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71)
2023(13616)
2022(11430)
2021(10858)
2020(9393)
2019(21047)
2018(20736)
2017(38838)
2016(21490)
2015(24723)
2014(24263)
2013(22980)
2012(21010)
2011(18717)
2010(18550)
2009(17058)
2008(16775)
2007(15158)
2006(12527)
2005(10775)
作者
(58732)
(49181)
(49086)
(46718)
(31006)
(23683)
(22600)
(19379)
(18464)
(17471)
(16530)
(16409)
(15445)
(15386)
(15199)
(15091)
(14955)
(14538)
(14244)
(14139)
(12127)
(11888)
(11880)
(11260)
(11071)
(11045)
(11020)
(10866)
(9928)
(9883)
学科
(79249)
经济(79167)
管理(63367)
(59061)
(49724)
企业(49724)
方法(40516)
数学(36192)
数学方法(35653)
(22626)
中国(21337)
(20729)
业经(16985)
技术(16974)
(15562)
(15474)
贸易(15461)
理论(15247)
(15054)
(14898)
财务(14853)
财务管理(14813)
地方(14753)
(14242)
企业财务(14082)
农业(13816)
教学(12796)
(12257)
(12223)
银行(12223)
机构
大学(295509)
学院(292436)
(116145)
经济(113745)
管理(113726)
理学(98734)
理学院(97709)
管理学(95793)
管理学院(95238)
研究(91513)
中国(68005)
(60845)
科学(56129)
(53447)
(46368)
(44344)
中心(44229)
业大(43943)
(43689)
财经(42877)
研究所(40523)
(40368)
师范(39934)
(39003)
北京(37591)
农业(36682)
经济学(35875)
(34787)
(33400)
技术(32658)
基金
项目(200089)
科学(157661)
研究(147899)
基金(143625)
(124254)
国家(123209)
科学基金(107101)
社会(92184)
社会科(87480)
社会科学(87456)
(80381)
基金项目(76021)
教育(71937)
自然(69563)
自然科(68046)
自然科学(68025)
(66965)
自然科学基金(66824)
编号(60913)
资助(58438)
成果(49744)
重点(44977)
(44439)
(44053)
课题(42350)
(42328)
创新(41247)
大学(39151)
科研(39078)
教育部(38686)
期刊
(117457)
经济(117457)
研究(82062)
中国(59339)
教育(45033)
学报(44703)
(44093)
管理(41783)
(40155)
科学(39407)
大学(35259)
学学(31973)
技术(29440)
农业(27626)
(23141)
金融(23141)
财经(21107)
业经(19190)
经济研究(19100)
(18207)
图书(17126)
(15999)
问题(15478)
技术经济(14775)
统计(14303)
科技(13856)
(13808)
财会(13528)
(13493)
理论(13209)
共检索到4227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覃红霞  张金丹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保障教学秩序与师生的生命安全,美国高校纷纷将面授教学改为在线教学。但学生却认为,在线教学质量低下,无法与面授教学媲美,由此爆发了大规模在线教学案件。通过分析107件美国高校在线教学案件可以发现,案件争议焦点主要聚焦于将面授教学改为在线教学是否涉嫌教育失职、不当得利、违反合同、侵犯权益和财政转移等问题。虽然由于各州法律、判例、法官研判等原因,案件的审判结果略有差异,但是各类案件的核心问题均在于美国高校学生认为在线教学的质量远低于面授教学。新冠肺炎疫情作为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凸显了美国高校在线教学的质量保障与质量评价问题。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唐雪萍  陈丽  
2020年上半年,为了切实保障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能够正常学习,教育部号召全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引发了公众对在线教学的广泛讨论。本研究以2020年2月1日到2020年4月1日在线教学相关的新浪博客文本为分析对象,利用NVivo工具分析了教师、家长和其他主体(非教师、家长群体)三类人群对在线教学的态度与认知。研究结果表明,三类人群对在线教学效果均持质疑态度,但教师主体对在线教学的技术接受度提升,家长主体对教师的认可度增加。在中小学在线教学情境下,教与学再度整合的有效途径仍有待探索,尤其是学习支持服务的供给。新场景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在线教学对观念的变革作用开始显现。因此,后疫情时代应借助疫情期间的实践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资源供给,建立教师协同研修机制,深入形成家校合作育人新生态,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使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果常态化留存并继续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唐雪萍  陈丽  
2020年上半年,为了切实保障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能够正常学习,教育部号召全国开展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中小学在线教学实践,引发了公众对在线教学的广泛讨论。本研究以2020年2月1日到2020年4月1日在线教学相关的新浪博客文本为分析对象,利用NVivo工具分析了教师、家长和其他主体(非教师、家长群体)三类人群对在线教学的态度与认知。研究结果表明,三类人群对在线教学效果均持质疑态度,但教师主体对在线教学的技术接受度提升,家长主体对教师的认可度增加。在中小学在线教学情境下,教与学再度整合的有效途径仍有待探索,尤其是学习支持服务的供给。新场景下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的交往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在线教学对观念的变革作用开始显现。因此,后疫情时代应借助疫情期间的实践经验,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资源供给,建立教师协同研修机制,深入形成家校合作育人新生态,通过体制机制的变革使疫情期间在线教学成果常态化留存并继续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大光  
