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72)
- 2023(9883)
- 2022(9010)
- 2021(8654)
- 2020(7191)
- 2019(16581)
- 2018(16717)
- 2017(31933)
- 2016(17611)
- 2015(19859)
- 2014(19813)
- 2013(19699)
- 2012(17844)
- 2011(16048)
- 2010(15730)
- 2009(14254)
- 2008(13620)
- 2007(11607)
- 2006(10020)
- 2005(8607)
- 学科
- 济(66316)
- 经济(66243)
- 管理(49155)
- 业(46188)
- 企(37756)
- 企业(37756)
- 方法(31746)
- 数学(27383)
- 数学方法(27056)
- 农(18511)
- 学(17007)
- 中国(16543)
- 财(15972)
- 业经(14881)
- 地方(14656)
- 农业(12814)
- 环境(11783)
- 和(11561)
- 贸(11534)
- 贸易(11528)
- 理论(11527)
- 易(11162)
- 制(11078)
- 技术(10528)
- 务(9943)
- 财务(9883)
- 财务管理(9863)
- 划(9781)
- 教育(9461)
- 企业财务(9255)
- 机构
- 大学(246701)
- 学院(244178)
- 管理(98519)
- 济(90019)
- 经济(87916)
- 理学(86142)
- 理学院(85159)
- 管理学(83620)
- 管理学院(83198)
- 研究(81154)
- 中国(57941)
- 科学(53990)
- 京(52801)
- 农(41828)
- 所(41158)
- 业大(39911)
- 财(39588)
- 研究所(37963)
- 中心(36221)
- 江(34209)
- 北京(33109)
- 农业(32922)
- 财经(32505)
- 范(32495)
- 师范(32167)
- 院(29877)
- 经(29609)
- 州(28232)
- 技术(26371)
- 师范大学(26217)
- 基金
- 项目(176017)
- 科学(136990)
- 基金(126803)
- 研究(126556)
- 家(111396)
- 国家(110485)
- 科学基金(94186)
- 社会(77021)
- 社会科(72807)
- 社会科学(72785)
- 省(68977)
- 基金项目(68495)
- 自然(63397)
- 自然科(61855)
- 自然科学(61839)
- 自然科学基金(60702)
- 划(58531)
- 教育(57413)
- 资助(51993)
- 编号(51743)
- 成果(41752)
- 重点(39344)
- 部(38014)
- 发(36983)
- 创(36352)
- 课题(35341)
- 科研(34071)
- 创新(33886)
- 计划(32712)
- 大学(32452)
共检索到341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许可 陈鸿汉
地下水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污染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三氮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许多研究者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三氮污染物防治研究工作的进展。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三氮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转化机理,然后分析了当前研究常用的方法即定性实验方法和定量数值模型方法,最后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三氮污染防治建议,为以后的治理三氮污染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三氮 迁移 硝化 模型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艳君 李庆 孟美杉 刘菲
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物种类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也千差万别,对于地下水污染调查究竟选择哪些有机污染物来进行检测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首先基于包容性原则筛选出对人类健康及环境有不利影响的有机污染物,形成初选有机污染物名单。其次根据有机污染物性质与暴露情况,选择有机物毒性(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持久性、迁移性及有机物在地下水中的检出情况作为筛选方案的影响因子,形成有机污染物筛选名单。研究为日益复杂的地下水有机污染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关键词:
筛选 有机污染物 地下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文静 林学钰 张兰英 苏小四 仲建强 吴晓芳
以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傍河地下水源地为主要模拟对象,进行了硝基苯迁移转化的室内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吸附与生物降解作用是影响硝基苯在含水层中迁移转化的主要因素。淤泥介质对硝基苯的除去能力较高,砂砾介质对硝基苯的除去能力相对较弱。实验过程中,从进水口至出水口的各取样点依次出现硝基苯浓度峰值,并且随着硝基苯迁移路径的延长其浓度峰值相应变小。硝基苯的浓度峰值在含水介质中的持续时间并不很长,但由于硝基苯解吸附作用的存在,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存在较为明显的拖尾现象。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白春妹 赖焕生
以富勒烯为研究对象,探索地下含水层中的高渗透层区对富勒烯迁移分布的影响和富勒烯在非均质饱和多孔介质中的运移规律。结果显示,高渗透层区为富勒烯纳米材料的迁移提供了优先传播路径;高渗透层区吸附的富勒烯浓度S均比周边背景饱和介质上的低;6个观测点对应的水相富勒烯浓度值中最高的观测点位于最高渗透层。
关键词:
富勒烯 地下水污染 高渗透层区 仿真实验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杨亚丽 李友丽 陈青云 郭文忠
随着人们对蔬菜品质的要求提高,蔬菜重金属污染逐步引起人们的关注。选取重金属污染范围广,对植物危害程度大的铅、镉、铬3种重金属,分别从3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形态特征,在蔬菜中迁移分布规律,对蔬菜的毒害作用及复合污染的交互作用几个方面概述了蔬菜铅、镉、铬污染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铅 镉 铬 蔬菜 生长 迁移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燮京 李华明
用硝酸根电极法间接测定亚硝酸盐氮并与硝酸盐测定的经典方法——二磺酸酚分光光度法比较, 结果表明: ①该方法对亚硝酸盐氮标准系列样品测定的相关系数都在0.9998以上; ②该法对稀释的NO3- - N标液中加入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8.0% ~103.2% , 平均为101.0% , 优于二磺酸酚法; ③该法对野外地下水样加NO2- - N标准系列的回收率为94.0% ~110.0% , 总体平均回收率为102.6% 。硝酸根电极法是野外测定地下水亚硝酸盐氮的较好方法。对该方法中尚存在的读数稳定性、氧化剂的选择、亚铁离子干扰的排除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硝酸根电极法 地下水 亚硝酸盐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云良 姚静 李梦凡 张奇
