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7)
2023(1540)
2022(1288)
2021(1224)
2019(2133)
2018(2021)
2017(3861)
2016(2177)
2015(2485)
2014(2502)
2013(2477)
2012(2476)
2011(2394)
2010(2649)
2009(2657)
2008(2769)
2007(2866)
2006(2554)
2005(2499)
2004(2413)
作者
(7454)
(6314)
(6028)
(5913)
(3973)
(3001)
(2681)
(2393)
(2352)
(2284)
(2202)
(2199)
(2108)
(2057)
(1977)
(1837)
(1822)
(1811)
(1778)
(1642)
(1637)
(1517)
(1493)
(1430)
(1410)
(1389)
(1375)
(1306)
(1233)
(1233)
学科
(10490)
经济(10472)
管理(9523)
(8499)
(7883)
企业(7883)
(3440)
中国(3365)
(3359)
方法(3322)
理论(3101)
(2992)
业经(2909)
教育(2746)
(2626)
(2385)
人事(2377)
人事管理(2377)
(2239)
技术(2128)
数学(2117)
数学方法(2082)
(2068)
金融(2067)
(2026)
银行(2020)
(1968)
(1957)
(1955)
地方(1889)
机构
大学(42064)
学院(39805)
(15544)
经济(15204)
研究(13406)
管理(12958)
理学(10462)
理学院(10314)
管理学(10169)
中国(10112)
管理学院(10076)
(9661)
(9082)
科学(7896)
财经(7218)
(7157)
(7139)
师范(7125)
(7024)
(6430)
研究所(6204)
北京(5870)
(5789)
师范大学(5739)
中心(5463)
财经大学(5218)
(5071)
经济学(5006)
教育(4847)
(4749)
基金
项目(20265)
研究(16033)
科学(16020)
基金(14732)
(12443)
国家(12321)
科学基金(10389)
社会(10315)
社会科(9731)
社会科学(9727)
教育(7761)
(7576)
基金项目(7185)
成果(6760)
(6617)
编号(6442)
自然(5929)
资助(5858)
自然科(5798)
自然科学(5798)
自然科学基金(5708)
课题(4860)
(4736)
重点(4646)
(4592)
国家社会(4284)
教育部(4262)
(4215)
(4161)
(4128)
期刊
(21632)
经济(21632)
研究(16207)
中国(9311)
(8847)
教育(7718)
学报(7656)
科学(6188)
管理(6129)
大学(5980)
学学(5364)
财经(5283)
(4904)
(4559)
(4015)
金融(4015)
图书(3128)
技术(3072)
农业(2993)
经济研究(2992)
问题(2972)
业经(2741)
书馆(2589)
图书馆(2589)
(2535)
(2405)
(2219)
论坛(2219)
国际(2120)
技术经济(2059)
共检索到68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幸  施克灿  
杜威的教育理论与五四运动的风潮高度贴合,这使得杜威本人对中国抱有很深的感情。但随着运动的发展,杜威遭逢了严重的欠薪危机,让他的心绪在当年陷入了低潮。为筹措资金,胡适引入更多的社会团体,也在客观上扩大了杜威的影响力。杜威自1920年4月后主动调整自身角色,在南北两高师承担了更为系统的学术性课程。在北高师,他的“教育哲学”课程更是持续了整个学年,为中国教育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杜威的这一转变和整个中国日趋激进的社会氛围并不协调,也不符合大多数时人对杜威的想象,他本人不善演讲的弱点和理论中偏“保守”的一面也逐渐展现了出来。杜威对中国教育的影响当以1920年4月为界:在此以前,他深度介入学生运动,成为时代的弄潮儿;在此以后,他明显转向了学院授课,注重对教育学学科建设。这两个矛盾的面向相辅相成,是杜威能够持久影响中国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姜丽华  
杜威针对上个世纪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偏激做法,旗帜鲜明地指出:反对教育改革中建立“非此即彼”的教育哲学;反对将经验与教育直接等同起来;反对不加控制的自由;反对轻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这些批评在今天我国的课程改革中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涂诗万  
杜威认为好教师具有三重角色:学问的领袖、学生的领袖和社会的领袖。杜威认为"弱教师"主要有三种类型:机械的教师、无精打采的教师和怯懦的教师。"弱教师"的形成有思想认识、经济待遇等多方面的原因,可通过教师教育改革、发挥教师组织的作用和建设更民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等途径,促使"弱教师"变为好教师。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柯华庆  
杜威秉承皮尔斯的实效主义哲学,强调理性认知对于理性目标的实现作用。实效主义教育观将理性目标、有效手段和实际效果统一起来,概括了实用主义教育观、工具主义教育观和实验主义教育观的优点,同时摒弃了其缺陷。在实效主义教育观看来,教育仅仅是一种工具,它的价值在于有效地服务于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的教育目标,学校和教材只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工具。在现代社会,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儿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曾锡年  
略论《杜威十进分类法》120年来的发展曾锡年Abstract:The120-yeardevelopmentcourseofthe"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showsthattherevisionoftheClassifi...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小威廉·多尔  余洁  
