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9)
- 2023(10787)
- 2022(8830)
- 2021(8093)
- 2020(6777)
- 2019(14588)
- 2018(14381)
- 2017(26249)
- 2016(14504)
- 2015(15974)
- 2014(15616)
- 2013(15122)
- 2012(13715)
- 2011(12480)
- 2010(12435)
- 2009(11360)
- 2008(11273)
- 2007(9859)
- 2006(8587)
- 2005(7569)
- 学科
- 济(50784)
- 经济(50709)
- 管理(44860)
- 业(39825)
- 企(32878)
- 企业(32878)
- 方法(21372)
- 数学(18040)
- 数学方法(17882)
- 学(15726)
- 财(15476)
- 农(14805)
- 中国(14235)
- 业经(12359)
- 制(12097)
- 贸(10168)
- 贸易(10164)
- 农业(10002)
- 务(9995)
- 财务(9967)
- 财务管理(9955)
- 易(9872)
- 环境(9559)
- 企业财务(9516)
- 体(9188)
- 和(9185)
- 地方(9115)
- 理论(9104)
- 技术(8860)
- 银(8606)
- 机构
- 大学(207051)
- 学院(206341)
- 管理(77501)
- 济(76318)
- 经济(74560)
- 研究(73666)
- 理学(67456)
- 理学院(66573)
- 管理学(65228)
- 管理学院(64880)
- 中国(55135)
- 科学(50959)
- 农(46402)
- 京(44913)
- 所(39370)
- 业大(37940)
- 农业(37193)
- 研究所(36531)
- 财(35408)
- 中心(33637)
- 江(31323)
- 财经(28374)
- 北京(27730)
- 范(27584)
- 师范(27121)
- 院(27016)
- 经(25954)
- 省(25341)
- 农业大学(24607)
- 州(24494)
- 基金
- 项目(149086)
- 科学(116524)
- 基金(109091)
- 家(100338)
- 研究(99734)
- 国家(99512)
- 科学基金(83439)
- 社会(63422)
- 社会科(59975)
- 社会科学(59955)
- 基金项目(58388)
- 省(58288)
- 自然(57711)
- 自然科(56279)
- 自然科学(56257)
- 自然科学基金(55280)
- 划(50294)
- 教育(45453)
- 资助(42705)
- 编号(38985)
- 重点(34476)
- 部(31796)
- 发(31320)
- 创(30965)
- 计划(30411)
- 成果(29996)
- 科研(29337)
- 创新(28957)
- 课题(27092)
- 科技(27032)
共检索到300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康东亮 王国鑫
在线健康社区是“互联网+医疗健康”的重要实践,也是患者开展主动健康管理及落实“健康中国”的重要途径。尽管在线健康社区商业实践如火如荼,但关于其巨额亏损及用户投诉的报道屡见不鲜,这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界对其价值的质疑。在线健康社区有何特点?对患者价值感知有何影响?以往研究尚未厘清。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选择健康知识搜寻及情感支持获取刻画患者健康资源利用行为,选择感知疾病严重程度、隐私关注和电子健康素养描述患者的个体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健康资源是在线健康社区用户价值感知产生的基础,患者的健康知识搜寻和情感支持获取行为正向影响其价值感知,且上述直接作用受到患者个体特征的调节。其中,感知疾病严重程度会削弱健康知识搜寻对患者感知价值的影响,但会增强情感支持获取的影响。用户的隐私关注会削弱健康知识搜寻对患者感知价值的影响,但电子健康素养会增强健康知识搜寻对患者感知价值的影响。在线健康社区持续性运营和发展需要进一步丰富健康资源,通过多样化、差异化服务鼓励用户主动参与,提升用户对在线健康社区的价值感。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刘子溪 朱学芳
在“健康中国行动”背景下,在线健康社区是促进健康信息和知识的生成及传播的主要阵地之一,本文从用户角度出发,考虑信息规避,研究在线健康社区患者用户行为策略交互影响,为在线健康社区持续发展、建设优化提供参考。通过构建患者用户参与在线健康社区问答的博弈演化模型,分析患者策略效益以及演化过程,并利用仿真探究参与问答中健康信息和知识接受程度、问答中健康信息和知识收益、参与问答信息风险成本等因素作用。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参数不同的情况下,系统稳定均衡结果存在差异。健康信息和知识接受程度、问答中健康信息和知识收益对患者用户参与问答概率正相关,参与问答信息风险成本与患者用户参与问答概率负相关。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宇颖 郭道猛
[目的/意义]在线健康社区中医患信任尤为重要。文章研究了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的哪些特征更容易获得患者信任,进而影响患者决策。[方法/过程]采用信任源可信度模型和信任传递理论,爬取好大夫在线上的真实医生数据,从信任视角研究在线健康社区中医生个人属性和在线口碑对患者择医行为的影响,并探讨疾病风险对医生能力信任和诚实信任影响的调节作用。[结果/结论]代表善意信任维度的医生回复频次和愿意开通的服务数量、代表能力信任维度的医生职称和代表诚实信任维度的医生信息披露程度以及起信任传递作用的在线口碑均积极影响患者择医行为。且疾病风险正向调节医生能力对患者择医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在线健康社区 信任 个人属性 在线口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杨锦锦 周晔 黄卫东 刘国祥 孙丛丛 樊超 陈立轩 李俊洋
目的:基于EQ-5D-3L量表测量结直肠癌患者健康效用值,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黑龙江省结直肠癌患者收治最为集中的三家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查,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Tobit模型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最终有效应答共300例患者,健康效用值平均值为0.590±0.310。患者在行动、自我照顾、日常活动、疼痛/不适和焦虑/抑郁5个维度存在问题的比例分别为50.0%、54.0%、55.7%、57.0%和57.3%。家庭年收入、治疗方案、疾病分期和是否进行造瘘等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结直肠癌患者健康效用值较低,家庭年收入、治疗方案、疾病分期和造瘘是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戴万亮 林小燕 侯楠 纪昱光
