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4)
2023(3976)
2022(3365)
2021(2990)
2020(2638)
2019(6234)
2018(6081)
2017(11852)
2016(6149)
2015(6739)
2014(6366)
2013(6653)
2012(6084)
2011(5603)
2010(5830)
2009(5734)
2008(5825)
2007(5506)
2006(5025)
2005(4791)
作者
(18011)
(14740)
(14719)
(14223)
(9491)
(7088)
(6764)
(5780)
(5661)
(5509)
(5152)
(4963)
(4921)
(4875)
(4713)
(4620)
(4508)
(4385)
(4227)
(3982)
(3752)
(3650)
(3597)
(3564)
(3415)
(3331)
(3205)
(3126)
(2928)
(2906)
学科
(28936)
经济(28908)
(17762)
管理(17450)
(14602)
企业(14602)
方法(12636)
数学(10091)
数学方法(9817)
中国(8577)
(7396)
(7302)
(7032)
理论(6643)
业经(5606)
(5346)
劳动(5328)
农业(5204)
(5022)
教育(5020)
(4930)
贸易(4925)
(4785)
(4480)
财务(4452)
财务管理(4444)
(4442)
关系(4435)
企业财务(4231)
(4037)
机构
大学(95872)
学院(91964)
(37937)
经济(37178)
管理(32766)
研究(31441)
理学(27592)
理学院(27236)
管理学(26523)
管理学院(26314)
中国(24514)
(21110)
(19638)
科学(18311)
(16146)
财经(15261)
(14596)
研究所(14332)
(14084)
师范(14008)
北京(13773)
(13737)
中心(13559)
经济学(12362)
(12346)
(11582)
师范大学(11435)
业大(11365)
财经大学(11147)
(10954)
基金
项目(54776)
科学(43460)
研究(40851)
基金(40791)
(35206)
国家(34925)
科学基金(29919)
社会(26748)
社会科(25319)
社会科学(25308)
基金项目(20023)
(19694)
教育(19455)
自然(18579)
自然科(18207)
自然科学(18203)
自然科学基金(17858)
资助(17672)
(17224)
编号(16366)
成果(15123)
(12619)
重点(12408)
课题(11524)
国家社会(11441)
教育部(11123)
人文(10700)
(10688)
大学(10591)
(10563)
期刊
(44265)
经济(44265)
研究(32105)
中国(22545)
(17017)
学报(15639)
教育(14136)
管理(13849)
科学(13259)
大学(12372)
学学(11169)
(11101)
财经(9215)
技术(8379)
(7981)
(7957)
金融(7957)
经济研究(7551)
农业(7112)
图书(6610)
统计(6220)
业经(5962)
问题(5826)
(5538)
技术经济(5111)
(5090)
(5012)
书馆(4953)
图书馆(4953)
国际(4767)
共检索到151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钟春洋  
20世纪90年代至今在劳动价值论讨论中(尤其是国内),存在两种倾向:一是强调创新和发展,却偏离了劳动价值一元论;一是强调坚持而没能有效地进行创新与发展。本文着重从方法论上分析各自的缺陷,探讨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方法及其创新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飞岸  
在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中,多元要素参与分配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经济效率的威力”,劳动价值一元论受到质疑甚至于批判。实质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一元论并不排斥“多要素”在经济分配中的作用,关键在于怎样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以及什么样的“多要素”不违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原则?使用价值多元论对现阶段的分配理论有着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闻有虎  
目前 ,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社会经济现实的各种挑战。本文通过对创造知识价值的复杂劳动的阐释 ,表明了劳动仍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并进一步指出 :效用价值是劳动价值的虚拟表象。因此 ,坚持劳动价值一元论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义成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对马恩价值理论的误解。后者是“生产力价值论”,即价值与“生产力 (率 )”相等 ,正比于“在相应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反比于“为生产相应使用价值而花费的劳动时间”。因此 ,马恩价值理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也有相通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资本本身具有使用价值 ,“按资分配”也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中国私营企业主目前的收入主要不是剥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蒋海益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事实上是一个从“价值一元”向“多元”转化的动态的价值分析体系。深化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首先是解放思想,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从“价值一元论”的简单化理解中解放出来。惟有如此我们才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使马克思的学说继续成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武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丽君  唐伶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矛盾集中在企业层面且呈现多发特点。传统的法律规制以及三方协商的调整机制对解决该层面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已经足以形成一种独特机制,但亟需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本文在一元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理论模型,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从内部管理入手,通过预见性地调节组织投入来实现劳资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化解。同时,模型的中介变量还充分拓展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内涵,使企业能够采用比以往更加多样化的管理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杨丽君  唐伶  
在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的劳动关系矛盾集中在企业层面且呈现多发特点。传统的法律规制以及三方协商的调整机制对解决该层面的问题显得力不从心。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对企业劳动关系的影响已经足以形成一种独特机制,但亟需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本文在一元论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理论模型,指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应从内部管理入手,通过预见性地调节组织投入来实现劳资纠纷的预防和调处化解。同时,模型的中介变量还充分拓展了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内涵,使企业能够采用比以往更加多样化的管理策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恩富  
本文阐述了发展劳动价值论 ,提出要消除关于马克思原创的劳动价值论的若干认识误点 ,主张确立一种“新的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文章认为 ,不能把整个第三产业的服务劳动都视为创造价值的生产性劳动 ,强调离开活劳动的科学技术本身无法创造价值 ,以及生产性企业私营业主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创造价值的 ,并分析了无效劳动、有害服务和非法活动是否创造价值的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义成  
马克思、恩格斯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因为亡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统一的唯物史观原理相适应:“价值”与“生产力” 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 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 的。细读之,可以发现,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动价值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动价值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显然,马克思、思格斯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动价值论,它是由抽象劳动价值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效用/劳动价值论” 的理论体系。西方学者关于第一第三卷彼此矛盾的说法,以及一些马克思主,义者针锋相...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董全瑞  
在我国收入分配理论中出现的收入分配多元论是所有制决定分配的集中表现,但这种理论既不能解释真实世界里的收入分配现象又不能解决实际中的收入分配问题。分配理论上的重大缺陷导致了分配上的混乱。因此,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统一的分配制度即收入分配一元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吴易风  
本文针对目前国内一些学者所提出的劳动、资本、土地三种要素共同创造价值的观点,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出发,对这种观点提出的批评,表明这种观点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是不相容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锦辉  
必须在坚持的基础上深化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深化劳动价值论要反对借深化之名,行否定与扭曲之实这两种倾向,要从三个方面出发深化劳动价值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当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面临着类似于李嘉图学派解体的危险。要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 ,至关重要的是端正思想方法。在理论与实际出现差距时 ,既不能放弃理论 ,也不能固守和诡辩 ,而必须根据实践修正理论 ;在修正理论时 ,必须采取正确的提问方式 ,不能采取纯粹经济学和“工具主义”的视角 ,而必要从深层次对理论本身进行提问 ;在坚持和发展理论方面 ,必须采取正确的态度 ,不能采取笼统坚持或否定的态度 ,而必须采取在区分理论本身的不变成分和可变成分的基础上予以辨证扬弃的态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漆光瑛  
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分析前提不是实物交换 ,其理论的局限性是因为研究方法的缺陷。实物交换是马克思在分析价值实体时所作的局部假设的例证 ,而不是他的理论前提条件。应该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来分析我国的收入分配问题。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永年  
为了响应江泽民同志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创新的号召,在我院营造一个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浓烈的氛围,安徽财贸学院科研处于2002年11月20日上午召开了全院性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创新研讨会。我们现在把发言的精髓摘登出来,欢迎广大读者指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