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28)
2023(10030)
2022(8518)
2021(7841)
2020(6286)
2019(14351)
2018(13959)
2017(26478)
2016(14812)
2015(16536)
2014(16630)
2013(16221)
2012(15838)
2011(14542)
2010(15155)
2009(13983)
2008(13880)
2007(12916)
2006(11821)
2005(11102)
作者
(43280)
(35882)
(35803)
(34078)
(23208)
(17266)
(16242)
(13929)
(13822)
(13255)
(12302)
(12069)
(11693)
(11636)
(11422)
(11052)
(10703)
(10601)
(10529)
(10517)
(9365)
(8953)
(8805)
(8282)
(8253)
(8231)
(8116)
(8056)
(7376)
(7193)
学科
(64865)
经济(64800)
管理(42213)
(40321)
(30901)
企业(30901)
中国(22761)
地方(20476)
(20359)
方法(20001)
数学(16691)
数学方法(16386)
(15540)
业经(15286)
农业(13665)
(13252)
贸易(13240)
(13023)
(12792)
(12656)
银行(12640)
(12390)
金融(12390)
(12307)
(12124)
(11747)
(11577)
地方经济(11322)
环境(10231)
技术(9827)
机构
学院(210821)
大学(207836)
(89145)
经济(87048)
研究(79646)
管理(76192)
理学(63123)
中国(62452)
理学院(62357)
管理学(61242)
管理学院(60823)
科学(46698)
(46223)
(42773)
(41422)
研究所(36741)
中心(36522)
(35935)
(35382)
财经(31796)
(30569)
北京(30341)
师范(30282)
(28831)
(28598)
业大(28530)
(28496)
农业(27695)
经济学(26361)
(25848)
基金
项目(127578)
科学(100072)
研究(97596)
基金(89344)
(76959)
国家(76230)
科学基金(64640)
社会(60675)
社会科(57481)
社会科学(57471)
(51039)
基金项目(45603)
教育(45040)
(42536)
编号(40764)
自然(39595)
自然科(38684)
自然科学(38678)
自然科学基金(37968)
资助(37814)
成果(35261)
(33384)
课题(29988)
重点(29211)
(27994)
发展(27336)
(26859)
(26088)
(25056)
(24511)
期刊
(113295)
经济(113295)
研究(71617)
中国(52393)
(35252)
(32173)
管理(31713)
教育(31326)
学报(30065)
科学(28604)
(27146)
金融(27146)
农业(24155)
大学(23476)
学学(21710)
技术(19739)
业经(19436)
经济研究(17906)
财经(15965)
问题(14336)
(13917)
(12901)
(12574)
国际(12045)
世界(11206)
图书(10969)
技术经济(10605)
(10547)
论坛(10547)
现代(10013)
共检索到354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占仓  
一、洛阳的发展优势洛阳的发展优势有五个方面。第一,以大河、大山、大坝为支撑的生态屏障。一是大河。大家都知道,洛阳境内有伊河和洛河。伊河现在正常流动的水,常年保持国家二级标准,国家二级标准是可以直接饮用的,"南水北调"中线向北京调的水就是国家二级标准。在当今中国工业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在洛阳境内还有这么好的水,确实难得。实际上,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德福  
文化作为一种独特资源,对于经济发展非常重要,河洛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文化,内涵丰富,是洛阳独特优势资源。文章从河洛文化定义内涵出发,阐释河洛文化融合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梳理河洛文化融合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机遇和挑战,给出建议: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增强宣传效果;以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河洛文化应用研究;引进人才与培养人才并重,从而促进河洛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洛阳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金成  陈晓东  孙冬阳  
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部分领导及专家成员、特邀专家与政府官员等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建设进行了专题研讨。郑州、洛阳、西安文脉相通、人缘相亲、山水相依、交通相通、经济相融,三地同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共饮黄河水、共谋发展路,与会者们深入分析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郑洛西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结合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的现实情况,提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文明,要以创新驱动作为发展的核心力量,加强合作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等多项具体措施,为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的发展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若凝  
退耕还林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民收入,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剩余劳动力转移等都产生重要影响。以洛阳市为例,从不同方面分析了退耕还林对农村经济的阶段性影响,提出了针对性完善措施;认为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发展后续产业和多途径转移剩余劳动力是退耕还林持续经营的关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铭槿  李永友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准确研判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后者既是紧平衡约束下助力新动力生长的公共政策选择依据,也是新阶段谋划新格局的重要基础。本文以党和国家层面相关政策文件为基础,通过构造三维一体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及其阶段特征进行评估,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地区差异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做出识别。研究得出:第一,新动能与旧动能总体呈现此长彼消关系,新旧动能转换进程逐步加快,2001年至2005年,经济增长的双轮驱动特征非常明显,2006年至2019年,新动能的相对优势逐渐凸显;第二,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在地区间存在巨大差异,经济发达地区的新动能生长显著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第三,新旧动能转换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尤其是在东部沿海省市之间,新动能生长的空间集聚特征明显;第四,新动能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拉动作用,旧动能虽然在初期能够带动经济发展,但长期却阻碍了经济增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勇  唐红祥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2018年11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等等都是完全错误的。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窗口和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高地,民营企业发展既取得了较大成就,又面临着新的问题。本文调研了深圳市535家民营企业,以创新企业服务方式为切入点,分析了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杨燕绥  秦晨  王蒲生  