基于资源保存理论,探讨健康促进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分析个体能量的中介作用及特质感恩的调节效应。以63个团队348名团队成员为研究对象,开展两时点配对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健康促进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体能量在健康促进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员工特质感恩不仅正向调节健康促进型领导与个体能量之间的正向关系,还进一步调节健康促进型领导通过个体能量影响员工创新行为的间接路径。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强
本研究通过结构方程建模分析消费者感知价值对新媒体消费行为的直接影响机制,考察体验价值、功能价值和象征价值三类感知价值对新媒体消费意愿的影响,探索在性别差异情况下,三类感知价值对新媒体偏好作用的差异。研究发现新媒体使用意愿主要由功能性价值驱动而体验性价值影响最弱,反映了某类新媒体的演进,功能价值在增强,而体验性价值在弱化。功能性价值对新媒体使用意愿的影响在性别之间无差异,但男性与女性在体验价值对新媒体使用意愿的影响中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敬丽 刘梦莹 沈冲 于蕾 陆慧
目的:了解心脑血管疾病(CVD)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与医疗服务利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以2019—2020年宿迁市人群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专项调查中冠心病与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EQ-5D-3L量表评价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近1年门诊和住院服务利用率衡量卫生服务利用情况。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VD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对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结果:在调查期内,CVD患者的门诊服务利用率为49.38%;住院服务利用率为30.90%。调查对象总体健康效用值为(0.912±0.133),EQ-VAS得分为(68.93±13.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效用值每增加1个单位,患者接受门诊服务利用的可能性下降74.40%;接受住院服务利用的可能性下降61.40%。EQ-VAS每增加1个单位,患者接受门诊服务利用的可能性下降3.10%;接受住院服务利用的可能性下降2.80%。此外,结果显示,患有高血压的CVD农民患者更有可能利用门诊服务(P<0.05);男性、农民、文化程度较低、无任何医疗保险、不饮酒、同时患有糖尿病,且共患冠心病和脑卒中的患者更有可能利用住院服务(P<0.05)。结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影响卫生服务利用的重要因素,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能力建设,促进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优化,满足CVD患者的健康需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郭建鹏 王仕超 刘公园
基于全国266所本科高校94 36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以压力认知评价理论为框架分析学业压力源对压力反应的影响,及其受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压力应对方式的单独和联合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学业压力源正向影响压力反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积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缓冲效应,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加强效应;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压力应对方式对学业压力源与压力反应关系具有联合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揭示了压力反应的复杂形成机制,并为减轻大学生学业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提供了实践指引。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新鹏
本文基于机会平等理论和东部、中部和西部典型试点地区的一手微观调研数据,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了大病保险制度城乡统筹模式对城乡大病患者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不平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未统筹模式,大病保险制度城乡统筹对农村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自评健康均存在显著的积极效应,对于城镇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和自评健康则无明显改善作用。已统筹模式下,一元制相比二元补偿统一制模式,能够进一步改善城乡大病患者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状况,且对城镇患者的效应略高于农村患者。在机会平等理论事前和事后补偿原则下,城乡统筹模式下农村大病患者所面临的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公正缺口显著更小,说明大病保险制度城乡统筹能显著缓解城乡大病患者在医疗服务利用和健康方面的机会不平等。对于已统筹模式,在缩小城乡大病患者的机会不平等方面,暂无明显证据表明一元制模式相对二元补偿统一制更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雯雯 刘萍 徐伟
目的:探究慢性病门诊待遇对患者就医行为、健康产出以及医疗费用的影响。方法:基于南京市样本地区城乡居民高血压参保患者2019—2021年的就诊数据,利用个体时间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及Utest检验,分析慢性病门诊待遇与患者就医行为、健康产出以及医疗费用之间的数量关系。结果:当慢性病患者的年门诊实际报销比处于(42.99%, 64.11%)此区间时,增强门诊保障待遇,方可同时促进患者合理就医、保障患者健康以及控制医疗费用。结论:适度提高慢性病患者的门诊待遇,可以让慢性病患者有更合理的就医行为和更好的健康产出,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医疗费用的控制和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有效利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军军 王高玲 严蓓蕾
