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06)
- 2023(17467)
- 2022(14987)
- 2021(13734)
- 2020(11400)
- 2019(26016)
- 2018(25454)
- 2017(48997)
- 2016(26794)
- 2015(29745)
- 2014(29673)
- 2013(29410)
- 2012(27301)
- 2011(24848)
- 2010(24804)
- 2009(22661)
- 2008(22076)
- 2007(19657)
- 2006(17392)
- 2005(15395)
- 学科
- 济(114403)
- 经济(114291)
- 管理(73906)
- 业(72944)
- 企(57653)
- 企业(57653)
- 方法(49865)
- 数学(43625)
- 数学方法(43241)
- 中国(32152)
- 农(31781)
- 地方(28148)
- 财(25966)
- 业经(25279)
- 学(24320)
- 农业(21716)
- 贸(21706)
- 贸易(21689)
- 易(20923)
- 制(19586)
- 融(18143)
- 金融(18141)
- 环境(18057)
- 银(17990)
- 银行(17914)
- 技术(17837)
- 行(17206)
- 理论(16743)
- 和(16593)
- 务(15997)
- 机构
- 大学(386356)
- 学院(384713)
- 济(155514)
- 经济(152284)
- 管理(149225)
- 研究(135582)
- 理学(129200)
- 理学院(127666)
- 管理学(125476)
- 管理学院(124794)
- 中国(100437)
- 科学(85635)
- 京(83339)
- 农(72144)
- 所(69793)
- 财(69443)
- 研究所(63746)
- 业大(62387)
- 中心(60725)
- 农业(56872)
- 江(56597)
- 财经(55995)
- 北京(52821)
- 范(51164)
- 经(51061)
- 师范(50551)
- 院(48788)
- 经济学(46748)
- 州(46070)
- 经济学院(42339)
- 基金
- 项目(265359)
- 科学(207525)
- 基金(191887)
- 研究(188840)
- 家(170043)
- 国家(168628)
- 科学基金(143309)
- 社会(119011)
- 社会科(112832)
- 社会科学(112804)
- 省(103800)
- 基金项目(102243)
- 自然(94823)
- 自然科(92627)
- 自然科学(92602)
- 自然科学基金(90966)
- 划(88228)
- 教育(86300)
- 资助(78942)
- 编号(75674)
- 成果(60524)
- 重点(59979)
- 发(59869)
- 部(57930)
- 创(55118)
- 课题(52701)
- 创新(51461)
- 科研(51034)
- 计划(49214)
- 教育部(49088)
- 期刊
- 济(171312)
- 经济(171312)
- 研究(113820)
- 中国(75628)
- 学报(68168)
- 农(65318)
- 科学(60394)
- 管理(54295)
- 大学(50476)
- 财(50199)
- 学学(47766)
- 农业(45001)
- 教育(42343)
- 融(36227)
- 金融(36227)
- 技术(31644)
- 业经(29108)
- 财经(27640)
- 经济研究(27562)
- 经(23649)
- 业(23368)
- 问题(22583)
- 科技(19530)
- 图书(19354)
- 技术经济(18672)
- 理论(18330)
- 版(18257)
- 商业(17943)
- 业大(17784)
- 贸(17465)
共检索到569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丽娟 王金霞 黄季焜 Scott Rozelle
南亚一些国家的经验表明,地下水市场可能会成为管理地下水资源的有效途径。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市场发育的现状、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北方地区的地下水市场已经有相当程度的发育,而且具有和南亚国家相类似的无约束性、地域性和分散性等特点。影响地下水市场发育的主要因素有机井产权制度、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短缺程度等。预计未来地下水市场还将不断发展,然而它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地下水市场 北方地区 机井产权制度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瑞剑 王金霞
中国地下水市场发展迅速,然而关于市场特征在不同地区的差异性的研究并不多见。论文利用河北和河南两省的实地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北方地区地下水市场特征的地区差异,及其与当地水资源禀赋的关系。研究发现,地下水市场发展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的不同步性,因而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运作特征和方式。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市场特征差异和当地的水资源禀赋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在地下水市场相关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各地的水资源禀赋状况,并深刻理解其对于地下水市场发展和运行的含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孔祥智 庞晓鹏 张云华
本文以我国北方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小麦为例 ,分别选取东、中、西部的山东、山西和陕西三省的 466个小麦种植户 2 0 0 2年横截面数据为样本 ,在农户微观层面运用扩展的C -D生产函数 ,实证分析了投入要素及其他影响因素在小麦生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劳动和化肥投入的边际产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呈负值 ,他们的边际产出远远小于耕地的边际产出 ,耕地是小麦生产最主要的投入要素 ;与投工和化肥的弹性系数比较而言 ,机械、水电等其它投入的边际效果比较明显 ;灌溉条件和地形状况对小麦生产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而劳动力人均耕地、小麦在农户农业生产中的地位、户主年龄及教育特征对小麦生产影响不大。结论认为 :通过...
