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75)
2023(6508)
2022(5355)
2021(4961)
2020(4035)
2019(9012)
2018(8433)
2017(15968)
2016(8925)
2015(10269)
2014(10553)
2013(9940)
2012(9028)
2011(7515)
2010(7778)
2009(7004)
2008(7162)
2007(6544)
2006(5550)
2005(5181)
作者
(23117)
(19216)
(18998)
(17859)
(12265)
(9121)
(8820)
(7325)
(7207)
(7135)
(6594)
(6409)
(6318)
(5970)
(5855)
(5850)
(5821)
(5713)
(5648)
(5326)
(4727)
(4703)
(4578)
(4577)
(4449)
(4417)
(4217)
(4195)
(3848)
(3783)
学科
(64313)
企业(64313)
(56734)
管理(45698)
(36171)
经济(36115)
业经(18233)
(18121)
(16543)
财务(16541)
财务管理(16536)
企业财务(15726)
方法(15077)
技术(13711)
理论(12931)
企业经济(11880)
(9889)
经营(9821)
(9738)
技术管理(9596)
(9326)
(9019)
(8977)
决策(8173)
数学(7790)
数学方法(7718)
经济理论(7577)
计划(7395)
中国(7097)
体制(6659)
机构
学院(130055)
大学(115608)
管理(52445)
(48586)
经济(47566)
理学(44234)
理学院(43836)
管理学(43397)
管理学院(43134)
研究(32470)
中国(25822)
(24783)
(23574)
(21724)
职业(21493)
技术(19935)
财经(19525)
(17503)
(17453)
科学(16926)
商学(16444)
商学院(16306)
职业技术(15498)
技术学院(15358)
(15015)
师范(14924)
(14904)
中心(14817)
北京(14456)
财经大学(14060)
基金
项目(77676)
研究(64255)
科学(62901)
基金(53869)
(44238)
国家(43635)
科学基金(40171)
社会(39386)
社会科(37188)
社会科学(37175)
(34467)
教育(32961)
编号(29389)
基金项目(28639)
(26591)
自然(25068)
自然科(24557)
自然科学(24550)
自然科学基金(24186)
成果(22397)
资助(21218)
课题(20666)
(19107)
(18916)
项目编号(18449)
(18218)
重点(17421)
(17361)
创新(17266)
规划(16988)
期刊
(61315)
经济(61315)
研究(34005)
中国(25889)
管理(25821)
(24750)
教育(22750)
技术(17906)
科学(13619)
职业(12255)
学报(11788)
业经(11297)
财经(10508)
大学(10199)
(10092)
(9623)
金融(9623)
学学(9613)
财会(9368)
(9197)
经济研究(8373)
技术教育(8081)
职业技术(8081)
职业技术教育(8081)
(7986)
论坛(7986)
技术经济(7633)
会计(7455)
问题(6835)
现代(6812)
共检索到1944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莫勇明  
高职院校要发展必须重视专业内涵建设,专业建设的灵魂则是专业文化建设与传承。文章分析了推行校企合作对高职专业文化的影响,提出了鼓励创新,促进专业文化自觉;及时总结提炼,借力CIS助传承;选择多种载体,拓展传承途径等方面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廉  唐燕  
文章以南通为例,追溯了西汉以来,受"盐业兴盛、运河开凿;农业兴起、盐田改造;方便生活、沿河建房"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影响,"条带状"传统乡村空间形态在南通的形成与演进,并从"自然"与"人本"两个视角探究了其间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进而结合案例阐述了新世纪以来南通条带状乡村空间形态的不同演化方式,对传统淮南盐区乡村空间的文脉传承与特色延续提出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红  
乡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脉,也是当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生长点。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面临城市化的冲击和影响,乡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困境。对此,本文从高职教育的角度提出了乡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实现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冯翠云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着手进行乡村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其在优化农村教育资源以及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但也引发了一些新的问题。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来看,它使乡村文化面临着传承的困境,不仅迫使乡村文化的学习主体———乡村儿童和少年"不在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学校教育与其他教育系统间的疏离。这启示我们在制定乡村教育政策时,要积极寻求各方专家以及事件直接相关者的意见,处理好乡村文化传承问题以及学校教育与社会和家庭教育间的关系,在发挥政策最大优势的同时,尽量减少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韩  
在云南大理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白族传统建筑、独特白族语言、工艺性的民族服饰等传统文化受时代趋势的影响正在面临着危机。为了充分发挥大理白族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使旅游业为大理地区带来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效益,实现文化和旅游相协调、相辅助、相发展的局面,文章基于旅游大时代视角,对大理白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对白族文化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期对大理白族文化更好地进行传承和保护。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付斌  
<正>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宝贵财富,传承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承继,能够强化民众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文化自信。乡村振兴需要树立全面的发展观,而文化自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能够激发乡村居民的文化自豪感,进而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发展动力。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华农耕文化科普读本》一书对此进行了详细论述。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
关键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伟  
中国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环境设计,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既能提高和强化学生的文化修养,实现高职艺术设计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又能使环境设计彰显文化价值与精神魅力。文章阐述了职业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关系,提出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结合具体教学实践探索传统文化在环境设计中的表达,启发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去思考现代设计,实现职业教育和传统文化共同发展的态势。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军华  
