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98)
2023(5911)
2022(5133)
2021(4970)
2020(4263)
2019(10116)
2018(9912)
2017(18750)
2016(10913)
2015(12933)
2014(13366)
2013(12787)
2012(12106)
2011(11079)
2010(11315)
2009(10478)
2008(10638)
2007(9901)
2006(8343)
2005(7496)
作者
(31421)
(26630)
(26465)
(25539)
(16573)
(12705)
(12398)
(10489)
(9886)
(9465)
(8881)
(8774)
(8731)
(8328)
(8306)
(8286)
(8190)
(7797)
(7659)
(7602)
(6684)
(6557)
(6491)
(6148)
(6065)
(6033)
(5983)
(5845)
(5414)
(5383)
学科
(43316)
经济(43275)
管理(26567)
(25151)
方法(22472)
数学(20236)
数学方法(20024)
(19592)
企业(19592)
(12409)
中国(12385)
(10841)
教育(10061)
(9894)
(8318)
贸易(8315)
地方(8175)
理论(8168)
(8060)
农业(8043)
业经(7962)
(7390)
(7024)
(6621)
财务(6608)
财务管理(6587)
企业财务(6196)
(5976)
银行(5956)
(5715)
机构
大学(162958)
学院(156601)
(61484)
经济(60001)
管理(56006)
研究(52977)
理学(48329)
理学院(47692)
管理学(46626)
管理学院(46325)
中国(37606)
(34436)
科学(33156)
(28530)
(28016)
(27218)
研究所(24867)
(24572)
业大(24541)
中心(24519)
(24459)
师范(24260)
农业(22715)
财经(22597)
北京(22008)
(20430)
经济学(19553)
师范大学(19535)
(19248)
(18562)
基金
项目(100781)
科学(77867)
研究(76231)
基金(69970)
(60002)
国家(59422)
科学基金(49721)
社会(46310)
社会科(43559)
社会科学(43540)
(40508)
教育(38444)
基金项目(36840)
(34581)
编号(33085)
自然(30822)
自然科(30052)
自然科学(30040)
自然科学基金(29500)
成果(28895)
资助(28835)
课题(23678)
重点(23172)
(23155)
大学(21781)
(21540)
(20846)
教育部(19849)
项目编号(19798)
(19763)
期刊
(65890)
经济(65890)
研究(48343)
中国(33496)
教育(30965)
学报(27070)
(25806)
(22909)
科学(22547)
大学(21279)
学学(18449)
管理(17516)
农业(17342)
技术(13954)
财经(11731)
(11596)
金融(11596)
经济研究(10503)
业经(10468)
(10123)
(9518)
问题(9262)
图书(9260)
(8758)
技术经济(7957)
(7520)
理论(7473)
统计(7382)
职业(7191)
商业(7076)
共检索到2328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永国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校大学生是青年中文化知识水平最高的一部分,思维活跃,思想丰富,将成为日后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作为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政治思想对未来个人的发展、社会的变革与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对当代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杰  
大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对其进行评价考核既是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高校常规的评价方法基本处于一元化、割裂化的状态,这种单向度的评价模式导致评价结果只反映学生政治思想品德的"单立面",还会导致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出选择性和投机性。文章试图从大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多维度评价模式的建构方面做一些探讨,以期有益于提升高校思想品德教育效果。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许彩国  
青年在我国人口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其中在校大专院校学生大致有几百万人,他们有较相同的学习生活环境,有相近的年龄(15—24岁左右),有相同的知识水准和阅历,有比较一致的心理状况,等等。因此,在消费价值观、消费方式、消费兴趣等多方面,个性和趋向性都比较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院  
高等教育质量的最终落脚点是学生学习,学生评价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切入点。大学生学习成果生成的影响因素、外部需求对大学生学习质量的诉求以及评价活动与学生主体发展的良性互动是开展大学生学习评价的逻辑,基于此逻辑审视现有的对大学生学习过程、学习成果以及职业能力评价的实践活动,认为大学生学习评价活动需从三个方面加以优化:数据来源多样化,实现学生学习评价的"客观性";学习评价与社会需求对接,建立学生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测评体系;突显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成长与职业发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征  
前些时候,看到一位哲学教授的文章,指责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讲法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直被叫做"黄金法则"。尽管现在看来不算完美,恐怕也不至于太过缺德。那位学者怎么会把孔夫子的法则看得那么糟?他说,一个观点否定两次,会保留原来的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一样。去掉前后两个否定词"不"和"勿",孔子的主张就成了"己所欲,施于人"。这不是强加于人是什么?的确,一个观点的双重否定可以保留原来的意思,就像煎饼,连翻两次,就会回到原来那一面。不过翻转一个观点比翻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弦  王让新  
