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9)
- 2023(8923)
- 2022(8158)
- 2021(7762)
- 2020(6477)
- 2019(15150)
- 2018(15301)
- 2017(29749)
- 2016(16217)
- 2015(18252)
- 2014(18287)
- 2013(18166)
- 2012(16451)
- 2011(14847)
- 2010(14513)
- 2009(13029)
- 2008(12516)
- 2007(10626)
- 2006(9131)
- 2005(7809)
- 学科
- 济(62032)
- 经济(61962)
- 管理(46082)
- 业(42841)
- 企(36419)
- 企业(36419)
- 方法(31007)
- 数学(26705)
- 数学方法(26384)
- 农(15684)
- 学(15171)
- 中国(15132)
- 财(14744)
- 业经(13661)
- 地方(12900)
- 理论(11381)
- 环境(11188)
- 和(10891)
- 农业(10561)
- 贸(10433)
- 贸易(10429)
- 易(10098)
- 技术(9989)
- 务(9806)
- 财务(9747)
- 财务管理(9733)
- 制(9678)
- 划(9401)
- 企业财务(9242)
- 教育(9114)
- 机构
- 大学(227410)
- 学院(224250)
- 管理(93247)
- 济(84251)
- 经济(82269)
- 理学(81856)
- 理学院(80970)
- 管理学(79553)
- 管理学院(79169)
- 研究(73506)
- 中国(52311)
- 京(48662)
- 科学(48102)
- 财(36858)
- 所(36812)
- 农(35637)
- 业大(35335)
- 研究所(33983)
- 中心(32813)
- 江(30762)
- 北京(30662)
- 财经(30437)
- 范(30138)
- 师范(29847)
- 农业(28040)
- 经(27735)
- 院(27059)
- 州(25372)
- 师范大学(24363)
- 经济学(23964)
- 基金
- 项目(161357)
- 科学(125984)
- 研究(117267)
- 基金(116474)
- 家(101381)
- 国家(100540)
- 科学基金(86423)
- 社会(71422)
- 社会科(67589)
- 社会科学(67569)
- 省(63291)
- 基金项目(63092)
- 自然(58026)
- 自然科(56633)
- 自然科学(56620)
- 自然科学基金(55557)
- 划(53422)
- 教育(53403)
- 编号(48332)
- 资助(48114)
- 成果(38572)
- 重点(35654)
- 部(35109)
- 发(33812)
- 创(33524)
- 课题(32645)
- 科研(31214)
- 创新(31180)
- 大学(30192)
- 项目编号(30100)
共检索到312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耀 王亚 张洪波 赵新峰
地下水为重要的资源,一旦受污染,将难以更新与恢复。近年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地下水硝酸盐的转化过程与机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来源以及避免污染的方法措施;地下水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确定方法;如何减少或者除去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别外还有一些地下水硝酸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等。在综述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三个方向:水与硝酸盐运移的耦合; 界面过程;人文影响与全球角度。
关键词:
地下水 人类活动 硝酸污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增强 唐次来 邵淼 赵秋丽
通过柱实验,考察了200~300目的还原铁粉(Fe0)在加入活性炭、粉煤灰及不同停留时间不同Fe0/C质量比的条件下对模拟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加活性炭能促进Fe0还原硝酸盐,而且使得出水氨氮最大降低近50%,而粉煤灰却导致硝酸盐还原率降低15%~40%;停留时间对硝酸盐的去除率有重要影响,延长硝酸盐在反应区的停留时间有利于硝酸盐的去除;活性炭粒径对硝酸盐还原的影响差别不明显,但粒径为0.25 mm(60~80目)的较2~4 mm的更有助于降低出水的铵氮;在铁粉量相同时,不同Fe0/C质量比对硝酸盐的去除无明显差异,但当其比值为2时,出水氨氮质量浓度低于0.5 mg/L,...
关键词:
硝酸盐 零价铁 活性炭 地下水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翠红 黄启为 张杨珠 周卫军 黄运湘 王开运
为系统了解露天蔬菜基地蔬菜—土壤—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状况,科学指导蔬菜生产,保护生态环境,通过田间采样方法,对长沙市郊东岸乡一露天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含量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的 6类蔬菜108个样品中,硝酸盐的含量以菜薹类最高,平均含量为2 924 mg/kg ;其次是绿叶类和白菜类,平均含量为2 227 mg/kg;而瓜类、豆类、茄果类最低,平均含量为480 mg/kg.蔬菜硝酸盐污染达严重至高度污染水平的超标率,菜薹类、白菜类和空心菜等绿叶类蔬菜分别为34%~100%,23%~46%,25%~57%;而瓜类、豆类、茄果类硝酸盐污染较轻,达轻度污染水平的仅占5...
