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71)
- 2023(12221)
- 2022(10241)
- 2021(9200)
- 2020(7599)
- 2019(16716)
- 2018(16422)
- 2017(30995)
- 2016(16540)
- 2015(18769)
- 2014(18701)
- 2013(18151)
- 2012(17066)
- 2011(15657)
- 2010(16083)
- 2009(15454)
- 2008(14935)
- 2007(14169)
- 2006(12861)
- 2005(11799)
- 学科
- 济(86882)
- 经济(86712)
- 管理(57046)
- 业(48687)
- 企(43569)
- 企业(43569)
- 方法(28297)
- 数学(22665)
- 数学方法(22501)
- 中国(22011)
- 地方(19852)
- 制(19812)
- 财(19792)
- 业经(19531)
- 农(17694)
- 学(16387)
- 体(14952)
- 技术(14845)
- 融(14600)
- 金融(14593)
- 银(14274)
- 银行(14250)
- 理论(13811)
- 行(13769)
- 地方经济(13426)
- 和(12707)
- 环境(11881)
- 务(11256)
- 财务(11222)
- 财务管理(11195)
- 机构
- 大学(246768)
- 学院(245695)
- 济(113250)
- 经济(111003)
- 管理(91872)
- 研究(87379)
- 理学(77331)
- 理学院(76525)
- 管理学(75424)
- 管理学院(74949)
- 中国(68390)
- 财(55633)
- 京(51611)
- 科学(47132)
- 所(43148)
- 财经(42634)
- 中心(39328)
- 江(39039)
- 经(38458)
- 研究所(38098)
- 经济学(36561)
- 农(34558)
- 北京(32681)
- 经济学院(32405)
- 财经大学(31410)
- 院(31255)
- 范(30657)
- 业大(30465)
- 师范(30359)
- 州(30251)
- 基金
- 项目(153348)
- 科学(122417)
- 研究(116264)
- 基金(112214)
- 家(96038)
- 国家(95236)
- 科学基金(82510)
- 社会(79043)
- 社会科(74117)
- 社会科学(74092)
- 省(59601)
- 基金项目(58004)
- 教育(53187)
- 自然(49137)
- 划(49008)
- 自然科(48045)
- 自然科学(48031)
- 自然科学基金(47210)
- 编号(45518)
- 资助(45112)
- 成果(38769)
- 部(34779)
- 重点(34651)
- 制(34220)
- 创(34010)
- 发(33442)
- 国家社会(33147)
- 课题(33063)
- 创新(32087)
- 教育部(30798)
- 期刊
- 济(139043)
- 经济(139043)
- 研究(82704)
- 中国(57100)
- 财(45117)
- 管理(39651)
- 学报(34200)
- 科学(32720)
- 农(32628)
- 融(28843)
- 金融(28843)
- 大学(27412)
- 教育(27382)
- 学学(25884)
- 财经(23640)
- 经济研究(23167)
- 技术(22467)
- 农业(21044)
- 经(20547)
- 业经(19889)
- 问题(17047)
- 技术经济(13814)
- 贸(13229)
- 世界(12374)
- 国际(11834)
- 理论(11471)
- 统计(11441)
- 经济管理(11319)
- 商业(11263)
- 科技(11043)
共检索到3978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自力
<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这是党中央在系统总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意义重大。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伟大创举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伟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为人类探索更美好社会提供的中国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琪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强调了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征、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篇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意义,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祥娟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仕元
本文系国家体改委秘书长王仕元同志在北京经济学院的报告,现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卓元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是思想认识的一大飞跃,表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已经有了明确而彻底的理论指导,必将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鼓舞下,1992年中国经济发展明显加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尚全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对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具体化、系统化,勾画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一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微观基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 生产要素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丁任重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耀中
一、关贸总协定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二次大战以后,许多国家为了尽快恢复战争的创伤和加速经济的发展,纷纷致力建立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和协调的国际经济贸易环境.当时,在美、英等国的积极倡导之下,先后有23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了为实现上述目标的有关磋商和谈判,并于1947年10月23日在日内瓦签订了一项关于调整缔约国各方对外贸易政策和国际经济贸易关系方面的相互权利与义务的国际多边协定,即《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目的在于通过不断减让关税而逐步实现贸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管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肖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取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历了“市场手段论”和“市场基础论”两个阶段。“市场手段论”从改革计划经济体制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必然性,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市场基础论”从改造公有制的角度探索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统一的可行性,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体制创新 理论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义平
无论是诱致性变革还是强制性变革,都客观存在着体制创新的相应成本。基于对中国国情和体制创新成本的考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安排应选择“渐进”的形式,而体制创新方式则应是政府与群众的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