色技术在其地下空间开发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成都地下空间发展的历史背景,并依据调研结果把成都地下空间现状利用情况分为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公共设施、人防设施和市政管线设施四大类,总结了地下空间开发中常用绿色技术,并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查阅的方式对成都典型的地下空间中绿色技术运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绿色技术在成都地下空间中的应用相薄弱,但潜力巨大,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相
关键词:
地下空间 绿色技术 生态城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继峰
在城市新区开发过程中,失地农民数量迅速增加。由于制度的缺陷、滞后及认识的局限,导致失地农民面临着劳动就业困难、家庭收入减少、教育支出下降和贫富差距扩大等现实问题。解决新区失地农民的问题,应从维护农民生存权和发展权出发,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培训就业机制以及搞好离农教育。只要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工作做到位,新区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权利就得到了保障,就会平稳实现由失地农民向市民的过渡,促进新区开发顺利进行。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周仲礼 游韵 李艳
从成都市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成都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评价模型,首先确定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决策集和隶属度函数,并通过隶属度函数求出评判矩阵,然后确定模糊集以及综合评判矩阵,最后采取加权平均法求出评价等级指数,并就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城区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较大,而新津县的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弱,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说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尹娟 彭灿
新产品开发是一个复杂的知识运动过程。在该过程中,企业不仅要应用企业已有的各种相关科技知识,而且要从企业外部获取有关的科技知识、市场知识和其它知识,还要创造新的知识。因此,搞好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知识管理工作,对于成功开展新产品开发活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新产品开发流程中,研发团队与用户、供应商、员工等之间的知识获取、转移和共享。
关键词:
新产品开发 知识管理 知识转移 知识共享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和东 潘博筠
依据合作开发过程,本文将合作风险分为合作前的投入不足风险,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以及合作后的产出风险。分析了信任治理、契约治理与不同合作过程风险的关系,设计信任与契约内部组合治理、政府与社会外部辅助治理、内外结合的风险治理机制,为政府或企业治理合作创新风险的实践提供对策性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连远强 张青山
设计变量的选择是新产品开发决策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本文运用集成决策观的思想,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种基于集成决策观的产品设计变量的决策方法,并对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新产品开发 集成决策 设计变量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莉
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新服务开发可以提高新服务开发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创造力。文章从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新服务开发的相关概念出发,阐述了读者参与公共图书馆新服务开发的三种模式:读者概念源参与模式、读者全程参与的合作模式和读者全程参与的独立模式,同时,从搭建适合读者参与的组织环境、建立健全读者参与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使读者更有效地参与新服务开发的具体路径和策略。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和东 潘博筠
依据合作开发过程,本文将合作风险分为合作前的投入不足风险,合作中的知识产权风险以及合作后的产出风险。分析了信任治理、契约治理与不同合作过程风险的关系,设计信任与契约内部组合治理、政府与社会外部辅助治理、内外结合的风险治理机制,为政府或企业治理合作创新风险的实践提供对策性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研究目的:在土地利用现状及变更数据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多种空间分析法,揭示2005—2013年龙泉驿区耕地非农化空间过程和规律,并通过非农化重心曲线分析其空间扩散路径,从而为耕地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提供参考借鉴。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空间数据挖掘、GIS空间分析、重心模型等数学模型方法。研究结果:(1)龙泉驿区耕地非农化空间分布较为明显,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的城镇周边及主要交通干线附近区域,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但2009—2013年与2005—2009年相比,这种不均衡性有所减弱;(2)以耕地非农化指数为等级划分标准的高等别非农化区的行政村集中分布西部平原城镇周边区域,整体呈现出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今朝 高世昌
按照党中央关于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以及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要求,重庆市结合装配式技术减少污染、节约资源、提升效率、循环利用及环境友好等特点,在国土整治中探索了以装配式技术为主的"绿色技术"实践。
关键词:
国土整治 推广应用 绿色技术创新 生态型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伟增 郑思齐 辛磊 吴璟
已有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教育和环境等地方公共品会显著资本化到周边的住房价格中,这种公共品的溢价效应是城市内住房价格空间差异的重要影响因素。更进一步的理论研究表明,某类地方公共品的溢价水平在空间上存在异质性,在居民对该公共品需求强度较高,而周边住房供给又较为短缺的区位,一个单位公共品的溢价效应会较高。本文基于成都市2006-2011年新建商品住宅项目的交易数据,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和GWR模型测度地方公共品溢价效应的存在性和空间异质性,发现"重点小学"和公园的溢价效应显著,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在此基础上,我们从居民需求强度和住房供给对两类公共品溢价效应空间异质性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并采用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渺 方自力 谢强 王蒙 王萍
中国正经历的大规模城镇化带来耕地流失和城市土地扩张,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出于维护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出对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必然会直接制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并有可能改变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趋势。通过对LUCC的约束,生态功能红线对环境综合效应的影响,是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门迫切需要掌握的信息。基于2013年基准年以及2020预测年两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结合成都市温江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成果,对温江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前后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江区在未来5a仍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园地将继续被...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红线 生态服务 效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付贵 许惠敏 刘铭嘉
新产品开发成功与有效的R&D与市场营销界面整合有直接关系,因此研究企业R&D与市场营销界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对新产品开发过程中的R&D与市场营销界面管理的影响因素作系统性的探讨,并尝试提出理论研究框架模型。
关键词:
研发 营销 界面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