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4)
2023(2231)
2022(2033)
2021(2219)
2020(1790)
2019(4434)
2018(4133)
2017(6602)
2016(3864)
2015(4771)
2014(4896)
2013(4819)
2012(4936)
2011(4585)
2010(4683)
2009(4718)
2008(5068)
2007(4341)
2006(4056)
2005(3866)
作者
(12497)
(10620)
(10552)
(10030)
(6849)
(5226)
(4833)
(4158)
(4068)
(3942)
(3779)
(3552)
(3506)
(3408)
(3324)
(3215)
(3145)
(3141)
(3082)
(2983)
(2760)
(2609)
(2605)
(2518)
(2459)
(2397)
(2369)
(2368)
(2193)
(2192)
学科
(17062)
经济(17039)
管理(11209)
(10410)
(9014)
企业(9014)
方法(6578)
中国(5923)
数学(5145)
(5066)
数学方法(4994)
(4697)
(4449)
(3736)
(3501)
贸易(3496)
业经(3479)
理论(3428)
(3402)
地方(3366)
(3302)
(3039)
农业(3006)
教育(2855)
(2853)
(2830)
金融(2830)
(2730)
银行(2723)
(2652)
机构
大学(60427)
学院(58426)
研究(24306)
(22016)
经济(21375)
中国(19884)
管理(19604)
理学(15900)
理学院(15645)
科学(15496)
管理学(15202)
管理学院(15092)
(14547)
(13327)
研究所(11829)
(11466)
中心(11294)
(11205)
(9759)
北京(9684)
(9378)
师范(9282)
农业(8975)
业大(8674)
(8441)
财经(8123)
(7925)
师范大学(7565)
(7367)
(7363)
基金
项目(33611)
科学(25617)
基金(23763)
研究(23695)
(21200)
国家(20998)
科学基金(17158)
社会(13922)
社会科(12990)
社会科学(12984)
(12479)
基金项目(12063)
自然(11429)
教育(11309)
自然科(11168)
自然科学(11166)
(10980)
自然科学基金(10962)
资助(10432)
编号(9842)
成果(9227)
重点(7935)
(7411)
(7097)
课题(7043)
科研(6344)
大学(6284)
(6260)
计划(6196)
(6191)
期刊
(29970)
经济(29970)
研究(20618)
中国(18172)
学报(11931)
(10852)
科学(10535)
教育(9831)
(9691)
大学(9000)
管理(8627)
学学(8171)
农业(7391)
(6225)
金融(6225)
技术(5636)
图书(4799)
经济研究(4515)
(4427)
国际(4422)
(4400)
财经(4351)
(3851)
资源(3833)
业经(3754)
(3728)
书馆(3603)
图书馆(3603)
世界(3543)
问题(3502)
共检索到1077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玉良  
中国大企业在这场百年未遇大变局中如何持续成长?我认为有四点值得高度关注。一是不断深化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从国有企业来看,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常重要,同时要解决内部机制问题。体制机制互为作用,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宇燕  
2018年6月习近平主席对当今全球态势做出一个重要判断,即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判断是笔者分析和把握现阶段纷繁复杂世界、顺应时代潮流、利用好发展机遇并成功应对挑战的出发点。对百年变局的理解可以从大国实力对比变化、科技进步影响深远并伴随众多不确定性、民众权利意识普遍觉醒、人口结构改变、国际货币体系演化、多边体系瓦解与重建、美国内部制度颓势显露和中美博弈加剧等八个维度进行。在百年变局背景下,还应特别关注那些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因素。正是这些"变"与"未变",构成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国际大环境。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一飞  
自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来,关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内涵界定、具体表现与发生原理的探讨主要集中于实力、科技与全球化三大方向。本文以世界范围、百年时长、质变现象、全新事物为边界,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定义为"全世界范围内,在至少过去百年的时间长度中所未见的质变现象",并从激情、理性和欲望的深度分别论述了全球性故事弱化、战争乏利可图、智能迅速崛起三种"大变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生的根本原理在于人类正处于从物质主义时期向后物质主义时期的过渡时期,而后物质主义时期的图景尚未清晰,致使人类在新生变局中陷入各种两难境地。本文还为中国在大变局中提出了广泛承认他国独特性,专注解决国内后物质主义问题,尽快投入未来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三种自处之道。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晓琳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揭示了世界新的时代特征。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伴生着百年未有之不确定性和百年未有之机遇。文章结合近年来博物馆的新变化、新特征、新功能,提出博物馆站在新时代的关口,要临"危"寻"机"。以博物馆为平台,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功能,破解当前严峻的"和平赤字、发展赤字、治理赤字、信任赤字"问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最后,从巩固"基本职能",彰显"当代功能";推进博物馆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博物馆新技术应用及科技成果转化;顺应文旅融合发展博物馆周边产业四个方面提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博物馆"文化担当"的具体举措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徐海芬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重塑,大国力量对比日趋平衡、经济遭遇"反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充满变数、文化多样化催生"模式之争"、国际危机常态化、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中国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百年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当前中国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开放、科技兴国、大国外交等战略,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主动参与全球治理,全面提升综合实力,全力打造大国形象。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长鲜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关键时期,为了在国际层面讨论与建构共识,有必要对政治发展理论的研究内容、理论谱系及其面临的挑战进行全面分析。为了解释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经济起飞、政治转轨和社会转型等问题,政治发展理论从一开始就在研究内容上具有鲜明的实用导向性,并随着历史演进而形成了相对庞大的理论体系。但由于中外学界关于其理论范畴存在多种争议,该理论日趋成为一项极具挑战的研究领域。文章通过对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实践的系统考察,将政治发展的理论体系归结为由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及全球化理论所组成的理论体系。当然,该体系仍需不断发展。尤其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全球化风险格局发生演变,原有理论暴露出研究模式单一、范畴界定过于狭窄、方法论和经验研究不足等问题。对此,要进一步提升政治发展的理念、健全中层支撑理论,要完善"多层治理"之间的平衡机制,并结合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有益探索及其伟大实践,促进人类政治文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刚  胡森林  
