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6)
2023(4514)
2022(3799)
2021(3627)
2020(3024)
2019(6953)
2018(6972)
2017(13201)
2016(7406)
2015(8614)
2014(8651)
2013(8590)
2012(8235)
2011(7342)
2010(7701)
2009(7060)
2008(7288)
2007(6825)
2006(6334)
2005(5602)
作者
(20640)
(17552)
(16941)
(16591)
(11138)
(8459)
(8065)
(6782)
(6688)
(6476)
(5947)
(5854)
(5610)
(5426)
(5327)
(5323)
(5225)
(5142)
(5046)
(4980)
(4500)
(4165)
(4100)
(4039)
(3964)
(3933)
(3868)
(3839)
(3649)
(3493)
学科
(25022)
经济(24866)
(22066)
管理(20372)
(15101)
企业(15101)
中国(12965)
方法(11028)
(9222)
理论(8327)
(8028)
业经(7587)
数学(7233)
(7062)
数学方法(7056)
工作(7015)
教育(6831)
服务(6694)
(6636)
(6310)
农业(6145)
(5790)
劳动(5771)
(5465)
贸易(5458)
(5328)
服务业(4965)
社会(4346)
(4231)
制度(4228)
机构
大学(106770)
学院(101504)
(38641)
经济(37473)
管理(37294)
研究(36532)
理学(31148)
理学院(30743)
管理学(30103)
管理学院(29868)
中国(26945)
(24146)
科学(21520)
(19739)
(18553)
(17633)
(17389)
师范(17268)
中心(16942)
研究所(16263)
北京(15861)
(15779)
财经(14906)
教育(14115)
师范大学(14069)
(13633)
业大(13504)
(13446)
(12998)
(12251)
基金
项目(62912)
科学(49735)
研究(49313)
基金(44843)
(38421)
国家(37982)
社会(32985)
科学基金(32274)
社会科(29832)
社会科学(29819)
教育(24157)
(23725)
基金项目(22754)
编号(21051)
(20703)
成果(20056)
自然(18875)
自然科(18477)
自然科学(18474)
资助(18280)
自然科学基金(18161)
课题(14966)
(14534)
重点(14101)
项目编号(13374)
(13143)
国家社会(13039)
教育部(12909)
(12488)
(12419)
期刊
(48712)
经济(48712)
研究(35613)
中国(31916)
教育(22868)
学报(16899)
(15965)
(14958)
科学(14653)
管理(14464)
大学(13914)
学学(11908)
图书(11313)
农业(9754)
技术(9477)
(8624)
金融(8624)
书馆(8496)
图书馆(8496)
财经(8241)
(7258)
经济研究(6988)
业经(6662)
问题(5823)
(5604)
(5600)
(5432)
论坛(5432)
情报(4967)
(4966)
共检索到175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邓明荣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允许高等学校在完成国家下达的培养人才和科研项目任务的前提下,开展社会有偿服务,即所谓“创收”。而且,这部分“创收”从总的来看,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因此,这一部分收入如何进行分配是个新问题,有研究探讨的必要。高等学校的基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不是“创收”。学校不同于企业,企业是经营性组织,靠自己通过商品生产或流通获取经营或服务收入,然后用这些收入的一部分对职工进行工资、奖金和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梅竹林  孟湘慧  
破除“三铁”(铁饭碗、铁工资、铁交椅),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全面转换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是“八五”期间深化改革,搞活企业的一个关键问题。“三铁”同按劳分配是对立的,不破除“三铁”,就不能彻底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就必须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吕江林  
按照马克思主义原理,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体分配原则,对公有制企业更是这样。但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按劳分配始终未能令人满意地得到贯彻。分析其原因,进而探索合理途径,使按劳分配作为公有制企业的主体分配原则或方式,得以有效地贯彻实行,是经济理论工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定鑫  葛梅轩  
现阶段,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分配体制上,除按劳分配形式外,还有各种非按劳分配的形式。为此,有必要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再认识。一马克思恩格斯对按劳分配原则的论述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产品的价值……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又指出:“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每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同他所给予社会的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张慎霞  周国宝  张术环  
初次分配公平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三个环节。从结果公平的角度讲,初次分配公平的直接表现是劳动报酬占比高。收入分配问题离不开基本分配制度,尽管学界对于按劳分配的范围、其主体地位的体现等问题存有争议,但是,贯彻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实现初次分配公平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必须探索按劳分配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贯彻按劳分配主体地位的视角探讨初次分配公平问题,一方面,要优化宏观收入分配格局,通过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另一方面,要优化劳动收入的内部结构,缩小各类劳动者之间的劳动收入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倪迪  张文明  
一、马克思的分配思想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对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马克思的分配思想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分配的一般原理;二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的设想,即从按劳分配到按需分配。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制度的设想被后人概括称为“按劳分配”学说,即“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这种按能办或贡献获得收入的想法是由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十九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来的,如圣西门及他的门徒明确提出“按能力计报酬,按工效定能力”的口号。但是由于空想社会主义者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福华  
