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02)
- 2023(4597)
- 2022(3458)
- 2021(3378)
- 2020(2453)
- 2019(5883)
- 2018(5866)
- 2017(8572)
- 2016(6207)
- 2015(7138)
- 2014(7366)
- 2013(6248)
- 2012(5832)
- 2011(5422)
- 2010(5666)
- 2009(4645)
- 2008(4551)
- 2007(4610)
- 2006(4183)
- 2005(3529)
- 学科
- 教育(19837)
- 中国(12324)
- 济(11397)
- 经济(11386)
- 管理(9190)
- 教学(7244)
- 理论(6834)
- 业(5426)
- 农(5048)
- 发(5047)
- 地方(4832)
- 学(4511)
- 发展(4429)
- 展(4307)
- 学校(3886)
- 思想(3870)
- 政治(3811)
- 企(3730)
- 企业(3730)
- 研究(3666)
- 思想政治(3613)
- 政治教育(3613)
- 治教(3613)
- 业经(3563)
- 德育(3563)
- 革(3486)
- 高等(3455)
- 学法(3446)
- 教学法(3446)
- 改革(3333)
- 机构
- 大学(71690)
- 学院(67770)
- 教育(30556)
- 研究(28003)
- 范(23787)
- 师范(23717)
- 师范大学(19553)
- 京(17926)
- 管理(16462)
- 济(16073)
- 科学(15842)
- 经济(15251)
- 职业(15197)
- 技术(14092)
- 中国(13535)
- 江(13421)
- 理学(13326)
- 所(13171)
- 理学院(13001)
- 北京(12571)
- 管理学(12475)
- 管理学院(12304)
- 教育学(12011)
- 中心(11920)
- 研究所(11863)
- 院(10522)
- 职业技术(10515)
- 州(10447)
- 技术学院(9366)
- 教育学院(8903)
- 基金
- 研究(41472)
- 项目(40723)
- 科学(33219)
- 教育(29587)
- 基金(22791)
- 社会(21865)
- 编号(20953)
- 成果(20900)
- 社会科(20247)
- 社会科学(20245)
- 课题(19670)
- 省(19130)
- 家(18186)
- 划(18147)
- 国家(17788)
- 年(17456)
- 科学基金(14349)
- 规划(13883)
- 度(12448)
- 项目编号(12093)
- 性(11451)
- 研究成果(11448)
- 重点(11286)
- 年度(11132)
- 发(11082)
- 基金项目(10828)
- 部(10744)
- 一(10702)
- 阶(10294)
- 段(10268)
共检索到123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桑标 陆璟 李伟涛 周江林 陈越洋 杜宜阳
学历水平是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要素。我国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尽管整体上呈不断提高的态势,但与教育强国建设的要求及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教师队伍学历提升具有中介效应、连锁效应和扩散效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夯实教师的职业地位。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普遍采取了延长职前教育年限、鼓励在职教师攻读更高学位、拓宽教师来源、为非师范院校毕业生提供培训等举措提升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推进教师队伍学历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需要坚持规划为先,提升教师队伍入职学历要求;综合施策,全面、精准、协同推进实施教师培养计划;强化激励,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教机制;开展动态监测,推进基于大数据的教师队伍培养及政策调适。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师队伍 学历水平 推进机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建领
瞄准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我国教育改革发展近年来逐步确立了新的思路,推行了多种新举措。职普融通,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以往实践基础上创造性提出的新思路,对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育选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意义重大。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其实施策略之一,即以推动职普融通为关键。2023年5月29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推进职普融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围绕什么是好老师、如何认识教师、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路径建设教师队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构成了新时代建设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战略思路和实践遵循。本体论上,从教师本身角度,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从学生发展角度,教师要做“四个引路人”;从品质提升角度,教师要具备“教育家精神”。认识论上,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筑梦人”与“大先生”。方法论上,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第一标准、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以“四个统一”协同育人、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论上,教育优先发展中优先建设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优先建设乡村教师、提高教师职业待遇、在教师群体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薛二勇 李健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围绕什么是好老师、如何认识教师、采用什么方法、通过什么路径建设教师队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构成了新时代建设高素养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战略思路和实践遵循。本体论上,从教师本身角度,教师要做“四有好老师”;从学生发展角度,教师要做“四个引路人”;从品质提升角度,教师要具备“教育家精神”。认识论上,教师作为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做到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是“中国梦”得以实现的“筑梦人”与“大先生”。方法论上,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第一标准、教师首先要明道信道、以“四个统一”协同育人、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论上,教育优先发展中优先建设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建设中优先建设乡村教师、提高教师职业待遇、在教师群体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Department of Teacher Education,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RC
