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6)
2023(10026)
2022(7812)
2021(7245)
2020(5958)
2019(13596)
2018(13820)
2017(25384)
2016(14219)
2015(15928)
2014(16047)
2013(15246)
2012(14139)
2011(12598)
2010(13176)
2009(12481)
2008(12622)
2007(11884)
2006(10897)
2005(10353)
作者
(41264)
(34291)
(34266)
(32871)
(21855)
(16433)
(15592)
(13331)
(13223)
(12476)
(11745)
(11684)
(11289)
(11286)
(11021)
(10611)
(10119)
(10030)
(9918)
(9878)
(8885)
(8544)
(8379)
(8044)
(7763)
(7760)
(7739)
(7703)
(7142)
(6880)
学科
(55528)
经济(55448)
管理(36566)
(34505)
(26881)
企业(26881)
中国(22416)
(18594)
方法(18075)
(16102)
数学(14821)
数学方法(14538)
业经(13953)
(13763)
(12984)
(12932)
农业(11993)
(11293)
金融(11286)
理论(11211)
(11138)
银行(11114)
(10762)
地方(10654)
体制(9525)
(9327)
贸易(9315)
教育(9238)
(8992)
(8277)
机构
大学(198986)
学院(196786)
(79453)
经济(77575)
研究(74569)
管理(67728)
中国(58689)
理学(55922)
理学院(55251)
管理学(53961)
管理学院(53586)
(44922)
科学(43773)
(41627)
(38863)
(35883)
研究所(34463)
(33411)
中心(33304)
财经(30798)
北京(29158)
(28359)
师范(27999)
业大(27951)
(27925)
农业(27779)
(27028)
(25805)
经济学(24895)
(24550)
基金
项目(120127)
科学(93522)
研究(90261)
基金(85213)
(74932)
国家(74263)
科学基金(62283)
社会(55965)
社会科(52692)
社会科学(52677)
(46547)
基金项目(42927)
教育(42778)
(39314)
自然(38392)
自然科(37580)
自然科学(37565)
编号(37524)
自然科学基金(36874)
资助(35141)
成果(33362)
课题(27669)
重点(27564)
(26221)
(25961)
(24215)
(23685)
国家社会(23511)
大学(22923)
创新(22622)
期刊
(100147)
经济(100147)
研究(67708)
中国(55639)
(34665)
学报(34198)
(33643)
教育(33325)
科学(29716)
管理(29435)
大学(26651)
学学(24444)
(23896)
金融(23896)
农业(22508)
技术(18338)
财经(16982)
经济研究(16070)
业经(15521)
(14864)
问题(12870)
(11932)
(11012)
(10528)
图书(10484)
国际(10210)
世界(9594)
职业(9500)
理论(9296)
(9001)
共检索到335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德文  
全球金融危机使得中国劳动力市场的体制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在应对这次危机过程中,我们需要坚持就业优先的原则,把短期政策与深化改革有效地衔接起来,通过多管齐下来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发展,提高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和冲击的综合能力,实现保障就业、改善民生和社会稳定等多重目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朱玲  
自2003年始,德国推行了一系列劳动力市场改革措施。改革的取向,是放松劳动力市场管制从而增强就业灵活性。为此,德国政治家和经济学人做了大量社会动员工作。在理论上,强调向有关社会市场经济制度的基本思想回返,将就业安全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在政策设计中,对劳动和社会保障管理系统实行"去官僚化"改造,变革社会救助和失业保险条例,激励失业者从事灵活就业。同时,辅之以对人力资本的大规模公共投资,并以就业目标为导向,在职业培训和中介领域引入竞争机制。在经济整体向好的形势下,德国改革取得了就业形式多样化和失业率下降的成果。这其中的理论和制度创新,值得中国决策者和公众借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文  郭苑  徐小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个从分割向统筹发展的渐进式一体化过程,就业结构也逐步得到调整和部分优化。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和就业结构优化等问题成为不少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文章在阐述国外劳动力流动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学术界关于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就业结构优化的主要观点,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关研究综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江永  于晓燕  
本文研究FDI通过竞争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和制度变迁效应三种渠道对纺织业就业产生的间接影响,并综合考察FDI通过直接渠道和间接渠道对就业产生的总体效应。研究结论表明,FDI促进了纺织业就业,其中FDI对纺织业就业的直接影响是正向的,间接影响是负向的;FDI通过竞争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阻碍了纺织业的就业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一体化程度没有对纺织业就业产生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郭苑  朱绍勇  张文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主要内容,更是江西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江西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入攻关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初步形成规模,但就业结构仍相对滞后,影响江西的城镇化进程。江西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就业结构优化效应的协整分析表明,江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系数IG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偏离度SD1、SD2和SD3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因此有必要通过改进公共就业服务、推进社会保障落实以及加强城乡教育统筹等措施,推进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通过收入差距的缩小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甘春华  
