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39)
- 2023(10136)
- 2022(8495)
- 2021(7688)
- 2020(6376)
- 2019(14947)
- 2018(14654)
- 2017(26586)
- 2016(15599)
- 2015(17907)
- 2014(18493)
- 2013(17767)
- 2012(17067)
- 2011(15819)
- 2010(16301)
- 2009(14802)
- 2008(14491)
- 2007(13491)
- 2006(11963)
- 2005(11062)
- 学科
- 济(80400)
- 经济(80347)
- 管理(38784)
- 业(33214)
- 方法(30492)
- 数学(27403)
- 数学方法(27178)
- 企(25701)
- 企业(25701)
- 中国(23155)
- 教育(20091)
- 地方(19281)
- 学(17291)
- 农(16823)
- 财(15406)
- 业经(13563)
- 地方经济(13193)
- 理论(12431)
- 农业(11310)
- 贸(11226)
- 贸易(11219)
- 制(11058)
- 环境(11006)
- 易(10791)
- 发(10518)
- 和(10331)
- 融(9288)
- 金融(9286)
- 务(8904)
- 银(8897)
- 机构
- 大学(231905)
- 学院(226585)
- 济(98564)
- 经济(96426)
- 研究(84188)
- 管理(78565)
- 理学(67066)
- 理学院(66178)
- 管理学(64953)
- 管理学院(64489)
- 中国(56714)
- 京(49950)
- 科学(48934)
- 所(43053)
- 财(42700)
- 范(39235)
- 研究所(39003)
- 师范(38992)
- 中心(36820)
- 江(36153)
- 农(35631)
- 财经(34089)
- 教育(33146)
- 北京(32517)
- 师范大学(31960)
- 经济学(31942)
- 业大(30988)
- 经(30711)
- 院(29354)
- 经济学院(28639)
- 基金
- 项目(140809)
- 科学(111226)
- 研究(109097)
- 基金(98455)
- 家(84419)
- 国家(83623)
- 科学基金(70281)
- 社会(68145)
- 社会科(64372)
- 社会科学(64352)
- 教育(57251)
- 省(56248)
- 基金项目(50962)
- 划(48648)
- 编号(46659)
- 自然(42217)
- 自然科(41167)
- 自然科学(41153)
- 资助(40695)
- 成果(40690)
- 自然科学基金(40408)
- 课题(35055)
- 重点(33321)
- 部(33080)
- 发(33000)
- 教育部(28977)
- 年(28558)
- 创(28446)
- 性(28172)
- 项目编号(27760)
- 期刊
- 济(113264)
- 经济(113264)
- 研究(79929)
- 教育(52844)
- 中国(51656)
- 财(33625)
- 学报(32653)
- 农(31507)
- 科学(29164)
- 管理(27235)
- 大学(25494)
- 技术(23881)
- 学学(22491)
- 农业(21151)
- 经济研究(19084)
- 财经(17983)
- 融(17851)
- 金融(17851)
- 业经(15870)
- 经(15675)
- 问题(14706)
- 职业(13090)
- 技术经济(12718)
- 统计(12118)
- 业(11580)
- 贸(11453)
- 图书(10776)
- 坛(10703)
- 论坛(10703)
- 世界(10447)
共检索到354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立卫
认为目前在职研究生教育较低的质量对教育和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消极影响;在职教育文凭质量较低的原因是多数需求者的需求与教学标准负相关,而学校是教育需求量(货币收入)追求型的。指出要改变在职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必须从提高入学标准、限制开办院校及规模、专业,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改变研究生教育的资助和收费政策,引入高校的良性竞争机制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
在职读研 质量决定因素 改进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石丹淅 吴克明
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是指自考毕业生的行业就业领先系数在优势行业小于普通本科毕业生的一种就业现象。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筛选理论的角度分析,主要原因在于自考毕业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不足。解决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偏低问题的思路在于重塑自考生的生产能力和配置能力,调整自考专业设置以及建立通畅的信息传递机制。
关键词:
自考毕业生 就业质量 生产能力 配置能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顺发
教育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教师作为教育工作中的参与者,在当前情况下,存在报酬偏低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其对教育质量的影响,进而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
教师 报酬 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静娴 吴克明
从劳动力流动的角度来看,大学毕业生在一定的劳动力流动频度范围内可以获得较高的就业收益,而我国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抑制了大学生在城乡之间的流动,进而降低了大学生就业收益。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收益的对策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劳动力市场分割。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高长春 金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最终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消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剖析出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解决对策,关键是要消除致使消费率下降的诸多因素,特别是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社会保障体制性因素,以求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的良性增长。
