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49)
- 2023(9804)
- 2022(8332)
- 2021(7565)
- 2020(6108)
- 2019(13863)
- 2018(13805)
- 2017(26276)
- 2016(14107)
- 2015(16132)
- 2014(16448)
- 2013(16320)
- 2012(15868)
- 2011(15001)
- 2010(15591)
- 2009(14613)
- 2008(14340)
- 2007(13331)
- 2006(12398)
- 2005(11706)
- 学科
- 济(85979)
- 经济(85896)
- 管理(37786)
- 业(35604)
- 企(27663)
- 企业(27663)
- 地方(25593)
- 方法(23971)
- 中国(23911)
- 数学(20163)
- 数学方法(19935)
- 农(19216)
- 业经(17368)
- 学(16126)
- 地方经济(15904)
- 制(14216)
- 融(13303)
- 金融(13302)
- 农业(13093)
- 贸(12834)
- 贸易(12819)
- 发(12776)
- 财(12505)
- 银(12441)
- 银行(12418)
- 易(12222)
- 行(12152)
- 体(11117)
- 环境(10861)
- 和(10408)
- 机构
- 学院(216155)
- 大学(215804)
- 济(97936)
- 经济(95797)
- 研究(85441)
- 管理(74950)
- 中国(65207)
- 理学(62123)
- 理学院(61272)
- 管理学(60158)
- 管理学院(59770)
- 科学(50255)
- 京(47666)
- 所(45139)
- 财(43199)
- 研究所(40273)
- 中心(37165)
- 农(36651)
- 江(35446)
- 财经(32867)
- 北京(31447)
- 范(31293)
- 师范(30998)
- 经济学(30529)
- 院(30302)
- 经(29495)
- 业大(28797)
- 州(28594)
- 农业(28121)
- 经济学院(26969)
- 基金
- 项目(128917)
- 科学(100685)
- 研究(96069)
- 基金(90940)
- 家(79199)
- 国家(78478)
- 科学基金(65579)
- 社会(61668)
- 社会科(58370)
- 社会科学(58358)
- 省(50943)
- 基金项目(46901)
- 教育(43535)
- 划(42499)
- 自然(39588)
- 自然科(38644)
- 自然科学(38634)
- 编号(38536)
- 资助(38063)
- 自然科学基金(37950)
- 发(34402)
- 成果(32964)
- 重点(29495)
- 课题(28632)
- 部(28241)
- 发展(28211)
- 展(27773)
- 创(26135)
- 国家社会(25339)
- 创新(24506)
- 期刊
- 济(129853)
- 经济(129853)
- 研究(75418)
- 中国(53322)
- 农(36093)
- 学报(32932)
- 管理(32280)
- 财(31813)
- 科学(31300)
- 教育(27561)
- 大学(25207)
- 融(25122)
- 金融(25122)
- 农业(24452)
- 学学(23448)
- 经济研究(21169)
- 技术(20523)
- 业经(19875)
- 财经(17467)
- 问题(16245)
- 经(15366)
- 贸(13883)
- 国际(13868)
- 世界(13400)
- 业(12671)
- 技术经济(12553)
- 商业(11051)
- 坛(10869)
- 论坛(10869)
- 统计(10639)
共检索到3672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谷源洋
在跨世纪经济发展与合作中建立亚洲新型南北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谷源洋人们即将挥手告别20世纪。20世纪是一个不平凡的世纪,曾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随后而来的漫长冷战时期。然而,战后50年来,世界经济和科技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极大地...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姜凌
跨世纪南北经济关系的展望姜凌[副教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系成都610074]南北经济关系那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于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联,亦是当代国际经济学界乃至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南北经济关系从总体上考察,乃是一个...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权衡
翻译新书《亚洲变革的全球影响:经济发展和未来趋势》即将于2015年8月正式出版,全书以亚洲非主要经济体的视角审视了亚洲崛起过程中的系列问题。作为泰国知名经济学家之一,本书作者云大清(Pongsak Hoontrakul)教授在泰国学术界享有盛名,其长期致力于亚洲政治、经济、金融领域相关热点问题的研究,对亚洲问题有其深刻和独到的见解,相信其新作将为人们了解亚洲现状、审视亚洲未来提供独特视角、拓展全新思路。本文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权衡教授特为本书撰写的新书书评,在书评中权教授对本书的学术研究价值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关键词:
亚洲世纪 亚洲经济 中印崛起 新书书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张自宽 ,朱子会
笔者仅就进一步改善全国卫生系统的宏观经济环境,正确处理卫生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作以探讨,使我国卫生工作在21世纪重现辉煌.标柄于世界。 一、从世界银行两项提示说起 近些年来,世界银行与我国有关部门合作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经济改革以及有关的事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察和专题研究,写出了不少有份量的报告。其中关于卫生的有两个:一个是1992年撰写出版的《中国卫生模式转变中的长远问题和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曙明 黄茂莉