由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线上教学正在我国高校全面铺开,线上教学正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目前的特殊背景下,对线上教学进行质量评价似乎为时尚早。通过此次大范围线上教学,重新认识教育技术的力量和价值,促进"应急式"的线上教学成为"常态化"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实现内涵式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需要思考的重大问题。从个人体验的视角和经历,回溯我国高校教育技术40年的演进路径,介绍国外高校教育技术的发展水平和能力,探讨国内推进教育技术的困境。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玮炜  吕映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中断了高职学校的教学进程,使教学组织陷入困境。在线教学的及时介入有助于重组教学秩序,恢复教学生态,提振抗疫信心,使高职免于陷入教学停摆的局面。但是,低效的互动性和难以开展的实践操作性也显示在线教学在适应高职类型教育上仍有较大局限性。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教学观念,重塑教学格局,加大教学资源库建设,完善支持在线教学的制度。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衣文玉  王淑荣  
为防止一场大规模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教育部做出延期开学的决定,并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做好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本研究基于对培智学校学生在疫情期间的情绪行为与学习特点的分析,对居家教学提出了如下对策:以问题为导向,做好情绪管理,消除抗拒行为;结合居家资源,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实施方案;尊重学生及家长差异,合理做好居家学习管理工作,并对下一步教学工作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越秋  王军  董泽华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员工易受到感染、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订单到交货期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企业选择延长假期还是复工面临两难选择。文章利用三参照点理论、决策四力影响因素、前景理论和助推思想对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决策行为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复工决策除了受外部环境、内部组织、任务要求及个人需求的影响之外,更重要的还取决于先决条件,即零感染;企业在复工决策时处于损失心态下的行为是风险偏好型,而政府的助推政策和企业复工参照点的动态变化等因素,能很好地提升企业在深度不确定环境下承受和应对风险的能力,保障企业复工决策的顺利实施。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丽   张祯  
基于新冠肺炎疫情下医药电商交易规模的爆炸式增长,对医药电商在线评论进行文本分析,以某B2C医药电商平台2019?2021年在线评论数据为样本,利用LDA主题模型提取在线评论蕴含的主题,并构建情感词典融合深度学习的情感分析模型,对评论和主题词进行情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消费者网购医药商品始终关注平台的可靠性、物流服务、商品价格、药品的使用效果;2)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消费者对服务态度、商品品牌、购买便捷性有很大关注度;疫情爆发后对感冒类和维生素类药品关注度更高,疫情的爆发会影响消费者的购药决策;后疫情时代,消费者更关注商品性价比、购买快捷性以及药品的品质;3)消费者对于在医药电商平台进行购药整体上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态度;4)负面在线评论主要集中在价格、药效、处方药购买、虚假宣传、物流包装、限购等方面。本研究挖掘出疫情下消费者对于网购医药商品的需求重点和痛点,对医药电商平台改善服务质量提供建设性意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天军  张丽  刘军弟  霍学喜  
为了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推动苹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产业经济研究室基于987名苹果相产业者的调研数据,从生产、储藏和销售环节系统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苹果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苹果生产环节对农资、劳动力、苗木供给和果园管理影响较大;在储藏环节涉果企业复工难,贮藏苹果出库率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贮藏企业、果农面临亏损风险;在苹果销售环节终端市场消费低迷、价格呈低走态势。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梁艳芬  
