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88)
- 2023(12660)
- 2022(10783)
- 2021(10074)
- 2020(8251)
- 2019(18748)
- 2018(18713)
- 2017(34352)
- 2016(19049)
- 2015(21656)
- 2014(22045)
- 2013(21239)
- 2012(20266)
- 2011(18666)
- 2010(19087)
- 2009(18490)
- 2008(18064)
- 2007(16838)
- 2006(15552)
- 2005(14507)
- 学科
- 济(92941)
- 经济(92764)
- 管理(57363)
- 业(47457)
- 企(42011)
- 企业(42011)
- 方法(30969)
- 中国(25334)
- 数学(24757)
- 数学方法(24456)
- 制(22828)
- 财(22582)
- 地方(20859)
- 业经(20467)
- 农(20270)
- 学(19594)
- 体(17235)
- 融(16282)
- 理论(16279)
- 金融(16275)
- 银(15654)
- 银行(15629)
- 行(15073)
- 和(14270)
- 地方经济(13558)
- 体制(12890)
- 贸(12596)
- 贸易(12583)
- 环境(12380)
- 务(12356)
- 机构
- 大学(279711)
- 学院(275810)
- 济(120589)
- 经济(117901)
- 研究(102405)
- 管理(98120)
- 理学(81637)
- 中国(80705)
- 理学院(80634)
- 管理学(79198)
- 管理学院(78664)
- 财(61937)
- 京(60697)
- 科学(57379)
- 所(52170)
- 财经(46443)
- 中心(46272)
- 研究所(46035)
- 江(45021)
- 农(42083)
- 经(41881)
- 北京(39215)
- 经济学(38318)
- 范(37990)
- 师范(37613)
- 院(36354)
- 业大(35057)
- 州(34924)
- 财经大学(34008)
- 经济学院(33837)
- 基金
- 项目(167025)
- 科学(131302)
- 研究(126022)
- 基金(120538)
- 家(104006)
- 国家(103097)
- 科学基金(87702)
- 社会(82577)
- 社会科(77286)
- 社会科学(77262)
- 省(63760)
- 基金项目(61794)
- 教育(59315)
- 划(53812)
- 自然(53006)
- 自然科(51775)
- 自然科学(51760)
- 编号(50906)
- 自然科学基金(50841)
- 资助(49741)
- 成果(44930)
- 重点(38248)
- 部(38180)
- 课题(37171)
- 发(35955)
- 制(35519)
- 国家社会(34213)
- 创(33715)
- 教育部(33444)
- 性(33299)
- 期刊
- 济(152336)
- 经济(152336)
- 研究(96841)
- 中国(69640)
- 财(51279)
- 学报(42580)
- 管理(41807)
- 农(39712)
- 教育(38774)
- 科学(38655)
- 大学(33623)
- 融(33154)
- 金融(33154)
- 学学(31083)
- 财经(25916)
- 农业(25745)
- 技术(25174)
- 经济研究(24619)
- 经(22545)
- 业经(20976)
- 问题(18668)
- 贸(15917)
- 国际(14826)
- 世界(14395)
- 技术经济(14082)
- 理论(13640)
- 版(13340)
- 业(13120)
- 统计(12982)
- 图书(12747)
共检索到4652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任伍 温馨
南方谈话厘清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夯基垒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总纲领。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但仍然需要不断发现和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要看到我们距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要以南方谈话精神,破除 "计划经济回归论""民营经济退场论""资本有罪论""脱钩论"等对市场经济的非议和质疑,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的决心,努力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伟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脱去了过去强加在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的外衣,恢复了市场经济客观性的本来面目;确定了中国的改革目标,即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斯大林所设置的社会主义体制,改变了其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大经济特征;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搞市场经济近百年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可以说,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振磊 吴丰华
由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改革杂志社、西北大学市场经济与现代企业制度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暨后改革时代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学术论坛"于2012年5月11日在西北大学举行。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晓卫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兵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他坚定地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自此,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大方向明确界定。20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究竟如何?显然,这是一个基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总体性分析。
关键词:
邓小平 南方谈话 中国经济 市场化程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在于促使生产力的提高,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但是,纯粹的市场机制却往往偏重于效率问题而无法解决社会不公的问题,尤其是市场机制的马太效应还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两极化。为了解决市场机制的分配不公及其衍生的马太效应问题,就需要对纯粹市场机制进行修正和完善。这包括两方面:一是引入抗衡力量提高弱势市场主体的谈判力,二是不断丰富市场伦理以优化交易主体的行为;这样,我们就可以将市场竞争和社会公平契合起来,从而完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顶层设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1993年即将过去。一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各方面建设的伟大成就引起全国人民的欣悦和世界上的普遍赞赏。在今年上半年经济高速增长的进程中,也曾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投资膨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过高、通货膨胀幅度过大、金融秩序混乱、金融纪律松驰、大量资金流向沿海若干地区炒股票炒房地产、各种开发区过多过滥、企业资金普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曹羽茂 何飞
2018年12月16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编辑部在成都举办"纪念经济体制改革40周年学术交流暨优秀征文颁奖大会",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浙江、广东、辽宁、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围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40年的伟大成就与重要经验、新时代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等主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提出了诸多具有创新性的观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自铎
我国的农村改革从允许农民家庭拥有生产自主权开始,其逻辑上的发展轨迹是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改革使农民最终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并推动在国民经济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吟月
今年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周年,重温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不仅对深化以市场为取向的价格改革、加快形成有中国特色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更好地运用价格杠杆促进科学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有着十分积极的指导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郑新立 陈锡文 江小涓 范恒山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了发展与改革的新任务。为推动经济学界进一步开展对《决定》所提出的若干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讨 ,本刊特约请在京的五位经济学家撰写了一组文章在本期发表 ,以飨读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玉霞 蒋平华
所谓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就是由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出,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报告中充分论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表现。它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但是它本身的发展和逐步完善又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江泽民在关于起草十四大报告的座谈会上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标志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的新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做一个历史过程,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朴民 李冰
《纲要》在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十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这对于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们要按照《建议》的精神和《纲要》的要求,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深化改革,为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