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8)
- 2023(10212)
- 2022(8731)
- 2021(7985)
- 2020(6467)
- 2019(14986)
- 2018(14904)
- 2017(27932)
- 2016(15408)
- 2015(17566)
- 2014(17699)
- 2013(17157)
- 2012(15920)
- 2011(14493)
- 2010(15012)
- 2009(13646)
- 2008(13213)
- 2007(11817)
- 2006(10639)
- 2005(9828)
- 学科
- 济(69094)
- 经济(69046)
- 管理(37830)
- 业(37633)
- 企(28800)
- 企业(28800)
- 方法(27733)
- 数学(24714)
- 数学方法(24104)
- 中国(20928)
- 地方(19850)
- 农(19088)
- 业经(15704)
- 农业(13058)
- 理论(12885)
- 学(12658)
- 贸(11398)
- 贸易(11385)
- 发(11320)
- 地方经济(11030)
- 易(10941)
- 环境(10684)
- 银(10659)
- 财(10647)
- 银行(10632)
- 融(10569)
- 金融(10569)
- 技术(10559)
- 行(10390)
- 制(10369)
- 机构
- 学院(220653)
- 大学(215786)
- 济(85279)
- 经济(83321)
- 管理(80633)
- 研究(77122)
- 理学(68828)
- 理学院(67954)
- 管理学(66175)
- 管理学院(65782)
- 中国(56885)
- 科学(48842)
- 京(47428)
- 所(39868)
- 农(39740)
- 财(36642)
- 研究所(36172)
- 中心(34878)
- 江(34872)
- 业大(34463)
- 范(32586)
- 师范(32189)
- 农业(31020)
- 北京(30456)
- 财经(28503)
- 州(28266)
- 技术(28063)
- 院(27484)
- 经(25683)
- 师范大学(25455)
- 基金
- 项目(144407)
- 科学(112716)
- 研究(105779)
- 基金(100185)
- 家(87916)
- 国家(87131)
- 科学基金(74392)
- 社会(63951)
- 社会科(60725)
- 社会科学(60708)
- 省(60460)
- 基金项目(52249)
- 教育(51693)
- 划(50043)
- 自然(48346)
- 自然科(47274)
- 自然科学(47266)
- 自然科学基金(46380)
- 编号(44171)
- 资助(42219)
- 发(36494)
- 成果(35705)
- 重点(33312)
- 课题(32815)
- 创(30467)
- 部(30373)
- 发展(28708)
- 创新(28307)
- 展(28216)
- 科研(27039)
- 期刊
- 济(100199)
- 经济(100199)
- 研究(65470)
- 中国(51903)
- 农(37176)
- 教育(36712)
- 学报(34303)
- 管理(32534)
- 科学(32001)
- 财(26548)
- 大学(26430)
- 农业(25909)
- 技术(24979)
- 学学(24507)
- 融(20033)
- 金融(20033)
- 业经(18279)
- 经济研究(16081)
- 业(13957)
- 财经(13504)
- 问题(12479)
- 统计(12446)
- 策(11786)
- 经(11713)
- 技术经济(11374)
- 职业(11356)
- 图书(11233)
- 科技(11083)
- 商业(10637)
- 坛(10327)
共检索到3401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王志军 余新宇
在线学习与面对面课堂教学有本质不同。由于缺乏对在线学习原理的把握和理论的系统研究,当前在线课程建设以经验摸索为主,难以实现突破与创新。在线课程究竟包括哪些构成要素,如何结合在线学习基本原理设计与开发良好学习体验和质量保障的在线课程?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本研究首先界定了在线课程的概念,梳理了在线课程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研究,提出在线课程建设应从资源型课程观走向参与型课程观。在提炼在线课程核心要素基础上,本研究基于在线学习基本原理建构了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理念模型。该模型坚持以学习者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综合考虑情境、交互和存在感三方面问题,围绕各要素开展系统性学习设计。为将理念模型操作化,本研究进一步建构了包括总体规划、系统设计、开发迭代三阶段和多项具体任务的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过程模型。其中,设计理念是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的灵魂,不仅统领各要素的设计,也是在线课程设计与开发走上创新之路的关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宏艳
Online tutOrial是众多高校图书馆开展的一种信息素养在线教育形式。通过分析国外高校图书馆Online tutOrial的设计理念,提出高校图书馆Online tutOrial设计的理论结构模型,并以美国加州圣何塞州立大学的King library在线教程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国内高校图书馆Online tutOrial的设计与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在线教程 信息素养 设计理念 高校图书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启泉
文章着重分析了学科本位型、学生本位型、社会本位型课程设计的理论取向,指出素质教育三角形课程设计的教育学模型,正是在反思这些理论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同时,文章从社会需求、学生发展、学科体系及素质教育等方面重点阐述了该模型的内涵。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正东
课程设计关乎教育教学质量,相对于传统教育,远程教育的师生关系、教学互动途径、课程设置要求、教学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分析了教育史上三种不同的课程设计思路,首次提出了素质教育框架下远程教育课程设计的四维教育学模型,迥异于传统课程设计的单一取向和狭隘视角,采取了更综合的技术路线,丰富并拓展了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思路,对远程教育课程设计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操作价值。
关键词:
远程教育 素质教育 课程设计 模型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军华 霍佳震 苏强 陆海平
通过实验设计,利用时间研究的秒表测时法,测量了在中国三家在线零售商网站上购买相同系列的产品需要的购物时间;通过方差分析验证了三家网站的某些购物步骤所用的时间具有显著差异;分析归纳了影响在线购物效率的与网站设计相关的13个要素,并基于工业工程的人因工程及工作研究的改善原则,界定了11条在线零售商网站设计的质量要素;最后基于KANO模型进行了问卷调研,对11条质量要素进行了KANO类别界定,并根据分类结果为在线零售企业的网站设计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春燕
为使新时代职业教育更好应对社会与经济的变革,基于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提出的PGSD能力分析模型,实现了从职业人才需求到教育教学的过渡互通。PGSD能力分析模型是从职业领域出发,分层剖析职业对不同层次和类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确定各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再通过"鱼骨式"能力分析会解析典型职业活动及职业能力,进而深入挖掘通用能力、社会能力和发展能力。应用PGSD能力分析模型可以开发职业教育某一层次或各层次衔接的课程体系,也可以开发职业培训课程,研制课程标准、实施质量评价、开发教学资源等。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万超 魏来 戴玉梅