跨国公司与亚洲经济发展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赵曙明,黄茂莉近20年来,亚洲尤其是东亚经济发展的奇迹引起当代经济学者的注目,对其原因的分析也众说纷坛。笔者认为,战后经济自由化的浪潮,亚洲各国相继采取的开放政策,使得战后跨国公司得以蓬勃发展并在亚洲地区寻找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樊承世
作者构思了江西经济今后十五年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途径,并提出了十大战略措施。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魏后凯
本文通过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与宏观背景的分析,深入考察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大趋势:一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逐步形成网络开发的总体布局格局;二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势头将由东南部沿海逐步向北部和中西部地区推进;三是地区间产业分工将由部门间分工逐步向部门内分工转变;四是一些区位和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心城市将逐步发展成为全国或地区性的金融和管理控制中心。同时,在未来市场竞争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将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厚兰
在世纪之交,全球经济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态势,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浪潮荡涤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轨迹,东亚金融危机引发一次深刻的反思,建立新世纪国际金融及经济体制的各种构想已摆上各国领导人的案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抛出“第三条道路”,虽似曾相识,却也令人瞩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超
改革开放以来 ,江苏省淮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显著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新的世纪里 ,淮安经济发展前景光明 ,但需采取若干突出措施应对新的挑战 ,本文以淮安市这一普通地级市为例 ,力图描述我国 2 0多年来的巨变及下一步发展对策
关键词:
经济 发展 淮安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洁
战略重点区域是特定时期国家出于对总体发展战略的需要而给事关全局的部分地区予相应的政策引导 ,以利于资金、资源、人才等各种要素迅速集中投向这些地区 ,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及其对全局贡献的进一步提高。“十五”和2020年我国战略重点地区的布局将在长江经济带区域、环渤海经济区域、东南沿海经济区域和西北内陆经济区域4大战略重点区域宏观总体布局的框架基础上 ,分三个层次13个地区展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利用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加速完成其工业化进程,实现赶超战略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世界公认的成绩,这是与充分有效地利用外资密不可分的。从现在起,到21世纪头10年,我国将进入的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时期。在新的时期来临之前,我们面临...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宜新
邓小平经济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围绕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就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她不仅是我国近二十年改革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而且在我国的跨世纪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小佛
亚洲世纪:从经济起飞发展到21世纪的两种前途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室杨小佛二次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环境起了变化.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地先后成为独立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也在转变。这种变化使亚洲的日本和“四小”在60年代出现了经济起飞的奇迹;改革开放后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曦
本文着重针对四川区域的资源开发转换策略和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式与途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本文认为:在跨世纪的发展中,高科技产业的优先发展是四川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攀西地区和川西北地区是四川区域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基础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换是四川跨世纪发展的战略基础,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和力度、努力建立开放性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四川跨世纪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关键词:
四川 跨世纪 发展 对外开放 资源开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