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67)
- 2023(6857)
- 2022(5993)
- 2021(5400)
- 2020(4815)
- 2019(11290)
- 2018(11324)
- 2017(21946)
- 2016(11852)
- 2015(13672)
- 2014(13841)
- 2013(13846)
- 2012(13012)
- 2011(11822)
- 2010(11933)
- 2009(11022)
- 2008(11111)
- 2007(10282)
- 2006(8758)
- 2005(7772)
- 学科
- 济(53494)
- 经济(53452)
- 业(38017)
- 管理(36487)
- 企(29901)
- 企业(29901)
- 方法(27846)
- 数学(25050)
- 数学方法(24855)
- 农(15314)
- 财(13802)
- 技术(13707)
- 中国(12492)
- 贸(11300)
- 贸易(11299)
- 易(10958)
- 农业(10644)
- 学(10538)
- 业经(10472)
- 地方(10233)
- 制(8849)
- 务(8343)
- 财务(8319)
- 财务管理(8297)
- 和(7836)
- 企业财务(7818)
- 环境(7662)
- 技术管理(7477)
- 银(7359)
- 理论(7331)
- 机构
- 大学(180387)
- 学院(179385)
- 济(76071)
- 经济(74534)
- 管理(70662)
- 理学(61145)
- 理学院(60495)
- 管理学(59559)
- 研究(59474)
- 管理学院(59212)
- 中国(43575)
- 京(37475)
- 科学(37388)
- 农(33769)
- 财(32625)
- 所(31173)
- 业大(29258)
- 研究所(28494)
- 中心(28415)
- 江(27138)
- 农业(27024)
- 财经(26408)
- 经(23941)
- 经济学(23770)
- 北京(23349)
- 范(22526)
- 师范(22254)
- 经济学院(21739)
- 州(21391)
- 院(20559)
- 基金
- 项目(120390)
- 科学(94012)
- 基金(86615)
- 研究(86468)
- 家(75820)
- 国家(75254)
- 科学基金(63791)
- 社会(54439)
- 社会科(51729)
- 社会科学(51706)
- 省(48245)
- 基金项目(46591)
- 自然(41404)
- 自然科(40446)
- 自然科学(40432)
- 划(40261)
- 教育(40028)
- 自然科学基金(39719)
- 编号(35281)
- 资助(35224)
- 成果(28071)
- 重点(27353)
- 部(27158)
- 发(26110)
- 创(25791)
- 创新(24263)
- 课题(23785)
- 科研(23413)
- 教育部(23000)
- 计划(22597)
共检索到2567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杨德林 夏青青 马晨光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转移平台与互联网结合起来。由于线上技术转移平台的技术转移效率会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结果,使之成为学者和业界人士越来越关注的研究问题。从网络平台的特点出发,选取技术供需文本匹配为指标,分析在线技术转移平台的效率问题。运用文本表示模型和相似度计算模型,以2013年至2015年中国技术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的技术供需文本为样本,计算并评价技术供需文本匹配和语言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网络平台的供需文本匹配度较低,技术供需双方存在显著的语言差异,且语言差异与供需文本匹配存在显著的负相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完颜邓邓 童雨萱
采用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法,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为对象,从供需匹配视角分析其服务方式,发现有基于用户群体划分的分众服务、面向用户个体的个性化服务、基于需求变化的动态服务、应用可视化技术的资源查找服务、基于众包的参与式创新服务。我国公共数字文化资源整合平台应借鉴国外经验,建立供需反馈机制并融合新兴技术,保证资源供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辨别需求的共性及个性,确保服务供给有效性;实现多渠道公众参与,提升供需匹配精准度。
关键词:
供需匹配 公共数字文化 服务方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晏自翔 卞艺杰
[目的/意义]着眼于隐性知识的有效性,从隐性知识与其拥有者特征相匹配的视角研究隐性知识转移过程。[方法/过程]首先通过知识有用性和易用性分析,界定隐性知识与使用者的层次匹配关系;其次通过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特征分析,研究隐性知识转移的层次匹配关系;然后基于Herbart形式阶段理论,分析隐性知识转移的动态匹配过程;最后分析隐性知识转移匹配性的影响因素和提升对策。[结果/结论]从知识匹配视角提出了隐性知识的4层次匹配关系,构建了隐性知识转移的"知识建构—知识解构—知识重构"三阶段过程,引入了知识守门人作为隐性
关键词:
隐性知识 知识转移 知识匹配 知识守门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曲创 刘重阳
互联网经济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变化,各类平台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虚假信息、假冒产品等问题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本文研究了平台作为供需协调者时的信息策略,揭示了平台在不同竞争条件下控制用户信息的策略动机和相应的结果。研究表明,竞争环境下平台的策略行为会加剧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中国搜索引擎市场的案例证明搜索引擎在技术上实现的信息匹配效率与市场竞争策略存在根本性冲突,搜索引擎对夸张或虚假的广告存在策略性的宽容动机,导致搜索结果出现"劣币现象"。对虚假信息的惩戒、搜索中立原则的倡导是对平台进行监管的关键,也是互联网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关键词:
双边市场 平台竞争 信息匹配 劣币现象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陈希 樊治平 李玉花
针对知识服务中技术知识供给与需求的双边匹配问题,给出了一种两阶段决策分析方法。首先,依据技术知识供给主体和技术知识需求主体的满意度建立了匹配矩阵,并利用匹配矩阵筛选双边组合,产生候选匹配对;在此基础上,考虑以技术知识供需主体的满意度最大为目标,构建了多目标优化模型,并使用基于函数隶属度的加权和方法将多目标模型转换为单目标模型进行求解,获得了相应的匹配结果。实例分析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纲 余辉 梁镇涛 张羽帆
[目的/意义]技术交易是技术转移的关键环节,除技术内容的匹配外技术交易受到多方因素影响,研究技术交易中供需匹配的影响机制有利于促成技术交易。[方法/过程]文章以湖北省技术交易所过往交易合同数据为研究样本,基于TOE框架梳理技术、主体和环境三个层面的5个前因变量条件,应用QCA方法探究影响高成交率技术交易的条件组态和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高成交率的技术交易驱动机制有两条,即距离—政策—感知可靠的主观型和距离—政策—组织邻近—技术可靠的客观型。在两条路径中距离和政策都是重要因素,而主观的可靠性和客观的技术条件在一定程度上能产生替代效果。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夏勇毅