"互联网+"背景下,工业体量、网路基础建设、产网融合和政策支持等方面为传统企业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传统企业也存在缺乏"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经营管理创新人才缺乏、基础建设重"端"轻"网(云)"、产网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互联网+"企业文化生态建设,外引内训复合型人才,加大企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产网互动探索产网融合新模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志雁  朱泉臻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在享受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各种便利之外,我们更要警惕外来文化的冲击。一些国家借助影视资源向外输出本国的文化价值观念,这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我国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创新。在农村中,很多民间文化都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其中民间美术的发展越来越没落。为进一步挽救民间美术,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强化民间美术传承与创新的观念,充分挖掘民间美术资源的独特性,丰富新时代民间美术的内涵,改革发展模式,与时俱进,最终实现新农村文化建设背景下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曾华晖所著的《中国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新发展》 (水利水电出版社)一书从宏观的角度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志远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国家层面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8次。总体上来说,前7次课程改革过于注重传承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相对忽略。这次新课程改革,找到了实现这两种文化传承有机整合的途径和机制。在课程改革的文化观上,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在课程改革的方法论上,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蒋艺芝  
一直以来,农业作为整个社会的生命基底,让中国人的乡土记忆隽永而绵长。然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受工业化、信息化以及经济利益主导的冲击,区域乡村地区的发展处于落后的弱势地位,长时期呈现出低端输出和被动改造的状态。在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区域乡村社会的图景必然会发生改变。而在此基础之上,民族区域的文化传承教育又是促进和复兴乡村文化的基础,也是走向区域乡村文化兴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文章以湘南瑶族文化传承为研究点,来辐射在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方式。此外,关注区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区域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区域乡村学校教育的走向,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潘安成  常玉凡  曹耀  
在家文化背景下,“父子有亲”的伦理规则在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实践中表现出内生性的代际推动力。本文在调研汾酒酿造技艺传承的基础上,以纪录片《千城百味》中种类丰富的传统技艺传承事例为研究对象,试图揭示驱动知识传承性创新活动的内生动力。研究发现,首先,“父慈子孝”的代际交往产生了知识传授与继承的个人意愿;其次,“父严子顺”的代际关系之道有利于技艺性知识的传授与吸收;再次,由“父子有亲”所形成的传承性动力有利于促进技艺知识继承性创新。进一步发现,随着个人身份从子辈到父辈的转变,父与子、师与徒的代际关系交往活动推动了传统技艺传承;在代际关系身份维持过程中,代际关系交往带动了新想法产生、接受与创造转化,推动了技艺传承性创新。研究表明,在“父子有亲”文化背景下,父子间或师徒间的代际交往塑造了中国传统技艺传承性创新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帆  张欣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事业发展,需要从实际出发,根据乡村所具备的独特资源开展振兴事业。乡村音乐具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经历了几千年的流传与发展,乡村音乐已经具备了现代的形式,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要想把我国农村建设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挖掘农村的潜在资源,继承和发扬好乡村音乐,借助乡村音乐中特有的文化传统和乡土情怀凝聚人心,促使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共同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来,有利于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梁婉颖  杨军  
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是乡村战略的重要资源和动力源泉;乡村振兴是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的目标。当前,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中面临过度开发、侵权、知识产权权属不明等方面的纠纷,需要从法治上予以保障。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法治保障,一是乡土法治文化资源与国家规范成文法互补共融是动力源泉,国家规范成文法需要乡土法治文化资源的补充,优秀的乡土法治文化资源对农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有重要作用;二是严格国家规范成文法实施是重要保障,法律实施阶段最需要规范、完善的实施细则,加强法律之间协调性以防止机械司法;三是用法治守护传承人权利是重要内容,明确传承人知识产权权利人主体地位,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让对传承人权利意识更加深入人心;四是开发过程中重视传承创新农村文化资源的历史担当是重要前提,制定明确统一的开发规划,加强知识产权建设,优化农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准入与审批制度,完善农村文化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五是法治教育和宣传工作是重要环节,加强农村法治教育,加大知识产权宣传力度,引导民众正确处理权利与资源开发之间的矛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韦艳绿  杜曼群  许意如  
深圳是最早实行改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也是国内率先完成城市化的城市。地名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圳在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对地名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了正面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研究深圳地名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状况,基于推拉理论探讨其影响因素,提出深圳地名文化遗产传承模式。通过研究发现,由于本土历史文化和地理实体的内在推力和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措施的外在拉力,深圳地名文化遗产总体上以地名沿用和地名派生为主,深圳应在文化立市战略背景下深挖和弘扬地名文化遗产,传承本土历史文化基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