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66)
- 2023(4052)
- 2022(3472)
- 2021(3091)
- 2020(2806)
- 2019(6683)
- 2018(6378)
- 2017(13226)
- 2016(6615)
- 2015(7570)
- 2014(7236)
- 2013(7439)
- 2012(7236)
- 2011(6606)
- 2010(6662)
- 2009(6303)
- 2008(6279)
- 2007(5510)
- 2006(4820)
- 2005(4374)
- 学科
- 济(39098)
- 经济(39060)
- 方法(22084)
- 管理(20775)
- 数学(20505)
- 数学方法(20383)
- 业(19829)
- 企(16551)
- 企业(16551)
- 财(9220)
- 中国(8091)
- 农(6875)
- 贸(6303)
- 贸易(6301)
- 学(6161)
- 易(6091)
- 务(5781)
- 地方(5781)
- 财务(5770)
- 财务管理(5756)
- 融(5623)
- 金融(5622)
- 企业财务(5614)
- 业经(5366)
- 制(5307)
- 银(4888)
- 银行(4877)
- 农业(4697)
- 行(4644)
- 关系(4405)
- 机构
- 大学(103115)
- 学院(99330)
- 济(47694)
- 经济(47030)
- 管理(40032)
- 理学(35270)
- 理学院(34966)
- 管理学(34458)
- 管理学院(34272)
- 研究(32574)
- 中国(24864)
- 财(22688)
- 京(20816)
- 财经(18541)
- 科学(17220)
- 经(17048)
- 经济学(16438)
- 所(15510)
- 经济学院(15046)
- 中心(14760)
- 江(14272)
- 农(14215)
- 财经大学(14085)
- 研究所(13900)
- 业大(13564)
- 北京(13111)
- 院(12084)
- 商学(11938)
- 商学院(11850)
- 范(11529)
- 基金
- 项目(67734)
- 科学(54531)
- 基金(52461)
- 研究(48236)
- 家(45290)
- 国家(44981)
- 科学基金(39382)
- 社会(33653)
- 社会科(32151)
- 社会科学(32142)
- 基金项目(27140)
- 自然(24976)
- 省(24538)
- 自然科(24483)
- 自然科学(24476)
- 自然科学基金(24093)
- 教育(23289)
- 资助(23225)
- 划(20837)
- 编号(17301)
- 部(16602)
- 重点(15143)
- 教育部(14980)
- 国家社会(14855)
- 成果(14432)
- 人文(14236)
- 创(13683)
- 大学(13671)
- 发(13424)
- 科研(13300)
共检索到1453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熊明辉 杜文静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据观,即证据博弈观。在诉讼中,证据与事实之间有两种基本思维活动:一是证据推理;二是事实论证。二者关注的是诉讼同一环节的两个不同面向。证据推理是从法律证据推导出可能案件事实的思维过程,而事实论证则是为事实主张寻找法律证据支撑的思维过程。从思维进程上讲,前者关注的是"从前提到结论"的事实推导,后者关注的是"从结论到前提,再回到结论"的证据挖掘。证据博弈说认为,证据的选择和呈现序次的不同均会导向案件事实和裁判结果的差异,而起、应、审三方则可以各自进行策略操控,以实现其最终目的。
关键词:
证据博弈观 证据推理 证据挖掘 事实论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军 涂国平
D-S证据理论是一种不确定性推理方法,它最初由Dempster在1968年提出来,由Shafer在1976年推广,因此称为D-S证据理论。该理论能够处理由于知识的不准确引起的不确定性,而且能够处理由于不知道引起的不确定性,是对贝叶斯理论的扩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杨继文 范彦英
大数据时代到来,对证据和事实的关系需要重新审视。中国新时代司法体制改革的急迫性和必要性,在司法实践中突出地表现为以电子证据为核心的大数据证据新时代诉求。大数据证据是一种电子证据,具有特殊的事实认定机制,大数据的良好应用可以提升审判体系中事实认定的能力。以大数据和电子证据为主要特征的新证据时代变革,需要重点关注大数据证据的事实认定基本原理。在事实认定能力提升的目标要求下,大数据证据的良好应用有利于提高事实裁判者的司法认知能力,逐步形成从人工到智能的事实认定路径,但需要注意大数据在证据与事实关系之间的限度和保障机制。在新证据时代背景下的大数据事实认定机制,强调更新事实认定思维、重构事实认定过程、完善证据体系和优化电子证据采信规范应用。
关键词:
大数据 证据 事实 电子证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晓 樊治平
针对多指标多标度大群体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证据推理的决策方法。首先将参与决策人针对各指标给出的方案评价信息转化为关于指标评价标度的概率分布,然后运用证据推理方法将针对不同指标的概率分布形式的群体评价信息进行集结,得到关于综合评价标度分布形式的群体综合评价信息,在此基础上计算每个方案的效用值,并据此对方案进行排序。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方法为解决大群体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途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孝新
文章针对决策方案的属性值为区间灰数与确定的语言等级,并且属性权重完全已知的混合型灰色多属性决策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决策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给出定量属性值的白化值和定性属性值的信用结构,确定了等级信用结构决策矩阵;利用证据推理解析算法求出各方案在各等级的信任度;利用期望效用和区间数排序法对方案进行排序。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及其算法的有效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文书洋 刘锡良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风险防控受到高度关注。本文从我国金融资源配置高度集中于少数行业的基本事实出发,以扩展的资产组合理论分析金融资源的行业配置对经济风险的影响,并给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证据。研究发现:(1)我国金融资源高度集中于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化工业,注重抵押品的信贷决策是金融集中现象的主要原因;(2)理论模型表明,高度集中的金融资源配置能够通过降低产业多样化增加经济体的风险;(3)基于2004—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的静态面板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均表明我国金融资源的行业集中度与实际人均GDP增长率的波动具有显著、稳定的正向关系。根据以上发现,本文指出:高度集中的金融配置增加了经济体的风险,当今中国宏观经济风险的本质是产业转型风险,通过调整信贷抵押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承担社会责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是防控宏观经济风险的重要手段。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登香 于少飞