教育方针是国家执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指导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战略原则,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地位与基本政策。我国教育方针既保持了贯穿始终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精神,也不断结合时势适当调整着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我们党的教育方针,高等学校应不断增强对党的教育方针宣传力度,并且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校管理的各方面和办学考核评估中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卢向阳  
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内涵,提出高等学校要把握《意见》的出台背景与鲜明主题,即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人才培养质量;要领会《意见》的总体要求,即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走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要落实《意见》的首要任务,即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做到"六个加强",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本保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尚勇  
在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实行了劳动力低成本政策,劳动分配率偏低。这既牺牲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直接造成了“收入差距悬殊”的现实;又导致低水平竞争和落后生产方式盛行。文章主张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贯彻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去,既要解决初次分配中劳动者利益受损的问题,又要从初次分配环节先行减少过大的收入差距,为再分配最后解决公平问题创造条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云中  王石红  
按贡献分配原则并不改变和否定按劳分配制度成立的条件和根本特征 ,与按劳分配制度具有兼容性。但按贡献分配原则和按劳分配制度反映的关系和要求不同。在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按贡献分配反映的是多元所有的生产要素共同创造财富平等参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按劳分配反映的是企业劳动者对公有产权的平等占有并按自己的劳动贡献参与收入分配以实现这种占有关系。因此 ,两者之间不能简单地替代。为了实现两者的结合和统一 ,必须实行两个层次的分配机制 :第一层次的分配 ,将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要素 ,与其他生产要素平等地 ,按照其对于创造财富的贡献分得一个收入份额。第二层次的分配 ,按照劳动者的劳动贡献 ,分得一部分公有产权收益。...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魏众  王琼  
按照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有两个,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各尽所能,按劳分配"适用于社会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建设阶段。"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适用于社会主义第二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我国继早期对按劳分配原则的大讨论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建设,对按劳分配原则进行了中国化的探索。本文从经济思想史的视角对按劳分配中国化的探索历程展开的评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鑫森  
社会产品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十分清楚,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情况下,广大劳动者对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更为关注,因为分配问题直接涉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的改革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正确处理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强劳动者之间的团结,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的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社会主义废除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志维  
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高校办学层次和形式的日趋多样化,根据社会需求,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自身的优势,通过校内外办班、技术服务、专利转让、利用无形资产、出租、开放有形资产,进行合理合法的有偿服务,对有偿服务的收入进行财务核算时,忽略了耗用学校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准确分摊进入成本和或有事项可能给学校带来经济损失的预提费用。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的存在原因,提出规范社会有偿服务渠道,建立科学的有偿服务项目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分配方案,加强成本核算,避免学校资产流失,加强对分配后收入使用的监管,使有偿服务财务管理进入良性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莫容芳  王顺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仁芮  岳维华  
本文认为,高等职业教育贯彻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把握如下6个方面:以准确的定位服务就业;以产教结合的途径促进就业;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加强内涵建设,保障学生就业;加强职业指导,引导学生就业;实施创业教育,拓宽就业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