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9)
2023(13010)
2022(10636)
2021(9653)
2020(8043)
2019(17887)
2018(17333)
2017(33119)
2016(17207)
2015(19511)
2014(19305)
2013(19072)
2012(17386)
2011(16000)
2010(15928)
2009(15617)
2008(15626)
2007(13892)
2006(12716)
2005(11938)
作者
(48891)
(40835)
(40512)
(38589)
(26055)
(19234)
(18448)
(15605)
(15537)
(14522)
(14047)
(13471)
(13261)
(12880)
(12807)
(12409)
(12104)
(11841)
(11523)
(11189)
(10263)
(9774)
(9746)
(9365)
(9207)
(9121)
(8986)
(8723)
(8016)
(7930)
学科
(99567)
经济(99464)
(73503)
企业(73503)
(72523)
管理(67570)
方法(38590)
数学(30388)
数学方法(30241)
(26678)
业经(26595)
(23928)
中国(23753)
(21407)
银行(21262)
(19967)
(19510)
财务(19496)
财务管理(19481)
企业财务(18517)
地方(18383)
(17114)
贸易(17099)
(16939)
(16666)
(15575)
(15463)
金融(15462)
技术(15405)
(15010)
机构
学院(259965)
大学(257138)
(127620)
经济(125549)
管理(102737)
研究(87703)
理学(87223)
理学院(86351)
管理学(85389)
管理学院(84885)
中国(76300)
(58725)
(52966)
财经(46934)
科学(45892)
(42673)
(42673)
经济学(41850)
中心(39348)
(38607)
研究所(38182)
经济学院(37478)
财经大学(34806)
北京(33840)
(31791)
(30925)
(30873)
商学(30848)
商学院(30534)
(29332)
基金
项目(160073)
科学(129607)
基金(121287)
研究(120043)
(103207)
国家(102334)
科学基金(90103)
社会(83246)
社会科(79184)
社会科学(79165)
基金项目(62507)
(59401)
自然(54512)
教育(54077)
自然科(53355)
自然科学(53340)
自然科学基金(52486)
资助(49977)
(48890)
编号(46043)
(37054)
成果(36581)
国家社会(36033)
重点(35427)
(34959)
(34837)
教育部(33216)
创新(32595)
人文(32571)
中国(31590)
期刊
(149525)
经济(149525)
研究(84943)
(48859)
中国(48513)
管理(45503)
(37553)
金融(37553)
科学(33391)
学报(30462)
(28613)
财经(25921)
经济研究(25876)
大学(24394)
学学(23448)
技术(23334)
(22513)
业经(21569)
教育(18616)
问题(18465)
农业(18087)
(17710)
技术经济(16578)
国际(16519)
世界(15688)
统计(13331)
现代(12944)
商业(12784)
经济管理(12563)
(12407)
共检索到409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苟文均  
在过渡经济条件下的中国,资不抵债的银行维系着高度分散的企业贷款,新兴的、富有竞争潜力的企业的经济扩张却难以取得银行信贷的支持、这种状况对微观经济活力的严重约束和对宏观经济秩序的极大破坏,使得企业改革与金融改革的相互依存性日益加强、成本最小的改革是运用强而有力的政府力量来尽快完成体制的变迁,建构新型的市场性银企关系,确立银行和企业的高效、理性的经济行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秦宪文  夏江海  
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初探●秦宪文夏江海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目标的要求,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协调银企关系的成功经验,根据我国银企关系的传统模式及其改革现状,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应具有以下特点:(一)银企双方...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万里  岳改焕  
我们认为,建立新型银企关系的核心是硬化银行与企业间的信用关系,真正建立起“平等自主、互惠互利、竞争选择”的新型银企关系。1.完善法制,硬化约束,建立契约式的银企合作关系。一是要继续完善规范银企关系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针对银行与企业已经制订了一套比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阳林  
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新探阳林一、企业过度负债是影响银企经济利益关系的重要原因从十余年的改革实践着,尽管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总体而言,改革进程迟缓,步且艰难.除少数企业很快适应市场经济大潮的"水性",如鱼得水,自...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方新  
过渡经济条件下的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研究方新中科院政策与管理研究所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要使经济制度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使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技术创新正是实现这两个转变的中心环节。因此,无论是为推动目标的实现,还是为评价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中斌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银企关系目标模式的界定李中斌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银企关系目标模式的确定是以商业银行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基础的,国有企业应具备的特征是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及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应具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宝军  
略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银企关系的重新构建程宝军近年来,涉及银行与企业关系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信贷过程中的行政干预、政策性贷款、逃债废债、多头开户等,每每成为经济运行中的焦点问题,引起经济管理部门和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从宏观角度重新审视我国银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约翰·伯尼  伯茨纳·列文  程漫江  
在健全的资本主义经济中,金融市场不仅能够吸引金融储蓄;而且能够对储蓄和投资决策施以决定性的影响,从而使资源投向最有效率的部门,并能最终起到分散风险,监督资金使用的功效。因此,“如果资本是资本主义的心脏,那么功能健全的资本市场是完善的资本主义经济的核心。”(Stiglitz,1992)在过渡经济中,金融市场更是肩负着迅速重建工业部门和定位稀缺资源投向之重任,而且金融部门的改革与企业改革有着不解之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许金超  李鸿铎  李子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昌市金融学会课题组  
随着我国进入买方市场经济形态,银企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为了重塑银企关系,防范金融风险,需要采取的策略是:整顿社会信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抓好商业银行改革、服务和监督,强化人民银行监管和服务职能,同时发挥政府的指导、服务职能。银企双方只有携起手来,才能更好地支持经济发展,这是银企和政府共同满意的结合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鸿轩  
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要素条件朱鸿轩1.完善市场机制是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基础。银行与企业的关系决不是简单的资金供求关系,它是一种资金配置的制度安排。应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与企业关系的基础是市场交易机制的资金配置。企业和银行都是权、责、利对称,追求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萧松华  
市场经济的典型运作方式是,一切经济活动的重大决策都是由存在于这个经济的多元化的经济主体,根据一切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而独立地作出,而不是由政府或其代表——国家计划来安排。显然,目前我国的银企关系与这种体制不相适应。 要建立与新的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银企关系,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 第一,银企双方都须具有明确的产权界限,这样,银企双方才有动力和压力,才会自求发展,社会才会进步。 第二,银企双方必须是独立自主的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必须是在法律上和经济上独立自主的实体,企业应当可以自行策划经营活动,而不受制于任何不合理经济规律、不合实际的行政命令或政府行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童书兴  
俄罗斯向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的社会保障措施和问题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问题研究所童书兴一、俄罗斯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在前苏联已有社会保障制度。前苏联宪法规定,国家对公民实行劳动保护,并改善其生活条件,"公民有劳动权利和根据其劳动的量和质领取报酬的权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魏广富  姚建勋  
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构建银企新型关系魏广富,姚建勋银行信贷业务活动是由信贷主体与客体双方构成的,在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变的过程中,随着业务性质由供给向经营的根本转变,银企关系也必须相应转变。因此,构建银企新型关系是专业银行建立商业化经营机制的重要组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