关键词:
蔬菜 土壤 地下水 硝酸盐 污染 长沙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燮京 李华明
用硝酸根电极法间接测定亚硝酸盐氮并与硝酸盐测定的经典方法——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比较, 结果表明: ①该方法对亚硝酸盐氮标准系列样品测定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8以上; ②该法对稀释的NO3- - N标液中加入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8.0% ~103.2% , 平均为101.0% , 优于二磺酸酚法; ③该法对野外地下水样加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4.0% ~110.0% , 总体平均回收率为102.6% 。硝酸根电极法是野外测定地下水亚硝酸盐氮的较好方法。对该方法中尚存在的读数稳定性、氧化剂的选择、亚铁离子干扰的排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硝酸根电极法 地下水 亚硝酸盐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英华 张世熔 张素兰 魏甦 肖鹏飞
采用格网方式,并结合重点抽样布点,运用地统计学方法中的普通克里格和概率克里格法对成都平原 76 个样点的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进行空间变异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该区域地下水的硝酸盐含量总体水平不高,但局部区域有超标现象,12 %的区域未达到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水质标准(小于10 mg/L), 5 %的地区未达到我国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小于20 mg/L);其分布特点是北部 (7.38 mg/L)>东部(5.72 mg/L)>西部(3.91 mg/L)>南部(1.51 mg/L);彭州、郫县、新都三县(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的概率最大(0.25~0.50),而区域西北部的大邑县、都江堰以及...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含量 空间变异 概率克里格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蒋亚萍 陈余道 刘汉乐 黄月群 眭华生
由于地下水中溶解氧的约束与电子供体的缺乏,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原位修复十分困难。论文通过实验室微元体、砂柱和含水砂槽实验研究,发现:乙醇作为电子供体,容易被普遍存在的反硝化菌利用,同时导致硝酸盐被快速去除,且没有亚硝酸盐积累;含水介质中的溶解氧对该过程影响是短暂的,有限的溶解氧被率先利用后,硝酸盐去除速率明显加快;乙醇不会被含水介质吸附,迁移能力强,其羽状体中溶解氧与硝酸盐通常是低浓度的,甚至是缺失的。用乙醇作为电子供体,促进地下水硝酸盐原位修复,投注简便,不要外来微生物接种,具有很强的可利用潜力。
关键词:
地下水 硝酸盐污染 原位 生物去除 乙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董一慧 刘春篁 昝金晶 李佳乐 郭威 卫承芳 楚珺 孙占学 Evgeniya Soldatova Hirok Chaudhuri
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区,以区内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对浅层地下水硝酸盐氮分布特征和时空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分析来源。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浓度在0.5~21.6 mg/L范围内,平均值为7.0 mg/L。丰水期和枯水期,硝酸盐氮浓度分别为0.7~21.6和0.5~15.7 mg/L。高浓度硝酸盐氮主要出现在流域内典型农灌区。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显示,地表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受其他补给来源及蒸发作用的混合影响;地下水主要来源为当地大气降水,与地表水发生混合作用,受蒸发作用影响较小。硝酸盐氮氧同位素结果显示降雨、灌溉、土地利用类型、肥料施用是影响研究区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浓度及分布的主要因素。贝叶斯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土壤氮对地下水硝酸盐氮的贡献率最大,平均贡献率为44.6%;大气降水的贡献率仅次于土壤氮,平均贡献率为28.2%;氮肥,污水和粪便的贡献率分别为19.4%和7.8%。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大付 陈红卫
作者以华北平原麦玉两熟和南方红壤地区双季稻两种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在麦玉两熟区,通过50个农户的调查,周年产量10347.5—14211.0kgh/m 2,氮肥用量499.5—670.5kgh/m 2,氮肥利用效率51.79%—54.44%;河北景县水体硝酸盐含量测定未发现超标;对不同产量地块水样测定,高产地块硝酸盐含量高于中产地块;对桓台和温县水体调查中发现,有3个水样硝酸盐含量超标,占调查总数的15.8%;对同一井水多年硝酸盐含量的测定,水体中硝酸盐含量逐年增加。双季稻作区117个农户调查,氮肥用量为436.3—594.3kgh/m 2,产量为6273.1—9278.2kgh/m 2,氮肥...
