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04)
- 2023(5636)
- 2022(4594)
- 2021(4246)
- 2020(3227)
- 2019(7201)
- 2018(6935)
- 2017(12744)
- 2016(6549)
- 2015(7035)
- 2014(6753)
- 2013(6448)
- 2012(5590)
- 2011(5095)
- 2010(4966)
- 2009(4559)
- 2008(4363)
- 2007(3826)
- 2006(3322)
- 2005(2907)
- 学科
- 管理(25223)
- 济(25149)
- 经济(25122)
- 业(24046)
- 企(20427)
- 企业(20427)
- 方法(9830)
- 农(9819)
- 数学(8045)
- 数学方法(7971)
- 业经(7835)
- 农业(7182)
- 技术(7121)
- 中国(6204)
- 财(6124)
- 划(5922)
- 地方(5775)
- 制(5670)
- 技术管理(5260)
- 人事(5043)
- 人事管理(5043)
- 策(4971)
- 学(4559)
- 和(4360)
- 经营(4300)
- 理论(4247)
- 环境(3978)
- 体(3940)
- 贸(3882)
- 贸易(3881)
- 机构
- 学院(90327)
- 大学(89695)
- 管理(42093)
- 理学(37258)
- 理学院(36975)
- 管理学(36617)
- 管理学院(36437)
- 济(36366)
- 经济(35588)
- 研究(26252)
- 中国(19775)
- 京(17499)
- 财(15703)
- 科学(15021)
- 农(14345)
- 业大(13896)
- 江(13156)
- 中心(13103)
- 财经(12538)
- 范(11784)
- 师范(11682)
- 经济管理(11577)
- 经(11440)
- 所(11425)
- 农业(10890)
- 州(10565)
- 研究所(10384)
- 北京(10116)
- 商学(9973)
- 商学院(9852)
- 基金
- 项目(66147)
- 科学(54590)
- 研究(51110)
- 基金(49600)
- 家(42628)
- 国家(42241)
- 科学基金(37985)
- 社会(34305)
- 社会科(32489)
- 社会科学(32481)
- 基金项目(26682)
- 省(26326)
- 自然(23658)
- 教育(23278)
- 自然科(23178)
- 自然科学(23177)
- 自然科学基金(22799)
- 编号(22165)
- 划(21617)
- 资助(17839)
- 成果(17321)
- 创(15696)
- 创新(14504)
- 部(14469)
- 发(14416)
- 国家社会(14345)
- 重点(14178)
- 项目编号(14106)
- 制(14052)
- 课题(13760)
共检索到1282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莹莹 陈建斌 程宝栋
在线知识社区的激励体系包括社会化措施和市场化措施,不同激励措施如何组合可推动知识协同绩效提升?研究在线知识社区用户知识协同绩效提升的平台激励组态,能够为平台更好地激励用户参与、推动在线知识社区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借助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市场化激励和社会化激励两个维度,分析六种平台激励措施驱动用户知识协同绩效提升的组态路径。研究表明,平台激励体系的六个因素均不构成知识协同绩效提升的单一必要条件。知识资本增值的平台激励组态路径有四类,分别为技能提升型、社区交流驱动型、社会化激励主导型和市场社会共驱型。社会资本增值的平台激励组态路径有两类,分别为现金收益敏感型和虚拟货币敏感型。研究发现,社会认同、社区声誉和技能培训在知识生产激励中发挥重要作用;近30%的用户可能基于纯粹经济收益参与知识生产,其中可能存在所谓的“薅羊毛”行为;社区交流是社会资本增值的核心存在条件,辅以技能培训和虚拟货币激励,可以显著促进社会资本增值。由此,平台不仅应重视高水平知识生产者的激励,还应重视普通用户和知识寻求者的激励,并根据用户不同的心理需求,综合应用社会化激励和市场化激励手段。同时,可建立相应的用户行为识别机制,及时从平台规则、激励体系等方面做出调整,推动在线知识社区的健康发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孙新波 李佳磊 刘博
本文探讨了知识联盟中激励协同和联盟绩效的关系。界定了激励协同序参量,并将激励协同序参量和知识联盟绩效联系起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进行检验。本文的数据来自知识联盟企业,研究表明,活性激励对显性、隐性和涌现激励有显著直接影响;显性激励对隐性激励有显著的影响;显性和隐性激励对知识联盟绩效有显著的直接影响;而活性激励对知识联盟绩效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它通过影响显性和隐性激励对知识联盟绩效有显著的间接影响。研究结论对提高知识联盟绩效有指导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静 郭伟 王磊 赵楠 石丽雯 安蔚瑾
网络产品社区中以用户发帖、评论为代表的深度交互行为是快速认知新产品知识并传播扩散的动力源泉。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依托小米社区论坛手机产品板块,采用数据挖掘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具有典型交互行为特征用户的发帖数量与质量角度,研究用户交互对产品知识认知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户发帖作为响应社区活动的特殊评论形式,其发帖数量对扩散有显著正向影响;发帖题目长度对扩散有显著负向影响;过长或过短的发帖内容长度都会对扩散产生显著负向影响;新帖发布者的发帖内容平均长度与用户社交行为习惯相吻合,简要少量的信息能够有效激励用户的高频次交互。研究结果有助于指导社区针对典型交互行为特征用户提出相应的激励策略,促进社区新产品推广并使用户快速形成产品认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楠 陈详详 陈劲
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是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厘清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有助于理解现有研究关于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影响的争论,推动该理论进一步发展。以现有文献为基础,理清了物质奖励与知识共享之间的争议关系,构建了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框架,从整合视角进一步分析了争论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现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可以通过划分知识类型、细化物质奖励及奖励对象,引入新视角、引入新的调节及中介机制等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构建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框架,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物质奖励影响知识共享过程的理解,推动该理论进一步发展,也能更好地指导企业运用物质奖励对员工知识进行管理。
关键词:
物质奖励 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 作用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志宏 乔贵鸿 许小颖 许娅楠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区块链通证激励正以其共享、自治的特点改变着在线社区知识共享生态链。为了研究区块链通证对社区知识共享的激励效果,本文从系统论的视角出发,以基于区块链通证激励的新型知识社区为研究对象,从用户子系统、知识子系统和通证子系统三个部分出发,构建新型社区知识共享通证激励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对Steemit社区进行了仿真模拟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模型对新型社区中用户知识共享受通证激励影响的模拟效果较好,用户知识共享质量总体呈增长趋势。通证激励规则中参数的变化对社区知识共享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对新型社区的知识管理和社区治理具有借鉴意义,有助于推动社区高质量知识的涌现和创新。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施涛 姜亦珂
文章基于回答特征将学术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分为两类(复制型、创作型),结合自我决定理论和理性行为理论构建了一个知识贡献行为决策模型,分析内外在激励政策对学术虚拟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外在激励能够大幅度提升用户复制型回答的数量,但会减少创作型回答的数量;内在激励能够有效促进创作型回答,提高学术虚拟社区的回答质量。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贵玉 徐向艺 徐鹏
本文以中国企业为研究对象,对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检验创新合法性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非物质激励中情感激励、环境激励对组织创新绩效和创新合法性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晋升激励与创新绩效、创新合法性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组织创新合法性的提升有利于促进创新绩效;创新合法性在情感激励、环境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知识型员工情感激励、环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正向影响部分是通过提升创新合法性实现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黄彦婷 段光 杨忠 金辉
通过对高科技企业366名研发人员的实地调查,从主观规范的视角探讨物质奖励和集体主义文化对员工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集体主义文化对研发人员知识共享意愿的产生具有积极影响,主观规范在其过程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与预期假设不同,物质奖励对知识共享意愿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唐俊
在不完全信息下科研奖励机制的设计面临激励问题。为使高效率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质量不降低,需要给予比完全信息下的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以更多的奖励。在确定不同科研成果质量的奖励差别时,不仅要考虑劳动成本,还要考虑高效率科研人员和低效率科研人员从事科研劳动的差异。当奖励机制能够使高效率科研人员不模仿低效率人员的行为时,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产出才会增加。
关键词:
信息经济学 高校科研 奖励机制 激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杰 段洣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罗瑞荣
在网络上曾广泛流传一则故事,标题是"上帝为什么不奖励好人",故事的起因是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儿童版栏目的主持人西勒·库斯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戴维(她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小女孩的疑问同样困惑了很多人,而且这种疑问似乎已经穿越古今中外。元代关汉卿的
关键词:
激励 内在激励 外在激励 激励时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跃先 房施雨
开放式创新社区日益成为企业获取创意的重要外部来源,因此激励用户参与社区内容创作的机理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以“刺激-机体-反应”理论框架为基础,构建内、外在激励通过基本心理需要与和谐型激情影响用户创新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探讨外在激励的边界作用。利用Bootstrap法与层次回归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内、外在激励之间存在“侵蚀”效应,即外在激励负向调节内在激励对用户基本心理需要满足与和谐型激情的影响,自主需要、胜任需要与和谐型激情在内、外在激励与用户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中均起到简单中介作用,且胜任需要、关系需要与和谐型激情能够链式中介内、外在激励对用户创新行为的间接影响。本文进一步厘清了内、外在激励对用户创新行为影响的作用机制,对指导社区激励机制建设提供了参考意义。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王星 郭汉丁 陶凯 王毅林
从市场运作模式、市场发展制约因素、经济激励政策、主体激励策略等四方面梳理国内外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激励研究进展,在对比分析国内外研究差异的基础上,剖析协同视域下我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激励现存问题,提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发展协同激励路径优化的研究方向,界定协同激励内涵并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洪民 杨艳东
从"产学研协同创新"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现了技术创新的落脚点和市场导向。用户创新是当前开放式创新领域的热点问题,虚拟社区的繁荣发展为用户创新带来新的机会,基于虚拟社区的产学研用多元创新主体的生态化创新方兴未艾。从动态演化的角度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组织的生命周期划分为酝酿合作期、组建磨合期、市场化运行期和调整期四个不同的阶段。针对不同阶段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激励不足问题,分别设计出需求匹配、投资驱动、风险防范、绩效评估等不同的激励机制,并提出加强我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用户创新 产学研 协同创新 开放式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