案情简介李某系某公司分公司的汽车销售员,该公司未为李某缴纳工伤保险。2011年11月24日17:00时许,李某整理完当天的销售材料后,从公司下班步行返回自己租住的出租房。17:20时许,李某在回家途中遭受了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经医院诊断为左腓骨下段骨折、骨盆多发骨折、腹部闭合性损伤、双侧胸腔积液、头皮裂伤、软组织损伤、左内踝骨折。2012年10月29日,李某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提起了工伤认定申请。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周洪波
关于诉讼意义上的证据概念,我在近十年前提出了有别于传统"事实说"的一种修正学说,主张证据是指与待证事实(主张、判定)具有法律相关性、摆在裁判者面前可直接观察认识的外在事实。鉴于证据概念具有重要的分析意义和规范意义,因此,在其仍处众说纷纭的情势下有必要重申"修正的事实说",尽管这一学说受到了一些质疑,但在明晰诉讼证明推理认知结构、"事实"的构成和证据运用的法律规限原理之基础上,仍可以得到有效的维护。不过,为了避免一些无关紧要的争议,之前的表述也可以具体化为:证据是指摆在裁判者面前可以直接观察认识、与待证事实(主张、判定)具有事理相关性并受一定法律规限的外在事实。重申"修正的事实说"的核心意义在于,明晰证据与证明对象以及二者关系之间的区别,从而将诉讼证明的争议问题聚焦于证据的法律相关性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梁俊伟 代中强
无论从数量还是强度而言,金砖国家已经成为对华反倾销的重要发起国。本文利用1995-2013年金砖国家产品层面的数据研究了其对华反倾销的特征和动因。结论显示:工业产出增长率、失业率是其对华发起反倾销的主要宏观经济动因;触发性策略影响路径复杂,对于来自中国的既定的反倾销事实,金砖国家会采取更理性的规避策略,而对于尚处调查期的诉讼案例则有强烈的报复意图;金砖国家与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会渗透到双边贸易领域,进而引发贸易保护;金砖国家对特定产业的保护意图更加强烈,这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其对中国贸易报复行为的担忧。
关键词:
金砖国家 反倾销 计数面板模型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昊 赵春明
本文通过构建性别工资差距的演化模型,从理论角度阐述了性别工资不平等的来源和演化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两步权重调整的反事实模型,利用CHIP数据分别考察了来源于性别歧视和非性别禀赋差异对性别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因素。本文研究表明:(1)由于企业不断重新评估性别的禀赋价值,因而性别工资不平等存在内生的维持与自我强化效应。(2)城镇居民性别工资差距主要来源于工资的顶端,而流动人口性别工资差距主要来源于工资的底部。(3)女性年龄对来源于非性别禀赋差异的性别工资不平等造成"U型曲线"形式的影响,而对歧视带来的性别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则呈"倒U型曲线"。(4)对同等受教育程度的劳动力来说,性别工资差距会在越高...
关键词:
性别工资不平等 性别歧视 非性别禀赋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浩 洪俊杰
本文利用外资审批库分析发现,在新设投资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外商追加投资却略显乏力,成为现阶段中国“稳外资”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分析表明,全球中间品供给波动可能是影响在华外资追加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测算了企业层面的全球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进而探究中间品贸易网络对外商追加投资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提升企业的中间品贸易网络中心度显著促进了外商追加投资。利用Bartik工具变量和准自然实验等强化因果推断,结论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中间品贸易网络通过助力在华外资企业发挥“市场寻求”和“成本集约”两大战略性作用,进而促进外商资本追加。拓展分析发现,对于融资能力强或者获得中国投资商追加投资的企业而言,中间品贸易网络对外商资本追加的促进效应更大。本文揭示了在华外资追资乏力的外部诱因,从中间品贸易网络视角为政府实现“稳外资”目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政策方向。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思康 刘穷志
本文旨在探寻中国PPP成长的决定因素,强调宏观环境因素在建设PPP模式中的重要性,激发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的积极性。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府债务并不能成为推广PPP模式的理由,而公民对PPP项目的需求水平、经济自由度、创新力、制度建设和政府市场理念成为了PPP模式必不可少的宏观环境因素。建议树立市场理念,尽快完成PPP立法工作,鼓励创新,确保PPP供给规模与居民需求水平保持均衡,确保私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平等地参与PPP模式。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思康 刘穷志
本文旨在探寻中国PPP成长的决定因素,强调宏观环境因素在建设PPP模式中的重要性,激发社会资本参与PPP模式的积极性。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府债务并不能成为推广PPP模式的理由,而公民对PPP项目的需求水平、经济自由度、创新力、制度建设和政府市场理念成为了PPP模式必不可少的宏观环境因素。建议树立市场理念,尽快完成PPP立法工作,鼓励创新,确保PPP供给规模与居民需求水平保持均衡,确保私营资本与国有资本平等地参与PPP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