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47)
2023(7356)
2022(6427)
2021(5827)
2020(5351)
2019(12616)
2018(12519)
2017(25180)
2016(13460)
2015(15769)
2014(15829)
2013(15974)
2012(15095)
2011(13848)
2010(13809)
2009(12990)
2008(13055)
2007(11936)
2006(10122)
2005(9013)
作者
(40394)
(34179)
(34069)
(32350)
(21758)
(16442)
(15613)
(13345)
(12762)
(12039)
(11503)
(11341)
(10713)
(10697)
(10696)
(10653)
(10549)
(10147)
(9935)
(9911)
(8496)
(8445)
(8277)
(7742)
(7704)
(7684)
(7624)
(7584)
(6883)
(6842)
学科
(64395)
经济(64336)
管理(42020)
(41530)
方法(36159)
(33880)
企业(33880)
数学(32393)
数学方法(32172)
(16676)
(16015)
中国(13759)
(12944)
贸易(12944)
(12576)
(12465)
业经(12291)
地方(11182)
农业(10978)
(10603)
财务(10584)
财务管理(10554)
(10457)
企业财务(10001)
技术(9902)
(9648)
理论(9163)
(8959)
金融(8955)
(8551)
机构
大学(211085)
学院(207026)
(87359)
经济(85644)
管理(84408)
理学(73588)
理学院(72843)
管理学(71805)
管理学院(71417)
研究(64278)
中国(48101)
(42689)
(39818)
科学(38783)
(33349)
财经(32758)
(32232)
中心(31186)
(30288)
业大(30277)
(29783)
研究所(29221)
经济学(27662)
农业(26509)
(26404)
北京(26314)
师范(26153)
经济学院(25375)
财经大学(24465)
(24106)
基金
项目(138617)
科学(110263)
基金(103340)
研究(99902)
(89204)
国家(88543)
科学基金(76835)
社会(65020)
社会科(61825)
社会科学(61805)
基金项目(55285)
(53050)
自然(49962)
自然科(48863)
自然科学(48849)
自然科学基金(48040)
教育(46896)
(44795)
资助(42867)
编号(40694)
成果(33609)
(32221)
重点(30626)
(28793)
(28437)
教育部(28170)
人文(27317)
国家社会(27184)
科研(27008)
创新(26947)
期刊
(88584)
经济(88584)
研究(55734)
中国(34599)
学报(32200)
(31137)
科学(29148)
(28923)
管理(27651)
大学(23982)
学学(22508)
农业(19131)
教育(18161)
(17839)
金融(17839)
技术(17223)
财经(16974)
经济研究(14561)
业经(14444)
(14427)
问题(12479)
图书(12331)
技术经济(11482)
理论(11414)
统计(11046)
(10664)
实践(10456)
(10456)
(10402)
商业(10346)
共检索到2904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静  朱恒民  宋瑞晓  丰俊超  
研究了在线知识转移网络的动态统计特征和拓扑结构,发现在线知识转移网络的演化特征与传统的BA网络模型存在差异。通过对某BBS论坛的实际网络数据分析后,在BA网络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PageRank算法的在线知识转移网络演化模型。同时,在网络增长率的解析中发现,网络增长模型的度具有幂率分布特征。并且,可以通过控制网络增长模型算法中的衰减系数和节点度增长系数,最终实现对在线知识转移网络增长的控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卢艳秋  孙立宏  徐爽  
文章将成功的知识转移界定为最终实证模型的因变量,将价值网络知识转移的重点集中在电信运营企业接受知识转移的过程模型。通过对知识转移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影响价值网络内部知识成功转移的主导因素依次是知识转移环境、知识转移模式、网络环境以及知识转移能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阮国祥  阮平南  
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有利于产业集群的创新和持续性发展。将集群企业之间知识转移策略分为"转移"、"不转移"和"回敬"三类,建立知识转移博弈支付矩阵,根据演化博弈理论并运用Netlogo平台构建演化博弈仿真模型,分析不同收益值情况下知识转移博弈达到的演化均衡状态,通过仿真说明信任、沟通和惩罚机制是集群网络企业间知识转移的重要治理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兴  宋娟  
