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3103)
2022(2769)
2021(2888)
2020(2463)
2019(5660)
2018(5672)
2017(9710)
2016(6506)
2015(8050)
2014(8315)
2013(7521)
2012(7287)
2011(6553)
2010(7202)
2009(6622)
2008(6892)
2007(6589)
2006(6065)
2005(5835)
2004(5135)
作者
(18778)
(15585)
(15478)
(15117)
(9937)
(7634)
(7164)
(6086)
(6066)
(5970)
(5504)
(5308)
(5041)
(5022)
(5004)
(4988)
(4697)
(4638)
(4600)
(4500)
(4274)
(3964)
(3903)
(3890)
(3617)
(3520)
(3434)
(3433)
(3404)
(3310)
学科
(16959)
经济(16920)
管理(15895)
(13481)
(10915)
企业(10915)
教育(10012)
教学(8169)
理论(7980)
中国(7926)
(6925)
(5808)
(5765)
(5618)
方法(5504)
学法(5073)
教学法(5073)
学理(4219)
学理论(4219)
农业(4159)
研究(4078)
业经(4062)
数学(4010)
(3989)
银行(3976)
(3747)
(3726)
政治(3725)
思想(3700)
数学方法(3680)
机构
学院(88676)
大学(88099)
研究(31567)
(26089)
管理(25566)
经济(25004)
中国(24314)
科学(21271)
(20792)
理学(20334)
理学院(19953)
管理学(19056)
管理学院(18920)
(17675)
(16772)
(16539)
师范(16397)
(16075)
研究所(15416)
(15222)
中心(14770)
技术(14481)
北京(14205)
教育(14035)
(13724)
师范大学(12629)
业大(12570)
农业(12340)
职业(12340)
(11716)
基金
项目(47407)
研究(39382)
科学(35013)
基金(28232)
(23923)
国家(23572)
教育(22814)
(21121)
社会(19640)
编号(19443)
成果(19047)
科学基金(18797)
社会科(18081)
社会科学(18073)
(17546)
课题(15677)
基金项目(14020)
(14000)
资助(13185)
项目编号(11522)
自然(11515)
重点(11425)
自然科(11241)
自然科学(11238)
(10976)
自然科学基金(10973)
大学(10951)
规划(10383)
研究成果(10144)
(10137)
期刊
(38603)
经济(38603)
研究(31732)
教育(31575)
中国(30284)
(16277)
学报(15742)
(13228)
科学(12837)
大学(12237)
管理(11336)
农业(11011)
技术(10738)
学学(10569)
职业(9194)
(9160)
金融(9160)
图书(7090)
财经(6026)
业经(5913)
(5767)
论坛(5767)
(5643)
(5348)
技术教育(5165)
职业技术(5165)
职业技术教育(5165)
书馆(5129)
图书馆(5129)
(5113)
共检索到1600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王洁  
科学探究源自于问题,科学史上的每一项重大发现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问题不仅是探究活动的第一步,也是学生思维的起点,它贯穿于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既然"提出问题"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在小学科学课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一、营造探究环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姚本先  
一、思维与问题意识 思维是人脑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以及以已有知识为中介进行推断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概括性和间接性是其主要的特征。由于思维总是与问题联结在一起,而问题既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所以,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认为,问题性也是思维的重要特征之一。思维的问题性表现为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晓蔚  
"触屏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具备快速获取海量信息的能力,但更需具备在实践中发现和判断问题的意识和审慎明智地应用最佳证据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未来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问题意识和循证能力。循证能力是理性判断超越主观臆断的结果,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重要构成;问题意识是循证过程中得到滋养的人文素质之一,能进一步激发新的循证过程,发展循证能力。问题—循证式高校教育模式可以实现二者相长,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中国  
科学课是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增设一门广域综合课程。科学课教师的培养作为一种新的探索,存在着专业设置的无序性、目标定位的宽泛性、课程设计的杂乱性以及组织运行的低效性等问题。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政府、学团和高校多方联合,通过法律规制、专家引领和管理创新等措施协同进行。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郝明君  王光明  
认为问题意识是影响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产出的重要因素,指出目前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的问题意识状况不容乐观。在分析问题意识及重要性的基础上,对人文社科研究生问题意识缺失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文本解读、社会现实观察及作用于二者的逻辑思维路径三个研究域,从知识储备、学习方式、现实观察和方法指导四个方面探讨了培养、强化人文社科专业研究生问题意识的策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凤桥  
博士生需要经过一定的环节才能完成系统的学术训练,其中博士论文是核心。在完成博士论文时,研究问题的确立既是第一步,也贯穿研究的始终,是论文的灵魂,反映着论文的价值与贡献。问题意识的培养就是要进行不断的智力挑战,反复在理论与现实之间对话,找出无法从一般认知上解释的关系,从而提出对于自己和学术共同体都可以成立的质疑,这个质疑基于知识体系中的缺口。培养博士生问题意识要注重批判性思维、客观中立、实然性原则、竞争性假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健  
问题意识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础,.发觉问题意识是解决和治疗企业发展滞后的关键所在。人才是企业的未来,而创新型人才更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如何在问题意识诉求下,努力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是我们主要研究的主要课题。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高方  
从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出发,认为要做出高水平有创新性的博士学位论文,需从基础入手,开拓学术视野,增强问题意识,避免研究的片面性和重复性,将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博士研究生学习和研究的各个环节,在研究过程中逐步提高,在积累中寻求突破。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彩虹  
高职生物课研究的是生命的起源、进化、构造、发展与环境互动关系的一门课程。从某种程度上讲,高职生物课就是一门实验科学。长期以来,高职生物实验课的三废排放及病原生物的危害一直未能引起教育部门和教师的重视。环境保护原则、以人为本原则是高职生物实验教学应遵循的原则。面对高职生物实验教学学生环保意识的缺失,教师应采取思想渗透、随堂提醒、充分利用实验材料、拓展课外活动等途径,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莉花  
职教教师应接受系统的专业化教师教育。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前培养阶段的合理化设计,是保障职教教师专业化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关键。在职教教师的职前培养中,除了专业科学和职业教育学课程外,职业理论与实践及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构建与实施是培养未来职教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方面。专业科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培养未来职教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专业教学能力尤为必要。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建军  
作家具有清晰的"读者意识",而学生多倾向于针对主题进行立意。要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首先要分析其内容以及不同类型写作中的读者意识的情况,其次才谈得上如何培养。而过程写作教学将最具读者意识的"说"引进课堂,熟悉的读者与作者在互动中有力地建构文本,因而在培养读者意识方面比沉默孤独的传统写作教学课堂更具优势。真实写作即高质量写作。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沈兴庆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火花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关键是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和艺术化的教学方式,以及生动形象的语言开展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梅芳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创造地布置作业是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业形式灵活多样,使学生感受作业的乐趣,既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又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晶晶  
本文立足于声乐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声乐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审美意识的原因,进一步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助力于声乐的快速发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议,旨在促进声乐教学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声乐人才,更好的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自晓倩  
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每个中国人都肩负着传承文化的责任。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发挥教育在树立人们文化传承意识方面的作用,是思想政治课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思想政治内容中,最适合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的,自然是《文化生活》部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