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93)
- 2023(13783)
- 2022(11959)
- 2021(11381)
- 2020(9428)
- 2019(21643)
- 2018(21371)
- 2017(40649)
- 2016(22381)
- 2015(25086)
- 2014(25119)
- 2013(24605)
- 2012(22486)
- 2011(20480)
- 2010(20267)
- 2009(18730)
- 2008(17983)
- 2007(15772)
- 2006(13830)
- 2005(12216)
- 学科
- 济(82563)
- 经济(82427)
- 管理(62551)
- 业(57189)
- 企(47778)
- 企业(47778)
- 方法(37482)
- 数学(32041)
- 数学方法(31541)
- 农(23259)
- 中国(22468)
- 学(21697)
- 财(21098)
- 业经(19101)
- 制(17407)
- 地方(16923)
- 农业(15437)
- 理论(14992)
- 贸(14890)
- 贸易(14883)
- 易(14458)
- 和(14138)
- 环境(13428)
- 技术(13188)
- 银(12936)
- 银行(12876)
- 务(12764)
- 财务(12681)
- 财务管理(12652)
- 融(12592)
- 机构
- 大学(317273)
- 学院(313314)
- 管理(121204)
- 济(116501)
- 经济(113673)
- 研究(107842)
- 理学(104945)
- 理学院(103685)
- 管理学(101682)
- 管理学院(101129)
- 中国(77943)
- 科学(70349)
- 京(68566)
- 农(55202)
- 所(55113)
- 财(54146)
- 业大(50821)
- 研究所(50543)
- 中心(48332)
- 江(45519)
- 农业(43590)
- 北京(43506)
- 财经(43244)
- 范(42869)
- 师范(42360)
- 院(39623)
- 经(39298)
- 州(37280)
- 师范大学(34334)
- 技术(34315)
- 基金
- 项目(219500)
- 科学(170518)
- 研究(158111)
- 基金(157271)
- 家(138987)
- 国家(137818)
- 科学基金(116455)
- 社会(96803)
- 社会科(91303)
- 社会科学(91275)
- 省(86070)
- 基金项目(83270)
- 自然(77489)
- 自然科(75563)
- 自然科学(75542)
- 自然科学基金(74172)
- 划(73555)
- 教育(72670)
- 编号(65021)
- 资助(64823)
- 成果(53614)
- 重点(49636)
- 部(47537)
- 发(46671)
- 课题(45425)
- 创(45258)
- 科研(42189)
- 创新(42177)
- 计划(40734)
- 大学(40425)
- 期刊
- 济(129119)
- 经济(129119)
- 研究(91510)
- 中国(61300)
- 学报(56525)
- 农(50733)
- 科学(49897)
- 管理(44013)
- 大学(42364)
- 学学(39656)
- 财(39574)
- 教育(38818)
- 农业(35301)
- 技术(25960)
- 融(24788)
- 金融(24788)
- 业经(21399)
- 财经(20565)
- 经济研究(19882)
- 图书(18320)
- 业(17498)
- 经(17416)
- 问题(16826)
- 科技(16028)
- 版(15932)
- 理论(15290)
- 业大(15117)
- 实践(14138)
- 践(14138)
- 技术经济(13818)
共检索到4561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严炜炜 谢顺欣 曹灿瑜
随着信息隐私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关注,在线学术社区隐私保护已成为落实信息隐私政策,控制在线学术交流隐私风险的关键领域,比较在线学术社区隐私保护,有助于全球化在线学术交流安全环境的构筑。文章针对6个代表性在线学术社区的隐私政策框架内容及功能设置,从信息管理、技术安全、用户权力、责任意识、基础功能和高级功能等维度展开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平台隐私保护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在线学术社区隐私政策的整体架构具有一定相似性,但部分平台存在协议更新滞后、框架局限、内容不详等问题,且其功能的实践与保护框架存在偏差。建议在线学术社区重时效、细阶段、明路径,多管齐下完善隐私政策;划等级、分维度、限权力,多措并举平衡双方权责,进一步提升隐私保护水平。
关键词:
在线学术社区 隐私保护 隐私政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沈光亮
隐私保护具有丰富的道德内涵,读者隐私保护需在制度约束的同时,加强图书馆职业伦理建设,完善图书馆职业伦理规范,坚持服务公正,提高图书馆员的权益保护意识,使读者隐私保护成为图书馆员内在的职业理念和自觉的职业行为。
关键词:
图书馆管理 隐私保护 读者隐私 职业伦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杨祖卿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消费者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在数据隐私保护市场结构性缺陷之下,私法和公法二元架构的传统维度使得数据隐私保护乏力。为了维护消费者在自由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下所应享有的各项利益,促进数字经济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反垄断法维度对数字市场结构及其运行过程予以规制尤为必要。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实现数据隐私保护在反垄断法框架之内的自洽性面临着多重困境,其中包括:既有保护模式存在适用上的缺憾,侵犯数据隐私造成的损害难以评估以及量化,缺乏处理数据隐私利益与其他利益冲突的权衡方法。为此,反垄断法应合理、适度、灵活地介入数字市场中的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一是根据侵犯数据隐私的行为类型,合理选择并优化保护模式;二是发展替代性的数据隐私保护分析工具,通过结合市场势力分析或引入数据隐私保护的价格形成机制来评估隐私损害;三是根据具体行为和情景来权衡相应法律领域中所涉利益的重要性,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利益权衡方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敏 车雨霏 张艳
文章筛选出与用户在线隐私保护行为相关的50篇代表性研究文献,基于信息生态视角,从信息人、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环境等方面梳理了用户在线隐私保护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新媒体环境下的用户在线隐私保护行为研究已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但在理论模型的丰富性、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及影响因素的全面性等方面尚有不足。基于信息科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交叉学科视角,探究文化情境、交互体验等因素对在线隐私保护行为的作用机理、挖掘与隐私保护相关的隐私出售、隐私所有权等隐私行为特点等成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新媒体 隐私保护行为 系统综述 信息生态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党玺
金融隐私权利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事权利,日益受到世界关注。欧盟对金融隐私的综合保护模式,代表了世界最高的保护水平;美国对金融隐私的分业保护模式,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两种保护模式分别与其特殊的保护理念、社会经济背景相适应,借鉴意义非常大。文章在比较分析这两种金融隐私保护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金融隐私保护的现状,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
关键词:
金融隐私 信息 法律制度 比较
[期刊] 征信
[作者]
白银
个人信用信息利用与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根源于两者界限的模糊以及利益驱使下的信用信息滥用。我国个人公共信用信息适用的信息目录管理模式和个人市场信用信息适用的"同意—禁止"管理模式,虽对信用信息的采集范围有所规定,但关于隐私保护的规定尚付阙如。合理地平衡相关法律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对涉及人格部分应当以保护为主,而涉及经济利益的部分则应以利用为主。具体来说,一是明确与绝对保障人格尊严相关的隐秘领域,二是规制和充分利用个人信用信息目录,三是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分类管理与信息脱敏有机衔接,四是保障信息主体所具有的信用信息权利及其隐私保护。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贾松林
从图书馆隐私保护制度所包含的法律制度、行业制度及图书馆自身规章制度三个层面,对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及我国图书馆的读者隐私权保护进行了介绍、比较和分析,同时,在国外完备的隐私保护制度启示下,提出加强我国隐私保护制度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昊 张嵩 吕途
[目的/意义]智能系统使人们享受便捷数字生活的同时,也对用户隐私产生事实或潜在的威胁。尽管用户对威胁的感知及其规避行为有助于保证隐私信息的安全,但在好奇心和从众动机的驱使下,用户的隐私意识变得脆弱甚至瓦解。本文整合技术威胁规避理论和采纳动机理论中的好奇心与从众要素,探讨智能系统用户隐私意识对隐私保护意愿的作用机制。[方法/过程]收集296份有效问卷数据,采用PLS-SEM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隐私意识通过正向影响感知威胁和感知可规避性对用户隐私保护意愿起积极作用;好奇心和从众对隐私意识产生直接负面影响,并对隐私意识和感知威胁/感知可规避性之间的关系起着间接的调节作用。研究揭示了隐私意识对隐私保护意愿的作用路径和边界条件,加深了对用户隐私决策行为背后障碍类因素的理解,有助于智能系统服务企业进一步完善用户隐私保护措施,为智能信息技术应用提供良好生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臧国全 郭镕源 韩苗
