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7)
2023(2431)
2022(2123)
2021(1973)
2020(1679)
2019(3768)
2018(3711)
2017(7990)
2016(4049)
2015(3841)
2014(3956)
2013(3838)
2012(3388)
2011(3185)
2010(3303)
2009(3152)
2008(3183)
2007(2679)
2006(2630)
2005(2337)
作者
(10263)
(8521)
(8468)
(7984)
(5435)
(4175)
(3845)
(3216)
(3152)
(3135)
(3089)
(2936)
(2754)
(2744)
(2647)
(2607)
(2564)
(2553)
(2497)
(2480)
(2111)
(2092)
(2055)
(2020)
(2000)
(1957)
(1885)
(1776)
(1773)
(1764)
学科
(15851)
经济(15843)
管理(11923)
(9841)
(8182)
企业(8182)
方法(6030)
地方(5004)
(4520)
(4386)
供销(4384)
数学(4173)
数学方法(4092)
业经(3742)
中国(3543)
理论(3208)
农业(3082)
(2871)
贸易(2869)
(2762)
(2682)
环境(2608)
(2597)
地方经济(2363)
(2261)
(2149)
经济理论(2055)
(2020)
(1918)
农业经济(1912)
机构
学院(54001)
大学(50604)
管理(21457)
(18458)
理学(18084)
经济(17938)
理学院(17838)
管理学(17535)
管理学院(17415)
研究(16954)
中国(13049)
(10954)
科学(10856)
(9928)
(9914)
旅游(9775)
(9382)
师范(9314)
(8899)
(8488)
(7754)
师范大学(7535)
中心(7516)
(7247)
北京(7062)
财经(7018)
研究所(6908)
(6787)
(6396)
(6217)
基金
项目(34374)
科学(27601)
研究(25130)
基金(24888)
(21358)
国家(21183)
科学基金(18849)
社会(16498)
社会科(15694)
社会科学(15690)
(14502)
基金项目(13807)
自然(12259)
(12022)
自然科(11917)
自然科学(11915)
自然科学基金(11702)
教育(10978)
资助(10912)
编号(9847)
(8539)
重点(7348)
课题(7262)
成果(7094)
发展(6966)
(6913)
(6862)
规划(6686)
(6634)
国家社会(6590)
期刊
(24055)
经济(24055)
研究(14937)
中国(10288)
管理(7887)
科学(7310)
(6548)
(6512)
旅游(6512)
(6512)
(6204)
(6126)
学报(5701)
业经(5478)
学刊(5252)
旅游学(5241)
游学(5241)
教育(4579)
农业(4531)
大学(4432)
学学(4157)
技术(3989)
商业(3720)
资源(3487)
问题(3405)
经济研究(3348)
(3150)
(3026)
金融(3026)
财经(2789)
共检索到807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奥格尼恩·巴基奇  张广瑞  杨冬松  
引言 无论从微观(旅馆业、餐饮业、旅行代理业等)还是从宏观(旅游胜地、旅游目的地,范围更广的区域乃至整个国家)上讲,在旅游营销的协调中,所有的部门与雇员都应协同一致,将其集中点放到满足国内外旅游消费者的愿望与需求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烈,李庄容  
通过对国内外旅游规划发展历程与旅游营销理念发展的回顾,总结出国内外旅游规划与旅游营销同步发展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规划与营销的辨证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二者存在目的、市场基础和时空变化一致性,并从科学使用调查方法、加强旅游市场研究、强化旅游者行为分析以及引进服务营销理念四个方面提出了实现旅游规划和营销高度统一的策略。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啸峰  
INTERNET的应用与旅游营销□赵啸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我们身边的世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计算机技术与INTERNET的发展,则使整个环境日益信息化和网络化,从而大大丰富了我们可资利用的信息资源。INTERNET的发展始于1994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必虎  
旅游立法经过多年努力,最近才纳入国家立法计划。在《旅游法(草案)》通过之前,旅游部门没有执法权,因此国务院41号文件要求"旅游、工商、公安、商务、卫生、质检、价格等部门要加强联合执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磊   刘洪涛  
一、前言 近期我国旅游界掀起一股探讨“都市旅游”现象的热潮,笔者认为,上海市在“都市旅游”的大主题下发掘和组合旅游产品、确定客源市场、构筑和完善都市条件,集中相关行业的力量,以富有个性的都市旅游胜地的整体形象参加到国内和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中,体现出一种崭新的旅游营销观念——旅游目的地营销,而这种营销观念可能是上海“都市旅游”现象给予我国其它地区的最有意义的启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成林  王渝  
近年来,古城镇旅游已成为我国具有发展前景的文化旅游。本文在国内外旅游供应链协调研究基础上,将地方政府的地方营销和旅游服务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视为一种旅游供应链,并对古城镇旅游的开发经营模式从供应链协调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古城镇旅游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供应链不协调,实现古城镇旅游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的旅游服务业最优开发经营模式是垄断性的服务业产业组织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供应链协调的古城镇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成林  王渝  
