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3)
- 2023(10843)
- 2022(8510)
- 2021(7684)
- 2020(6475)
- 2019(14265)
- 2018(13753)
- 2017(26952)
- 2016(14037)
- 2015(15533)
- 2014(15071)
- 2013(15043)
- 2012(13326)
- 2011(11604)
- 2010(12001)
- 2009(12057)
- 2008(11370)
- 2007(10304)
- 2006(9002)
- 2005(8515)
- 学科
- 业(79946)
- 企(75800)
- 企业(75800)
- 济(63824)
- 经济(63743)
- 管理(60361)
- 业经(28592)
- 融(26130)
- 金融(26130)
- 方法(24685)
- 财(24120)
- 银(23186)
- 银行(23178)
- 行(22575)
- 农(22095)
- 中国(20855)
- 务(19935)
- 财务(19912)
- 财务管理(19900)
- 企业财务(18888)
- 制(17183)
- 数学(16943)
- 数学方法(16824)
- 农业(16769)
- 技术(15863)
- 策(13729)
- 理论(13488)
- 体(13341)
- 划(12690)
- 企业经济(12175)
- 机构
- 学院(199572)
- 大学(190692)
- 济(90001)
- 经济(88507)
- 管理(83733)
- 理学(71414)
- 理学院(70831)
- 管理学(70159)
- 管理学院(69772)
- 研究(58387)
- 中国(55424)
- 财(43679)
- 京(38793)
- 财经(34312)
- 经(31017)
- 江(30586)
- 科学(30162)
- 农(29335)
- 中心(28866)
- 所(27611)
- 经济学(27367)
- 商学(25436)
- 商学院(25227)
- 财经大学(25184)
- 州(24755)
- 经济学院(24731)
- 业大(24393)
- 研究所(24368)
- 北京(24219)
- 经济管理(22897)
- 基金
- 项目(123639)
- 科学(100599)
- 研究(95780)
- 基金(91572)
- 家(76571)
- 国家(75762)
- 科学基金(68637)
- 社会(64161)
- 社会科(61046)
- 社会科学(61033)
- 省(49607)
- 基金项目(47661)
- 教育(42577)
- 自然(42101)
- 自然科(41226)
- 自然科学(41220)
- 自然科学基金(40618)
- 划(39108)
- 编号(38590)
- 资助(36708)
- 业(31974)
- 创(30308)
- 成果(30095)
- 发(27594)
- 部(27291)
- 创新(27226)
- 重点(26996)
- 制(26666)
- 国家社会(26654)
- 课题(25632)
- 期刊
- 济(103897)
- 经济(103897)
- 研究(60072)
- 财(38346)
- 中国(38006)
- 管理(37627)
- 融(34706)
- 金融(34706)
- 农(29050)
- 科学(22669)
- 学报(20437)
- 技术(19868)
- 业经(19778)
- 农业(19450)
- 财经(17694)
- 大学(17414)
- 学学(16714)
- 经济研究(16585)
- 教育(16133)
- 经(15325)
- 业(13111)
- 问题(12539)
- 技术经济(12394)
- 财会(12177)
- 现代(11345)
- 商业(11245)
- 世界(11207)
- 贸(10564)
- 会计(10258)
- 国际(10177)
共检索到310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志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市场的出现和跨国公司走向全球公司,原有的企业价值链延伸为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已成为世界经济显著特征。偏离全球价值链发展,企业难以建立全球竞争力。因此,企业应该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转型升级。政府部门则应当制定有利于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开放政策,促进本国企业和产业发展。
关键词:
全球化 全球公司 全球价值链 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蒙丹
全球价值链(GVC)上企业的升级表现为企业对价值链控制权和价值分配权的争夺。企业能力的"专有性"使其处于"被依赖"地位,从而在权利争夺中处于有利地位;而"专用性"产生的"依赖"倾向则不利于权利的争夺。但恰当的专用策略的采用能够很好地促进专有能力的提升。GVC上的企业升级就是一个企业围绕专有目标,通过恰当的专用策略进行能力构建的活动。初始能力水平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构建环境和构建策略的影响下,能力演化路径也不同,从而在企业升级上产生不同的结果。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专用能力 专有能力 企业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春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静 韩德超 刘国光
随着中间品贸易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可以通过中间品进口带来高质量的中间品和技术,外生地提升出口质量;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的俘获效应导致企业内生自主技术创新失灵,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出口质量升级的关系有可能为非线性。文章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会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质量,但过度嵌入会降低出口质量,两者之间成"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的质量效应、规模效应依然能够提升出口质量,但技术外溢效应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为负,再加上全球价值链嵌入会降低企业自主研发创新从而拉低出口质量,因此中国企业内生的与外生的技术创新无法相互吸收和匹配。全球价值链嵌入OECD国家市场会提高企业出口质量,嵌入非OECD国家市场会降低出口质量,但如果全球价值链嵌入东盟市场或金砖国家也依然能够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贸易成本增加会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下降,但出口贸易成本增加会激励企业提高出口质量从而进入收入层次更高、距离更远的市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凌晨 秦思佳 戴翔
本文认为,依托数字化转型,价值链分工地位能够得以改善,从而可能改变以往“低端嵌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随着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的深化,其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也具有积极作用。进一步利用WIOD数据库、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以及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基于企业层面的实证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对制造业企业TFP影响的现实效应证实了前述理论判断,即数字化转型通过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以及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对制造业企业TFP提高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制造业企业要抓住数字技术带来的战略机遇,通过大力推进数字化转型,改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和强化扎根全球价值链能力,充分发挥融入全球价值链对提升TFP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费文博 于立宏 叶晓佳