关键词:
投入要素 影响因素 生产函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娅敏 徐恒力 佟元清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超采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为探索一条地下水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本文提出了“有序”开采的思路:在未来几十年内,政府部门应根据人口、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地下水资源需求量的控制计划,并给下属各地区下达取水配额,使储存资源的消耗处于有计划和监控范围内。有序开采应分阶段实现:第一阶段应以抑制超采量的过快增长为目标;第二阶段应以需水总量的下降为目标;第三阶段应实现总需水量低于地下水系统补给资源量,使数十年超采造成的储存资源亏空逐年得以偿还。“有序”开采应注意三点:①超采必须限制在有限时间内;②开采活动应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任何超过计划配额的取水行为都是不允许的;③开采量和总需水...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曹建民 王金霞
本文利用大规模村级调查数据,描述了近10年来农村地下水水位的变动状况,并通过一阶差分模型量化分析了导致水位下降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很多井灌区农村地下水水位呈下降趋势,黄河和海河流域是下降最严重的地区。模型估计结果表明,降水减少是水位下降的重要气候因素;井灌区农业灌溉率和深水机井比例的增加会加速水位的下降;农村工业用水需求的增加也是加速水位下降的重要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邓青军 唐仲华 吴琦 刘建奎
利用2008~2011年4年荆州地区36个水位观测孔、30个水质监测孔的连续监测资料,结合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分析了该区上部孔隙承压水水位和水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驱动因子。结果显示:(1)荆州地下水位动态类型分为自然动态型和人为动态型两种,不同类型地下水水位动态规律在时空分布上有明显差异,呈现出周期性、同步性、特殊性等特点。41.67%~50%的监测孔地下水位处于稳定状态,22.22%~36.11%的监测孔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大于0.2m,19.44%~36.11%的监测孔地下水位上升幅度大于0.2m,地下水位动态主要受气候条件与人工开采条件影响。(2)荆州地区地下水质不容乐观,整体较差。连续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杰 杨青山 徐一鸣 田雨菲
中国南北方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凸显,人口南北空间分异现象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以1982—2020年5期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采用泰尔指数、地理探测器等方法,探究中国东南半壁南北方地区人口空间分异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南密北疏"的人口分布格局基本稳定,南方地区一直保持着人口规模和密度优势。(2)研究区人口分布的总体差异不断拉大,南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贡献占主导地位,其中南方地区内部差异比北方地区小,但上升幅度较大。(3)研究区人口具有向南迁移扩散的趋势,且人口密度变化的区域差异持续扩大,少部分区域人口快速增长,人口密度优势显著。(4)人口空间分异是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发展水平、创新能力和吸纳就业能力等是人口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不断增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罗长军
南阳市东大岗地区山地面积占23%、岗地55%、平原22%,地下水资源分布很不均匀,人均拥有地下水可采资源86m3,山地、岗地缺水严重,出现了区域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水质变差等环境地质问题。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地下水开采量急剧增加,超采地下水严重,已出现了很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为遏制过量开采地下水,达到可持续开发利用地下水并保护环境的目的,该文在分析现状地下水资源及开采量基础上,对每个水文地质单元中的浅层、深层地下水总量进行了开采潜力分析并做出了总体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然后按照满足人畜用水、农田灌溉用水、工业用水的先后顺序,又做了专门性的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对浅层地下水按照其总量可...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勋贵 魏霞 沈冰 卢玉东
资料缺乏且水资源已严重超载地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无法应用传统的方法,论文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巴润绿洲灌区2010、2015水平年地下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有限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以水资源供需平衡原理为依据,应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了新的评价准则,建立了区域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模型,并应用拉格朗日乘数法进行模型求解,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研究方法可应用于资料缺乏且水资源超载地区的地下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为其它资料缺乏地区的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乔平林
