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04)
- 2023(11698)
- 2022(9699)
- 2021(8989)
- 2020(7704)
- 2019(16880)
- 2018(17077)
- 2017(32182)
- 2016(18189)
- 2015(20456)
- 2014(20626)
- 2013(19858)
- 2012(18581)
- 2011(16883)
- 2010(17126)
- 2009(16286)
- 2008(16212)
- 2007(15173)
- 2006(13668)
- 2005(12435)
- 学科
- 济(68297)
- 经济(68142)
- 业(57089)
- 管理(50859)
- 农(47027)
- 企(36155)
- 企业(36155)
- 农业(31033)
- 方法(22430)
- 财(20821)
- 制(20503)
- 中国(20441)
- 业经(20296)
- 数学(19019)
- 数学方法(18698)
- 学(17501)
- 体(15782)
- 税(13123)
- 地方(12962)
- 税收(12295)
- 收(12225)
- 土地(12181)
- 银(12067)
- 银行(12037)
- 发(11598)
- 行(11545)
- 务(11451)
- 财务(11384)
- 财务管理(11353)
- 策(11323)
- 机构
- 学院(256788)
- 大学(253286)
- 济(100853)
- 经济(98453)
- 管理(93288)
- 研究(90399)
- 理学(79419)
- 理学院(78506)
- 管理学(76887)
- 管理学院(76465)
- 中国(71915)
- 农(65315)
- 科学(56848)
- 京(54724)
- 财(50953)
- 农业(50401)
- 所(47395)
- 业大(45779)
- 中心(43146)
- 研究所(42478)
- 江(42309)
- 财经(38458)
- 经(34747)
- 范(33918)
- 北京(33795)
- 师范(33516)
- 省(33239)
- 州(32421)
- 院(32325)
- 农业大学(31549)
- 基金
- 项目(168038)
- 科学(131331)
- 研究(123772)
- 基金(120613)
- 家(106515)
- 国家(105501)
- 科学基金(88885)
- 社会(77690)
- 社会科(72988)
- 社会科学(72971)
- 省(66926)
- 基金项目(63663)
- 自然(56710)
- 教育(56025)
- 划(55727)
- 自然科(55293)
- 自然科学(55277)
- 自然科学基金(54280)
- 编号(52117)
- 资助(48286)
- 成果(43277)
- 重点(38252)
- 部(37579)
- 发(36298)
- 课题(36153)
- 制(35943)
- 农(35287)
- 创(34238)
- 性(32566)
- 国家社会(32092)
- 期刊
- 济(123355)
- 经济(123355)
- 研究(75758)
- 农(67817)
- 中国(65041)
- 学报(45671)
- 农业(45489)
- 科学(41227)
- 财(40245)
- 大学(35102)
- 学学(33466)
- 管理(31947)
- 教育(30337)
- 融(26871)
- 金融(26871)
- 业经(24923)
- 业(21976)
- 技术(21475)
- 财经(19052)
- 问题(17093)
- 经(16357)
- 经济研究(16252)
- 版(15935)
- 农村(15013)
- 村(15013)
- 农业经济(14407)
- 世界(13378)
- 业大(13280)
- 资源(13061)
- 经济问题(11838)
共检索到4061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琦
从现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设计的路径来看,应当包括征收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两方面内容。征收补偿是对被征地方财产损失的添补,依据的是公平原则,被征地方可以根据法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公正的资产评估方式和评估结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征收补偿制度相比,失地农民安置制度是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注重的是制度功能。在具体制度设计时,容易出现用道义责任代替法定义务的问题,使制度缺少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尤其是在就业安置方面。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设计中,引入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权可以强化安置制度功能,促进失地农民合理就业。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宴
研究目的:实现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的法律制度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规范—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中国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制度是残缺不全的,未能正确反映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致性。集体土地他项权利不仅具有对世性的物权效力,而且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在世界许多国家或者地区法中,不动产他项权利都被普遍地纳入了征收补偿的权利范畴。研究结论:有必要在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修改中,从登记条件要求、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三方面,建立健全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的法律制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许中缘 崔雪炜
就土地征收补偿而言,现有立法及研究呈现出系统性错误和功能定位的缺失。征收补偿制度之功能定位是设置补偿内容的前提。基于中国土地征收补偿的特定情形,征收补偿制度研究必须融入到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大框架之中;公平市场价值作为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存在基础不足的问题;各国征收补偿制度功能在于实现被征收权益"同等置换"的共同目标,呈现出由"对物主义"向"对人主义"的立法转化。我国征收补偿制度应以被征地农民为主体展开相应的立法设计,赋予被征地农民独立的补偿主体地位,明确土地补偿费分配规则,满足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需求,并根据被征收权利所承载的功能属性确定具体的补偿方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琦
由于我国在最初构建征地补偿制度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的主要依据是被征收土地权利人的各项财产损失,即对被征收土地实行充分补偿原则,而缺乏对被征地农民实际生产与生活需求的考虑,从而导致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在中央及地方政府试图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时,又出现了挤占城镇建设发展资金,使城镇建设发展所需资金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如何权衡被征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矛盾,通过金融手段缓解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应当成为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研究的重点。