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68)
2023(8771)
2022(7680)
2021(7120)
2020(6430)
2019(15020)
2018(14947)
2017(29990)
2016(16502)
2015(18999)
2014(19289)
2013(19476)
2012(18531)
2011(16790)
2010(16918)
2009(16065)
2008(16337)
2007(14852)
2006(12685)
2005(11465)
作者
(48896)
(41326)
(40902)
(39446)
(26295)
(19879)
(18941)
(16133)
(15429)
(14817)
(13964)
(13840)
(13113)
(13076)
(12854)
(12774)
(12768)
(12146)
(12040)
(11997)
(10333)
(10140)
(10138)
(9440)
(9367)
(9247)
(9151)
(9116)
(8299)
(8228)
学科
(76277)
经济(76175)
管理(49228)
(48919)
方法(42989)
(40178)
企业(40178)
数学(38746)
数学方法(38419)
(20553)
(18832)
中国(18286)
(15647)
贸易(15642)
(15191)
(14433)
(13616)
财务(13593)
财务管理(13555)
业经(13424)
(13164)
企业财务(12938)
农业(12472)
地方(12341)
(11368)
金融(11366)
理论(11241)
(11141)
银行(11107)
(10493)
机构
大学(252178)
学院(246956)
(105614)
经济(103463)
管理(95981)
理学(83264)
理学院(82371)
管理学(80902)
管理学院(80463)
研究(80116)
中国(63208)
(51811)
(49721)
科学(48091)
(41338)
(41181)
财经(40471)
中心(38079)
研究所(37159)
(36866)
(36445)
业大(36352)
经济学(34013)
农业(32932)
北京(32630)
(31371)
师范(31034)
经济学院(31006)
财经大学(30347)
(29003)
基金
项目(159967)
科学(126305)
基金(119061)
研究(113472)
(103162)
国家(102322)
科学基金(87953)
社会(73284)
社会科(69581)
社会科学(69558)
基金项目(62858)
(60209)
自然(57907)
自然科(56678)
自然科学(56663)
自然科学基金(55728)
教育(54308)
(51548)
资助(51428)
编号(45046)
(37627)
成果(37239)
重点(35756)
教育部(32788)
(32255)
(32201)
科研(31437)
大学(31228)
人文(31161)
课题(30624)
期刊
(110643)
经济(110643)
研究(70982)
中国(45982)
学报(40068)
(39734)
(35920)
科学(35704)
管理(33694)
大学(30396)
学学(28656)
(26901)
金融(26901)
农业(23666)
教育(23048)
财经(21443)
技术(20459)
经济研究(18395)
(18361)
业经(16533)
问题(15113)
统计(13710)
(13626)
技术经济(13184)
(13085)
理论(12540)
(12096)
(12060)
商业(11997)
国际(11309)
共检索到362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韩雷  陈华帅  
近年来中国货币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可能影响了劳动者的福利。本文利用1993-2011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研究了货币数量与整体劳动收入占比、在职职工实际工资增长率及失业率这三个劳动者福利变量的关系及出现此种关系的原因。从两者关系来看,中国货币数量的增多整体上降低了劳动收入占比,但对在职职工工资增长率、失业率的影响方向不确定;货币数量的增多还很可能带来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分化以及劳动者内部的分化。从原因来看,货币数量增多损害劳动者福利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投资、民营企业投资、银行信贷投资、国家预算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五个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丹  
国内学界尚无统一的过度劳动程度测定标准和体系,这阻碍了过度劳动研究的进展。构建评定体系,应以过度劳动的内涵及其构成要件为基础,遵循劳动者的疲劳状态和工作状态两大维度。疲劳的衡量指标、"过劳死"的病理征兆和工作状态的评定内容,为过度劳动评定体系提供了衡量指标的"内容内核",而日本的疲劳积蓄度自测量表则提供了结构框架和等级评定依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远伟  
税收负担是国民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测度指标,但目前的宏观税负无法测度劳动者的税收负担,因此找出对劳动者税负的测度指标便具有必然性。本文主要探讨一种新的税收负担指标,即劳动者税负,并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上,对劳动者税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炜  
文章使用2012年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讨劳动者的薪酬形式对其工资收入的影响。数据表明,绩效工资制下的劳动者收入最高,而计件工资制下的劳动者与计时工资制下的劳动者月收入没有差别。这种无差别是受到了工作时间这一中介变量的影响,控制工作时间之后,工资计算方式对劳动者工资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计件工资制下劳动者时薪低于计时工资之下的劳动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炜  
文章使用2012年我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探讨劳动者的薪酬形式对其工资收入的影响。数据表明,绩效工资制下的劳动者收入最高,而计件工资制下的劳动者与计时工资制下的劳动者月收入没有差别。这种无差别是受到了工作时间这一中介变量的影响,控制工作时间之后,工资计算方式对劳动者工资收入产生了显著影响,计件工资制下劳动者时薪低于计时工资之下的劳动者。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昕  
