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
- 2023(1454)
- 2022(1226)
- 2021(1141)
- 2020(1043)
- 2019(2513)
- 2018(2384)
- 2017(5001)
- 2016(2672)
- 2015(2784)
- 2014(2817)
- 2013(2881)
- 2012(2695)
- 2011(2211)
- 2010(2307)
- 2009(2336)
- 2008(2481)
- 2007(2370)
- 2006(2168)
- 2005(2023)
- 学科
- 济(13999)
- 经济(13995)
- 管理(9020)
- 业(8652)
- 企(7565)
- 企业(7565)
- 方法(6929)
- 数学(6579)
- 数学方法(6541)
- 财(5009)
- 务(4150)
- 财务(4146)
- 财务管理(4143)
- 企业财务(4070)
- 关系(2750)
- 中国(2069)
- 对外(2037)
- 经济关系(2018)
- 外经(1992)
- 对外经济(1944)
- 融(1939)
- 金融(1938)
- 环境(1910)
- 地方(1865)
- 技术(1864)
- 业经(1846)
- 农(1748)
- 划(1721)
- 制(1580)
- 投资(1544)
- 机构
- 大学(39405)
- 学院(37746)
- 济(19730)
- 经济(19386)
- 管理(16218)
- 理学(13565)
- 理学院(13477)
- 管理学(13342)
- 管理学院(13285)
- 研究(13100)
- 中国(10021)
- 财(9142)
- 京(8031)
- 财经(7263)
- 经(6645)
- 所(6576)
- 科学(6109)
- 经济学(5965)
- 研究所(5733)
- 中心(5539)
- 江(5537)
- 财经大学(5473)
- 经济学院(5360)
- 北京(5194)
- 院(4937)
- 商学(4818)
- 商学院(4796)
- 州(4474)
- 贸(4243)
- 公司(4216)
共检索到61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任培强
针对国际上某些对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就业效应的质疑,本文分析了外资在东道国的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质量效应,研究了中资企业在非洲投资的就业效应。在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中资企业为非洲东道国创造了较多的普通就业岗位,并不存在大范围雇用中国籍劳工的现象,中国投资有利于缓解非洲各国大量低技能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申晓方 杜群阳 温静 倪云蕾
近年来,中国在非洲的投资迅速增长,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据中国商务部统计,1996年中国对非洲投资仅为5600万美元,2005年增至15亿美元,2011年则达到了150亿美元。对此,国际舆论褒贬参半。但评论者通常认为,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主要是国有企业在基建、能源、矿业开采等领域的投资。不少人担心这类投资过多依赖双方政府高层达成的协议,缺乏市场竞争的透明度。有人甚至批评中国在通过这种对外投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董艳 张大永 蔡栋梁
本文基于中国对外投资提出了两个命题:即中国在投资中是否对非洲国家(地区)存在偏好性;同时,对非洲国家的投资如何受到目标国经济、地缘、政治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实证中采用极限边界分析法来确定稳健显著的投资决定因素。结论证明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投资不存在偏好性,而主要取决于目标国经济、市场及能源储量。此外,本文还发现有些风险在中国对外投资行为中未受到足够重视。这将是中国跨国企业在未来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挑战。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极限边际分析法 非洲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泽 王奕力 金水英
总体看,我国对非洲重点能源国家的投资效率不高,仅对少数国家投资效率达到有效水平,对多数国家投资效率则处于中低水平,但对多数能源国家投资规模收益处于递增阶段,显示投资潜力巨大。我国应因地制宜实施投资规模调整策略,打造一体化能源投资产业链,加强油气基础设施和管网建设,共建能源安全利益共同体,以提高对非能源投资效率。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孙玉琴
近年来随着非洲经济的复苏,该地区日益成为世界投资的热点。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下也纷纷涉足非洲,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在非洲投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企业投资非洲的优势、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非洲 对外投资 优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艳茹
本文通过对浙商投资非洲现况的介绍,从内外因角度论述了浙商投资非洲的原因。从内因来看,首先是由于国家和浙江省政府倡导可持续发展、营造和谐社会,保持同各国家和地区友好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鼓励浙商走进非洲;其次浙江省内资源紧缺,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拥有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成为浙江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再则浙江企业面临产业升级等问题,促使浙商们纷纷寻求投资非洲的探索之路。从外因看,在经济日益全球化趋势下,非洲丰富的资源、诱人的市场前景及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了各地的投资者。最后,笔者结合一些实例分析了浙商投资非洲所遇到的困难,如语言沟通障碍、风俗习惯差异、企业管理和融资瓶颈等,并提出了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
浙商 非洲 投资 分析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少飒
中国开展对非洲农业投资是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由于中非共同面临的粮食安全问题,中国现有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以及非洲改善的农业投资环境,中国对非农业投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及个人均可作为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对非洲的重点农业领域如粮食种植业、畜牧业及渔业进行投资,而投资主体的运作模式大致分为传统农场企业化经营、农工商一体化经营以及农业科技合作经营三种。在对非农业投资取得成效的同时,中国应注意解决投资企业面临的诸如缺乏明确的投资定位、发展目标与整体协调性,缺乏风险预警与风险应对机制,缺乏长远规划及抵御外界干扰的机制等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马强
中非产业结构具有明显互补性,在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发展、自然资源开发、服务业合作等领域,中非投资合作前景广阔。推进我国对非洲投资,有利于缓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瓶颈;有利于加快非洲发展,帮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田泽 顾欣 杨欣远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洲直接投资规模的迅速增长,对非洲投资的质量和效率也引起较大关注。对2009~2013年在非洲投资排名前20的国家投资效率的分析表明:我国对非洲国家投资效率处于中低水平,且投资效率的国别差异较大。同时,我国对非洲投资处于收益递增阶段,投资规模还有一定提升空间。为提高我国对非洲的投资效率,应优化投资区位、扩大技术溢出效应和进行投资战略调整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燕
21世纪以来,得益于较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各国经济改革进程,非洲经济保持了较快的增长步伐。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统计,1989年至1998年,非洲大陆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2.2%,而1999年至2007年,非洲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4.6%,相当于过去10年的两倍以上。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爱兰 黄梅波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和中非合作论坛的推动下,中非经贸关系迅速发展。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日益深化,资源丰富的非洲大陆成为了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点地区之一。本文在简要回顾了国际直接投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大陆对当地经济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投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新伟 徐英华
本文通过作者在南部非洲的投资实践,从产品、投资环境、税收等各种优惠政策、工会、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分析,可供有意到南部非洲去投资的企业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徐杰
近些年来,非洲逐步成为中国投资的热点。自2005年起中国对非投资进入快速上升通道。2009年以来,非洲地区吸收外国直接投资连续下滑,但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增速较快。据统计,2009年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为14.4亿美元,2012年则增至25.2亿美元,年均增长20.5%。存量则由93.3亿美元增至212.3亿美元,增长1.3倍。在投资总量扩大的同时,中国对非投资层次也不断提升。目前,有超过2000家的中国企业在非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兴业,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