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57)
- 2023(9799)
- 2022(8205)
- 2021(7361)
- 2020(6157)
- 2019(13774)
- 2018(14082)
- 2017(25786)
- 2016(14297)
- 2015(15954)
- 2014(16286)
- 2013(15625)
- 2012(14763)
- 2011(13706)
- 2010(14126)
- 2009(13485)
- 2008(13075)
- 2007(11964)
- 2006(11091)
- 2005(10587)
- 学科
- 济(74078)
- 经济(73982)
- 管理(44999)
- 业(34302)
- 企(29792)
- 企业(29792)
- 方法(20665)
- 中国(18962)
- 制(18955)
- 地方(18661)
- 数学(17327)
- 数学方法(17173)
- 财(17089)
- 业经(15409)
- 体(14997)
- 农(14512)
- 学(14482)
- 地方经济(12804)
- 融(12065)
- 金融(12058)
- 银(12056)
- 银行(12039)
- 行(11642)
- 体制(11107)
- 理论(10431)
- 环境(10271)
- 和(9235)
- 农业(9041)
- 划(8845)
- 策(8760)
- 机构
- 大学(204818)
- 学院(204188)
- 济(93229)
- 经济(91240)
- 研究(75818)
- 管理(72185)
- 理学(60016)
- 理学院(59316)
- 中国(59017)
- 管理学(58339)
- 管理学院(57939)
- 财(47627)
- 京(43781)
- 科学(41816)
- 所(38345)
- 财经(35361)
- 江(34237)
- 研究所(33883)
- 中心(33780)
- 经(31705)
- 农(30303)
- 经济学(30096)
- 北京(28092)
- 院(27262)
- 范(26902)
- 师范(26621)
- 经济学院(26480)
- 州(26193)
- 财经大学(25696)
- 业大(25544)
- 基金
- 项目(124717)
- 科学(98210)
- 研究(95420)
- 基金(89257)
- 家(76699)
- 国家(76048)
- 科学基金(64856)
- 社会(62476)
- 社会科(59103)
- 社会科学(59092)
- 省(48971)
- 基金项目(45813)
- 教育(44587)
- 划(40318)
- 编号(38233)
- 自然(38153)
- 自然科(37211)
- 自然科学(37199)
- 自然科学基金(36538)
- 资助(36398)
- 成果(33505)
- 课题(28751)
- 重点(28747)
- 制(28674)
- 部(28175)
- 发(27774)
- 国家社会(26342)
- 创(25510)
- 性(25169)
- 教育部(24716)
共检索到345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程全发,欧阳魁
沙市市统计局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提供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发挥了一定的服务与监督作用,但对反映体制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感到非常棘手。高度集中统一的统计制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适应这种需要。 我国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本来就不完整。对经济体制改革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如改组联合,经济承包,技术引进,利改税等,更是难以反映清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岳巍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正确地总结了历史和现实的经验教训,提出和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方针政策。它对指导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对指导我国统计工作改革,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非
企业统计是国民经济统计的基础。搞好企业统计改革,对于推进整个统计改革向纵深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企业经过整顿,企业统计的活力得到了增强,统计基础工作有所加强,统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微电脑在一些大中型企业统计工作中开始得到运用。但是企业统计改革仍跟不上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特别是企业统计如何为经营管理服务,基础工作如何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统计成果如何实现多样化、优质化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索。
[期刊] 改革
[作者]
郭体卫 宗合
1991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恢复正常增长,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从而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有利条件。1991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整体上看是好的,既坚定不移地推进了改革开放,又牢牢地把握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一、1991年改革的主要特点 (一)全国改革的势头越来越好了。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的《建议》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小川 银温泉
本文针对最近几年来流行的关于改革社会主义经济的"三驾马车"及"休克疗法"的论点,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不同的改革道路及其中的争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白胜玲
1993年经济体制改革综述经济研究所白胜玲1993年是我国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的一年,是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具体表现在如下若干方面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确立1993年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最具重要意义的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厚廷
二十年前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停止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确定把全党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此实现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转折。回顾我国的改革历程,中国人民以非凡的勇气启动了改革进程,他们为改革的暂时失利而焦虑,为改革的巨大成果而欣喜。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化为人民的实践和现实,无疑是20世纪世界最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揭开了世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篇章。二战后欧亚、美洲一系列国家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1949年,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且逐步启动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合乎历史规律而产生,但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总结实践经验中摸索寻找与本国国情相适应的体制形式。因此,社会主义发展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茅于轼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一个社会要能正常运转,必须满足社会成员多方面的目的,包括生活比较富裕,较长的平均寿命,良好的治安,社会各成员之间生活水平的不过分悬殊等。这些目的之间各有联系,有的彼此相辅相成,有的又彼此抵触。而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生活富裕的目的,即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真实购买力都有较快的增长,日子过得宽裕,不那样“紧巴巴”。至于其它的目的则还要靠法治、教育、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努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过杰
丁任重同志的又一部新著——《经济体制改革新思考》,最近公开出版了,这是作者多年来潜心研究的一本理论著作。根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作者近年来一直紧密联系我国经济改革与经济发展的实际,立足于国情,把经济理论研究的方向对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对经济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不断的探索和研究。而本书内容,就是这些探索和研究的直接结果。纵观全书,便以看出它有以下几个突出的特点。第一,逻辑性强。全书按照国民经济微观、中观、宏观层次,逐步推进和展开理论分析进程。在微规领域,该书分析了所有制问题,主要涉及了国家所有制、集体所有制、私营经济、乡镇企业的改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石良平
综观整个8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有一个现象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那就是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对我国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本质上说,居民收入的高速增长与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政策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对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研究已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的一大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任重
作认真的分析就可以发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流程是:改革方案是由政府领导人和智囊班子制订的,改革政策要靠各级政府机构推行下去;同时,又只有政府才能对改革措施加以修正,相应地改革的荣誉由政府享有,改革的责任也由政府承担。这一事实表明,政府已成为改革的主角和主要推进力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皓若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展望张皓若(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举世瞩目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大体经历了以农村为重点、以城市为重点和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个阶段。特别是第三阶段,即中国共产党十四大及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关于建立社会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刘杰
美国的福利经济体制改革评析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刘杰福利经济体制改革是近年来西方各国普遍的政策趋势。在美国,早在80年代初里根执政时期,共和党人为缓解财政压力就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在长期的体制惯性和民主党人的强烈的反对下收效不大。克林顿上任以来,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