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演变的态势如何?哪些地域担当了区域增长极角色?推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动力是什么?这些都是经济地理学者关心的问题。文章从科技创新、产业结构、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借助地理联系率、双变量Moran指数等分析工具,刻画2006—2019年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分析内部作用机理,导出政策启示。研究发现:(1)2006—2019年,中国东西部发展差异呈现逐渐缩小态势,但南北发展差异却逐渐增大,我国东西"单向"发展不平衡的总体格局呈现出向东西、南北"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演变。(2)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对我国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巨大,我国城乡"单向"发展不平衡格局向城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双向"发展不平衡的方向转变。2006—2019年,19大城市群汇集了全国88%的GDP、93%的专利。(3)经济发展质量越来越高。"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政策效益呈现显现。2006年以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经济发展三者空间关联关系不断增强。此外,针对中国区域发展现实问题,提出了加大支持东北地区、边缘地区中小城市创新能力建设、高质量发展,扶持"双向飞地"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邓力平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当前和未来国际税收发展所对应的常态环境,把握因"大变革"而形成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之世界格局变化趋势和"新旧动能转换、力量对比变化、体系深刻重塑"之大变局近期特征,对于中国国际税收研究十分必要。本文据此提出三个观点:一是要明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研究国际税收的最重要国际背景;二是要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际税收领域发展变化的全面影响;三是要依据"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重新衡量和适时调整我国国际税收的研究重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朱琳   牟晓伟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能源供应链与贸易架构正经历调整与重塑。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及中美贸易摩擦等一系列事件,将威胁能源供应链的稳定性,对中国的能源安全构成挑战,但也为中国参与全球能源贸易治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因此,中国应坚守本土能源生产大国的战略定位,积极推进能源运输通道建设,稳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并坚定不移地扩大市场开放。中国将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全球能源供应链和贸易格局的重组,进而提升在国际能源贸易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有效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芸  魏浩林  张茂  
本文基于中美间贸易战的背景,以2016~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分析了该事件产生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影响机制,并得出以下结论:(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而相应提升,从而促进了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并在政治关联、所处成长期、竞争程度等方面存在一定异质性;(2)基于融资的角度,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会提升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并且会降低企业的融资规模,具体来说,融资约束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表现为“遮掩效应”,而不论是债务融资还是股权融资,在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技术创新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都表现为“促进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裴长洪  刘洪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要论断,是我们观察和分析当今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深刻认识当今中国外贸潜在优势和发展机遇,谋划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指南。以穿越百年历史的眼光来梳理国际贸易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价值链贸易向数字贸易转型的历史转折时期,既面临贸易增速下降、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挑战,也蕴含贸易结构变迁,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变化和调整的新机遇。经过40多年发展,中国外贸已经积累了若干优势,特别是已经有能力通过构建良好的营商环境和运用国际经贸规则来获得新技术的外溢和延伸,有能力开辟新的市场,形成新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及三者的统一联系。站在历史高度前瞻外贸高质量发展,中国应努力的目标有:稳定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长速度,继续优化贸易结构,保持合理的贸易顺差;努力发展服务贸易,争取到2035年服务出口占世界的15%以上;抢占数字贸易发展先机,成为全球数字贸易领先国家;画好共建"一带一路"的"工笔画",继续开拓新市场,降低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形成新的国际供应链关系;提高外贸的人民福祉和发展获得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江瑞平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见之大变局。其主要变化趋向体现在新兴市场群体快速崛起、大国实力对比快速变化、全球治理体系快速变革、区域合作格局快速调整、世界经济中心快速转移等重要层面。2020年初爆发、迄今仍在全球肆意蔓延的世纪疫灾,更从多个重要层面明显加速了世界百年大变局的演进态势。中国与世界在百年大变局中形成密切关联和高度互动关系:中国是世界百年之变的强劲动因,世界是中国百年之兴的厚重背景。为应对世纪疫灾、加速世界变局造成的外部环境和全球局势的深广变化,中国必须加速构建新发展格局,并全力打造新发展格局下的新开放布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彭振宇  
黄炎培平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主要体现在清醒的个人认知、社会认知、国家认知和教育认知,其当代价值主要在于深刻地回答了职业教育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评等涉及职业教育发展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挖掘和评估其平民教育思想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对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思考我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应该警惕特立独行、脱离国情和质量下滑三种危险,应该抓住寻找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管理制度、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生态体系四个关键。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会斌  
几点体会亲历建设银行不同阶段的改革发展和变化,令人回味,感慨万千,可以说有很多体会,但感受最深刻的有以下几点:思路决定出路,蓝图决定前途,布局决定结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向商业银行转轨后,建行之所以能够转型成功,主要是在不同阶段、不同业务单元、不同区域分行,我们历届总行党委及各级管理部门,都能政令畅统,根据市场和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许会斌  
我很幸运,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也就是1978年考上了大学,1983年毕业后分配到总行工作,迄今整整35年。三十五年来,我见证了中国经济、金融改革的许多重要历史阶段,更亲历了建设银行由财政职能向银行职能转型发展的全部。历经总行、分行、子公司三个层次,零售、批发、中台三大条线,部门老总、省行行长、总行高管和子公司董事长四大职务的变换。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是改革开放拯救了国家,是转型发展改变了建行,是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