本文通过对我国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分布及埋藏特征分析 ,评述了对不同地质—水文地质类型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开发前景 ,指出了该地区地下水资源对解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具有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提出了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朱晓明 阮晓红 潘扎荣 张亚平
随着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建立安全、稳定、可靠的应急备用水源日益重要。利用2005~2009年苏州地区地下水水质连续监测和补充监测资料,对第Ⅱ承压含水层进行了应急利用(生活饮用和工业利用)的水质适宜性和安全性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Ⅱ承含水层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HCO3、Ca-HCO3和Na-CaHCO3型,水质总体稳定,年际差异很小;地下水水质指数(WQI)均值较低(位于49.98~68.75之间),地下水没有受到有机物污染,可作为应急利用水源;WQI的水质指标贡献率表明,As、Fe、pH和Mn指标的贡献率最大,局部区域As、Fe、Mn及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应急利用时应进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建民 王金霞
论文的目的是调查水资源利用状况,分析地下水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民通过机井私有化而改变水资源利用的一些反应状况。研究以河北省农村地下水资源利用为例,论文中所用到的数据主要来自2006年在河北省随机调查的20个村。研究结果表明,河北农村地下水资源的利用主要分为3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早期,农民开始打井利用地下水资源;从70年代开始,地下水资源的利用进入了加速期;而80年代中后期,地下水资源被过度利用,随着机井数量的继续增加,一些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例如水位的下降等。研究发现,伴随着水位的下降,农民也逐渐做出了适应性反应,他们开始将一些机井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私有化。而机井的私有化将导致高附...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冬梅 王磊 万欣 徐庆 高德强 左海军
[目的]了解水资源丰富的里下河平原典型淡水湿地植被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为该区淡水湿地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江苏省里下河平原两种典型淡水湿地植被(池杉针叶林和杨树阔叶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布设2个地下水水位观测井,并对井中地下水水位动态进行长期观测,分析其月际和季节动态变化特征;同时采集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1个水文年的降水量和气温数据,分析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与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种典型淡水湿地植被地下水水位的动态变化存在显著的差异,池杉林几乎全年淹水,其月均地下水水位大于杨树林,而杨树林月际间地下水水位变化幅度相对较大,表现出季节差异;从季节动态看,池杉林和杨树林夏季的地下水平均水位相对于其他季节均明显要低。两种淡水湿地森林地下水水位的变化受降水量影响程度不同,杨树林地下水水位月动态表现出滞后于降水量变化约1个月,而这种滞后性未体现在池杉林中。杨树林和池杉林地下水的月均水位与月均气温间均呈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不同淡水湿地森林的地下水水位动态具有不同特征,受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也有差异。在水资源丰富的里下河平原,降水量大小并不是影响该区淡水湿地植被地下水水位动态变化的关键因子,而气温则是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湿地植被 地下水水位 降水 里下河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任娟 王建力 杨平恒 詹兆君
岩溶地下水是岩溶区重要的水资源,因岩溶水文系统具有敏感性和脆弱性,其一旦遭受污染便很难再恢复。以重庆亚高山金佛山水房泉为例,通过计算2008年和2016年各水化学参数的浓度增降幅度和地球化学敏感性指数,对比分析各水化学参数及其地球化学敏感性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房泉水化学类型为Ca-HCO_3型,受水-岩作用控制。旅游活动产生的生活污水自2013年起被分成两条管道,住宿排污经过泉域内化粪池的沉淀降解后排入地下,使得2016年水房泉中K~+、Na~+、PO_4~(3-)浓度较2008年降低,显示化粪池对污染物具有有效的调节作用;而餐饮排污未经处理仍直接排入地下,导致流域出口水房泉中Cl~-、NO_3~-浓度呈翻倍增长,水质恶化。污水还加剧了碳酸盐岩的溶蚀,地下水中HCO_3~-、Ca~(2+)、Mg~(2+)浓度上升。由于旅游高峰期与非高峰期的游客量差距逐渐缩小,2016年各化学组分的敏感性指数多低于2008年,地下水受旅游活动影响的时间变长;分别对比不同水文年各主量组分的敏感性指数大小和离子当量浓度大小,发现2008年两者排序基本一致,而2016年较为混乱,这可能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系统逐渐从有序转向无序的状态,稳定性被破坏,熵值增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