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5)
- 2023(6219)
- 2022(5313)
- 2021(5166)
- 2020(4274)
- 2019(9305)
- 2018(9297)
- 2017(16549)
- 2016(8967)
- 2015(10253)
- 2014(9562)
- 2013(8867)
- 2012(8350)
- 2011(7370)
- 2010(7698)
- 2009(7213)
- 2008(7145)
- 2007(6886)
- 2006(5968)
- 2005(5233)
- 学科
- 管理(32884)
- 业(31790)
- 企(29228)
- 企业(29228)
- 济(28065)
- 经济(28023)
- 技术(14763)
- 技术管理(11491)
- 方法(10989)
- 教学(10166)
- 理论(9751)
- 中国(9094)
- 业经(8377)
- 数学(8283)
- 财(8237)
- 农(8093)
- 数学方法(8016)
- 制(7282)
- 学(6486)
- 教育(6309)
- 学法(6143)
- 教学法(6143)
- 银(5925)
- 银行(5914)
- 划(5766)
- 行(5657)
- 策(5490)
- 农业(5420)
- 务(5365)
- 财务(5352)
- 机构
- 学院(122807)
- 大学(122037)
- 管理(48231)
- 济(44845)
- 经济(43764)
- 理学(41646)
- 理学院(41167)
- 管理学(40278)
- 管理学院(40034)
- 研究(37073)
- 中国(28460)
- 京(25454)
- 科学(22471)
- 财(21428)
- 江(20114)
- 中心(18090)
- 范(18019)
- 师范(17791)
- 所(17609)
- 财经(16673)
- 农(16661)
- 州(16075)
- 业大(15981)
- 北京(15950)
- 研究所(15717)
- 技术(15645)
- 经(15086)
- 师范大学(14038)
- 院(13444)
- 商学(13272)
- 基金
- 项目(79011)
- 科学(63288)
- 研究(61205)
- 基金(55598)
- 家(47819)
- 国家(47343)
- 科学基金(41933)
- 社会(37778)
- 社会科(35621)
- 社会科学(35612)
- 省(32967)
- 教育(30776)
- 基金项目(29688)
- 划(26716)
- 自然(26672)
- 自然科(26210)
- 自然科学(26205)
- 自然科学基金(25799)
- 编号(25278)
- 创(23017)
- 成果(21291)
- 资助(21248)
- 创新(20274)
- 课题(18424)
- 重点(17638)
- 部(16985)
- 大学(16210)
- 发(16080)
- 项目编号(15968)
- 年(15494)
共检索到1918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彤
一、经常自问,探寻问题的根结"自问"是教师分析、审视个人的教学思想、观念和语言技能知识在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发现问题,找到根源,从而修正自己的行为。其实质是教师教学行为的自省,也就是教师作为研究者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经常自问,能达到不断修正,最终改变之功效。在日常工作中,下面这个案例是常见的,甚至在公开教学中也屡见不鲜:当教师提出简单问题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说:"老师的这个问题可不难哦,请谁来回答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焕立
新课程和新的培养目标,对传统的教学行为提出了挑战,教师的教学行为应相应发生转变,由重传授到重发展;由统一规格教育到差异教育;由重教师教到重学生学;由重结果到重过程;由单向信息交流到综合信息交流;由居高临下到平等融洽;由教学模式化到教学个性化。
关键词:
中学教育 新课程 教学行为 转变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田杰
反思型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具有以下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与教材对话、与学生对话 ,而且特别强调与自己对话 ;既重视教学的科学层面 ,更关注教学的艺术层面 ;自觉地把教学过程中形成的隐性知识显性化 ,使其成为一种明确的知识 ;主张人人都是研究者。
关键词:
反思型教师 教学行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影响起部分中介作用。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侨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整理高校401位教师有关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的数据;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高校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和教学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了探究,构建了"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路径,完善了"教学创新能力→教学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包括:第一,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创新自我效能对其教学创新行为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二,高校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对其创新自我效能有直接正向影响效应;第三,教师的创新自我效能在教学创新能力对教学创新行为的
关键词:
教学创新 创新能力 创新行为 自我效能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晔 曲如杰 时勘 邓麦村
本研究从创新行为的自我期待和自我实现视角出发,以人-环境匹配理论为分析框架考察了创新工作要求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本研究选取某科研机构的8个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及其直接领导为研究对象,共调查了315对上下级配对数据,分布在66个团队。多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自我创新期待在创新工作要求与员工渐进性及根本性创新之间起中介作用;第二,感知到的绩效提升必要性正向调节创新工作要求与自我创新期待之间的关系;第三,创新工作要求通过自我创新期待间接影响员工渐进性及根本性创新,并且这种正向的间接关系在感知到的绩效提升必要性较高时更显著。文章还讨论了所得结果的意义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预测
