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5)
- 2023(1783)
- 2022(1520)
- 2021(1444)
- 2020(1150)
- 2019(2453)
- 2018(2397)
- 2017(4707)
- 2016(2382)
- 2015(2648)
- 2014(2520)
- 2013(2473)
- 2012(2311)
- 2011(2054)
- 2010(2062)
- 2009(1980)
- 2008(1988)
- 2007(1966)
- 2006(1882)
- 2005(1499)
- 学科
- 济(10303)
- 经济(10166)
- 企(6589)
- 企业(6589)
- 管理(6519)
- 业(6202)
- 方法(4703)
- 理论(4229)
- 和(4220)
- 业经(4192)
- 中国(3781)
- 社会(3671)
- 农(3376)
- 企业经济(2896)
- 经济理论(2862)
- 学(2725)
- 财(2667)
- 教育(2237)
- 制(2042)
- 数学(1944)
- 数学方法(1902)
- 农业(1855)
- 策(1742)
- 障(1667)
- 保障(1665)
- 社会保障(1665)
- 福利(1611)
- 工作(1603)
- 地方(1518)
- 问题(1451)
- 机构
- 大学(34745)
- 学院(33272)
- 济(13906)
- 经济(13608)
- 管理(12925)
- 研究(12079)
- 理学(11123)
- 理学院(10968)
- 管理学(10781)
- 管理学院(10698)
- 中国(8556)
- 京(7368)
- 财(7141)
- 科学(6529)
- 所(5700)
- 范(5610)
- 师范(5582)
- 财经(5578)
- 中心(5525)
- 江(5509)
- 经(5039)
- 研究所(4997)
- 社会(4891)
- 北京(4697)
- 师范大学(4649)
- 经济学(4422)
- 农(4295)
- 院(4240)
- 财经大学(4141)
- 州(3925)
共检索到55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剥削是人类历史上存在的一种经济关系。必须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互关系的理论来研究剥削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资本主义性质的剥削对经济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 ,因此在政策上应予以保护和支持。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要消灭剥削的。利用剥削 ,发展生产力 ,为最终消灭剥削创造条件 ,这是历史的辩证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沈文玮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概念、判断标准、存在原因、消灭路径等进行了广泛探讨,既有共识,也有分歧。在梳理学界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问题的四个原则,即坚持运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原则、坚持经济领域原则、结合生产过程原则和坚持社会阶级整体原则。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马克思主义 剥削理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后强 冯大力
剥削是特有的历史现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存在着剥削现象,也存在着类似于剥削的现象。本文将这些现象归纳为经济本质型剥削和知本优势型剥夺、公权力交易型剥夺、通货膨胀型剥夺、制度缺陷型非均分配、地区差别型非均分配等6种类型。尽管这6种现象定义有别,利害各异,但是,就其本质分析,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衍生出的财富分配与占有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处于优势的一方对于处于劣势的一方的利益的强势的或不公正的占有,是非均分配。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剥削 剥夺 非均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石,是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到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基本国情的科学概括,是党和国家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一理论创新成果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宝库的重大贡献。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金富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阐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与纲领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正确地分析国情,作出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大魁 张祖良
文章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应以初级公有制为主。社会主义初级公有制是指企业财产的公有化程度较低,公有组织的财产主要为其成员所有,企业产权由非国有为主的多元化股东出资所构成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制度和组织形式。从传统的公有制过渡到以初级公有制为主,应把产权制度改革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区分大中小企业以及全民与集体企业,采取不同的形式,分步推进,逐渐完成。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新城
按劳分配、按要素分配是两种分配方式,它们是由公有制、私有制两种所有制决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之所以以按劳分配为主,是因为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之所以还存在按要素分配,是因为存在处于补充地位的非公有制经济。不能把按月发放的工资看作是按劳分配,并把它在新创造价值中占"大头",解释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也不能把财务制度中年终经济效益分配的具体做法,当作按要素分配的依据。脱离所有制,仅用经济生活的表面现象,去解释现行分配制度的性质,是不妥当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光炳
剥削有纯经济剥削和超经济剥削两种类型。中国现阶段存在的剥削既是一个历史范畴 ,同时又是由现实条件决定的。评判剥削的功过应看其是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瑞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大意义四川联大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杨继瑞诚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不是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的,但十五大从党的纲领的高度,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初级阶段历经百年的长期性,作出了更为系统深入的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陈招发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失业现象,已逐渐为人们所承认,但是这一失业现象的实质是什么,它的存在形态怎样,尚不明确。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焕荣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的发展变动,也就必然具有既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也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中国的人口控制,七十年代以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却又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还在继续拉大的趋势下,要在下世纪中叶使我国经济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无疑要在国际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廖曙辉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芸芸
我国农村的民间借贷,是自借贷这一活动产生以来就有的,有其悠久的历史。全国解放以后,随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化,时起时伏。尽管人们对它认识不一致,有承认,有否定,国家也曾采取措施限制,进行干预,却始终未能阻止其发展。在目前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民间借贷更加活跃,其规模、数额、影响都呈增大的趋势,特别是利率有明显的上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少民
在全国深入改革、进一步开放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激烈竞争的形势之下,我区应把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法宝”之一。但是,如何使之成为真正的而不是口头上的形式上的“法宝”,仍是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分析研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我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