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71)
- 2023(17324)
- 2022(14738)
- 2021(13854)
- 2020(11682)
- 2019(27101)
- 2018(26343)
- 2017(51161)
- 2016(26967)
- 2015(30518)
- 2014(30003)
- 2013(29804)
- 2012(27161)
- 2011(24333)
- 2010(24111)
- 2009(22573)
- 2008(21012)
- 2007(18001)
- 2006(15587)
- 2005(13715)
- 学科
- 济(110936)
- 经济(110815)
- 管理(79919)
- 业(78663)
- 企(65903)
- 企业(65903)
- 方法(55212)
- 数学(49242)
- 数学方法(48698)
- 中国(34423)
- 财(31885)
- 融(28918)
- 金融(28916)
- 农(28532)
- 银(27005)
- 银行(26972)
- 行(25928)
- 业经(24199)
- 制(22548)
- 贸(22217)
- 贸易(22200)
- 务(21778)
- 财务(21706)
- 财务管理(21665)
- 易(21626)
- 地方(21317)
- 企业财务(20724)
- 学(20148)
- 农业(19482)
- 理论(17281)
- 机构
- 大学(379358)
- 学院(376929)
- 济(161010)
- 经济(158006)
- 管理(153563)
- 理学(134163)
- 理学院(132843)
- 管理学(130691)
- 管理学院(130035)
- 研究(122544)
- 中国(99574)
- 京(79182)
- 财(73347)
- 科学(71580)
- 财经(60317)
- 所(58766)
- 中心(57624)
- 经(55204)
- 农(54070)
- 研究所(53667)
- 业大(52536)
- 江(50549)
- 经济学(50373)
- 北京(50099)
- 范(46684)
- 师范(46279)
- 经济学院(45668)
- 财经大学(45498)
- 院(44706)
- 农业(42277)
- 基金
- 项目(261583)
- 科学(207783)
- 基金(193897)
- 研究(192179)
- 家(167463)
- 国家(166131)
- 科学基金(144782)
- 社会(124364)
- 社会科(118187)
- 社会科学(118159)
- 基金项目(102365)
- 省(98559)
- 自然(93341)
- 自然科(91263)
- 自然科学(91243)
- 自然科学基金(89620)
- 教育(88087)
- 划(83255)
- 资助(80806)
- 编号(77337)
- 成果(61156)
- 部(59268)
- 重点(57798)
- 发(54682)
- 创(54449)
- 国家社会(52215)
- 教育部(51828)
- 课题(51805)
- 创新(50842)
- 人文(50438)
- 期刊
- 济(163934)
- 经济(163934)
- 研究(110993)
- 中国(65268)
- 财(55814)
- 管理(55058)
- 学报(54425)
- 科学(51676)
- 农(47664)
- 融(44745)
- 金融(44745)
- 大学(42756)
- 学学(40412)
- 教育(35196)
- 农业(32940)
- 技术(31698)
- 财经(29430)
- 经济研究(28317)
- 业经(25783)
- 经(25104)
- 问题(20878)
- 理论(18620)
- 贸(18132)
- 技术经济(17857)
- 统计(17635)
- 业(17534)
- 商业(16972)
- 图书(16858)
- 实践(16734)
- 践(16734)
共检索到541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及晶晶 张顺明
基于目前对在职消费的经济后果研究不足的现实,本文在激励约束理论的框架下构建了关于在职消费与融资约束的理论模型,认为由于在职消费可以带来私人收益而引致道德风险,从而影响企业的融资条件。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从1998年到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采用基于后果的随机前沿度量方法对融资约束进行度量。实证结果表明,具有较高在职消费的企业受到的融资约束程度较高,并且该类型企业的融资约束财富临界值也较高。
关键词:
在职消费 融资约束 激励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宏 吴桂珍 李继陶
本文将2005年度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作为改善金融市场的宏观政策变量纳入回归模型。首先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创建了反映上市公司融资约束程度的单一指标,用以将样本企业的融资约束程度进行量化;其次构建了反映上市公司投资-现金流敏感度的Panel Data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确实改善了我国上市公司所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强 林晨 吴世农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研究了融资约束与投资-现金流关系。研究发现:(1)总体来说,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比融资约束较低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2)公司治理比较好的情况下,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的企业有更高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公司治理比较差的情况下,中等融资约束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比高、低融资约束企业低,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呈U形。上述发现表明,信息不对称理论无法完全解释融资约束程度与投资-现金流敏感性的关系,公司治理可能是导致相关研究结论不一致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融资约束 投资-现金流敏感性 公司治理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魏志华 曾爱民 李博
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生态环境对于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而且政府治理、经济基础、金融发展以及制度文化等构成金融生态环境的四个要素都发挥了积极影响。(2)相比而言,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面临着显著更高的融资约束程度,而金融生态环境的优化可有效缓解这两类企业的融资约束。(3)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作用机制在于,它推动融资约束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商业信用和银行贷款来纾困。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缓解中小企业与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增进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陈学胜 张建波 董文龙
本文旨在剖析资本市场开放对微观经济实体融资约束的影响,从而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供微观证据。基于1999~2010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研究样本,通过融资约束分析框架的构建和资本市场开放度指标的刻画,结合实证结果我们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投资和现金流敏感度较高,存在明显的融资约束现象。资本市场开放有效缓解了企业的融资约束,但是不同企业的受益程度存在差别。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和大规模企业的融资约束分别高于民营企业和小规模企业,多地上市企业的融资约束高于单一内地上市企业,但是资本市场开放使他们的融资约束缓解程度也分别高于对应类别。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金 贺湘
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低;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越明显;且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在会计信息质量对融资约束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不成立,在非国有企业成立。研究结论为企业积极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企业主动加强供应链关系管理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小金 贺湘