实现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是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教师教育体系建设,确立了教师教育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优先地位,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有力支撑了我国建设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合格的世界最大规模的教师队伍。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的主要特征体现在:以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正确发展方向,以教师教育优先发展为建设战略取向,以开放协同联动为改革重中之重,以完善政策体系为关键制度保障,以数智赋能模式为改革重要变量。对照建设教育强国目标任务,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我国教师教育体系建设还需要在坚持教师教育事业优先发展、优化调整师范院校战略布局、支持高水平大学举办教师教育、推动教师教育制度完善创新、深化教师教育模式改革、推进教师教育数字化升级、加强中国特色教师教育的理论研究等方面持续发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林崇德
"弘我教化,昌我民智"是历史赋予高校教师的伟大使命,"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应为高校教师的人生圭臬。因此,我们应该本着上述精神来探讨高校教师师德的深刻内涵。师德,是一个老话题,是一个常讲不衰的话题。讲师德,并不是说教师的师德问题太多,而是要进一步确立师德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中华民族文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湘龙 席梅红
高质量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性工程,需要有内涵清晰、体系完整兼具发展性的指标体系提供指引。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指标体系建构要坚持把问题作为逻辑起点,充分把握其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价值意义。宏观层面强调教师队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中观层面强调教师管理体制机制的完善,微观层面强调教师专业内涵提升。对标教育强国目标,指标体系建构要依据国家政策要求,立足我国国情,从教师队伍建设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变化、技术变革等因素,深入研究国内先行示范案例,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指标体系坚持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相衔接,构建了战略地位、师德师风、规模结构、素质提升、教师管理等内容维度,涵盖16个关键指标。实践中要对应关键指标和考查要点,对照目标指引,形成动态评价机制,做好过程性跟踪,坚持以评促建,把评价结果纳入区域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引导学校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参考,作为教师自身专业成长的借鉴。
关键词:
教育强国 高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 指标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赖德胜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3)。这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指明了新的路径,也为教育强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一、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动把“蛋糕”做得更大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这要求有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做基础,人均收入要达到较高水平,实现更加富裕。通俗地说,就是要把“蛋糕”做得更大。
关键词:
教育强国 共同富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夏莉娜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艺术类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借鉴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组建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高职教育的和谐发展,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之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建设 人本主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炜 周洪宇
现代化视域下,教育强国的内涵本质在于通过强大的国家教育能力,全面确保教育中人的现代性增长。从其内涵特征来看,教育强国是指教育综合实力、教育创新能力、人才培养和教育服务贡献能力、教育治理能力、教育国际竞争力和教育影响力强大且显著的国家。在决策导向分析框架下,从构建的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中国得分为74.56,在世界主要的60个国家中居第24位,处于准教育强国的前列。基于中国教育强国建设指数的“低投入、高产出”类和“后发外生”型国家的综合判断,中国推进教育强国硬实力建设应借鉴同类型教育强国经验,充分利用好后发优势,聚焦教育过程性指标监控和教育产出性指标提升;在软实力建设上应坚持“绿色协调”、“不唯速度”原则,坚定走中国式教育强国新道路;在推进策略上应着重激发国家高等教育能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马晓强
我们正处在强国建设伟大时代。立足伟大时代,推进教育强国建设,首要问题就是,在历史总结、比较分析和前瞻预测中,全面深刻认识未来12年教育强国建设的地位、方位、重点和路径。一、教育强国:是基础,也是引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民族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等素质提升为目标,将每一个人的自信、自强、自立,凝聚为一个民族思想、文化、制度和道路的自信,奠定民族复兴伟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正>入选理由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一个单独部分,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并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作出全面而系统的部署,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中国
省级统筹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着供需比例和学科结构的双重失衡、新任教师教育素养与中小学教育岗位要求之间严重脱节等突出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省级统筹主体缺失,校地双方及地方政府所属部门之间的统筹机制没有建立;亟需加强省级统筹,切实实施校地联盟,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
教师工作 省级统筹 校地联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朱之文
在第23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在中南海与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亲切座谈,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坚定决心,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和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