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18)
- 2023(3056)
- 2022(2688)
- 2021(2679)
- 2020(2380)
- 2019(5220)
- 2018(5241)
- 2017(10580)
- 2016(5757)
- 2015(6456)
- 2014(6620)
- 2013(6547)
- 2012(6117)
- 2011(5439)
- 2010(5761)
- 2009(5611)
- 2008(5911)
- 2007(5568)
- 2006(5249)
- 2005(4852)
- 学科
- 济(21313)
- 经济(21170)
- 业(18794)
- 管理(16393)
- 企(14963)
- 企业(14963)
- 险(10949)
- 保险(10858)
- 中国(9983)
- 方法(9857)
- 财(8272)
- 制(8135)
- 银(7489)
- 银行(7489)
- 农(7462)
- 行(7025)
- 数学(6522)
- 理论(6506)
- 业经(6429)
- 数学方法(6373)
- 融(5692)
- 金融(5691)
- 和(5329)
- 务(5313)
- 财务(5296)
- 财务管理(5277)
- 企业财务(4992)
- 制度(4601)
- 度(4601)
- 各种(4525)
- 机构
- 大学(81457)
- 学院(80690)
- 济(33007)
- 经济(32126)
- 管理(31463)
- 中国(26144)
- 研究(25590)
- 理学(25140)
- 理学院(24881)
- 管理学(24436)
- 管理学院(24277)
- 财(21399)
- 京(17405)
- 财经(15696)
- 经(14014)
- 江(13576)
- 科学(13535)
- 中心(13095)
- 所(12915)
- 北京(11924)
- 财经大学(11563)
- 州(11065)
- 研究所(10868)
- 范(10477)
- 师范(10442)
- 农(10440)
- 人民(9955)
- 经济学(9920)
- 银(9916)
- 银行(9424)
- 基金
- 项目(44031)
- 研究(34969)
- 科学(34960)
- 基金(32326)
- 家(26424)
- 国家(26123)
- 社会(24222)
- 科学基金(22952)
- 社会科(21502)
- 社会科学(21489)
- 基金项目(16466)
- 省(16336)
- 教育(16102)
- 编号(14887)
- 资助(14155)
- 划(13815)
- 成果(13705)
- 自然(13681)
- 自然科(13375)
- 自然科学(13373)
- 自然科学基金(13149)
- 部(10350)
- 课题(10269)
- 性(10020)
- 重点(9419)
- 教育部(9376)
- 项目编号(9267)
- 人文(9198)
- 制(9149)
- 国家社会(8991)
共检索到140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康之
在工业社会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行动目标与目的间呈现出辩证关系。总的说来,目标是目的的具象化。一个目的可以通过多个目标来加以体现,而多个目标的实现也就意味着逼近了目的。目的是包含在目标之中的,也存在于朝着目标行动的过程中,而行动目标必须在合乎科学理性、技术理性的意义上具有合理性。组织是行动者,一切具有社会属性的目标都是通过以组织形式出现的行动而实现的。工业社会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官僚制组织,而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适切的行动者是合作制组织。官僚制组织总是基于目标开展行动,除了组织的领导者,几乎没有人关注组织的目的。合作制组织不同,行动基本环境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它无法确立目标,但它始终贯彻为了人的共生共在的目的,直接地基于目的而承担任务和开展行动。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康之
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的条件下,社会行动所应具有的模式不同于工业社会的低度复杂性和低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模式。在工业社会中,决策与行动的分离被认为是具有合理性的行动模式,它根源于社会大分工,实现了决策者与行动者职能的专业化,也使决策过程及其产品更具有理性特征。在组织过程中,决策与行动的分离受到了组织结构的原因决定。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意味着决策与行动相分离的行动模式不再适应,反而会因为脱离风险社会的现实而可能制造出更多的社会风险,从而使人类可能在风险社会中越陷越深。因此,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决策与行动应当是统一的。在面对行动事项时,尽管知识、信息等都非常重要,但行动者对现实的直接体验更能保证一切行动都从实际出发。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决策 行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郁
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居住功能与城市所具有的其他经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城市居住生活既存在着基本的生存安全问题,也存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等问题。大规模拆除式城市更新、住房开发的过度金融化、异化的住房租赁市场成为城市居住生活安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制度性根源的分析,认为城市居住生活安全问题的改善和提高,必然取决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基础性制度对居住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住房政策、开发规制、城市更新等城市政策对于居住这一基本民生问题的目标导向的回归。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城市居住生活安全 制度性根源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黄闯 徐超 张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居民面临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多的社会风险。一直以来,我国应对农村居民在养老方面遇到的风险,主要采取的是家庭保障和土地保障相结合的方式。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原有的保障方式显示出在养老保障功能方面的不充分性,因而就需要一种新的风险防范机制,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非均衡性,构建一种与各地经济发展相适应,非均衡的,依靠个人、家庭、政府和市场多管齐下的风险防范机制来化解个人在养老方面所遇到的风险。
关键词:
风险 风险防范机制 农村养老保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王郁
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居住功能与城市所具有的其他经济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日益复杂化。当前我国城市发展中,城市居住生活既存在着基本的生存安全问题,也存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等问题。大规模拆除式城市更新、住房开发的过度金融化、异化的住房租赁市场成为城市居住生活安全问题的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制度性根源的分析,认为城市居住生活安全问题的改善和提高,必然取决于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基础性制度对居住权作为人的基本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住房政策、开发规制、城市更新等城市政策对于居住这一基本民生问题的目标导向的回归。
