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05)
2023(13104)
2022(11540)
2021(11025)
2020(9095)
2019(20859)
2018(20824)
2017(40778)
2016(22137)
2015(24757)
2014(24503)
2013(23896)
2012(21666)
2011(19511)
2010(19482)
2009(18115)
2008(17217)
2007(14865)
2006(12970)
2005(11198)
作者
(61259)
(50541)
(50141)
(47774)
(32378)
(24140)
(22931)
(19781)
(19213)
(18123)
(17089)
(16770)
(15839)
(15746)
(15592)
(15541)
(15213)
(15080)
(14402)
(14392)
(12484)
(12410)
(12084)
(11478)
(11367)
(11265)
(11209)
(11171)
(10094)
(9917)
学科
(82492)
经济(82402)
管理(65628)
(61566)
(51733)
企业(51733)
方法(38527)
数学(33442)
数学方法(32989)
(23637)
(21916)
中国(21634)
业经(19026)
(17145)
(17099)
贸易(17092)
(16635)
地方(16400)
农业(15229)
理论(15043)
(14970)
(13960)
财务(13880)
财务管理(13858)
(13579)
(13429)
企业财务(13043)
环境(13017)
技术(12982)
(12879)
机构
学院(303812)
大学(301571)
管理(123624)
(119075)
经济(116321)
理学(107207)
理学院(106127)
管理学(104276)
管理学院(103748)
研究(97906)
中国(73275)
(63375)
科学(60336)
(55295)
(48252)
(45138)
中心(44682)
财经(44161)
业大(43818)
研究所(43804)
(43561)
(40104)
(40062)
北京(39982)
师范(39792)
(35882)
(35858)
农业(35281)
经济学(34324)
财经大学(32704)
基金
项目(208065)
科学(163621)
研究(155912)
基金(149685)
(128600)
国家(127493)
科学基金(110418)
社会(96077)
社会科(90973)
社会科学(90954)
(81770)
基金项目(79069)
自然(72031)
教育(71950)
自然科(70340)
自然科学(70326)
自然科学基金(69028)
(68406)
编号(66032)
资助(62253)
成果(53364)
重点(45839)
(45554)
课题(44735)
(44127)
(43345)
项目编号(40962)
创新(40272)
科研(39461)
教育部(39355)
期刊
(130133)
经济(130133)
研究(90090)
中国(53490)
管理(44657)
学报(43546)
(41192)
科学(40968)
(40650)
教育(36126)
大学(33117)
学学(31041)
农业(28908)
(27826)
金融(27826)
技术(27059)
业经(23222)
经济研究(21272)
财经(20221)
(17150)
图书(16781)
问题(16279)
理论(15580)
实践(14495)
(14495)
科技(14353)
技术经济(14246)
(14210)
商业(14055)
现代(13990)
共检索到4382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柳键  
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 ,时间已成为影响产品价格和需求量的重要因素。本文考虑时间对价格和需求量的影响 ,利用博弈理论对供应链的供需关系及其补货与定价决策作了定量研究。在制造商首先确定销售价 ,配送商随后选择订货量的假设前提下 ,笔者导出了供方的最优定价和需方的最优订货量 ,即纳什均衡结果。在均衡状态下 ,供需双方在各补货周期内的利润随时间推移而减少 ,且当双方的补货周期相同时各方在整个经济寿命周期内的利润最大。此外 ,供应链的经济寿命周期随产品价格的下降速率增加而缩小。最后 ,我们通过计算实例说明了上述结果。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孙广磊  李小申  尚有林  
构建了一个包含原料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的集成供应链模型,研究了由原料、生产商和销售商产品构成的三层库存系统的生产订货问题。在有限的规划期内,销售商每次进货量相同,生产商按照EOQ模型采购原材料。以最小化供应链系统的总运营成本为目标,构建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寻找销售商最优订货方案和生产商最佳生产策略。首先利用网络优化方法求解生产商的最优生产计划,其次利用定界穷举法寻求销售商最优的订货周期,给出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和Matlab程序。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研究了各参数对最小费用及最优解的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姚卫新  
将第三方物流引入到CPFR中,构建了不缺货情形下CPFR中的协同补货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最优值求解,得出最优库存量及最优补货时间,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研究了协同补货模型中的各个参数的变化对最优值变化的影响,分析了变动发生的原因,以及在参数变化后最优值的变化趋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琴  祁明  
研究零售商和供应商进行需求信息和技术信息共享问题。利用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分析随机需求下供应链需求和技术信息共享的定价决策,并分析技术信息共享程度,以及市场不确定信息对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当市场不确定信息显示市场需求增加时,零售价格和批发价格高于当市场不确定信息显示市场需求降低时的价格;技术信息共享程度越高,供应商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越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彩虹  刘爱君  汤中明  
文章基于无碳政策、碳税和碳限额三种情形的碳减排投资和补货决策集成优化模型,运用模拟方法,分析了碳税税率和碳限额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严厉的碳减排政策能有效提高环境效用。无论是在碳税还是碳限额政策下,经济效用和社会福利都不能同时达到最优,二者之间存在着目标冲突。同时,供应链上存在着利润分配的不协调性。文章还剖析了碳减排政策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政府碳减排政策的制定、企业碳减排技术投资以及供应链运作等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彩虹  刘爱君  汤中明  
文章基于无碳政策、碳税和碳限额三种情形的碳减排投资和补货决策集成优化模型,运用模拟方法,分析了碳税税率和碳限额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严厉的碳减排政策能有效提高环境效用。无论是在碳税还是碳限额政策下,经济效用和社会福利都不能同时达到最优,二者之间存在着目标冲突。同时,供应链上存在着利润分配的不协调性。文章还剖析了碳减排政策影响供应链绩效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政府碳减排政策的制定、企业碳减排技术投资以及供应链运作等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虹  潘亚宏  
