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664)
- 2023(15355)
- 2022(12785)
- 2021(11512)
- 2020(9482)
- 2019(21036)
- 2018(20834)
- 2017(38903)
- 2016(21212)
- 2015(24071)
- 2014(24257)
- 2013(23721)
- 2012(22565)
- 2011(20670)
- 2010(21373)
- 2009(20647)
- 2008(19765)
- 2007(18384)
- 2006(16760)
- 2005(15894)
- 学科
- 济(101841)
- 经济(101709)
- 管理(65143)
- 业(59385)
- 企(49023)
- 企业(49023)
- 中国(34438)
- 方法(29863)
- 地方(29137)
- 融(28936)
- 金融(28929)
- 银(27695)
- 银行(27668)
- 行(26807)
- 财(26768)
- 制(25288)
- 农(25165)
- 数学(24951)
- 数学方法(24653)
- 业经(23581)
- 学(20221)
- 体(17761)
- 农业(16970)
- 务(16586)
- 财务(16529)
- 财务管理(16492)
- 地方经济(16352)
- 企业财务(15778)
- 贸(15617)
- 贸易(15599)
- 机构
- 学院(308494)
- 大学(306304)
- 济(133533)
- 经济(130451)
- 研究(113484)
- 管理(108203)
- 中国(93395)
- 理学(89657)
- 理学院(88596)
- 管理学(87048)
- 管理学院(86481)
- 财(66889)
- 京(66748)
- 科学(65402)
- 所(58390)
- 中心(52812)
- 研究所(51760)
- 江(50660)
- 财经(50361)
- 农(50279)
- 经(45207)
- 北京(43096)
- 经济学(42195)
- 范(41155)
- 院(40742)
- 业大(40732)
- 州(40718)
- 师范(40684)
- 农业(38702)
- 经济学院(37462)
- 基金
- 项目(188058)
- 科学(146816)
- 研究(141997)
- 基金(133315)
- 家(115017)
- 国家(113963)
- 科学基金(96720)
- 社会(90757)
- 社会科(86002)
- 社会科学(85985)
- 省(75133)
- 基金项目(68664)
- 教育(64847)
- 划(61869)
- 自然(58249)
- 编号(57864)
- 自然科(56848)
- 自然科学(56831)
- 自然科学基金(55800)
- 资助(55162)
- 成果(49663)
- 发(45704)
- 重点(43120)
- 课题(42549)
- 部(41101)
- 创(38877)
- 制(38564)
- 国家社会(37675)
- 发展(37272)
- 性(37125)
- 期刊
- 济(168487)
- 经济(168487)
- 研究(103889)
- 中国(76616)
- 财(54028)
- 农(48759)
- 融(46618)
- 金融(46618)
- 学报(46553)
- 管理(45517)
- 科学(42066)
- 教育(38572)
- 大学(36238)
- 学学(34050)
- 农业(31914)
- 技术(28745)
- 经济研究(27045)
- 财经(26829)
- 业经(25733)
- 经(23255)
- 问题(20868)
- 贸(16815)
- 业(16038)
- 国际(15953)
- 技术经济(15774)
- 世界(15616)
- 理论(14677)
- 版(14216)
- 现代(14038)
- 统计(13972)
共检索到5161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工交司
从世界范围来看,国有工业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产物,都留有明显的时代烙印。客观环境的改变,必然对国有企业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向产生相应的影响。近些年来,我国的国有工业一直面临着这方面的强大压力。我国的国有工业,在计划体制下产生、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乌日其其格
蒙古是目前经济体制转轨的国家之一,曾有长达70年之久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其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过渡的步伐始于90年代初期。对国有资产实行私有化,是蒙古经济转轨的首要任务和突破口。私有化进程虽步履维艰,但使蒙古的经济、政治、社会领域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成为蒙古步入西方式自由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重要前提步骤。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程秀生
探索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的经济运行机制,寻求保持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对于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水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在认识前12年经济体制转轨阶段经济波动特征的基础之上,对转轨时期干扰经济稳定运行的冲击因素、宏观调控目标、经济系统内在稳定性、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等方面做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最后作者指出,在重大经济决策中,应处理好八个方面的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玉
培育发展土地市场促进经济体制转轨中共赤峰市红山区委副书记周玉近年来,红山区土地管理部门主动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客观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土地市场,全区初步形成了机制比较健全,行为较为规范,功能较为完善的土地市场网络,使土地这一宝贵资源和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卿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也得到快速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张。而且,由金融自由化推动的金融市场全球化使全球金融市场的依赖性和相关性日益明显和密切,而金融资本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全球化又成为转轨国家进一步推行金融自由化、推进金融制度变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金融体系的重要推动因素。以此为背景,本文探讨经济转轨国家金融体制转换与金融稳定和金融效率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宋李健
"强金融、弱财政"曾是中国转轨经济的一个特殊现象。本文将分析造就这种特殊经济格局的主要原因,以及这种格局对经济转轨和金融改革产生的影响。为了将金融与财政两个经济领域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我们引入了广义铸币税的定义,即置于金融控制下的银行体系创造的存贷利息差。研究表明:广义铸币税的存在使政府有能力弥补经济自由化过程中迅速下降的财政收入,从而使中国成功地避免了前苏东国家在转轨时期出现的财政赤字型通货膨胀。研究结论表明,在政府建立有效的财税制度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之前,保持金融控制是必要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铭羽 沈红
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扶贫机制张铭羽,沈红以1992年为突破点,中国经济改革的体制目标,已经明确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事实上改革开放的十多年,市场经济一直引导着经济实践和认识。这个过程使中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前所未有的转轨阶段,原本以产...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江春泽
作者认为转轨经济学是比较经济体制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延伸和发展,本文提出了转轨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向,并以中、德两个国别案例为基础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新坡 周振铎
一、改革必须有过渡阶段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紧密相联,即金融体制改革的最终取向理所当然的为社会主义市场金融体制。但是,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考虑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实际进度,考虑市场发育程度和金融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具体情况,构造一个既有利于朝着市场经济方向发展,又能兼顾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状况的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铭羽 沈红
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原本以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迅速在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收入的不平衡趋势中表现出来。对此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看法认为差距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在市场竞争面前人人平等,扶贫是保护落后,贫困问题只能随着整体国力的增强得到缓解,只有整体国力的增强才能最终解决贫困;另一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曹蕾
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原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国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实践的发展,转轨经济日益受到国际经济理论界的关注和研究,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转轨经济学亦悄然兴起。它研究的对象是经济体制模式转换的基本规律,探讨的主要问题有:经济体制转轨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羌建新
资本项目开放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稳定性具有双重效应。资本项目开放能否在整体上促进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稳定,取决于其是否处于一定的金融、经济和制度的门槛水平之上,即资本项目开放对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金融稳定存在着门槛效应。只有达到必要的金融、经济和制度的门槛条件,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才可能顺利实现资本项目开放并成功保持金融稳定。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实现资本项目开放的门槛条件,应抓住有利时机,稳步加快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步伐,以更好地保持、维护和促进我国的金融稳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达凤全
文章认为,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正处于新旧体制的转轨时期,只有进一步克服陈旧观念和僵化思想的影响,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观念和意识,才能有效地推进改革。为此,首先要认清经济体制转轨对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迫切要求;其次,积极培育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第三,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大胆实践,逐步推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