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06)
2023(11030)
2022(9395)
2021(8612)
2020(7382)
2019(16569)
2018(16289)
2017(30985)
2016(16727)
2015(19019)
2014(19035)
2013(18488)
2012(17770)
2011(16451)
2010(17042)
2009(16135)
2008(15858)
2007(14607)
2006(13399)
2005(12099)
作者
(52335)
(43854)
(43701)
(41362)
(28243)
(21187)
(19782)
(16982)
(16772)
(15647)
(15154)
(15030)
(14342)
(14044)
(13894)
(13344)
(12990)
(12758)
(12575)
(12575)
(11036)
(10884)
(10813)
(10132)
(9875)
(9742)
(9602)
(9492)
(9056)
(8699)
学科
(90915)
经济(90732)
管理(49644)
(41482)
(35984)
企业(35984)
方法(35573)
数学(29574)
数学方法(29030)
中国(20661)
(20399)
地方(19979)
(18227)
业经(17588)
(16190)
环境(15782)
(14861)
理论(14250)
地方经济(13538)
(13333)
农业(11984)
(11935)
(11830)
金融(11828)
(10957)
贸易(10946)
(10784)
资源(10763)
(10537)
(10407)
机构
大学(257740)
学院(252842)
(109044)
经济(106820)
研究(95396)
管理(91889)
理学(78492)
理学院(77503)
管理学(75716)
管理学院(75249)
中国(70642)
科学(59308)
(55957)
(50190)
(48582)
研究所(45567)
(44121)
中心(42132)
(39210)
财经(38457)
业大(37125)
北京(35738)
(34913)
(34892)
农业(34658)
经济学(34539)
师范(34510)
(33816)
(30655)
经济学院(30649)
基金
项目(165426)
科学(129673)
基金(121186)
研究(116239)
(108540)
国家(107329)
科学基金(90080)
社会(76611)
社会科(71568)
社会科学(71537)
(63077)
基金项目(61945)
自然(58575)
自然科(57135)
自然科学(57116)
自然科学基金(56057)
(53994)
教育(53162)
资助(52011)
编号(44786)
成果(38107)
重点(38006)
(36835)
(36186)
(32927)
国家社会(32100)
课题(31778)
科研(31692)
教育部(31277)
创新(30838)
期刊
(129027)
经济(129027)
研究(77280)
中国(54632)
学报(45633)
(40595)
科学(40584)
管理(37246)
(36979)
大学(33983)
学学(31802)
农业(27732)
教育(27303)
技术(21427)
(21355)
金融(21355)
经济研究(20997)
财经(20499)
(17887)
业经(16814)
问题(16109)
(15547)
统计(14880)
图书(14282)
技术经济(13859)
世界(13836)
(13022)
资源(12785)
(12692)
(12597)
共检索到3975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焦必方  孙彬彬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拉美国家适应于国内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竞争的要求,大力推进工业化转型,发展资源密集型经济,其结果是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环境的恶化。拉美国家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在资源禀赋、自身经济增长的需要以及全球化的助推下,牺牲资源和环境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转变。在对拉美问题的分析和解读中,本文认为利用自身资源禀赋、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是一种客观需要,而在处理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冲突时,关键的问题是要加强政府对于自身发展模式的选择和进行有效管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钱晨  
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关注焦点,并成为国际金融海啸爆发以来拉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同时近年来出现的一些国际新形势也正倒逼着国内创新和改革,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例如美国主导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以调整其在亚太地区的贸易战略,稀释中日话语权,并促使制造业回巢。中国积极采取了一系列加大经济开放力度的举措加以应对,如推进自由贸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邵锋  
智利和牙买加在上世纪都进行了旨在促进效率和公平的财产税改革,但改革成效却大相径庭。智利政府的改革目标集中,改革措施务实加上本国经济环境稳定,所以改革取得了成功。牙买加政府推动的财产税改革目标不切实际,策略失当,管理机构效率低下,最后改革没有成功。两个国家的财产税改革给我国带来了启示:改革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效率和公平之间应该保持平衡,目标的达成依赖于强有力的执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志祥  
涉足国际领域——合作开发拉丁美洲国家资源的探讨李志祥石油支持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关系,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所需的能源就越多.1996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0.6%,而油品需求也以两位数的速度增加,而且增长的幅度高于过去的两年.这是由于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苏振兴  
一、对进口替代模式的评估。拉美国家实行的进口替代模式具有一系列共同的、相互关联的结构性特点。这些特点引起一系列结构性失衡。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霞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是相对贫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宋霞  
