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25)
- 2023(19119)
- 2022(16248)
- 2021(15232)
- 2020(12604)
- 2019(28588)
- 2018(28738)
- 2017(55214)
- 2016(29876)
- 2015(33737)
- 2014(33957)
- 2013(33559)
- 2012(31259)
- 2011(28768)
- 2010(29354)
- 2009(27597)
- 2008(26906)
- 2007(24263)
- 2006(22195)
- 2005(20171)
- 学科
- 济(137858)
- 经济(137716)
- 业(84913)
- 管理(81887)
- 企(61275)
- 企业(61275)
- 农(52954)
- 方法(50254)
- 数学(43141)
- 数学方法(42661)
- 中国(39748)
- 农业(35103)
- 地方(32943)
- 业经(32045)
- 财(29458)
- 学(27205)
- 制(27108)
- 贸(23751)
- 贸易(23735)
- 易(22952)
- 银(22756)
- 银行(22714)
- 行(21934)
- 融(21280)
- 金融(21278)
- 理论(19822)
- 发(19660)
- 策(19565)
- 环境(19541)
- 和(19107)
- 机构
- 学院(436039)
- 大学(434138)
- 济(185253)
- 经济(181192)
- 管理(167980)
- 研究(154560)
- 理学(143137)
- 理学院(141560)
- 管理学(139337)
- 管理学院(138542)
- 中国(118934)
- 京(93433)
- 科学(91509)
- 财(84905)
- 农(80298)
- 所(78491)
- 研究所(70493)
- 中心(69817)
- 江(67202)
- 财经(65993)
- 业大(64752)
- 农业(61355)
- 北京(59843)
- 经(59737)
- 范(59450)
- 师范(58985)
- 院(54847)
- 经济学(54827)
- 州(53941)
- 经济学院(48930)
- 基金
- 项目(279600)
- 科学(219502)
- 研究(211165)
- 基金(200230)
- 家(172697)
- 国家(171145)
- 科学基金(146123)
- 社会(133260)
- 社会科(125900)
- 社会科学(125868)
- 省(109510)
- 基金项目(105177)
- 教育(96193)
- 自然(91216)
- 划(91195)
- 自然科(88968)
- 自然科学(88949)
- 编号(88627)
- 自然科学基金(87347)
- 资助(82326)
- 成果(73816)
- 发(63619)
- 重点(62447)
- 部(62106)
- 课题(61334)
- 创(57278)
- 国家社会(54173)
- 创新(53402)
- 教育部(53192)
- 项目编号(52495)
- 期刊
- 济(222271)
- 经济(222271)
- 研究(138963)
- 中国(91635)
- 农(79366)
- 学报(64622)
- 管理(62334)
- 财(61684)
- 科学(61677)
- 农业(53553)
- 教育(52242)
- 大学(49984)
- 融(47539)
- 金融(47539)
- 学学(46968)
- 技术(38819)
- 业经(38342)
- 经济研究(34353)
- 财经(32419)
- 问题(29426)
- 经(27873)
- 业(25814)
- 技术经济(22703)
- 图书(22122)
- 贸(21898)
- 世界(21628)
- 理论(21244)
- 版(20686)
- 现代(20656)
- 商业(20057)
共检索到680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闫先东 魏晓丽
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届党的三中全会都承担着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使命,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具有里程碑意义。在此背景下,本文在全面分析农业在我国农村经济和产业结构变革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对现阶段农村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在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贡献进行了再认识,分析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和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就如何大力发展现代农村经济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村经济 贡献 政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迎春 何雄浪 恩佳
在农村土地制度变革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是导致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关键因素,应从制度上加以解决。本文由此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问题进行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探索与创新,以期进一步明确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强化土地的物权性质,积极、稳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丁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农村的繁荣稳定关系到全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的"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以及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阐述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着重指出了新形势下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几个深层次问题,探索了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以期为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等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操作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阙丽娟
在阐明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紧迫性和优势的基础上,介绍了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取得的新进展,深入剖析了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配送体系,做好全程物流两端运输;加强铁路货运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货运产品,灵活制定运价;开展战略合作,发挥铁路货运核心竞争力等对策。
关键词:
铁路货运 现代物流 发展对策 货运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韩身智
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与发展,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功,我国农村经济格局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涵发生重大变化;农村生产要素配置发生重大变化;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被提上了日程。在此背景下,进一步厘清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思路,对于推动山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思路 城乡统筹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德术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中央近年来就重视和加强农业发展作出了一系列决定。随着这些精神的贯彻落实,农村经济发展十分活跃,并随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对农业信贷工作产生着越来越重大的影响。最近,我们就如何适应新的农村经济、金融形势,到阆中市进行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俊才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推进"三农"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多种困难和挑战,粮食生产实现"九连增",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民生明显改善,办了许多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三农"发展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一、深刻认识我国"三农"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建钢 曾庆涛
本文依据经济学理论分析农村群众体育的变迁与发展,指出农村生产力的提升化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体力劳动减少,农村群众体育消费的积极性和需求性不断增加。并为满足农村群众体育消费,发展农村群众体育提出相关对策及建议。
关键词:
农村体育 群众体育 对策措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余祖光 张社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汪勇
目前我国最为严峻的农村问题,莫过于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途径是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农村高等教育对于农村人力资源深度开发,促进农村城市化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同时,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的通力合作。
关键词:
农村高等教育 改革 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志斌 黄桂香
对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农村体育决策职能部门运行机制现状和江西农村体育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查找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新形势 江西 农村体育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蓝海涛 周振
互联网技术已逐步渗透到我国农村经济领域,在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以及消费环节均有应用,成为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互联网+农村经济"的制度供给还不完善,存在若干瓶颈问题。对此,政府要把"互联网+"促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做为实现产业兴旺目标的战略抓手,着力提高政府部门管理效能,加大财政投资力度,优化补贴结构和方式,提高补贴效率,完善公共服务,增强基础设施和装备支撑,改善外部环境,加大多边银行信贷支持,引导民营经济主体加大投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广西财政厅课题组
当前,受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叠加影响,稳定和扩大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如何完善财政支持政策,充分发挥就业的稳定器作用尤为重要。本文系统梳理了"十三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支持就业创业工作的有关情况,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稳就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提出做好稳就业工作有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就业环境 就业保障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志彪
中国第一波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经济全球化红利已经透支。在扩大内需条件下实施深度全球化战略是第二波全球化的主要议题。如果说第一波全球化的内核可以概括为"利用别国的市场用足本国的低端生产要素",那么第二波全球化的特征则主要表现为"利用本国的市场用足国外的创新要素,加速发展本国的创新经济"。抓住第二波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既是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再平衡的需要,也是为了消除在世界经济下行趋势下我国产能过剩的困境,更是为了利用世界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的机遇,通过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加速引进高级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中国的创新经济。据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