湖泊水流运动和污染物的迁移路径对湖泊水质起着关键作用。采用水动力和粒子示踪耦合模型,并结合野外粒子示踪实验来调查鄱阳湖洪水季节空间水流运动和污染物迁移路径。模拟结果显示,流域五河点源入湖污染物和湖区空间面源分布污染物均会沿着不同方向迅速进入湖泊主河道,在快速水流推动下逐渐向北部湖区迁移,但部分污染物因东北部湖湾区存在顺时针方向环流而发生长时间滞留和富集。野外粒子示踪实验同样表明,东北部湖湾区污染物迁移路径随着该湖区水流运动表现得复杂多变,除了可以明显观察到顺时针方向的污染物运动,还可以发现污染物向湖岸边界和湖汊迁移,最终滞留在东北部湖湾区,而康山湖区污染物在快速水流推动下主要沿主河道向西北主湖...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敏苓 戴树桂
目前,污染物在土壤中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备受关注,但是,对其涵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污染物的老化作用、非水基质的形成和微生物的移动性都会降低污染物的生物可利用性。污染物生物可利用性同时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理化性质、污染物和微生物性质、污染物与土壤接触时间和环境因素等。生物学和化学评价方法是评价生物有效性的2种方法,与生物学方法相比,化学方法具有耗时短、精度高、费用低的优点。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生物可利用性研究应加强和关注的方向。
关键词:
有机污染物 生物可利用性 土壤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传飞 王小萍 龚平 姚檀栋
植被富集环境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途径有多种,其中以植物叶片富集大气POPs为主要的途径。因此,植被(地衣、苔藓、草地、松针和树皮)被广泛用作被动采样器,以动态地监测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大气POPs的污染水平与特征。大气—植物的气体交换过程影响着POPs的大气传输,进而影响POPs在区域甚至全球尺度上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植被是POPs全球循环的"汇区"。植物富集的POPs会进入陆生食物链,并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产生生物放大效应,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本文简要介绍了植被对POPs富集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地衣、苔藓和草地作为被动采样器监测大气POPs时空分布的研究,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尤彧聪 易露霞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第一部地下水管理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地下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的实施,为我国地下水监管和执法工作提供了规范化依据,对于保护、利用好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地下水超采严重我国地下水超采严重,特别是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来已久。水利部曾在2011年对2001—2010年为评价期的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铭
目前,我国大约有90%的地下水正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污染。早在2011年发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中,环保部就初步判断我国地下水污染正在由点状、条带状向面上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由城市向周边蔓延。在地表水资源不足,且部分污染严重的情况下,地下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尤彧聪 易露霞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导致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采和污染问题较为突出。针对这一情况,我国第一部地下水管理的专门性行政法规——《地下水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21年12月1日正式施行。《条例》的实施,为我国地下水监管和执法工作提供了规范化依据,对于保护、利用好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国地下水超采严重我国地下水超采严重,特别是北方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由来已久。水利部曾在2011年对2001—2010年为评价期的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吕兰颂
以山东省某煤矿矸石山为例,布设9个监测点,采用单点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污染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污染组分主要包括SO42-、TDS、总硬度等,污染程度与矸石山距离、第四系岩性、厚度及富水程度密切相关。
关键词:
煤矸石 地下水 污染 监测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陈建耀 王亚 张洪波 赵新峰
地下水为重要的资源,一旦受污染,将难以更新与恢复。近年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问题正日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在以下方面:地下水硝酸盐的转化过程与机理;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来源以及避免污染的方法措施;地下水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的确定方法;如何减少或者除去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别外还有一些地下水硝酸污染与人体健康的研究等。在综述有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未来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三个方向:水与硝酸盐运移的耦合; 界面过程;人文影响与全球角度。
关键词:
地下水 人类活动 硝酸污染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苑松 张建华
在对垃圾场渗沥液及地下水进行实际监测的基础上 ,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资料 ,分析研究了垃圾渗沥液中的污染成分和垃圾场特定水环境条件下氮污染物及主要存在形态。该项研究对预防垃圾场地下水的氮污染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关键词:
垃圾堆放场 地下水 渗沥液 氮污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