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陈利根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立法创制已陷于僵局,其理论困惑与实践冲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征收什么(征收客体对象);二是为何征收(征收正当理由);三是如何征收(征收程序机制);四是如何补偿(补偿原则方式);五是非货币补偿保障(安置措施)。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通过多維审视与实证比较分析,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立法根本在于如何衡量农民的土地财产利益,即关乎立法理念的更新,关键在于依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从而需要重构立法框架与创制范式:明晰征地补偿客体,完善公平补偿机制、征地操作流程、利益分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由于目前征地补偿制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致使失地农民的权益严重流失,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就征地补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征地制度 问题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大伟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设计着眼于对被征地农民原来生活水平的恢复,提倡"一次性"金钱补偿,这种模式遮蔽了被征地农民的发展权需求,易引发征地补偿矛盾。在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的时代背景下,从失地农民城市融入的角度审视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建构"人地统筹"的征地补偿制度改革方案,是化解征地补偿矛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城市融入 征地补偿 制度省思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贺鲲鹏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大量集体土地被征收,而对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力。明确公共利益的外延以限定征收范围,拓宽集体土地的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多元化的安置途径,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问题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失地农民 补偿机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一帆
本文首先对有代表性的文献成果进行了再次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从对农地征用补偿内容、标准与分配使用等方面的认识入手,着重研讨和反思了"土地换保障"等思路的理论基础,最后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构建复合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政策思路。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 复合型社会保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董仁周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土地征收补偿成为地方政府"与民争利"的主要难题,严重影响农民生存、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极不完善。法务会计使命在于维护主体财产安全、保值与增值,具有防范舞弊、计量损失、诉讼支持、专家证人、治理侵占等特定功能,致力于反舞弊、反假账、反侵占、反腐败,对防控农民土地征收补偿舞弊、被非法侵占和农民合法权益诉讼救济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成为维护农民土地征收补偿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宏伟,唐莉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失地农民群体规模迅速膨胀,据估计,当前我国存在失地农民达4000万。在全面、正式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难以建立的情况下,土地实际担负着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功能,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加快建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意义重大。
关键词:
失地农民 保障 土地 收益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连泰 余文清
在征收集体土地计算补偿款时,应将土地集体所有视为"一束权利",包含了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成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多支权利。随着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属性日趋明显,土地财产权能逐渐从"所有"转向"利用",土地集体所有所含的各支权利在征收补偿程序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平市场价值补偿方法计算。对于不能自由交易的权利,采用收益资本法;对于可以自由交易的权利,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采用可比销售法。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应从专注于集体的权利转向更多专注于成员的权利。
关键词:
集体土地 补偿 农民 财产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兰兰 蔡银莺
1.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经济状况的影响。土地征收对失地农民经济状况的影响程度一般。46.1%的样本认为土地征收促进失地农民经济状况改善,认为土地征收"降低"和"较大降低"失地农民经济状况的样本占28.36%,说明征地后农民的经济状况得到一定程度改善,但改善幅度相对较小,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才能够使失地农民的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征地后农民土地面积大幅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新仓
土地是农民生存和发展的最基础资源,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民土地被征用,在土地征用补偿问题上利益严重受损。那么如何保障失地农民得到合理的土地征用补偿费用,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我们在分析目前我国土地征用补偿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征用 土地征用补偿机制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朱珊 黄朝禧
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在这一过程中引发的征地补偿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和学术界的关注。从博弈论的角度,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征收中失地农民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关系,得出了促使纳什均衡结果合理化的因素变动关系,为我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改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博弈分析 纳什均衡 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