采用仿真方法模拟知识在网络组织间转移过程,分析了静态加权网络组织和动态加权网络组织的网络结构、结点特征对知识转移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知识在网络组织中的转移速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情况;新结点加入和旧结点退出的概率越小,网络组织越稳定,越有利于网络组织知识的转移;网络平均邻接点数越大、结点学习能力越强,知识转移越快;网络规模越大,知识转移相对较快,其影响效果随知识转移频繁程度的增大而增强;网络组织动态演化过程中,结点成员的连结机制对知识转移速率影响不明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长玲  刘非凡  魏绪秋  
对某学科、某领域的主题演化轨迹进行分析,反映该学科、领域的发展历史、现状与未来,是目前情报分析的重要内容。文章以知识网络为例,检索了该领域的期刊文献,提取年份、作者和关键词题录数据,构建了3-mode共现关系词组。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合著网络、共词网络以及时间—作者—关键词3-mode共现网络3个角度对知识网络领域的演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和3-mode共现分析方法能够应用于领域主题演化分析中,揭示网络演化特征,发现不同年份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及合著团队、经典和热点研究主题,综合呈现该领域内年份—作者—主题之间的共现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林挺  张俊  张丽  
网络交易中合理定价是卖家维持交易、保持竞争力的技能和手段,由于买卖双方在重复交易过程前后存在诸多不易习得和获取的定价技巧等隐性因素,对卖家定价行为偏好有着潜在影响。本文通过构建买卖双方在网上交易中价格战略选择的模型,梳理卖方在隐性因素作用下定价的动态演化过程,并以实证方法对结论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给出网络交易中在隐性因素影响下的定价建议。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夏立新  杨金庆  叶光辉  程秀峰  
为了探究网络问答社区中用户知识转移的影响要素与作用机理,本文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问答社区知识转移模型。通过分析MetaFilter问答社区人际知识网络结构,结合社会网络分析中的网络密度、结构洞、中心势、平均最短路径、聚类系数指标,揭示强关系紧密网络、强关系稀疏网络、弱关系紧密网络和弱关系稀疏网络4种不同类型的网络结构对问答社区用户知识转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强关系稀疏网和弱关系紧密网对问答社区知识的有效转移具有促进作用。结构洞限制度越小,网络越稀疏,用户也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多种异质的知识源;平均最短路径越小,小世界效应越显著,网络中知识交流更畅通;聚类系数过高或者过低都有碍于人际知识网络中知识的转移,接近于整体网络聚类系数将有助于知识的转移,并通过聚类程度指标来测量;网络中心势越大,用户在网络结构中的位置越重要,用户间的联系越紧密,对知识的转移起到显著的影响。但是,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并不仅由某一个指标对知识转移起决定性作用,而是多个指标共同作用的结果,知识转移的优势网络也存在个别较低指数。探求不同网络结构对问答社区用户知识转移的影响,可以根据各指标系数调节网络结构,提高知识转移效率和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文亮  黄淑华  
以组织学习为中介变量,构建了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与知识转移绩效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并引入潜在吸收能力作为组织学习与知识转移绩效间关系的调节变量。以河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概念模型中的研究假设。得出如下结论:不同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维度和关系特征维度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特征对知识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的组织学习能力在整个知识转移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的潜在吸收能力在组织学习对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中起到部分调节作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梁工谦  唐松祥  王晗  
针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军民技术转移网络的演化特点,基于军民技术转移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分析,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建立非完全信息下军民技术供需双方行为交互的演化博弈模型,研究军民博弈双方的行为演化路径和稳定策略,并分析各影响因素对演化稳定策略的作用关系。研究发现:转移高附加值技术、提高技术转化水平、降低双方信息获取与技术转化成本、以及减少非道德运用技术的概率,可有效促进军民技术转移网络活动的开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魏静  朱恒民  宋瑞晓  苗建军  
