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89)
- 2023(5201)
- 2022(4155)
- 2021(4116)
- 2020(3219)
- 2019(7381)
- 2018(7517)
- 2017(13732)
- 2016(7677)
- 2015(7953)
- 2014(7987)
- 2013(7891)
- 2012(7035)
- 2011(6649)
- 2010(7046)
- 2009(6670)
- 2008(6654)
- 2007(5941)
- 2006(5779)
- 2005(5151)
- 学科
- 农(47931)
- 济(34153)
- 经济(34112)
- 农业(31984)
- 业(27473)
- 业经(15634)
- 农业经济(12275)
- 制(11810)
- 管理(11766)
- 中国(9800)
- 发(9518)
- 村(9413)
- 农村(9394)
- 体(9308)
- 发展(8572)
- 展(8566)
- 地方(8352)
- 企(7688)
- 企业(7688)
- 土地(7275)
- 建设(7266)
- 方法(6888)
- 收入(6739)
- 劳(6665)
- 劳动(6664)
- 银(6572)
- 银行(6571)
- 策(6551)
- 行(6411)
- 农业劳动(6314)
- 机构
- 学院(103389)
- 大学(97080)
- 济(46471)
- 经济(45579)
- 农(41652)
- 研究(38669)
- 管理(38511)
- 中国(33303)
- 理学(32748)
- 理学院(32460)
- 管理学(32034)
- 管理学院(31845)
- 农业(30900)
- 业大(22601)
- 科学(21752)
- 财(20653)
- 京(20291)
- 所(19612)
- 中心(19015)
- 农业大学(18545)
- 江(17447)
- 研究所(17358)
- 省(15082)
- 业(14822)
- 财经(14536)
- 范(14496)
- 经济管理(14446)
- 师范(14418)
- 发(14377)
- 经(13213)
- 基金
- 项目(64398)
- 研究(52884)
- 科学(50573)
- 基金(45258)
- 家(38727)
- 国家(38199)
- 社会(34278)
- 科学基金(32300)
- 社会科(31828)
- 社会科学(31821)
- 省(27088)
- 农(26033)
- 基金项目(24206)
- 编号(24137)
- 教育(22414)
- 划(20730)
- 成果(19415)
- 自然(17766)
- 自然科(17289)
- 自然科学(17287)
- 自然科学基金(16974)
- 资助(16495)
- 发(16086)
- 课题(15779)
- 部(14693)
- 制(14550)
- 性(14495)
- 国家社会(14139)
- 重点(13993)
- 业(13858)
共检索到174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兴华
一、农村信用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金融力量 正确把握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加大改革力度,首先必须对农村信用社的现实基础,即它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取得正确认识。当前,在这一认识领域存在着一种十分片面的观念,就是把信用社看作是一个仅仅在本乡本土发挥作用的乡土金融组织,力图把信用社纳入乡镇企业体系和一般的民间金融机构进行领导和管理。这种观念是完全脱离实际的。历史上,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兴华
信用社早在五个方面超越了乡土性,而成为国家的一支重要金融力量.当前信用社面临的主要障碍是内部经营机制僵化.这种僵化表现在:按行政区划布局、划地为牢的组织机制,弱化了竞争性;单一存、贷、转的业务发展机制,不能适应商品经济的全面发展;没有竞争性的用工机制,难于提高职工素质;平均主义的分配机制,不能激发职工的进取精神.应当从按经济区划设置机构、扩大信用社融资方位、实行工绩效挂钩的分配制度、实行选举与聘用结合的人事机制等方面加大信用社的改革力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雨舟 张翔 徐书杰
农村信用社合作制改革需解决以下问题:1.确立为“三农”服务的方向;2.政策扶持;3.完善经营机制;4.加快立法;5.完善组织体系。
关键词:
合作制 农村信用社 市场定位 经营机制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亮 王斌
本文首先总结了当前对于农村信用社改革方向的三种代表性观点,然后对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面临的发展模式的冲突、政策性目标与运行机制的匹配以及治理结构的完善等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层分析,最后提出在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进程中,在短期应该根据区域的差异性和生产力水平的多层次性选择各自不同的发展模式,在长期应该明确将股份制作为产权改革的最终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钟钦 冯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雷春柱
近年来,股份制改革在不少地方推开,这对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股份制在搞活企业经营方面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在国营大中型企业推行股份制经营的同时,作为群众性集体金融组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能不能实行股份制经营,怎样实行股份制经营,本文就此谈点看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穆争社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承担对其的依法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但中央政府仍掌握金融监管职能,导致省级政府履行职能尤其是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缺乏有力手段,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由此造成了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等问题。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将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并建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依次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格局,以理顺权责关系,促进实现管理体制改革目标。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罗继东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市场定位在农村,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就是要围绕这一市场定位, 建立能够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增强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能力,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穆争社 蓝虹
改革后,省级政府成为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主体,承担对其的依法管理职能、行业管理职能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但金融监管职能仍由中国银监会履行,导致省级政府缺乏履行金融风险处置责任的手段,产生了履职中的权责配置错位问题;同时,金融风险处置资金主要依靠中央银行紧急贷款,易于造成省级政府承担的金融风险处置责任虚拟化;上述因素共同作用,产生了管理体制向改革前复归。深化改革的方向是,中央政府将金融监管职能下放省级政府,并建立在省级政府统一领导下,分别由省级金融服务办公室、省级金融监管机构、省级联社依次履行对农村信用社依法管理职能、金融监管职能、行业管理职能的格局,以理顺权责关系;同时,以省级政府为出资主体建立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富彦
一、有利于发挥信用社的“三性”。信用站代办员(简称:信用员)的产生,其本身就体现了信用社在组织方面的群众性。因为,信用员是农民群众自己推荐的政治可靠、办事公道、信用好、威信高的群众代表,他们参与信用社的经营是信用社组织上的群众性的最好体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子强
本文认为农村信用社现行的增资扩股定价办法,实际上强化了内部人的控制地位,只有引入市场化的竞价机制,打破股东的逆向选择格局,才有可能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治理结构 股东 定价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义达
根据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杜改革试点的精神,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以明晰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目的,在合作制的基础上,引入股份制的机制,统一实行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更好地发挥其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增收,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为支持“三农”和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改革的目的是要使农村信用社更好地支持“三农”、服务“三农”。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四川省信用联社课题组 郭唐先 周剑波
本文从如何以稳健审慎经营促进持续发展、坚持以农为本方向、实现合法合规经营、强化资本约束力、进行金融创新等方面,论述了农村信用社改革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 改革 问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尹世用
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搞活业务,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农村信用社的职能作用与当前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越来越大,不适应客观经济环境的需要。因此,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就应当解决如何适应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本文拟就为什么要进一步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阻力以及如何深化改革等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