创客课程是落实创客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创客课程开发存在定位不明确、资源稀缺、师资不足、设计未体现跨学科等现实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创客课程的开发模型,试图在实践层面解决以上问题。该模型分三个层次:核心层、要素层、开发层;创客课程的开发沿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学实施-课程评价的环状流程展开,创客空间、项目内容、网络资源、创客教师构成了创客课程的四大要素,最终致力于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开发模型下,本文以乐高WeDo2.0资源包为课程内容,开发一门16学时的小学五年级创客课
关键词:
创客教育 创客课程 开发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晓剑 高云龙
针对传统的稳健参数设计是离线设计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在线稳健参数设计方法。首先,选择更适合高维非线性复杂过程建模的高斯过程(GP)模型构建响应面,通过在线策略改进GP模型,使其具备处理流式数据的能力,将其称为在线高斯过程(OGP)模型。其次,结合响应面法(RSM)中的单响应优化策略构建在线稳健参数设计框架。将当前得到的可控因子设置水平和观测到的对模型波动影响最大的噪声因子作为新样本更新响应面模型,重做稳健参数设计,直至获得可控因子的最优设置水平。最后,结合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找到可控因子的最优设置水平,较好地兼顾了输出响应的最优性和稳健性,且参数设计效率更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炯
IPHONE应用开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课程特别强调利用专业知识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应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实施产学合作,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主线重新构建课程、创新LSI项目教学方法、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和完善课程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大胆探索和实践。通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着重培养学生项目实施和运行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使用所学知识推理创新能力。
关键词:
CDIO LSI项目教学法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楠
在线学习活动设计直接影响远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本研究基于国内外学习活动领域相关项目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目前在网络课程设计开发方面的案例分析,以建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为研究目标。研究中综合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首先明确了在线学习活动的交互本质和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网络课程中的学习活动案例,梳理了构成在线学习活动的若干因素,并就在线学习活动框架和设计策略进行了归纳,建构形成了在线学习活动框架和设计模型,以期对完善网络教学的设计理论、指导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
学习活动 网络教学 设计模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家年 孙祯祥
本文在阐述网站易访问性和各类弱势群体的关系,以及网站易访问性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了网站易访问性设计理念——通用设计理念,以及在网站设计中应当遵循的4个基本原则。最后,提供了网站设计中网站易访问性的设计模型和基本设计方法。从网站易访问性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模型等方面努力提升网站易访问性水平。
关键词:
网站 易访问性 通用设计 网站设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兰英
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教育当局重新为中小学校制定了新的《国家课程标准》。然而,长期流行的"主题-行为"课程设计模式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已很难适应和满足新的教育目标的要求,"概念-过程"课程设计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对这一课程设计模式确立的缘由、设计理念、设计原则等方面进行了简要的评述,以期有助于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之借鉴。
关键词:
概念-过程 课程 设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辛春林 彭乔 苏颖
通过对2002~2012年期间国内外文献研究,总结了新服务开发研究的发展趋势,归纳出七种研究视角;比较了新服务开发与新产品开发在过程上的异同,并对新服务开发的过程模型进行了综述;进一步,在已有同心圆架构的基础上整合出新服务开发影响因素的金字塔架构;最后提出新服务开发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新服务开发 过程模型 影响因素 服务管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应申 李程鹏 郭仁忠 李霖 刘耀林
研究目的:在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统一规划和自然资源统一登记管理的需求下,各类自然资源的差异性造成了统筹的困难,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能够有效地构建统筹基础。研究方法:通过探究测绘地理空间信息与自然资源信息化的关系,分析从"土地"到"土地空间"及"地理空间"的转变、从"要素"到"全要素"的统一和"自然资源数据"与"泛地图"的关联,提出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待解决的问题,并以此建立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研究结果:以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为基础,通过建立4个具有时空特征的概念模型实例,例证了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的可行性和通用性。研究结论:自然资源全要素概念模型有助于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建模,以支撑自然资源全要素的统一登记、数据库建设等。
关键词:
土地信息 自然资源全要素 概念模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邬金鸣 胡智杰 姚茹 林巧 张学福
【目的/意义】通过技术文本挖掘,探测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预测研判未来发展趋势,是情报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如何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表征和描述是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本文构建了一种面向技术创新过程表征和描述的技术要素关联概念模型。【方法/过程】首先梳理了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要素概念,进而基于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模式下技术创新机理的分析,归纳了技术创新要素及其关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了与技术本身直接相关的要素,设计了技术要素关联概念模型,并进行了应用案例分析。【结果/结论】本文提出的概念模型,包括4种技术要素、2种要素属性和6种要素关联关系,支持通过分析技术要素及其关联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要素跨领域相互作用等,在微观层面揭示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特别是可以支持揭示前沿交叉领域技术创新过程与规律,为技术融合机会发现奠定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