经由网络结构以及节点所处的传播环节,总结出知识转移网络的传播特点。发掘降低网络传输成本,提高网络传输效率的在线网络建设方法,识别出影响在线知识转移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且经解析发现单纯提高网络节点度并不能实现提高在线知识在网络传输范围的目的,网络有效连接的建设才是根本。网络传输效率的提高不是由网络最短路径决定的,而是与网络状态决定下的最短路径有关。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杜培林  王爱国  
文章将贸易与气候变化问题纳入到一个全球碳转移网络治理分析模型中,利用欧盟WIOD数据,测算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间的碳转移流量,构建全球碳转移网络,实证分析并绘制全球碳转移的格局视图,审视发达国家和中国在全球碳转移网络治理格局下的地位和所扮演的结构角色,并提出对中国有利的应对贸易与气候变化的建议。研究发现:(1)欧盟实质上居于全球贸易碳转移网络的"全局中心"地位,同时占据着全球碳转出流的上游位置和全球碳转入流的下游位置,在世界隐含碳进出口贸易中占据最有利的地位。(2)2009年中国呈现出显著的碳转移三重角色特征,即在总量核算上成为全球第一大"碳净出口国"角色,而从结构分析上则同时扮演主要贸易伙伴间"局部中心"角色和全球最大"碳净出口中转站"角色。中国位于全球贸易碳转移的"全局中转"位置,而且与美国相比是具有巨额碳净出口特征的中转站。(3)从贸易角度来看,中国的碳转移不是造成气候变化的根本原因,根源在欧盟。以欧盟为首的发达国家虽然自身出口清洁产品,但从全球碳转移网络格局上看,的确通过进口污染的高碳产品把位于全球碳转移主干流上"中转站"地位的中国变成了"污染产业天堂"。为此,欧盟应该优先向碳转移主干流上的中国等关键节点国家提供低碳技术实质性合作和义务性援助,从而达成全球碳减排目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阮平南  栾梦雪  魏云凤  刘晓燕  
为梳理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并从中识别关键因素,从知识特性、组织主体属性、组织间关系特征和网络结构特征等多维度出发,构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03-2018年80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整合分析。结果显示:创新网络组织间知识转移阻碍因素有知识复杂性、内隐性、组织距离和知识距离,组织距离的阻碍作用最为显著;促进因素有转移意愿、转移能力、接受意愿、吸收能力、关系强度、信任、沟通、网络规模、中心性和结构洞,其中结构洞的促进作用效果最强;地理距离的影响不显著,但地理集聚因素在吸收能力、接受意愿、知识距离、关系强度、信任、网络规模和网络中心性与创新网络知识转移的关系中具有显著调节作用,并且知识距离的双重作用得到解释。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王璟琦  李锐  吴华意  
【目的】研究网络舆情话题演化中存在的时空分布规律,正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态势。【方法】基于LDA模型提取网络舆情话题并定义话题强度定量测度指标;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分析不同区域话题强度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规律,并采用Moran’s I统计量对空间聚集性进行度量;以"旅游"话题为例,研究网络舆情话题演化的时空规律。【结果】网络舆情话题强度的空间分布具有聚集性,聚集性随话题强度的升高而增强,表现为全局Moran’s I统计量随话题强度的升高而升高,并且存在话题强度的局部热点区域和异常高值与低值。【局限】数据来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斌  
文章运用生态学理论、网络组织理论和知识转移理论,通过趋同模型假设,构建了基于网络结构的知识转移存量演化机理模型。认为在驱动力、嵌合度和转移能力趋同作用下,知识转移存量发生变化。得出了知识转移存量是按照知识源驱动趋同、知识源与受体均衡趋同和受体驱动趋同3个阶段不断演化的结论。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维力  李晓歌  
在分析校企合作创新网络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从直接和间接信任度构建校企信任模式结构,建立了能够刻画校企合作创新网络信任与知识转移的演化关系的因果关系图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用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Vensim实现了该模型,对模型有效性及灵敏性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高校对企业的信任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呈波动上升趋势;信任度与知识转移量正相关,提高信任度可以显著增加知识转移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