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62)
- 2023(1965)
- 2022(1649)
- 2021(1504)
- 2020(1243)
- 2019(2527)
- 2018(2466)
- 2017(4788)
- 2016(2187)
- 2015(2565)
- 2014(2531)
- 2013(2589)
- 2012(2166)
- 2011(1928)
- 2010(1934)
- 2009(1872)
- 2008(1569)
- 2007(1357)
- 2006(1161)
- 2005(995)
- 学科
- 管理(12119)
- 业(11650)
- 济(9936)
- 经济(9925)
- 企(9465)
- 企业(9465)
- 供销(6969)
- 销(6969)
- 方法(5502)
- 数学(4974)
- 数学方法(4940)
- 人民(3717)
- 消费(3563)
- 农(3479)
- 结构(3121)
- 环境(2997)
- 水平(2888)
- 消费水平(2885)
- 贸(2758)
- 贸易(2758)
- 易(2658)
- 业经(2425)
- 中国(2102)
- 农业(2093)
- 财(2029)
- 收入(1951)
- 划(1809)
- 产业(1631)
- 电子(1613)
- 网上(1572)
- 机构
- 学院(35964)
- 大学(33781)
- 济(16385)
- 经济(16210)
- 管理(15913)
- 理学(14289)
- 理学院(14221)
- 管理学(14018)
- 管理学院(13975)
- 研究(9331)
- 中国(7354)
- 京(6307)
- 财(6224)
- 科学(5827)
- 财经(5356)
- 农(5270)
- 业大(5179)
- 商学(5022)
- 商学院(4986)
- 经济学(4890)
- 经(4807)
- 经济管理(4547)
- 所(4503)
- 经济学院(4438)
- 中心(4291)
- 江(4272)
- 农业(4246)
- 研究所(4184)
- 财经大学(3920)
- 北京(3656)
共检索到46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作者]
郑余璐 万亮 张增田 王成园
企业间行为在供应链上的传染已经成为供应链管理和供应链内企业治理的重要问题。通过使用从中国上市公司收集的1893个配对的供应链上下游组态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与腐败相关的在职消费的供应链传染问题,探讨了企业在职消费是否受到供应链内同伴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上游供应商在职消费对下游客户在职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反向影响路径则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一单向的传染效应是供应商通过影响客户的企业管理文化、双方商业联结强度而形成的;同时,当客户的薪酬水平较高时,这一正向传染效应会减弱。
关键词:
在职消费 供应链 传染 腐败 同伴效应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晖 李卿云 杨风 王行
使用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地区腐败对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以及供应链特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该地区的企业越不可能聘用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地区腐败对企业审计师选择有更强烈的负向影响。此外,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会加剧地区腐败与审计师选择的负向关系。供应链特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在非国有企业中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吴晓晖 李卿云 杨风 王行
使用2003—201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地区腐败对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以及供应链特征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地区腐败越严重,该地区的企业越不可能聘用代表高审计质量的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中,地区腐败对企业审计师选择有更强烈的负向影响。此外,供应商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会加剧地区腐败与审计师选择的负向关系。供应链特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中,在非国有企业中调节作用不显著。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艳 李响 黄春萍 曾珍香
针对发生突发事件导致某供应节点失效的易腐品供应链应急问题,在突发事件发生造成供应节点失效的情况下,提出了应对供应节点失效的修复失效供应商、内部供应商柔性生产及启用备份供应商的应急策略,建立了多时段的成本优化应急计划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节点失效后的应急计划模型的有效性,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兵 包乐 程新峰
文章针对易腐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假设易腐品在运输过程中腐败率呈线性可变,结合客户配送时间要求,以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选址模型。在求解过程中首先删除冗余约束,将模型转化为所有需求点都可以得到备选点服务的情形,并设计时间复杂性为o(mn)的近似算法A*,其中mn分别为需求点的个数和配送中心备选点的个数,并分析算法的近似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刘凯飞 邵鲁生 刘晓
考虑了一类生命周期服从负指数分布的易腐食品;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质量最低先出"的库存策略以避免库存的变质;建立了考虑运输风险与安全库存的易腐食品弹性供应模型,目标是确定供应链各层的最优批量,使供应链总成本最低。利用ILOG CPLEX软件对问题求解,对比分析了不考虑变质和运输风险、仅考虑变质、同时考虑变质和运输风险三种情况下供应链各层的计划量,并通过灵敏度分析,揭示了变质和运输风险对供应链计划和运作成本的影响。
关键词:
供应链计划 易腐食品 风险 质量控制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马雪丽 王淑云 刘晓冰 邵喜高
研究了一类生命周期服从负指数分布的易腐食品,综合考虑配送的软时窗约束以及需求和运输时间的随机性,以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生产商-零售商二级供应链模式下易腐食品生产调度与配送路线协同优化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和随机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求解模型。最后以某餐饮服务公司的生产调度和配送路线的协同优化问题为例,并基于Solomon算例数据设计了不同规模的测试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易腐食品 协同优化 生产调度 软时间窗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马雪丽 王淑云 刘晓冰 邵喜高
研究了一类生命周期服从负指数分布的易腐食品,综合考虑配送的软时窗约束以及需求和运输时间的随机性,以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建立了生产商-零售商二级供应链模式下易腐食品生产调度与配送路线协同优化的数学模型。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和随机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混合智能算法求解模型。最后以某餐饮服务公司的生产调度和配送路线的协同优化问题为例,并基于Solomon算例数据设计了不同规模的测试算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易腐食品 协同优化 生产调度 软时间窗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章添霞 李慧
针对易腐食品供应链网络的特征,将运输速度、腐败率考虑在内,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MINLP)模型,利用YALMIP软件求解以达到使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少和碳排放量尽量少的目的。最后,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的可行性,得出碳排放量与车速相关及车辆的最佳运输速度,并利用灵敏度分析,揭示碳单位价格和腐败率的变化对整个供应链的影响。
关键词:
碳排放 易腐食品 供应链网络 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文清
文章考虑易腐产品需求满足非平稳ARMA(1,1),引入促销系数和价格系数变量,建立了供应链的订货模型及利润函数,对易腐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和利润等供应链绩效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促销系数和价格系数对易腐产品供应链牛鞭效应和利润的交互影响非常显著;供应链既存在牛鞭效应,也存在反牛鞭效应,促销系数和价格系数的差值越大,供应链牛鞭效应表现越剧烈;牛鞭效应与供应链利润不相关。
关键词:
易腐产品 供应链 促销系数 价格系数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汪翼 孙林岩 贺竹磬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加入物流商这一供应链决策主体,研究了包含第三方物流商的易腐商品供应链中的最优决策与合作问题。分别研究了分散决策,局部合作下的决策和集中决策下的各供应链成员的决策和收益模型。之后针对包含三个供应链成员的合作问题设计了基于时间的价格折扣分配和赔偿合同相结合的三方契约。最后通过数值试验,验证了理论结论:随着合作程度的提高,供应链各成员的收益也提高。并揭示了一些理论结论中不易观察的现象:随着成员风险厌恶程度、产品的易腐程度和价格弹性的增加,通过合作更能够避免收益损失,因而在这些情况下,更有合作的必要。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贾涛 刘静 徐渝
研究了易腐品的订货、配送一体化策略。在一个供应商供应单一易腐品给多个零售商的联合决策的供应链中,假设各零售商的需求率已知,产品在运输途中和零售阶段均存在腐败,且不允许缺货,联合决策模型的目标是确定为每个零售商送货的配送路径、配送量以及配送周期以使得总成本最小。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证明了目标函数的性质,而后设计了改进的节约算法,嵌套折半查找算法对问题求解,最后通过数值算例说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及控制运输过程腐败和节点腐败对于易腐品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在八十年代末的反腐败、反官倒的浪潮中,曾有一种“制度决定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基本观点是:在保证政治清明、吏治廉洁问题上,制度起决定性作用;好的制度下贪官必受惩治,坏的制度下好人也会变质。这一论点在推动从主观性、随意性的人治向程序化、法制化的法治进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新一轮的反腐败现实斗争中,中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惩治的力度不可谓不烈,民众的拥护不可谓不诚,可是顶风作案者(甚至包括一些省部级领导)依然不绝,其经济根源究竟何在呢?在这期“中国经济新走势”栏内发表《腐败的制度根源》一文就对此进行了论述与分析。作者任浚先生认为:存在决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腐败之源在于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崔蓓 王玉霞
通过建立有向加权网络模型,分析供应链担保圈的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理,并以调和距离衡量企业间担保关系,解释担保圈的两面性——风险分担和风险连坐。研究结果表明担保圈网络结构和风险传染关系具有相变的特征。当风险低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中担保关系的多样化能够有效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当风险高于一定阈值,高度连通的网络反而构成风险传染的路径,其稳定性和弹性大大降低。企业间担保关系具有非线性的特征,担保圈网络结构对风险传染的作用机制取决于企业间调和距离。
关键词:
供应链 担保圈 风险传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