近年来,古城镇旅游已成为我国具有发展前景的文化旅游。本文在国内外旅游供应链协调研究基础上,将地方政府的地方营销和旅游服务业提供的旅游服务视为一种旅游供应链,并对古城镇旅游的开发经营模式从供应链协调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古城镇旅游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供应链不协调,实现古城镇旅游供应链总利润最大化的旅游服务业最优开发经营模式是垄断性的服务业产业组织形态。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供应链协调的古城镇旅游供给侧改革的若干对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董亚娟  马耀峰  李振亭  高楠  
在构建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利用了耦合协调度函数及其量化模型,以西安市为例分析了城市入境旅游流和旅游环境两个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西安入境旅游流和城市旅游环境在2001—2010年间经历了从轻度失调到中度失调再到初级协调和中级协调的过程,尽管期间有过波动,但总体态势趋向良性发展。城市入境旅游的发展不再简单地依赖于城市旅游资源的品质和数量,旅游环境已经成为城市目的地发展入境旅游的重要基础和吸引要素。如何进一步优化城市的旅游环境来加强入境旅游的发展是城市旅游管理部门应该重视的课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庆生,陈家振,张丽萍  
文章列举了灵宝市函谷关和新郑市具茨山旅游区的规划要点,认为抓好新辟旅游区的开发建设是促进河南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旅游区规划参与地方建设实施效益方面的研究机制进行了简要剖析,旨在抛砖引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磊  陆林  杨钊  
由于利益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多元利益主体冲突已经成为旅游地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旅游规划是协调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以安徽省温泉旅游规划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识别了温泉旅游发展过程中的政府、企业、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四类利益主体,总结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探讨各利益主体在温泉旅游规划中的功能作用,提出调控不同利益主体间冲突的方法,并通过引入中介组织,对利益冲突问题实施监督,最终形成温泉旅游规划利益冲突的协调机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安徽省温泉旅游有序发展,促进温泉旅游发展成果共享,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邓明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旅游目的地竞争越来越激烈 ,目的地形象的塑造和推广成为竞争的重要手段。节庆活动既是目的地形象的载体 ,又是形象传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对西部旅游目的地营销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西部旅游目的地要从实际出发 ,培育有西部特色的节庆活动 ,同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节庆活动规模和参与度 ;节庆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国际体育旅游活动的开发 ;提高服务水平。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保继刚  杨兵  
国内有关"旅游吸引物权"的研究大多止步于理论探讨,而旅游地却存在大量旅游吸引物权益缺失的发展困境。文章尝试将"旅游吸引物权"学术概念进行落地运用,通过一场持续3年的旅游减贫试验,探索出旅游吸引物权在中国制度情境下的制度化路径,解析其实践效应。研究发现:(1)旅游吸引物权的产权建构需要首先从结构层面建立兼顾分配和资源保护意义的制度规则体系,制度规则背后的核心运行逻辑是经济利益调节。(2)制度结构建立后,再从能力与文化层面建构多方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表达与实践的理解和认知,重点是在认知范畴上建立产权共识。(3)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所需的制度、能力与文化培育可由多方外部主体援助完成,但援助的目的是催发原住民的主体性。发展乡村旅游不一定需要大资本进驻,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适量的资金投入、产权建构的技术援助,足以带动原住民参与旅游发展。其中,地方政府作为土地产权的决定性主体,对旅游吸引物权的理解、授权与支持是开展产权建构的根基性条件。需要指出的是,文章的旅游吸引物权建构是对各个构成物要素凝结的共有性、整体性旅游吸引价值的产权关系进行系统表达,本质上是不改变现有构成物的"名义产权"制度,利用制度多元逻辑引导多方主体改变产权认知观念与结构,在认知范畴上建立关于新增的旅游吸引价值的"事实产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捷雷  
旅游安全事件对旅游业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它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营销策略的实施。旅游目的地管理者应当关注旅游者对不同安全事件的看法和反应,根据旅游者的决策行为规律制定目的地危机营销管理对策。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魏宝祥  欧阳正宇  
电影电视中出现的旅游目的地会影响旅游者的旅游兴趣,促成旅游行为。绝大多数现有文献是研究影视旅游对于目的地旅游者数量和对旅游者决策过程的影响和作用,也有探索影视作品对于旅游目的地旅游形象的影响的。由此说明影视旅游是可以作为一种推广旅游目的地的营销新方式。影视旅游之所以成为营销工具,相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在现有文献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论述了影视旅游作为营销方式的特点和原理,结合影视作品的拍摄和放映两个阶段,探讨了在每个阶段影视旅游营销工作的重点和形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