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增长、工业需求、农村发展、对外开放以及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是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推动力量。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民工进入城市就业困难、缺乏组织和社会保障。要在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率、扶持农村教育、建立就业信息系统和行业工会等方面下功夫。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赖德胜  
欧盟的劳动力市场既存在着功能性分割 ,即它被明显地分割为主要市场和次要市场两部分 ,也存在着制度性分割和区域性分割 ,即由于制度和区域差异所引起的分割。功能性分割不会因为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而消失 ,但制度性分割和区域性分割却有可能因制度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趋近而消弭。因此 ,欧盟一体化劳动力市场整合的重点应放在制度性整合和区域性整合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君杰  胡博文  钱雪亚  
我国劳动力市场城乡一体化进程备受关注,但受制于测评技术,至今仍缺乏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量信息。文章基于商品市场一体化水平测评的"相对价格方差"法,比较了商品市场"一价定律"与劳动力市场"单一工资率"原理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并对"相对价格方差"法应用于劳动力市场城乡一体化测评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证。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辽  杨成林  
基于一般均衡理论分析框架,产业空间转移过程中劳动力要素流动与政府行为存在明显关联,劳动力空间流动成本和商品交易成本对市场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和企业区位选择具有显著影响。一方面,满意工资水平的地区差异强化了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从而阻碍了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并引致资本回报率的下降,最终不利于资本形成。另一方面,任何不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性措施,都将引起本地区企业数量的下降,并且产业转移对要素流动成本将变得更加敏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亚  郑予捷  刘青  
本文首先论述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了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过程中在制度性、政策性、行业壁垒、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和农村劳动力素质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障碍,实现城乡劳动力一体化应采取的对策与措施。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杨涛  盛柳刚  
本文从区域劳动经济学的视角分析城市间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和融合。我们介绍了分析区域劳动力市场的理论框架与国际经验,并利用住户调查数据发现,1988—1995年间,随着工资和教育回报率的上升,它们在城市间的差异有所扩大;虽然区域间的工资收敛并不显著,但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工资收敛速度快于受教育程度高的技术型工人。针对这些实证结论,我们提出了促进区域劳动力市场统一的配套改革措施,以及建立全国性的以身份证为核心的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周申  易苗  
本文从理论和经验上分析了中国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及经济开放对该进程的影响,表明:两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工资差距在受到外生冲击后回到均衡水平的能力是衡量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一个较好标准;经济开放对我国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主要机制是减少或消除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各种障碍性因素、推进我国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开放等;我国各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不同,华北、华东、华南区域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程度更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道文  
本文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 ,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国际一体化和我国剩余劳动力的出路。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不仅表现为贸易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生产的一体化 ,而且表现为劳动力市场的国际一体化。中国是一个人力资源大国 ,应该采取措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 ,让大量剩余的劳动力到国际劳动力市场去寻找出路。劳务输出对中国来说 ,既是现实的需要 ,又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王智勇  
中国城镇每年需要为多少人解决就业?这是一个一直都有争议的问题。本文提供了一种估算方法并给出了估算结果。分析表明,2007年城镇需要解决就业的人数为2100—2600万人。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增长将趋于减缓,每年新增劳动力趋于下降,因此就业压力也将趋于缓和。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促成了当前劳动力市场基本态势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难与民工荒并存表明中国当前的就业问题主要还是结构性的。中小企业的稳步成长是未来中国就业增长的强劲动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正柱  周鹃  
基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利用2010—2019年长三角城市群27个中心城市的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要素价格扭曲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要素价格扭曲主要通过降低人才集聚水平、减缓城市化进程和阻碍产业结构升级,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产生负向影响;分区域看,劳动力市场一体化高水平地区和低水平地区的要素价格扭曲都对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产生抑制效应,且高水平地区受影响的程度要小于低水平地区,人才集聚、城市化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