文章以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样本,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发现:会计信息质量越高,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低;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越高,会计信息质量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越明显;且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在会计信息质量对融资约束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在国有企业不成立,在非国有企业成立。研究结论为企业积极披露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企业主动加强供应链关系管理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成轩 李梦 鄂海涛
文章引入生态经济学思想,以2011-2016年中国A股新能源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一步拓展了新能源企业融资生态评价条件和测度因子变量,基于现金-现金流敏感性视角考察分析了新能源企业融资生态对融资约束的影响,并验证了企业融资内外生态的交互替代效应。研究发现:良好的融资外生态和融资内生态对新能源企业融资约束均具有显著的正向缓解作用,同时二者在具体影响时存在一定的交互替代效应。提出应树立资本生态化配置理念,以资金融通的生态联动为契合点,充分提升新能源企业内部融资生态和外部融资生态的生态适应性与情境融合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慧
运用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研究了债券融资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市公司通过债券融资提高了信息披露水平,从而缓解了信息不对称,同时发行债券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现金流,两方面的结合可以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进一步将样本公司划分为高信息不对称组和低信息不对称组,实证结果显示:债券融资对高信息不对称组的融资约束缓解作用显著大于低信息不对称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栋栋 陈涛琴
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是导致公司出现融资约束的重要原因。本文以2010年3月正式推出的融资融券制度为外生冲击,以2005—2015年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双重差分(difference-in-difference)模型实证检验了卖空压力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本文研究发现:(1)卖空压力能够提高公司银行贷款规模,降低贷款成本;(2)卖空压力能够降低公司的现金持有水平;(3)卖空压力能够降低公司的现金—现金流敏感性。综合来看,卖空压力能够缓解公司融资约束。进一步的,卖空压力对公司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在民营企业中更加显著,并且卖空压力可能是通过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进而缓解融资约束的。在各种稳健性检验后,本文研究结论保持不变。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韩忠雪 周婷婷
本文采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01年-2007年共2401个公司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利用"行业间竞争"、"行业内竞争"两个维度的产品市场竞争变量,实证分析了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产品市场竞争对现金持有水平的综合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对于所有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存在显著的掠夺风险效应。在考虑公司融资约束的情况下,产品市场竞争对公司现金持有的掠夺风险和代理成本两种竞争效应被有效区分开来。融资约束公司表现为显著的掠夺风险效应,非融资约束公司则表现为显著的代理成本效应。这些研究结论不仅丰富和补充了产品市场竞争与公司现金持有之间的相关研究,也为公司实施积极的现金流风险管理和持有现金的高...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胜蓝 陈英丽 胡佳妮
市场竞争作为一种重要的外部机制对公司经营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4~2009年中国20个行业上市公司的数据,本文以各行业内公司的产品市场竞争衡量市场竞争程度,实证考察了市场竞争对公司融资约束的影响,以及不同股权性质下这种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融资约束现象越严重;相对于国有控制公司,非国有控制公司在市场竞争激烈时更能有效缓解公司融资约束。
关键词:
市场竞争 融资约束 股权性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世文 张尹 祝演
金融科技被认为是破解融资约束问题的有效手段,而融资约束又是制约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因素。因此本文以中国2016—2020年6985家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数据挖掘法构建区域金融科技指数,利用OP法和SA指数法分别计算全要素生产率、融资约束,对金融科技、融资约束与全要素生产率三者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科技能够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这一结论在剔除直辖市的数据和进行随机样本抽取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金融科技能够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相比于国有企业,金融科技对民营企业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金融科技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作用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而更加明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兰艳泽 魏乙丹
本文以我国2013-2016年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为样本,通过检验金融关联、商业信用对民营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将金融关联分为银行关联与非银行关联,深入研究不同形式的金融关联对商业信用作用于融资约束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建立金融关联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商业信用能缓解民营企业融资约束;金融关联与商业信用具有替代性,在建立了金融关联的前提下,商业信用缓解融资约束的效果减弱;此外,银行关联和商业信用的替代性更强。
关键词:
金融关联 商业信用 融资约束 民营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产融结合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上市公司参股银行的实证研究
融资约束指数设计与有效性评价——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平行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融资约束、风险投资与中小企业成长——基于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
宏观经济环境、动态目标资本结构与融资约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参股保险业与企业融资约束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融资约束下企业波动对企业成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
金融危机冲击下上市公司融资约束与融资决策的实证研究
我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融资约束比较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实证分析
研发投入、融资约束与企业价值——基于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商业信用、融资约束与企业投资——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