关键词:
风险社会 城市居住生活安全 制度性根源
[期刊] 求索
[作者]
肖宗志
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后,由于清政府屡次裁兵节饷和签订系列不平等条约,出现了诸多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与旧有的人地矛盾相互叠加,高风险社会来临。长江水师正是应高风险社会之急需,由湘军水勇改制为经制军队的。为更好地保证履行安内攘外的社会职责,长江水师创设了一系列的专门制度。总体来看,在其近50年的存续期间,长江水师管控域内社会秩序,尽职尽责,不断变革,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由于自身保守和晚清社会严重失序以及清政府应对无能等原因,长江水师发挥的作用有限。
关键词:
长江水师 高风险社会 管控 变革 作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许志晋 毛宝铭
风险社会中的科学技术经历了由初级的科学化阶段到自反性科学化阶段的发展过程。正是自反性科学化的过程才使得科学理性与社会理性的截然区分不再可能。现代社会的科技发展应当建立在科学与社会多元理性共识的基础上。
关键词:
风险社会 科技风险 科学理性 社会理性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迎生
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深入推进给现代社会婚姻家庭关系所带来的重大变化之一,是离婚问题日益突出,离婚率趋向上升。究其产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社会由家庭所承担的各种重要的社会功能,如生产功能、消费功能、性生活功能、生育功能、抚育功能、情感功能、娱乐功能、赡养功能等,在现代社会逐渐外移、淡化或社会化,夫妇共同的责任与义务随之削弱,从而导致维系婚姻家庭关系的传统纽带愈益松弛乃至消失。 第二,现代社会成员社会流动性强,人们活动的空间大大拓宽,选择的自由度大大增强;但同时也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1)现代社会不同地区、职业乃至不同国别之间的横向流动的增加,使人们接触面扩大,在婚姻家庭关系上重新选择的可能性增多;现代社会阶层体系日益开放,人们在不同阶层之间的流动上升,这种变化同时伴随着个人身份、地位、声望的升降,即定的婚姻家庭关系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就可能难以维系而要作出相应的调整。(2)由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超
新时代,成人教育与学习型社会创建的契合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在学习型社会创建中有效地开展成人教育,为人民群众提供学习与人本化的发展机会,可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对学习型社会创建中的成人教育实施行动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能够建立完善的教育机制、财政保障机制,构建完善的成人教育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 成人教育 成人学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皮建才
在分析中国关系型社会里声誉在集体行动实现中的作用时,通过对公共物品自愿供给进行动态博弈分析可以发现,当异质性个体贡献不同的份额时,声誉收益在决定博弈结果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对不同的个体而言,相同的声誉收益未必发挥相同的作用。关系型社会的组织形态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声誉收益的大小,进而决定了集体行动能否实现及其实现路径。
关键词:
声誉 关系型社会 集体行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塔皮奥·瓦瑞斯 冯典翻
全球化与数字化对教育和学习生活、职场生活以及管理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多元文化主义的议题日益重要,人们生活在多元认同的媒体环境中,同时也存在着被边缘化和被排除的危险。随着知识社会的出现,要促进不同领域的职场生活中信息通讯技术的作用。在教育和培训方面,不断提升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技术水平,在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指引下,使学习者学会使用信息通讯技术,养成媒介素养。全球大学系统是为促进全球和平,使人们有权使用跨国和跨文化边界的教育资源而创设的卫星/无线远程交流框架和教育课程系统。
关键词:
知识社会 媒介素养 全球大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兴仁
良好的保险生态环境,能够促进保险业的健康发展;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又能够有力地支持、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要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为突破口,切实改进保险生态,推进保险生态体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
关键词:
保险生态 和谐社会 诚信 保险中介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孙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保险业作为经营和管理风险的特殊行业,在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保险业所发挥的作用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应充分发挥保险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即加快保险业的发展,尽快"做大做强"我国保险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优化保险发展结构;切实转变保险业发展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三对关系。
关键词:
保险业 和谐社会 做大做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陈冬梅
发展农业保险的实质是使农民获取保险利益,主要包括补偿利益和预期利益。其利益不足额,但具有正的外部性。由于农业保险发展不足,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政府要"补足"农民利益,激励农民的保险需求。保险人要增加有效供给,切实保障农民获取保险利益。从农民的视角考虑,农民应加强保险意识,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建立保险合作社,降低保险成本,获得更多保险利益。
关键词:
农业保险 和谐社会 保险利益 发展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颛慧琳 耑健
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社会自身的客观需求决定了对保险的需求 ,而保险本身的特性又决定了保险在解决我国老龄问题中的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和对社会、家庭等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养老保险 人口老龄化 社会保障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