基本养老金是保障退休家庭基本生活的准公共产品。20世纪70年代以后,伴随人口老龄化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各国基本养老金的财务可持续性遇到问题。本文通过对1972年以来养老金改革国际文献知识图谱研究发现,柔性政策成为各国养老金改革的主流策略。本文归纳了全球养老金改革的柔性政策的时期线索、主要内容、主要特征和主要做法,由此构成养老金柔性政策运行矩阵。中国与时俱进地完成了养老金三支柱的制度安排,但与公平、效率和可持续的养老金高质量发展尚有距离。本文回顾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文献并找到制度刚性渊源,有针对性地提出增加政策柔性的建议,包括:为中小民营企业和灵活就业人员参保减负、降低企业年金门槛的雇主供款计划、雇主供款计入职工个人养老金账户一并管理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许广月  薛栋  
从纵向的历史演进来看,中国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期生发性:新中国成立以来,1949—1977年的探索式发展、1978—2017年的高速增长、2017年以后的高质量发展三个阶段是一脉相承、进阶演进的,没有探索式发展阶段建立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有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腾飞,没有高速增长阶段的“数量赶超”也不可能有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质量赶超”,没有探索式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改造和高速增长阶段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有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制度优势;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长期性,实现高质量发展因高速增长的路径依赖而具有长期性,高质量发展本身也将长期持续并不断升级。从横向的国家比较来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制度优势,并具有人口规模巨大、稳定持续、平衡充分、自主普惠等特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能再继续依靠后发优势来寻求“数量赶超”,而要依靠制度优势来实现“质量赶超”,要进一步强化和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通过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动态变化,高质量发展也需要不断升级。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严金明   蔡大伟  
<正>核心提示本文立足于改革土地管理制度以增强对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保障能力,提出促进土地要素与国家区域战略更加高效衔接、增强土地要素对主体功能优势地区的发展保障、提高优势地区土地要素配置精准性和国土空间利用效率等三大论点,并重点分析了以土地要素保障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等优势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关键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安渝  张昭  
品牌信用对于新时代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与其他提供低质量产品的生产者博弈中,企业采取品牌信用战略可以保持竞争地位获得附加收益,但也可能产生两个极端:一个是品牌信用战略成本太高,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另一个是可能产生垄断现象。品牌信用的大小可以用品牌信用度衡量,其在市场经济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行业示范效应、市场监管效应和商标扶贫效应三个方面。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澍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稳定取得重大成就。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改革转型为动力,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赖德胜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我国要实现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的共同富裕,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强调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平,而且我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制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共同富裕要紧紧围绕增进经济增长的充分性、发展的平衡性以及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这三个方面做文章,这注定是个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为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普惠性人力资本投资,改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罗小芳  卢现祥  
近年来,我国创新成果在数量、形式和规模上都有较大突破,但高质量、颠覆性的创新仍显不足,其深层次原因主要是创新制度不足和组织缺陷。对转型国家来说,组织创新比技术创新更重要。从宏观层面看,主要有两种创新组织方式,即自上而下的创新组织方式和自下而上的创新组织方式。这两种创新组织方式在创新的来源、创新的投资主体及创新的导向机制三方面有较大不同。自上而下的创新组织方式在我国技术追赶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与我国建立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体制,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和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改革,以及高质量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我国应从自上而下的创新组织方式向自下而上的创新组织方式转变,把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与举国体制结合起来;不能单纯为了引进技术而引进技术,而要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为目的,同时以相应的组织创新为根本保障;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和能力,实现从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的转变,最终形成自下而上的创新组织方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钢  
在我国多元的金融生态体系中,中小银行是服务中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银行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内外环境的日趋复杂,净息差水平持续收窄,中小银行的利润增长面临着较大的现实挑战。中小银行盈利增速放缓2022年,我国银行业经营业绩整体呈现盈利回落的特征。从原银保监会披露的主要监管指标数据看,城市商业银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镕基  刘琮  
农业众筹为农业供给侧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突破了原有农业经营的局限,有利于缓解农业发展的资金困境和拓展农业创业市场范围。当前农业众筹发展中存在一些短板:农业众筹平台自身发展参差不齐、大众对农业众筹信任不够和农产品自身品质需要提升等因素,这些制约着农业众筹健康发展。为此农业众筹发展要建立信息平台,推广平台合作,打造平台信誉,合理监管资金;针对农业众筹信任问题,要提高产品质量,提高认知度,提高项目的透明度;针对农业众筹的市场运营上问题,要加强市场细分,打造农业品牌,降低风险,全面发展农业众筹新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