倘脱离了道德和人文关怀,知识可能成为毁灭世界的力量。这是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紧迫问题。杜威的思想中包含着道德追求,因而充满实践智慧。他所倡导的课程是一种"转变性课程"。杜威的智慧与当今法国著名哲学家、复杂理论学家Michel Serres的思想若合符节、交相辉映。杜威对中国文化的独特理解向我们昭示:21世纪的中国社会的健全发展需要尊重自己的智慧传统,而不能简单模仿美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斐  
在美国职业教育史上,曾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普杜之争"。从争论双方一系列基础性观念的范式对立,即普罗瑟派的效率主义、精英主义和结构-功能主义对立于杜威思想中具有的人本主义、平等思想以及进化主义,可以看到,杜威职业教育思想坚持以人为核心,以民主为向度,坚持文化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机结合的观念要旨,具有显著的合理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洁  
以文献调研、网上资料调研的方法,收集国内外DDC应用的期刊论文、相关网页资料,总结近年来DDC在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现状与相关成果,涉及自动分类、知识组织体系互操作、taxonomy构建、关联数据应用、虚拟浏览器应用多个方面,分析这些应用方向的特点与进展。研究发现,DDC的应用研究具有多种信息技术推动、网络化应用、重视用户需求与体验等特点,可供国内分类法的应用研究与实践参考借鉴。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贾君枝  李艳  
《杜威十进分类法》的理学类目划分遵循学科发展的时间顺序,强调实用性;类目设置简略,侧重从主题角度集中相关文献;类目灵活性强,并具有丰富的注释;类目名称惯用描述性词语和名词组合,统一规范性较强。以上特点使《杜威十进分类法》在系统性和实用性之间找到了较好的平衡点,类目的动态与灵活性能适应学科发展及类目扩充的需要。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曹树金  
本文论述了DDC电子化的背景,电子版DDC的结构和性能,电子时代DDC的研究重点。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教育学科的构建时代,作为学科构建的最重要领航者,杜威的相关言说和行动,一方面是我们了解当时教育学科构建和发展样态不可或缺的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检验当代教育学科发展变化的一种参照。杜威在其相关的三个重要文献中,以及在芝加哥大学创建教育系、实验学校和教育学院的实践中,体现了他对教育学科的基本看法和设想,即创建一种"统一的教育科学"。这是杜威赋予教育学的一种理想,然而这一理想在当时的种种现实条件下还难以实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藤春  
杜威先生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关于职业与教育的论述则显得更为深刻而有见地,论述的全面性和严密性都值得称道,特别是在拜读了他的《教育与职业》一文后,我对于职业与教育的联系、职业教育的应然之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思考。根据自己的职业观,杜威先生又对于当前的职业教育提出了他的观点与看法。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斌贤  
1916年3月,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哲学导论》(Democracy anD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eDucation)由麦克米伦出版公司出版,距今整整一百周年。一百年来,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等著作中所阐述的教育思想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就这种影响的广泛性、复杂性和深刻性而言,几乎没有一位现代教育家能与杜威相比。但在另一方面,也没有哪一位现代教育家的思想像杜威思想那样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曾经历大起大落的境遇,这种现象在我国尤甚。20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丁永为  兰玉婷  
职业教育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政治民主的重要手段。从职业教育和民主的关系角度看,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具有四个特征:民主作为职业教育的基本原则、综合高中作为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机构、工作作为职业教育的内容、合作性探究作为职业教育的方法。杜威的职业教育思想当代意义在于:有利于深入理解职业教育与民主的关系、有利于推进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民主精神的劳动者。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席海燕  
经验的改组与改造是杜威教育哲学与教育实践的根本落脚点。在提出"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之前,杜威检视了三种类型的经验:理性主义的经验观、经验主义的经验观和"无目的"的经验观。受建立指向个体生长的经验观信念的驱使,杜威对经验进行了改造,所做的努力主要有:确立经验的主动性、恢复经验的目的性和理性、建立经验的系统性。改造过的经验同时具有作为个人经验的个体属性和内含社会控制精神的社会属性,由此教育通过系统地、有目的地组织和改造指向生长的经验以帮助社会实现参与式民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