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19)
2023(9567)
2022(7659)
2021(7216)
2020(6095)
2019(13647)
2018(14016)
2017(26842)
2016(14501)
2015(16721)
2014(16926)
2013(16138)
2012(14379)
2011(12957)
2010(13300)
2009(12546)
2008(12446)
2007(11371)
2006(10359)
2005(9279)
作者
(42571)
(35566)
(35367)
(33837)
(22611)
(17012)
(16229)
(13929)
(13583)
(12783)
(12230)
(11940)
(11545)
(11349)
(10957)
(10898)
(10686)
(10369)
(10242)
(10139)
(8989)
(8768)
(8706)
(8200)
(8092)
(8025)
(7918)
(7890)
(7282)
(7065)
学科
(61898)
经济(61735)
管理(42628)
(38723)
(34332)
企业(34332)
方法(28596)
数学(22732)
数学方法(22124)
中国(18239)
(16793)
业经(16176)
理论(14581)
(14356)
地方(12177)
(11862)
(11491)
(11168)
农业(10560)
技术(10087)
(9568)
贸易(9557)
(9250)
(9058)
(8684)
银行(8668)
(8455)
(8451)
(8259)
教学(8085)
机构
大学(209544)
学院(208852)
管理(80285)
(77805)
经济(75855)
理学(68917)
研究(68548)
理学院(68176)
管理学(66268)
管理学院(65919)
中国(51649)
(45479)
科学(44327)
(35240)
(34955)
(33895)
(32489)
中心(31864)
研究所(31648)
业大(31427)
(29080)
师范(28765)
北京(28535)
财经(27872)
农业(26437)
(26297)
(25114)
(24459)
技术(24138)
经济学(22936)
基金
项目(139565)
科学(110181)
基金(100612)
研究(100548)
(88009)
国家(87292)
科学基金(75417)
社会(64027)
社会科(59615)
社会科学(59594)
(55698)
基金项目(52209)
自然(49507)
自然科(48500)
自然科学(48493)
教育(48164)
自然科学基金(47597)
(46678)
资助(41864)
编号(41837)
成果(34618)
重点(31591)
(29605)
(29256)
课题(29228)
(28998)
创新(27045)
科研(26338)
项目编号(26005)
国家社会(25789)
期刊
(89090)
经济(89090)
研究(58880)
中国(46723)
学报(34722)
(32258)
管理(32174)
科学(32081)
教育(29210)
(27512)
大学(26743)
学学(24756)
农业(21782)
技术(21736)
(16577)
金融(16577)
业经(14705)
经济研究(14039)
财经(13967)
图书(13311)
统计(12235)
(12097)
(11658)
问题(11545)
(11381)
(11011)
技术经济(10817)
科技(10416)
决策(9998)
现代(9442)
共检索到3158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裘江南  张美慧  杨畅  
随着Web2.0的发展,在线知识社区(online knowledge community,OKC)作为用户进行知识建构的在线协作平台,一方面社区的社会系统中用户通过交互和协作中形成社会关系,相互学习中个体建构用户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社区的知识系统中通过融合和关联知识观点,进而社会构建社区的客观知识体系。社区中的社会系统与知识系统自身向前演化,同时两者相互影响、协同演化。本文基于个体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OKC平台知识的知识内化、外化、同化、顺应等现象进行解释的基础上,基于自组织理论建立了OKC协同序化模型,对OKC社会系统与知识系统协同序化的机理进行了阐述。最后以维基百科为例,对OKC中社会系统与知识系统协同序化的机理进行了解释。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裘江南  张野  许凯  
在Web 2.0环境下,在线知识社区(Online Knowledge Community,OKC)已成为人们进行学习、利用、分享、传播知识的重要平台。然而,现有关于OKC的研究较多关注其中社会系统对个体知识建构、群体知识建构的影响,缺少从OKC演化的视角,以用户为基础对OKC中社会系统与知识系统间双向交互影响规律的研究。为此,本文将个体异质性作为影响因素引入到OKC的研究中,在一个开放的在线知识社区中模拟个体的观点、认知结构以及个体间形成的社会关系与知识系统的共同演化。将个体间以信任为基础形成的关系网络视为OKC中的社会系统,将群体依据自身认知结构表达出的全部观点视为社区中的知识系统,进而采取了社会科学计算实验的研究方法构建了一个OKC中社会系统与知识系统协同演化模型,并在模型中引入了个体的内在和外在异质性作为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OKC中个体的学习能力、容忍度、活跃度等个体因素,对其中知识观点的传播与社区中社会网络的演化影响显著。本研究希望能够为OKC中知识的自组织、序化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邰杨芳  陈新国  
基于网络知识资源协同化管理的视角,本文首先分析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的知识协同机制及基本要素,指出社会化标注系统的运行过程本质上就是系统中用户间的知识协同过程,该知识协同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系统中的用户、知识资源和标签、知识关联和系统环境。其次,围绕知识协同活动的过程和基本要素分析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知识协同效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系统中知识协同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测量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通过实证分析提取其中影响知识协同效率的主要因素并量化其对知识协同效率的影响程度,从而确立社会化标注系统中的知识协同效率影响因素模型。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裘江南  杨畅  李灵  
【目的/意义】在线知识社区中知识通过社会关系进行传播,形成知识网络,用户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形成社会网络,通过网络结构来探索社会关系与知识结构的序化过程。【方法/过程】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和网络结构熵理论,以英文维基百科为研究对象,通过知识网络和社会网络的平均路径长度、聚类系数、同配系数、"蔡"结构熵,揭示网络的演化规律。【结果/结论】通过词条"Big Bang"的案例研究发现:在线知识社区中知识观点较社会关系更为紧密,聚合程度较高;社区演化初期,两个网络是无序的同配网络,随后逐渐演化为有序的异配网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坤  