目的:通过健康贫困脆弱性的研究识别慢性病患者中的高脆弱性群体及其影响因素,为健康反贫困政策的调整与施行提供借鉴。方法:以2016年全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从慢性病患者个人特征、健康水平、卫生服务、医疗保障、疾病预防与控制5个维度出发,选取与其相关的21个评价指标对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贫困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tobit回归找出影响慢性病患者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关键因素。结果:慢性病患者个人特征中,城乡、年龄、性别和受教育年限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慢性病患者健康水平中,健康状态、两周不适、BMI指数和睡眠质量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中,医疗总花费、看病点满意度、对医生的信任度、看病地点和看病点医疗水平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慢性病患者医疗保障中,医疗保险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慢性病患者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吸烟和喝酒是健康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论:做好脆弱性评估工作,精准识别脆弱性较高的慢性病患者;构建多元参与的共治网络,建立健康贫困脆弱性预警体系;完善慢性病患者医疗服务及医疗保障体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艳 吴鹏
[目的/意义]为了将大数据更好地用于循证决策,文章构建了循证决策视角下的患者健康主题分析模型。[方法/过程]首先使用LDA主题模型对高血压问答数据进行主题探测,并结合文献提炼出高血压八大主题;再次使用问卷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主题探测结果进行评估;最后对得到的证据进行实践讨论。[结果/结论]文章对大数据和循证决策的结合做了尝试性探索,结果表明循证决策视角下的患者健康主题分析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关键词:
循证决策 主题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医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贤 蓝英
目的是对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三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进行评估。方法为利用SF-36健康调查量表对四川省南充市三种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状况的8个评价维度进行评估,评估结果采用交叉分析、卡方检验、单因素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分析。结果是在健康评价的八个方面中,高血压老年患者在总体健康、活力、生理职能、精神健康四个健康方面表现较差;糖尿病老年患者在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活力、精神健康、躯体疼痛、情感职能七个健康方面表现较差;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在活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七个健康方面表现较差。高血压老年患者健康状况最好,糖尿病老年患者其次,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健康状况最差。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总体健康这个维度对高血压、糖尿病老年患者健康变化的解释程度分别为41.8%、58.1%;活力这个维度对恶性肿瘤老年患者健康变化的解释程度为50.5%。结论是三种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生活质量较差。对于这三种慢性疾病的治疗除了要按照医生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外,还需加强心理辅导。政府要增加对慢性病防治的资金投入,加强慢性病预防知识宣传。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远哲 陈红 赵小会
对影响员工心理健康的外界输入性因素进行探索、整合,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员工心理健康的外界输入性因素框架。引入心理资本,探究其在外界输入性因素影响员工心理健康时所产生的调节作用。以408名企事业单位员工作为调研对象,采用层级回归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发现:37.5%的员工的心理存在异常情况,员工心理健康普遍存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心理资本的子维度(韧性)在工作因素与员工心理健康之间、家庭因素和员工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在此研究基础上,基于组织、个体及心理资本三个角度,提出相应沟通、协调、预防、控制等解决员工心理健康问题的管理对策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邓朝华 洪紫映
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作为线下医疗健康服务的补充对缓解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等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信任作为人际关系的基石对在线的医患关系有深刻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在线医疗健康服务中的医患信任问题。有诸多因素影响医患信任,医患信任的提升对患者的行为意向也有积极影响。以在线医患信任为核心,重点从患者角度研究在线医疗健康网站中医患信任的影响因素,分析个人、网站、医院和医生4个方面的影响。同时,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从宏观上也会影响在线患者信任和患者行为意向,也将其纳入分析。基于此,以信任模型的概念框架以及感知风险和感知收益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