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突发,正从局部向全球扩散,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正在发酵且不断蔓延,2020年世界经济继续放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不排除个别国家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自身即受到疫情影响,也会有溢出,中国经济率先走出疫情意义重大。尽管疫情终将被控制,一系列措施也会使经济走出低谷,但风险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外部环境更加严峻、拯救经济的政策风险后遗症以及全球供应链产业链重置的挑战都不可低估。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钱学锋  高婉  
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总供给和总需求模型,分析此次疫情对中国物价的冲击。本文利用2018—2020年中国主要消费品和工业品的微观价格数据,借鉴Chen等的做法,将武汉"封城"作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时间点,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物价产生了负向冲击,但整体冲击幅度不大。武汉市作为新冠肺炎疫情的集中暴发城市,其整体物价下降幅度显著高于中国其他城市。中国其他城市物价受到的负向冲击没有因新冠疫情严重程度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也没有因其离武汉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收入差距较大的省份城市,其整体物价和食品零售价格受疫情负向冲击更大;贸易依存度较高的城市,其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受到的负向冲击更大;及时发放消费券的城市,其食品零售价格的恢复速度快于其他城市。本文以物价为切入点,从一个较新的视角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深入探究物价变化背后蕴含的深层经济机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支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姚前  
新冠肺炎疫情是当前全球面临的共同大考,各国正动员一切资源全力抗击疫情。疫情改变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许多正常时期似乎不那么重要的问题在疫情期间显得十分突出,其中就包括实物现金存在的携带病毒风险。它们从现场回收后要么直接销毁,要么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才能投放给客户。再加上社交隔离缘故,社会"去现金化"可能将进一步加速。现金数字化的必要性再一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业内人士注意到,最近美国推出2万亿元经济刺激法案时,其初稿曾包含数字美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晓云  杜崇珊  李成威  
美国是医疗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发达经济体中唯一没有实现全民医保的国家。其医疗体系特别是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尤为凸显。文章梳理了美国的百年医改历程,并在国际比较基础上总结其医疗体系的特点,探究美国医改屡遭失败的原因。美国医疗体系失灵折射的是其文化和制度在构建社会安全网络上的失效。与之对比,我国应有文化和制度自信,在医改中要避免类似误区,注重整体规划设计,确保各部分协调运行,防止制度碎片化;还应构建起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兼顾公平和效率。这样的制度设计在确保最低收入阶层能获得基本医疗卫生保障的同时,又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也有利于减轻财政压力。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诚颖  闻岳春  常雅丽  耿晓旭  
研究目标:测度并分析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至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研究方法:事件回顾研究法、纵横向分析法、比较静态分析法和路径分析法。研究发现: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持续发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产出下降、消费减少、投资下降、外贸受限、产业发展遭受较大损失、金融机构风险增加、短期内资本市场波动比较激烈等。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需在疫情后争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研究创新:经过全方位信息分析,本文探究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展对我国经济、产业、金融等各领域产生的影响及其具体路径。研究价值:既为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后稳定经济提供政策层面、经济层面和金融层面的对策建议,也为有关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柳颍  武佳藤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以及疫情后的消费走势,成为国内理论和实践的热门议题。本文利用微观数据,以居民家庭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居民消费意愿有所下降,"报复性消费"行为仅存在于极小部分人群中。(2)居民在疫情后选择减少消费的主要原因在于预期收入减少、产生预防性储蓄动机和理性消费倾向。(3)具有赡养老人负担、居住地为农村、学历水平较低、家庭消费占总收入比例较高、未拥有证券类资产与拥有保障类资产等因素对居民预期收入减少、预防性储蓄动机或理性消费倾向的产生具有显著影响。因此,疫情后短期内刺激消费措施可能会有一定效果,但中长期消费能否恢复甚至向好,则需要依据居民特征,从稳定居民的收入预期、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引导居民合理配置家庭资产等方面入手,出台更多具有针对性、前瞻性的政策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