关键词:
粮食作物 种植模式 地下水 硝酸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千千 缪丽萍 孙继朝 刘景涛
水体硝酸盐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水质问题。为了确保供水安全和有效治理水环境中硝酸盐污染,准确识别水体中硝酸盐的污染来源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硝酸盐稳定氮(δ15 N)和氧(δ18 O)同位素示踪技术被广泛用于识别水环境中硝酸盐的污染来源。然而,水环境中硝酸盐污染来源的复杂性和同位素分馏的影响,致使该项技术的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概括了硝酸盐中的δ15 N和δ18 O的典型值域范围,阐述了多种同位素技术联合识别水体中硝酸盐污染来源的方法以及应用模型定量解析硝酸盐污染源贡献率,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硝酸盐 污染来源 稳定同位素 源解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丽娟 巨晓棠 刘辰琛 寇长林
【目的】以华北平原典型集约化设施蔬菜种植区山东省惠民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浅层地下水硝酸盐的含量状况并追溯其来源。【方法】多点采集设施蔬菜种植区土壤、肥料及地下水样品,利用稳定性同位素技术识别地下水氮污染的可能来源。【结果】结果表明,蔬菜大棚区浅层地下水硝态氮含量为25.3—279.6mg·L-1,平均为121.6mg·L-1,87%的样品硝态氮含量超过50mg·L-1;较集中分布在50—70mg·L-1和170—190mg·L-1区间,含量最高的点位超标高达27倍;5种蔬菜大棚地下水硝态氮的含量依次为:黄瓜>芹菜-辣椒和辣椒>芹菜-黄瓜和芹菜-番茄。研究区域内土壤的δ15N值在1.96‰—7.3...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徐运清 秦红灵 全智 魏文学
蔬菜种植具有集约化程度高和施肥量大等特点,但长期种植蔬菜对深层土壤硝酸盐含量与分布的影响及其与地下水NO3--N含量的关系尚需深入分析。以湖南长沙县黄兴镇蔬菜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种植年限菜地的浅层地下水、0-100 cm土壤剖面样品和植物样品等分析NO3--N含量,探讨长期蔬菜种植对菜地土壤剖面硝酸盐分布和地下水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蔬菜种植年限对地下水NO3--N含量影响明显(P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开然 贾亚男 胡大超
根据2008年3~11月逐月对青木关北段地下河水质的监测,以及2010年6~11月逐月对青木关南段地下河水质的监测,利用15 N同位素技术并结合水化学指标,分析地下河的水化学特征以及硝酸盐来源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北段和南段地下河出口硝酸盐平均浓度分别为20.35mg/L和5.077mg/L,入口分别为3.20mg/L和0.842mg/L,两段的硝酸盐平均浓度在出口处均比入口处高6倍多。此外,通过分析青木关整个地下河流域的%15 N空间分布情况,可以得出:南段地下河水中NO3--δ15 N值较高,且变化显著,最高值37.825‰出现在9月21日丁家龙洞取样点,其硝酸盐来源可能是粪便和污水...
关键词:
地下河 硝酸盐污染 15N同位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郭燕莎 王劲峰 殷秀兰
地下水监测网优化的总体目标是用最少的投入最大化地获得满足一定精度要求的地下水动态信息。一个高效的监测网,不仅能够提供动态实时的地下水信息,而且可以为地下水环境的科学研究提供可靠来源,同时也是决策者有效管理的辅助工具,故地下水监测网布局的合理与否意义重大。关于地下水监测网的优化问题,主要包括监测密度、监测位置、监测指标以及监测频率的优化,现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已提出并尝试了一些定性(如水文地质分析法)和定量(如克里格插值法和信息熵等)的优化方法,取得了诸多成效,但基本上都是针对单一目标的优化,多目标的综合时空分析较少,且各种方法的组合优化不多,使得方法间的优势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本文目的旨在综合分析比较地下水监测网各种优化方法,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多方法融合的多目标优化体系。
关键词:
水位 水质 监测频率 地下水 优化方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郑丹 李卫红 陈亚鹏 刘加珍
地下水与天然植被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它涉及地下水、土壤、植被等相互之间的动态平衡,而干旱区生物过程微弱,生态系统规模小、稳定性低、地下水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天然植被的生长发育,与脆弱生态环境的保育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本文针对干旱区这一特殊地域研究其规律,并对有关地下水、土壤含水量、生态地下水埋深的概念和内容做了阐述,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干旱区地下水与土壤含水量、天然植被、地表荒漠化等关系以及合理地下水埋深的确定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与合理地下水埋深相关的生态地下水埋深、适宜地下水埋深、最佳地下水埋深、盐渍临界深度、生态警戒地下水埋深等概念,确定地下水与天然植被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构框架,从生态水文学角度更...
关键词:
干旱区 地下水 天然植被 合理地下水埋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黄道友 黄新 刘钦云 朱奇宏 刘守龙
通过典型区域调研,全面查明了湖南省主要蔬菜基地的主要肥力特征与环境硝酸盐的污染现状,阐明了土壤硝态氮和地下水硝酸盐的分布特点与成因,发现菜园土硝态氮的含量主要与距施氮时间长短密切相关;系统分析各类蔬菜硝酸盐的污染现状及其分布特征,探明了蔬菜硝酸盐的污染与其施氮水平和生态环境等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指出叶菜类的硝酸盐污染最为严重,是蔬菜硝酸盐污染防控研究的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