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00)
- 2023(10191)
- 2022(7930)
- 2021(7185)
- 2020(5561)
- 2019(12529)
- 2018(12659)
- 2017(23294)
- 2016(13006)
- 2015(14284)
- 2014(14649)
- 2013(14110)
- 2012(13138)
- 2011(11643)
- 2010(12039)
- 2009(11199)
- 2008(11464)
- 2007(10148)
- 2006(9581)
- 2005(9175)
- 学科
- 济(57974)
- 经济(57904)
- 管理(36325)
- 业(34403)
- 企(26557)
- 企业(26557)
- 财(24647)
- 中国(24018)
- 地方(21274)
- 农(19159)
- 业经(16440)
- 制(15937)
- 财政(13246)
- 方法(12882)
- 农业(12712)
- 发(12509)
- 银(12455)
- 银行(12442)
- 行(12006)
- 体(11987)
- 融(11804)
- 金融(11804)
- 政(10759)
- 地方经济(10690)
- 数学(10385)
- 数学方法(10299)
- 务(10250)
- 财务(10224)
- 财务管理(10176)
- 发展(9941)
- 机构
- 学院(176546)
- 大学(173203)
- 济(74827)
- 经济(73195)
- 研究(69302)
- 管理(60150)
- 中国(54412)
- 理学(49127)
- 理学院(48517)
- 管理学(47746)
- 管理学院(47405)
- 财(44470)
- 科学(39988)
- 京(39035)
- 所(35969)
- 研究所(31572)
- 江(30460)
- 中心(30356)
- 财经(29813)
- 农(29608)
- 经(26787)
- 范(26137)
- 师范(25899)
- 北京(25856)
- 院(24969)
- 州(24143)
- 省(23851)
- 经济学(23010)
- 业大(22338)
- 农业(22261)
- 基金
- 项目(104878)
- 研究(82749)
- 科学(81682)
- 基金(71933)
- 家(61657)
- 国家(61005)
- 社会(52113)
- 科学基金(51513)
- 社会科(49288)
- 社会科学(49276)
- 省(42897)
- 教育(37444)
- 基金项目(36898)
- 划(34914)
- 编号(34898)
- 成果(30332)
- 发(29412)
- 自然(29025)
- 自然科(28298)
- 自然科学(28292)
- 资助(28193)
- 自然科学基金(27755)
- 课题(26071)
- 重点(24405)
- 发展(24360)
- 展(23935)
- 部(22281)
- 性(21999)
- 创(21856)
- 国家社会(21574)
共检索到3091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寇明风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依法治国战略持续推进,法治理念深入人心,财政法律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财政改革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更加规范。新时代进一步推进财政法治建设和深化财政改革,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依法全面履行财政职能,加快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在财政法治轨道上推动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使法治建设和法治价值观念融入理财的全过程、各方面,更好地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关键词:
法治化 法定程序 持续推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是第一次把财政职能定位从"经济管理"向"国家治理"转变。治理,意味财政管理要向着公开、透明、民主、法治的轨道前进,也意味着法治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遵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完善立法"。只有始终坚持法治护航,财税改革才能保证于法有据,不偏离正确的方向;只有始终坚持依法理财,才能做到财以惠民、政以济生,让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红利更多地惠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志勇
财政的法治化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讨论法治化财政的理想指标体系,并结合中国现实,对中国财政的法治化进程进行定性评价。理想的财政法治化指标体系至少应涵括六个方面的内容:财政的民主立法、财政的法律至上、财政法律体系的完备(健全性)、财政的权利保障度、财政的司法公正、财政行政行为的受约束程度。中国财政立法奉行了民主立法原则,但民主立法进程仍需进一步加快;财政行为的法律至上度有待进一步提高;财政法律体系虽已覆盖财政各领域,但立法层次低,立法质量不高,法律体系尚不够完备;财政的权利保障度和财政司法的公正性正在得到逐步改善;财政行政行为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法律约束,但是财政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从根本上影...
关键词:
法治化财政 公共财政 指标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克
本文通过对法律供求分析发现,我国省以下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程度较低,省与县(市)之间进一步的财政分权呈现出无序化、随机化和封闭化的特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以财政收益权、财政支出权和预算配置权为核心的财政权分配与重构,其法治化路径应以省级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地方性法规为宜,完善分税制改革,实现财政收益权法治化;进一步明晰事权划分,实现财政支出权法治化;改革预算管理体制,实现预算配置权法治化。
关键词:
省直管县 财政改革 法治化 财政分权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韦大乐
《价格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领域的基本法。本文首先梳理了价格法实施20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成果,包括顶层设计上价格改革不断推进,具体制度上中央和地方的价格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不断完善,政府定价目录、权责清单、审批目录和收费目录相继修订并公布,放管结合下价格改革成果得到有力保障;但《价格法》毕竟颁布实施20余年,在调整范围和调整内容上都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而进一步修改完善,依法治价仍然任重道远,为此,要加强法制建设系统规划,建立健全动态调整的目录清单制度,完善政府定价制度和市场监管职责,做好重大问题研究,提升价格法治工作能力。
关键词:
价格法 价格机制 政府定价 价格改革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刘旺洪
审计工作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整体系统的重要层面,是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发展进程在审计领域的具体表现,既具有世界审计工作现代化一般特征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审计法治化是审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价值目标,也是审计工作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审计工作现代化,必须加强审计法治建设,推进审计重点领域立法,深化审计法律制度的改革,完善审计法律法规规范体系,全面实施审计法律法规规范,全面推进审计工作法治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钱伯海 孙秋碧
改革开放推动财政理论的发展钱伯海孙秋碧改革开放,为加强国民经济科学管理和国际经济对比的需要,我国对产业分类和国民核算制度进行了重大的改革,确认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第三产业的生产性质,推行包括第三产业在内的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个改革直接影响了财政收支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推进财政法治建设是在财政领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财政工作在保障革命战争供给和革命政权运转、恢复新中国国民经济秩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财政法治工作紧扣财政改革发展要求,从无到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耿虹
2006-2010年,财政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的通知》和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精神,结合"十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全国财政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连家明 王丹
中国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政府财政分配领域出现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如财政分配规模、结构不尽合理,财政分配在城乡、区域、政府层级之间严重失衡,部门利益泛滥导致财政分配权力被肢解等。而形成分配秩序混乱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财政法治化的缺失。要化解当前存在的种种矛盾,加快中国民主化与法治化进程,必须积极打造法治财政,严格依法理财,深化财政分配领域的各项改革。
关键词:
财政分配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法治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弯海川
中央支持西部特别是支持新疆发展的战略部署,为新疆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财政部门责任重大,财政发展改革任务艰巨。抓住发展机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河北省财政厅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将信息化建设作为强化财政管理、推进财政改革的重要抓手,依靠自身技术力量,大力实施金财工程建设,全面推进了财政工作技术一体化、业务一体化和管理一体化,将信息技术融入财政管理全过程,并有多项建设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强有力地支撑和推动了全省财政改革与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高培勇、温来成同志是我国财政学界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合著的《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一书,近期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作者在参编《中国财政50年》“改革篇”,以及为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起草“公共财政理论”专题讲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修改而成。在财政运行机制研究领域,本书是近年来一部并不多见的力作,综观全书,我感到有以下特点: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丘祥
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事权常作非正式调整,财力也常发生非正式转移配置。从总体来说,事权下移,财权有所上收,而财力则作不规则转移,这直接导致了基层县乡政府的财政困局。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项贯彻国家政策意图、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财政平衡制度,在我国由于其法律规制的程度过低,其实效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循序渐进,实现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是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
事权 财权 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分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