关键词:
消费率 消费函数 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培文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在职培训进行了分析,首先分析了人力资本的主要形式和特点,明确在职培训与人力资本投资的关系;其次针对在职培训可能面临的投资风险,提出防范措施,以完善在职培训需求供给分析。
关键词:
在职培训 人力资本 需求供给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骆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是未来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文章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低碳经济的外部性和公共品的特征,并在完全信息的前提下,对解决低碳经济中的多边外部性的政府规制和碳交易进行了分析,认为合理的制度安排会引致低碳经济达到帕累托的最优。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多边外部性 政府规制 碳交易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王岚
本文通过对审计质量的经济学分析,提出高质量的审计是增进契约效率的内生需要,中小股东和上市公司之间的“隐性契约”是推动审计质量提高的重要力量。我国特有的经济环境背景,决定了审计质量的提高存在着制度性障碍,审计质量是各方利益相互均衡的结果。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冬华 马长伟
在知识经济时代,现代企业培训已成为提高人才素质、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运用经济学知识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培训的成因、种类及成本收益分析,并在培训创新的研究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在职培训 经济学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莹
本文阐述了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实行双语教育的必要性。双语教育不仅是一种单一的语言现象,它通常还会展示一种应用语言所涉及的经济利害关系。因此经济学可以适用于语言问题的学习,并提供相应的观察方法和应用信息,这是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除此之外,文章还分析了中国双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供了一系列参考意见。
关键词:
全球化 双语教育 经济学 问题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刘社建
教育消费主要受收入分配与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收入分配是从教育消费的起点来影响教育消费 ,而劳动力市场是从教育消费的终点来影响教育消费。要使教育消费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收入分配水平 ,优化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
教育 消费 收入 劳动力 分析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黄胜
我国教育私人经济收益率一直偏低 ,研究其原因和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现有研究不系统。本文从传统分配思想影响、教育成本和效益观的缺乏、工资收入分配制度不健全、劳动力市场制度不健全、教育系统内部问题、计量方法问题等方面对这些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相应对策。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涵
全球价值链分工在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等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了低碳经济中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低碳技术进步、低碳需求的培育以及碳排放权、碳金融市场的完善是各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价值链升级的基本条件。
关键词:
低碳经济 全球价值链 成本收益分析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培功
与社会对媒体客观、中立报道的预期不同,在现实世界中,媒体报道往往是有偏的。通过影响受众的信息结构和信念分布,媒体报道偏差能够影响社会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与行为,进而在宏观层面上影响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本文从媒体报道偏差的动因、媒体报道偏差程度的计量、媒体报道偏差的经济后果以及如何缓解媒体报道偏差四个纬度,系统归纳、梳理和评价了有关媒体报道偏差领域的最新文献,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国内关于媒体报道偏差领域未来需要研究及可能进一步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媒体 报道偏差 传媒经济学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克明 孙百才
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容易导致失业,但这是大学生在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完全以及学费高昂的条件下企图实现预期收益最大化而做出的一种理性选择,这种选择具有一定的合理因素,并非是不理性的行为。降低大学生就业期望的有效途径在于提供充分的就业信息,理性看待大学教育成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