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劳动力市场竞争理论分析,利用CFPS数据和ESR模型探讨了教育对劳动者非正规就业和工资收入的影响,评估了教育对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工资差异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年限越长的劳动者非正规就业的可能性越低;非正规就业者的工资收入和教育收益率显著低于正规就业者,教育扩大了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工资差异;非正规就业者与正规就业者的教育收益率都在本科阶段达到最高,本科教育在非正规就业与正规就业劳动力市场上均具有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此研究对于全面认识非正规就业、深化教育改革和构建富有弹性的劳动力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宝民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劳动管理如何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管理效能?本文拟就劳动管理与劳动者需求的关系谈一些个人的认识和看法。一、激励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动因是劳动者的需求劳动者的劳动动机是在劳动需求的基础上产生的。在劳动者自觉进行每一劳动之前,就意识到进行这一劳动的原因,是希望通过这一劳动达到某种目的。但是任何劳动者既具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纪锡坚  
劳动者自动离职,也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未经用人单位同意或未事先告知用人单位,随意或擅自脱离所在工作岗位和所在单位的行为。《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劳动者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更加方便和自由,但仍有许多劳动者特别是新生代劳动者不能正确行使权利,不按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解除劳动合同,而采取自动离职方式来随意处置双方劳动关系。实践中,劳动者自动离职后,用人单位一般做法是,停止支付工资,并停止缴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剑  
拜读了《中国劳动》第2期《新闻媒介公告送达除名决定是否有效》一文后,笔者有不同意见,提出与大家共同探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任丽莉  陈万思  
劳动者拥有劳动合同解除权有力地促进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为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提供了法律依据。但人才是企业的生命线,企业员工在一定时期的稳定对企业发展极为重要。本文针对《劳动法》第31条劳动者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从立法、实践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修订和完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提出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董志强  付才辉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本文利用不同规模城市劳动者工资收入分布的差异,将城市规模对劳动者收入的集聚效应与选择效应进行分离,并进一步对比了市场化改革前后城市规模对劳动者收入影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改革以来,城市规模对劳动者的集聚效应逐渐消失,选择效应逐渐加强,表现为大城市系统性收入优势消失,低收入劳动者占比下降。因此,目前大城市劳动者收入较高,可能不是因为大城市提升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而是大城市竞争更为激烈,淘汰了低技能劳动力的结果。这一发现为理解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收入差距不断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张天华  董志强  付才辉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本文利用不同规模城市劳动者工资收入分布的差异,将城市规模对劳动者收入的集聚效应与选择效应进行分离,并进一步对比了市场化改革前后城市规模对劳动者收入影响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市场化改革以来,城市规模对劳动者的集聚效应逐渐消失,选择效应逐渐加强,表现为大城市系统性收入优势消失,低收入劳动者占比下降。因此,目前大城市劳动者收入较高,可能不是因为大城市提升了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水平,而是大城市竞争更为激烈,淘汰了低技能劳动力的结果。这一发现为理解当前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瑞玲  黄忠平  
自2007年年中由美国房市急剧修正引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理论界与决策层关于危机原因及其治理的讨论再次升温,凯恩斯学派在与芝加哥学派、奥地利学派的角力中再次占据上风。本文基于劳动、货币与资本的视角对危机原因及其治理作出理论梳理,提出要预防由政府失灵产生的危机、要明确政府宏观调控的边界、要以改革作为可持续复苏的根本动力的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蓓,刘江花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脑力劳动者的比重明显上升,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现。激励脑力劳动者必须先了解和分析脑力劳动者的真实需要及优势需要。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对在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的脑力劳动者的优势需求和潜在优势需求,以及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双肩挑人员的优势需求和潜在优势需求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并且提出了激励脑力劳动者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弓秀云  
采用2015年中国30个省份的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中国不同性别劳动者退休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抚养或赡养子女老人数量、家庭独立收入来源人数、单位性质、工作状况对男性和女性退休意愿影响显著,但又有较大差异;闲暇消费水平和期望退休年龄影响显著且较为一致。研究结论有助于了解公众的退休意愿,对退休年龄改革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