[目的/意义]测度并检验隐私躺平的调节作用,建立隐私躺平对隐私保护行为的作用机理,构建用户隐私悖论的解释理论,提升用户隐私保护的实现路径。[方法/过程]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引入隐私躺平调节变量,构建隐私保护行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计量题项,测度隐私躺平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隐私躺平总体上消极影响隐私保护行为,具体上消极调节隐私威胁发生概率、反应效能与保护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积极调节感知收益、应对成本与保护行为之间的负相关关系,但对隐私威胁严重性、自我效能与保护行为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调节效应不显著。
关键词:
隐私躺平 隐私保护行为 保护动机理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斌
以网络调查为研究手段,以读者隐私保护政策为研究对象,在调研国内外读者隐私保护政策及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隐私保护政策的结构和内容,并详细阐述隐私保护政策应具备的9项内容。
关键词:
读者 隐私权 隐私保护 政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易斌 刘锦平 陈淑文
通过文献调查的方法,介绍国内关于读者隐私权保护的研究概况,就读者隐私权的理论基础、对国外读者隐私权保护的研究、读者隐私权保护的对策等研究主题进行了分类综述,并提出今后研究有待加强的五个方面。
关键词:
图书馆 读者隐私 隐私权保护 研究综述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易斌 黄华彩
简述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分析RFID技术侵犯读者隐私的典型情形,在借鉴美国保护RFID读者隐私权的经验基础上,提出我国应从立法、行业政策、技术及图书馆等四个层面来构建RFID读者隐私权保护体系。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彭宁波
当今数据成为国家和企业重要的战略资源,研究数据隐私保护对加强数据隐私管理与治理以及更好地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文献调研法,对国内数据隐私保护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从数据隐私保护相关概念、数据隐私泄露、数据隐私保护技术与方法、数据隐私保护法律、数据隐私保护对策五个方面进行综述。我国学界已经意识到数据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并展开了研究探讨,但是关于数据隐私安全和保护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数据隐私保护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拓展。
关键词:
数据隐私 隐私保护 大数据 数据治理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刘百灵 雷晓芳 董景丽
为确保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强移动应用的个人隐私保护至关重要。隐私设置和权限请求设置作为当前移动服务商向用户提供的主要隐私保护技术措施,其有效性受到争议,并未得到用户广泛的使用或采纳,这可能是因为用户无法通过隐私设置选择和控制移动应用收集的个人信息种类、使用目的与共享对象,且权限请求设置操作流程较为复杂。要想切实发挥隐私保护技术的积极效果,其应具备的技术特征不容小觑。本研究从给予用户对个人信息披露的细粒度控制的视角,针对现有隐私设置和权限请求设置提出两种技术特征,即隐私设置可操作性与权限请求设置有效性,并基于信号传递理论,探究这两种技术特征对用户拒绝提供个人信息和提供虚假个人信息意愿(简称“隐私保护行为意愿”)的影响机理。本研究采用基于情景的实验方法,共收集334份有效数据,应用PLS-SEM (partial least squares-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本研究提出的两种技术特征对用户的隐私保护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直接负向影响,并通过隐私担忧间接负向影响用户的隐私保护行为意愿;这两种技术特征对用户隐私保护行为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交互作用。本研究丰富和拓展了隐私保护技术设计与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并为移动服务商设计有效的隐私保护技术以提升竞争优势提供了启示,从而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长征
中国入世会带来两个方面的明显变化:一是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会继续登陆中国,在中国市场从事生产和营销活动;二是更多的中国企业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这两个方面都将涉及顾客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问题。前者将进一步激发中国消费者的数据隐私保护要求,后者则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适应世贸组织成员的隐私规则和法律,并改善与目标市场国家消费者的关系,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问题。我国在个人数据的隐私保护方面做得很不够,应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
入世 中国 数据 隐私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