本文基于嵌入位置和增值能力,构建了一个分析区域价值链融入国家价值链的新框架,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制造业的具体升级路径。研究表明: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下游的高增值环节;当不考虑区域价值链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因素时,南部沿海、京津地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嵌入到国家价值链中上游的低增值环节;八大区域制造业的各行业中有近半数的增值能力不强,且嵌入位置指数呈现两级分化格局;在融入国家价值链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南部沿海和东北地区表现出从价值链下游低增值环节向上游高增值环节升级的演变路径,而西北、西南和京津等地区则在国家价值链上游低增值环节遭遇"锁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尚涛
本文对于中国代工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能力转型与产业链升级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在代工企业持续升级过程中面临着全球价值链治理与本土市场技术积累阻隔的双重约束,使代工企业缺少转型与能力成长的内生空间。因此,需要在代工企业能力转型阻隔的条件下,从需求与供给两个层面构建代工企业能力转型与产业链升级的支撑机制,推动代工企业创新资源投入、技术能力、品牌与企业文化的持续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转型支撑机制构建的可能特征,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代工企业 能力转型 支撑机制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臖
台湾电脑及外设产业从最初作为旗舰企业的简单元器件和产品的加工制造商,发展为现在的高层级供应商,在全球电脑及外设生产网络中占有重要地位,剖析其升级路径对中国电脑及外设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解生
由于现代制造业的产品价值链越来越具有空间可分性的特征,一些处在产业主导地位的厂商越来越注重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价值链的重组。20多年来,对制造业国际转移的积极吸纳使中国的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有了较大程度的融入。继续保持这种吸纳与融入,应在较长时期内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制造业吸纳 全球价值链融入 区位优势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何宁 夏友富
构建融入全球价值链(GVC)与技术进步效应的分析框架并提出研究假设,利用1999-2015年中国装备制造业7个细分行业面板数据,测算装备制造业融入GVC的程度指数和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融入GVC程度指数整体呈现"W"型特征,2015年相比1999年呈上升趋势,各细分行业技术进步较为明显。实证结果表明:融入GVC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但同时由于阻碍效应的存在,导致融入GVC与全要素生产率两者间呈现U型曲线关系。这是对融入GVC能够促进技术进步相关观点的重新认识。另外,产权制度因素、高素质科研人员规模能够显著促进技术进步;研发投入强度、出口密集度、条件建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进步,但不显著。研究结论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通过融入GVC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武杰 李丹 赵鲁南
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本文通过构建数字全球价值链的测度框架,从路径分解、双向数字关联、国际比较及数字全球价值链联系等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综合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数字贸易国家,数字化国内增加值是引致中国制造业数字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主要通过简单参与形式引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增长,而发展中国家通过简单和复杂生产活动引致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远低于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业参与数字全球价值链分工经历了由数字化价值输入向数字化价值输出的转变,但相对地位依然较低;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发达经济体,其中美国既是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出口最大的目的地市场,也是制造业数字化进口最大的来源地;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出口对发达经济体和欧美市场依赖性较强。
关键词:
数字贸易 数字全球价值链 投入产出技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岚
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发展轨迹。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不同,导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实现了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对于中高技术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锁定"效应十分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蕊 李安林
文章以“GVC参与指数”和“GVC地位指数”来衡量中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广度和深度。基于半参数平滑系数模型(SPSCM)测算融入全球价值链对中国制造业产出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影响途径。结果表明:整体上GVC参与程度和GVC分工地位均有利于促进制造业产出增长。对于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继续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攀升可以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则要增强全球价值的参与程度。技术进步发挥着重要的中介作用,GVC参与程度对技术进步有负向影响,而GVC分工地位可以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