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60)
- 2023(8766)
- 2022(7619)
- 2021(7026)
- 2020(6223)
- 2019(14437)
- 2018(14318)
- 2017(28028)
- 2016(15713)
- 2015(18042)
- 2014(18660)
- 2013(18396)
- 2012(17237)
- 2011(15599)
- 2010(15906)
- 2009(15141)
- 2008(15350)
- 2007(14325)
- 2006(12204)
- 2005(11125)
- 学科
- 济(64487)
- 经济(64401)
- 业(43758)
- 管理(43692)
- 企(34010)
- 企业(34010)
- 方法(32333)
- 数学(28835)
- 数学方法(28610)
- 中国(18516)
- 财(18487)
- 农(17851)
- 制(16484)
- 银(14429)
- 银行(14399)
- 学(13756)
- 行(13697)
- 融(13407)
- 金融(13399)
- 贸(12624)
- 贸易(12619)
- 易(12214)
- 业经(11951)
- 务(11819)
- 财务(11787)
- 财务管理(11751)
- 地方(11383)
- 险(11154)
- 企业财务(11115)
- 保险(11060)
- 机构
- 大学(231556)
- 学院(230466)
- 济(95560)
- 经济(93346)
- 管理(87736)
- 研究(77404)
- 理学(73705)
- 理学院(72937)
- 管理学(71662)
- 管理学院(71234)
- 中国(64517)
- 京(49464)
- 财(48208)
- 科学(46608)
- 农(42578)
- 所(40459)
- 财经(37542)
- 中心(37044)
- 江(36304)
- 研究所(36265)
- 业大(35086)
- 经(33934)
- 农业(33724)
- 北京(31496)
- 经济学(29676)
- 州(28458)
- 范(27976)
- 财经大学(27838)
- 师范(27640)
- 院(27300)
- 基金
- 项目(145605)
- 科学(112938)
- 研究(105272)
- 基金(104832)
- 家(91243)
- 国家(90486)
- 科学基金(76499)
- 社会(65190)
- 社会科(61599)
- 社会科学(61576)
- 省(56724)
- 基金项目(55012)
- 自然(49834)
- 教育(49020)
- 自然科(48682)
- 自然科学(48663)
- 划(48046)
- 自然科学基金(47808)
- 资助(44685)
- 编号(43853)
- 成果(36379)
- 部(32876)
- 重点(32631)
- 课题(30375)
- 发(30244)
- 创(29322)
- 科研(28272)
- 教育部(27951)
- 创新(27519)
- 大学(27368)
共检索到3535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少平
"地下保单"已经成为我国地下金融市场的一种主要的非法金融活动。从宏观方面看,地下保险严重地冲击着我国的保险行业,扰乱了我国保险市场正常的秩序。从微观看,购买地下保险个人存在着各种风险,这些风险构成了对投保人的潜在危害。地下保险市场中的利益主体有四个:内地投保人、境外保险公司代理人、境外保险公司和监管者。通过对这四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可以看出,"地下保单"的存在就是博弈各方的利益均衡结果。解决"地下保单"问题就要打破这种博弈格局,改变每个利益主体的支付收益,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博弈关系,实现新的均衡。
关键词:
地下保险 利益主体 博弈均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少平
"地下保单"已经成为我国地下金融市场的一种主要的非法金融活动。从宏观方面看,地下保险严重地冲击着我国的保险行业,扰乱了我国保险市场正常的秩序。从微观看,购买地下保险个人存在着许多风险,这些风险构成了对投保人的潜在危害。地下保险市场中的利益群体有四个:内地投保人、境外保险公司代理人、境外保险公司和监管者。通过对这四个利益群体之间的博弈关系分析可以看出,"地下保单"的存在就是博弈各方的利益均衡结果。解决"地下保单"问题就要打破这种博弈格局,改变每个利益群体的支付收益,从而达到一种新的博弈关系,实现新的均衡。
关键词:
地下保险 利益群体 博弈均衡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黄亚林
本文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农业保险各主体——农民、保险公司、政府三者在不同风险情形下的行为对农业保险发展的影响,并据此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农民 保险公司 政府 博弈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贺宁毅
我国保险市场时时处处存在着博弈行为,包括保险政策与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保险公司与保险客户之间的零和博弈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常和博弈,这对我国保险市场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今大金融背景下的博弈客观上要求保险业改变以往传统的竞争方式,通过战略联盟和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金融业的合作博弈,并建立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和金融监管机构等有关部门之间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丁军
中国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房价过快上涨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投机客、自住客等多方利益主体复杂博弈且利益格局严重失衡的结果。房价持续上行以至调控难以奏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对土地供给的垄断经营以及由此衍生的反市场化行为。
关键词:
利益主体 房价 博弈 地方政府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黄亚林 李明贤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比较缓慢,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业保险各主体对风险的认知不足。农民参保意识薄弱,保险公司因害怕亏损不愿出售农业保险,虽然政府对农业保险重要性的认识有了较大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认知。通过对政府出局时以及政府入局时农民与保险公司的博弈分析,提出了促使农业保险各主体良性互动的建议。
关键词:
农业保险 风险认知 利益互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芮侨
我国《保险法》第12条规定,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由此可见,保险利益的主体仅能为投保人,而对被保险人和受益人未进行说明,给理论界及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问题。这一规定并没有认清保险利益设置的真正目的,与其他法律规定存在冲突,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关键词:
保险利益 投保人 被保险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袁成
随着保险业的迅速发展,投保人、被保险人在投保和理赔中的不诚信行为呈上升趋势,且危害巨大。这使得保险市场行为监管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对保险机构违规行为的监管,还应包括对保险欺诈的防范和惩治。保险市场行为监管中所涉及保险监管者、保险机构与投保人这三方的利益存在博弈关系。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违规经营的保险机构和进行保险欺诈的投保人、被保险人的处罚力度,调整对保险机构市场行为监管的具体内容和措施,促进对监管者监管效果的评价和相关处罚制度的建设,完善保险公司风险评估机制,加强保险诚信宣传和社会监督等措施,提高市场行为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保险市场 保险监管 保险欺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亚林 李明贤
从协同学的视角,通过理论模型分析设定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的目标,对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协同进行假设,分析了保险公司和农户利益实现的可行性,再次证实了只有在政府参与下农业保险各主体利益才能协同实现的观点和路径。
关键词:
政策性农业保险 农业风险保障权 利益协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军 孔祥智
采用协同学理论构建SAR模型,量化并分析了2004-2014年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主体利益的协同度。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保险主体利益协同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是各主体利益协同度仍然较低,政策性农业保险系统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政府财政补贴对提高主体利益协同度有着重要作用,包含农业保险深度和宽度指标的农业保险公司利益协同度是主体利益协同度的"短板"。由此建议政府坚持农业保险财政补贴政策,提高补贴效率;保险公司扩大保障范围,提高农业保险投保率;提高农户投保热情,积极反馈市场结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卫春江 张少楠
笔者运用进化博弈方法,分析了在农村土地流转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博弈问题,得到其进化稳定策略,并利用数值模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作为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制定者,中央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主导作用;作为中央政府土地政策的具体落实者和执行者,地方政府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推动作用;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利益主体 进化博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强 王玲 马金山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其行为主体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关于其主体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体系。文章从主体入手,认为政府、企业和公众是发展循环经济的三个行为主体,三者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分别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同时运用博弈的方法分析了三者的利益关系,最后通过分析得出只有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位一体,才能最终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行为主体 博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启宇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地流转利益主体主要有乡镇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各利益主体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进行交织复杂的利益博弈,作出各自的决策。本文对农地流转各利益主体进行了博弈分析。结果表明,要促进农地流转,必须处理好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农户转出农地获得的总报酬不低于自己经营农地;转入方转入农地获得的报酬不低于社会平均利润;降低交易成本,能增加农地转出方和转入方的报酬。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利益主体 博弈 城乡统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