[作者]
屠兴勇 郭娟梅
员工创新行为是组织创新、组织行为和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批判性反思被视为是决定员工创新行为的重要前因变量,但缺乏相关的实证研究,关于这种关系的作用机理与传导机制的研究少之又少。基于对现有研究缺口的认识,本文基于自我调节理论和知识分享理论,构建了包括调节环节的中介效应概念模型。回归分析发现,批判性反思与员工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知识分享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自我效能感在批判性反思与知识分享之间起调节作用。我们的研究证明了调节中介效应模型能够更好解释批判性反思对员工创新行为作用的机理,不仅丰富和拓展了组织管理的相关研究范围,也对员工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吕达 刘捷
教师教育变革的真正意义存在于日常教育生活之中,而提倡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所强调的实践品格。教师自我反思具有特定的内容和时限,需要教师们通过教育叙事、反思日记、反思随笔、理论学习、微型教学、相互观摩、对话研讨、建立档案等方式,来逼近教育实践,超越自己的教育经验和教学现实。
关键词:
教师 自我反思 教育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宁 刘瑶瑶 刘伟 张谦 于玲玲
寻求反馈能帮助个体获取认知与情感资源,进而促进员工创新。但寻求不同性质的反馈能否通过获取矛盾性评价引发思维的深层演进,进而激发越轨创新还有待探索。基于社会信息加工理论,探讨寻求反馈性质对越轨创新行为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寻求正、负向反馈均能通过自我反思激发越轨创新,且相较于“低正向寻求—低负向寻求”,“高正向寻求—高负向寻求”对自我反思的影响更为显著;(2)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正向调节寻求负向反馈与自我反思间关系;(3)角色宽度自我效能和创新资源结构性紧张的交互显著调节寻求正、负向反馈与自我反思间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高鹏 吴维库 陈信龙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将创新内生动机作为中介变量,将组织自尊作为调节变量,建立了员工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影响的概念模型。利用调研数据验证研究假设。研究结论如下: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对其创新行为和创新内生动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创新内生动机在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组织自尊对员工的创新内生动机与创新行为的关系起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志强 吕爽
文章基于创客创新行为模型,对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阐述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机理现状,通过采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对众创空间的创客展开调查,通过对数据分析,验证了创客创新自我效能与创新行为之间的影响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众创空间创新文化的中介作用以及创新支持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创客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创新行为之间存在正向的影响,众创空间创新文化在两者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创新支持在创新自我效能、创新文化以及创新行为的影响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最后从创客个人和众创空间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期对创客以及众创空间的管理和运营起到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关键词:
创新行为 创新文化 创新支持 创客创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庄坚
PDCA 系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一种重要管理方法,尤因世界著名质量管理大师戴明博士的发展而著称,又称戴明循环。论文阐述一所中学将这一 PDCA 模式应用于课堂教学来促进教学行为的改进,尤其抓住教师的"审视自己的教学,拟订改进计划——实施改进计划,转变教学行为一一实施管理督导,确保计划实施——总结改进经验,接受效果验收"各个环节。
关键词:
课堂教学 PDCA 循环模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亚平 钟振国
当前的教师教育侧重于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的培养,相对忽视了专业伦理教育,导致教师的教学行为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伦理缺失现象。本文通过对部分中学教师的调查访谈揭示了教师教学行为伦理缺失的诸种表现,并提出了从"专断"转向"平等"、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从"分数"本位转向"多元发展"本位、从"控制"导向转向以"人性化"为依归的消解策略。
关键词:
教学行为 伦理缺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洪才 李慧
案例教学因其形象生动而广受学生喜欢。然而传统案例教学却存在案例选择难、难以扮演主角等局限,从而应用范围有限。生成性案例教学能够克服这些不足,特别对培养创新人才意义重大。要点是案例并非既定,而是在发现学生成长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而生成的,是学生发展、社会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三者要求的有机融合,不仅解决了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与科研分离等老大难问题,而且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成为大学创新教学的有效实践形式。这种新型案例教学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