作为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新预算法的正式实施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启动了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限额管理,给地方债设立了"天花板",剥离了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仅存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纳入预算。本文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为分析对象,从资产结构、资产变现能力、负债总量、项目收益等方面,分析其资产与债务匹配性问题。
关键词: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资产 负债 匹配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缪昌武
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是提升技能型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因素。从学生、院校管理者和企业管理者三个层面开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匹配性调查研究,发现存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培养主体与需求主体对技术技能人才认识不匹配、人才培养对象对自身素质的认识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开展职业教育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提升职业教育办学质量;扭转职业教育内部“重学历”观念,强化不同学段学生技能培养;创新产教深度融合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优化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方式方法,倒逼职业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证参考。
关键词:
技能型社会 职业教育 学历 技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向国成 曾小明 韩绍凤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项目(CHIP)调查数据,基于反事实分析框架,运用匹配估计量方法,考虑农村家庭异质性,试图更加准确地估计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农村家庭收入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全国平均水平来说,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可使家庭人均收入提高10.6%: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中,西部地区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入效应最大,这与已有的研究结论正好相反。研究显示,传统线性回归方法由于忽略农村家庭异质性所导致的样本选择性偏差,高估了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收入效应,本文运用匹配估计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高名姿 陈东平
本文基于契约理论,在供需不匹配的视角下,形成完备分类的概念性分析框架,并利用农户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项Logit模型估计农地流转中的供需不匹配情况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地块不匹配是农地流转供需不匹配的主要表现形式,制度约束也是制约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重要因素;农地流转缔约的可能性与地块面积显著正相关,农户认知中的农地产权完整度、村组集体组织统一流转等制度特征对化解农地流转供需不匹配问题有显著作用。现阶段,由于地块不匹配问题难以通过农户间的农地流转解决,因此化解农地流转供需不匹配问题需要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安排。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静 付金存
产业转移是中国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在推拉框架下,转出区与转入区技术、成本、产业和经济势能的差异诱发产业势差,产业势差在经济系统推力和拉力共同作用下转换为转移动能,揭示了产业转移发生的内在机理。为推动中国区际产业有效转移,需重塑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完善转入区产业承接甄别机制,优化转入区软硬环境,以建立合理的区际产业分工体系。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发生机制 推拉理论 产业势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欧阳小迅 黄福华
以物流产出距离函数为分析框架,提出并定义物流匹配效率的概念,运用中国30个省市地区1999—2008年相关面板数据,通过构建非参数的生产前沿面函数模型,对中国地区物流匹配效率进行全面测算,同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区域间物流匹配效率的差异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发现:中国物流业整体效率并不高,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整体水平偏低;中国东、中、西部的物流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依次降低,且差异明显;在物流匹配效率的影响因素中,地区人均资本、所有制结构、物流业人力资本质量及专业化程度表现出显著正效应。实现物流匹配效率的提升,必须在持续投资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的完善及配套资源的及时跟进;深化产权结构改革,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赵星 董晓松
将渠道功能与在线任务复杂度相联系,通过反事实分析框架下多元向量自回归法,实证评估了新增移动渠道在搜索型、体验型、时间临近型三种产品类别情况下对传统在线渠道的差异性影响。首先从访问和搜索等维度区别了传统在线渠道与移动渠道的能力,然后以信息标准化和时间临界性区分了在线任务的复杂度,随后将在线零售平台连续36个月的零售数据代入基于向量自回归计量方法的反事实分析模型,最终评估了移动渠道带来的弹性改变。研究表明在线任务复杂度与渠道能力有显著的匹配效应,不同产品需求情形下,移动渠道对传统在线渠道发挥着不同的替代与补充效应。
关键词:
反事实分析 全渠道策略 向量自回归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小伟 肖宇澄
网络互助平台是我国互助保障领域的新事物,具有鲜明的"低门槛"和"公益性"特征,近年来,吸引了大量互联网用户的参与。目前各网络互助平台在会员准入、损失均摊、责任范围等方面已经建立起比较清晰的互助规则。与商业保险的经营规则相比,网络互助平台在准入和支付方面的规则比较宽松,在定价方面也忽视了会员的差异,使得其不仅面临着会员的逆选择风险,还面临着会员的事后道德风险。参与成本和风险不相匹配的问题会导致激励扭曲,损害绝大部分会员的利益,对网络互助平台运作的可持续性带来挑战。对比网络互助平台的运营方可以采取一些措施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影响,从而增强平台运作的可持续性。同时,监管机构也应该在条件成熟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