正确认识与衡量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是治理贫困问题的前提。新世纪拉丁美洲国家的减贫战略在以往减贫政策的基础上,应用多维和混合方法对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加以衡量,将教育、就业、养老、健康、数字融入等社会政策融合协同到减贫大战略中,关注减贫政策的新维度;同时从宪法、法律和机构层面上对脱贫权利及与脱贫相关的社会权利提供保障,成立专门负责减贫战略的政府机构,减贫开支亦试图不受政府更迭和经济周期影响,从而体现出融合性和制度性新特征。但无论单维还是多维,无论孤立还是融合协同,仅仅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的减贫战略无法根除贫困,尤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Jaime Ortiz  刘德学  吴建新  
基于扩展的标准化二次利润函数模型实证研究拉美国家对中国出口绩效的结果表明,拉美国家对中国的良好出口绩效促进了拉丁美洲经济增长,但也使拉美国家产生对低廉价格和微薄利润的长期依赖性,以至于削弱了拉美经济的成长性。鉴于此,拉美国家应该从当前的产品基础中摆脱出来,寻求出口产品多元化,并积极向价值链的更高位置攀升,以保持全球竞争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倪宇泰  包龙飞  
拉美国家和地区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国家与地区在经济的产业层面出现战略性失误。一方面,背离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扭曲了产业间相互关联的技术经济联系,削弱了产业竞争力,从而不能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技术支持;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长期扭曲导致不同利益集团固化从而使其对低效率制度形成路径依赖,进一步制约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对进入工业化后期的中国来说,应借鉴拉美国家与地区在产业层面衰退的教训,促进新的比较优势形成、完善市场机制的作用并推动制度性改革,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工  
拉丁美洲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面一直引领着世界各国的改革与发展。其改革的模式不仅影响着许多国家的改革,也影响了我国的改革,也是世界银行多年来一直提倡的模式之一。但是从其改革的预期和改革的实际结果分析来看,拉丁美洲国家养老保险制度实际上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拉丁美洲国家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的实际绩效与世界银行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目标之间的差距,来谈存在的问题及值得我们注意的经验教训,以供我们在深化改革过程中去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建蕾  秦富  刘岩  
中国与拉丁美洲(简称拉美)国家农业资源互补性较强,近年来双方农产品贸易发展较快。本文分析了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前景和挑战,并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本文认为,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快速增长,但主要表现为拉美国家向中国的出口,且集中在少数国家和少数产品,贸易发展非常不平衡。随着中国和拉美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双方对农产品有巨大的潜在需求,对各自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也都具有强大的供给能力,双方之间存在巨大的农产品贸易潜力,但中国与拉美国家农产品贸易也面临着跨国公司控制、贸易成本高昂、拉美国家农业投资环境不理想等方面的挑战。本文建议要加强贸易促进,改善市场准入,建立均衡的贸易关系,改善农业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江时学  
80年代是拉美经济的“失去的十年”。经过多年的调整和改革,拉美的发展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进入90年代后,拉美经济开始逐步走出困境。在一系列内外因素的作用下,拉美经济的中、长期形势将继续呈现出较为乐观的态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峰  徐康宁  王美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以开放促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全面的探索,"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加快了中国资本走出国门的步伐。国家形象作为"软实力"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否会受到越来越活跃的对外经济活动的影响,如何在不断扩大对外经济活动的同时塑造一个良好的国家形象?本文使用Latinobarómetro所提供的涵盖18个拉美国家的微观调查数据,尝试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通过实证模型的检验,结果发现:中国出口的增加会降低东道国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但影响程度较小,而对外投资则对中国国家形象有正向影响。通过加入表征个体特征变量与核心变量的交互项,文章发现受教育水平越高、经济条件越好以及具备学生身份的群体随着中国在东道国经济活动的增强,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价会越高。分行业来看,初级产品部门的出口活动所引致的对于中国国家形象的负面评价最为显著;从具体的职业划分来看,无论是中国的出口总额、出口种类还是对外投资,对东道国个体经营者造成的影响相对于工薪阶层要更加显著。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吕立才  熊启泉  
拉美农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实践表明,外国直接投资在促进拉美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拉美农业带来了诸如被跨国公司支配、转移不适宜技术、造成单一的农业生产结构、环境破坏和劳动力失业等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文章针对拉美农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的教训,提出我国农业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必须遵循的原则。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吕立才  黄慧玲  余建斌  
拉丁美洲(简称拉美)农业利用外资过程中,一度实行了宽松的土地政策,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和租赁,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土地衰竭及后备资源不足,跨国公司大量占有土地并使小农成为附属品,粮食安全受到威胁等。近年来,虽然拉美国家对外国资本仍然持欢迎态度,但对外资企业拥有本国土地的政策有收紧的趋势。拉美农业利用外资中的土地政策对中国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