本文在随机需求下考虑质量改进情形下,研究制造商主导和传统零售商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定价策略。基于博弈理论,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运用两阶段优化法,分析了分散决策下两渠道需求和定价的最优决策,探讨质量改进对企业市场占有率、最优决策和效益的影响。研究表明:质量改进会影响企业最优定价策略,制造商为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获得更高的效益,会主动提高产品质量水平,但过高的产品质量水平对零售商是不利的;在制造商采取有效激励措施前,零售商不会主动提升零售渠道质量检验水平。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明珂  周笛  
本文以一个两阶段供应链作为研究范畴,分析了在该供应链中可能存在的四种商品补货模式,提出在渠道协作条件下的联合补货模式在优化供应链渠道成本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成本函数模型以及算例研究对此观点进一步论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浪  黄冬宏  逄金辉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市场需求、价格和风险厌恶等因素同时干扰时,构建数量折扣契约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寻找其实现供应链协调的内在约束条件。根据显示原理,构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多因素干扰的CVaR模型并求解,然后用算例仿真,结果表明:供应商隐瞒生产成本信息会带来额外收益,但给零售商造成额外损失。价格随机与零售商厌恶风险的耦合作用是导致供应链上各决策变量发生分岔现象的内因,与信息是否对称无关。但信息不对称会损害供应链系统的稳定性。在分岔突变区域内供应链失调,在区域之外供应链协调。零售商风险中性的态度和提高信息透明度有利于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红春  高吉彤  郭循帆  
了解碳交易价格对双渠道供应链决策的影响有助于企业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并存的情况下提升科学经营管理能力。本文在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的基础上,建立碳限额交易机制下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两种情形的双渠道供应链博弈模型,比较研究两种情形下碳交易价格对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两种决策下的供应链利润、产品销售价格、供应链销量和单位碳减排量均随碳交易价格变化;设计基于减碳成本共担的收益共享契约,实现供应链成员利润的帕累托改进,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以上研究结论的合理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骆正清  董永杰  
本文针对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考虑供应链中成员的利他行为偏好,建立了相应的供应链决策模型。通过数理模型推导和数值分析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他偏好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才能促进双方合作;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会随着制造商利他偏好程度的增加而下降,随着零售商利他偏好程度的增加而提高,网络直销价格则不会受影响;制造商、零售商的利他偏好会提高对方利润,降低自身利润,且能增加双方的效用;占主体地位的制造商的利他偏好对提高供应链效率起决定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刘畅  姚建明  
无人零售终端作为新零售的形式之一,已经被应用于多种不同的场景,但这些场景往往是静态的。如今,高铁等动态场景对于无人零售的需求日益凸显,但流动场景中无人零售终端的补货往往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双重制约,这对实现合理补货的供应链调度优化过程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高铁场景的特殊性入手,通过深入分析高铁场景的特征及其需求特点,搭建了符合高铁场景要求的补货供应链调度多维度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铁场景下无人零售终端的补货供应链调度优化数学模型,并探讨了求解算法。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决策方法和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与实际可操作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卫华  李凯  冯俏  苑红涛  
在零售商资金约束下,借助条件风险值(CVaR)理论研究了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风险中性供应商和风险厌恶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定价决策模型。根据零售商解决资金问题方式的不同,在零售商风险厌恶下分别对推迟支付模型和银行借款模型进行分析,给出了不同约束下的零售商和供应商最优定价决策以及系统与成员运作绩效。最后进行数值算例,研究结果发现,在零售商风险厌恶情况下,收入共享系数的大小决定零售商解决资金约束问题的方式,而收入共享系数的确定取决于双方的谈判能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宽  王尔媚  
解耦点是客户实时需求向供应链上游渗透的点。文章基于时变需求研究易逝品供应链中的最优解耦点决策与生产库存管理问题。建立了以偏差惩罚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动态控制系统,通过最优控制理论同时得到了最优解耦点的位置以及最优生产-库存策略,并研究了均匀生产模式下需求率和易逝率对最优解耦点位置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需求的增大,最优解耦点向末端客户移动以提高顾客响应速度;随着易逝率的增大,最优解耦点向供应链上游移动以减少库存成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邢光军  李培君  
以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为研究对象,建立无碳减排和碳减排情形下以制造商为主导的Stackelberg差别定价博弈模型,求出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和回收决策,进行比较分析,通过算例分析进行验证。分析表明,碳减排时能以较低的产品零售价获得较高的销售量,供应链系统利润高于无碳减排情形下的利润,并且碳减排后产品回收率有所提高。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随着碳税的增多,两种情形下新产品的零售价、产品回收率均上升,销售量均减少,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呈下降的变化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