在对分布式创新、协同创新、知识协同、信息共享空间等理论进行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平台基础、核心过程机制及运行目标的系统逻辑,总结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要素系统、过程系统及效能系统的构成展开理论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以及对分布式创新网络核心功能及目标机制的分析,构建分布式创新网络知识协同空间的运行载体及其与知识协同过程相互作用的逻辑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分别对其机制载体和技术载体的构成及功能展开初步探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建新  陶乐  范仁军  苏小根  
为给协同物流运营提供便利,规范其运营知识管理并实现其业务自动感知等,在前期得出的协同物流业务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来构建协同物流的业务知识管理系统,分析了基于本体的协同物流业务知识的构成原理,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提出了协同物流业务本体的构建思路,建立了协同物流业务本体的构建方法、流程,并使用OWL构建了本体;建立了该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逻辑结构,选用Java、Jena等开发了对应的协同物流的业务知识管理系统。最后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邓建新  陶乐  范仁军  苏小根  
为给协同物流运营提供便利,规范其运营知识管理并实现其业务自动感知等,在前期得出的协同物流业务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基于本体来构建协同物流的业务知识管理系统,分析了基于本体的协同物流业务知识的构成原理,建立了知识管理系统的功能结构;提出了协同物流业务本体的构建思路,建立了协同物流业务本体的构建方法、流程,并使用OWL构建了本体;建立了该知识管理系统的技术逻辑结构,选用Java、Jena等开发了对应的协同物流的业务知识管理系统。最后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涛  
以组建知识联盟的方式来解决图书馆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依靠知识协同平台把读者与知识联盟关联起来。结合知识联盟和知识协同服务,探讨知识联盟环境下图书馆知识协同服务的路径和方法,给出了基于知识联盟的图书馆知识协同服务系统模式,并对系统模式的运行进行了探讨。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裘江南  王婧贤  
Web 2.0时代,在线知识社区(OKC)成为生产、分享和获取知识的重要平台。如何更高效快速地完成知识序化,为人们及时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知识成为OKC平台关心的问题。本文基于互动团队认知理论(ITC),提出了OKC知识序化效率的影响因素模型,探究团队异质性和团队互动过程对知识序化效率的影响。本文以英文版维基百科为研究平台,使用其自带的"Random featured article"功能随机抽样100个特色词条,通过API爬取词条和编辑者客观真实数据,使用偏最小二乘(PLS)路径分析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知识异质性和经验异质性对知识序化效率无显著直接影响。知识异质性对知识协作和认知冲突存在正向影响。经验异质性对认知冲突有负向影响。知识协作和认知冲突都正向影响沟通协调,而沟通协调对知识序化效率呈U形影响。本研究扩展了OKC序化相关研究和理论,同时也为OKC平台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苏加福  杨涛  张娜  
针对协同产品创新系统(CPIS)知识传播的特征,从知识活动微观层面对CPIS知识传播机理进行研究。在分析CPIS知识传播过程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SIS疫病传播思想,将知识传播影响因素抽象为知识传播过程中的参数变量,构建基于元胞自动机的K-SIS(knowledge-SIS)知识传播模型;以团队平均知识水平与知识水平标准差作为知识传播绩效的度量,仿真研究知识黏性、主体间信任度、团队协同关联强度以及知识遗忘等因素对知识传播过程的影响情况。为组织提高CPIS知识传播效率提供参考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小语  刘文云  刘肖霞  
[目的/意义]为推动机构知识库应用,探索机构知识库和智库的有机融合,构建智库型机构知识库,创新机构知识库实践。[方法/过程]通过对机构知识库与智库内涵及应用实践的研究,用协同理论分析机构知识库和智库协同发展的可行性,以资源、技术、服务为切入点,构建智库型机构知识库模型。[结果/结论]机构知识库面临理论和实践脱节、缺乏用户体验、服务功能欠缺等问题,基于知识协同理论从用户层、需求层、服务层、交流层提出智库型机构知识库构建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于曦  
嵌入式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学科服务模式,要求馆员主动融入用户的信息环境,随时解决用户遇到的各种问题,满足用户在学习、教学和科研过程中的各种需求。文章分析了嵌入式服务开展的影响因素,阐释了知识协同理论与嵌入式服务的关系以及应用在嵌入式服务中的意义,构建了基于知识协同的嵌入式服务模型,对模型中各相关要素进行了分析,以期提高嵌入式服务的质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勋  苏新宁  孙立媛  郑昌兴  
文章将社群视为知识服务中用户聚合形成的社会化有机群体,并作为研究对象,从协同合作的视角去思考这个由多用户组建的社群其成员的选择。首先,建立了用户个体能力模型,描述用户学习及基于学习的行为调整过程,并进一步给出了用户行为调整的内在逻辑。其次,研究了社群成员的选择模型,分析了社群的组织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各用户间协同关系的评价方法,并从个体表现与协同表现两个维度给出了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GRASP算法,对提出的社群成员选择模型进行求解,并通过算例验证了算法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亮  琚春华  
配送任务具有位置移动、情境依赖、环境多变等典型的移动工作任务特征,需要及时准确地获得与任务相关的知识服务支撑。因此,如何建立基于任务情境感知的配送知识智能推送服务系统,是目前国内外情境感知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定义用户—网络—资源和产品4维任务情境的基础上,提出了配送任务情境管理模型,建立了基于情境管理的协同配送服务框架模型及其机制,实现了面向配送主体的任务情境信息或知识的主动智能推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