网络的诞生和发展,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方法、手段以及环境都带来了诸多改变,这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增强其实效性是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目标,同时也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因此,从"应然之意"、"实然之路"、"必然之策"三个层次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行为逻辑分析很有必要,通过认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直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阴雨晴  田广原  严心键  孔令蔚  徐若瑄  于景洋  
处于社会多方面转型的时代,大学生这一具有先进性、特殊性、重要性的群体体现了较为多样、矛盾、复杂的特征。通过问卷与访谈对大学生课堂内外行为进行调查,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探究影响大学生在校生活状况的直接、间接因素,并求得各因素所占权重,对其进行重要性排列。从而总结出大学生自我规划、自我约束与自我实现能力的发展现状,并从影响大学生自身能力的客观因素角度出发,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提升大学生素质、改善大学生在校生活质量。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武  谢蓉  金武刚  
利用在线问卷方法,从使用年限、使用频率、使用时长、阅读场所、阅读方式、付费方式、读物类型和依赖程度等8个方面初步揭示上海地区在校大学生手机阅读的使用行为状况。同时,进一步考察性别、年级、学科和使用手机类型这4个控制变量对用户使用行为的干扰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史秋衡   孙昕妍   金凌虹  
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是牵动国家战略人才力储备与高等教育强国底色的关键问题,也是大学生就业能力预备与深化的核心工程。“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研究”(NCSS)十二年的规律探寻证据显示,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在结构上以社会通用能力为稳定核心,元认知与核心素养在立德树人导向作用下进步明显,但专业知识与技能长期低水平发展,反映大学专业教育办学质量不足与定位迷失;高水平就业能力的养成与保障年级成长过程连贯性、重视第二课堂学以致用密切相关,而现行人才培养制度中就业能力发展规律应用的缺位现象较为突出。为弥合现实与目标的差距,高校亟需在推进通专融合培养模式、分类精准提供就业指导、一二课堂联动育人与优化大学生就业评价等方面寻求突破,实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时广军  
以创业带动就业是优化大学生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能够激发年轻劳动力的创新活力。通过对71份国家创业政策的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创业政策偏重命令工具,激励工具其次,而能力建设工具、重组工具和劝告工具使用偏少;内容上,创新教育和创新文化较多,而关于创业壁垒、创业融资和商务支持的较少。大学生创业政策遵循着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和教育逻辑,它们推动着创业政策的决定与执行。为了优化大学生创业政策,需强化顶层设计,打造紧密的政策体系;综合决策逻辑,树立高效的政策目标;协调工具组合,提供丰富的政策形式;优化内容供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黄岭峻  徐浩然  
关于互联网的政治影响力,学术界存在两种观点。"肯定派"认为上网行为会影响网民的政治意识,甚至会使上网者成为无国界的"世界公民";"否定派"则认为互联网并未取代大众媒介的政治影响力,其对网民政治意识的影响非常有限。根据我们对武汉理工大学317名大学生网民的调查,"否定派"的观点更为接近事实,即互联网对网民政治意识的影响并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何海燕  
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认真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对于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其对就业指导的实效性有重要作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红琳  王建东  于茂林  
选取大连地区高等院校7559名大学生进行生活需要现状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的需要现状在不同经济承受力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学业完成情况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受处分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有情绪问题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同样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在不同经济承受力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学业完成情况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受处分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有情绪问题的大学生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说明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心理困难大学生,以及受处分等大学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沈壮海  王迎迎  
调查表明,积极正向、多样活跃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总体态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成效不断彰显。调查同时反映出群体差异、相互关联、网络运用、思潮导向、知行统一等问题。根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建设项目《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的调研方案,2015年6至7月,课题组在全国35所高校(1)进行了年度调查。调查表明,积极正向、多样活跃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总体态势,大学生普遍拥有正确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