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0)
- 2023(12008)
- 2022(10311)
- 2021(9752)
- 2020(8295)
- 2019(18435)
- 2018(18879)
- 2017(35449)
- 2016(19625)
- 2015(21935)
- 2014(21831)
- 2013(20853)
- 2012(19583)
- 2011(17647)
- 2010(18201)
- 2009(17405)
- 2008(17520)
- 2007(16254)
- 2006(14650)
- 2005(13587)
- 学科
- 济(68953)
- 经济(68840)
- 管理(65228)
- 业(57637)
- 企(50484)
- 企业(50484)
- 方法(25652)
- 财(24923)
- 中国(24659)
- 制(24051)
- 数学(21140)
- 数学方法(20848)
- 农(19188)
- 技术(18323)
- 业经(17598)
- 体(17148)
- 银(16649)
- 银行(16620)
- 行(15963)
- 融(14698)
- 金融(14691)
- 学(14304)
- 理论(13736)
- 体制(13561)
- 贸(13011)
- 贸易(12997)
- 技术管理(12738)
- 务(12734)
- 财务(12694)
- 易(12686)
- 机构
- 大学(273597)
- 学院(271926)
- 济(111036)
- 经济(108475)
- 管理(101141)
- 研究(92807)
- 理学(84963)
- 理学院(84068)
- 管理学(82704)
- 管理学院(82182)
- 中国(73737)
- 财(61191)
- 京(58806)
- 科学(52629)
- 所(46518)
- 财经(45510)
- 江(44072)
- 中心(42392)
- 经(41047)
- 研究所(40938)
- 农(39918)
- 北京(37790)
- 范(35438)
- 师范(35038)
- 业大(35033)
- 州(34714)
- 经济学(34263)
- 院(33814)
- 财经大学(33417)
- 农业(30934)
- 基金
- 项目(166924)
- 科学(131332)
- 研究(128834)
- 基金(118616)
- 家(101904)
- 国家(100985)
- 科学基金(86227)
- 社会(81304)
- 社会科(76903)
- 社会科学(76886)
- 省(66213)
- 基金项目(61630)
- 教育(60856)
- 划(55124)
- 编号(53064)
- 自然(52057)
- 自然科(50858)
- 自然科学(50843)
- 自然科学基金(49964)
- 资助(47681)
- 成果(46592)
- 创(39674)
- 课题(38638)
- 部(37818)
- 重点(37736)
- 制(37001)
- 创新(36220)
- 发(35619)
- 性(33694)
- 国家社会(33457)
- 期刊
- 济(134061)
- 经济(134061)
- 研究(91485)
- 中国(67045)
- 财(49891)
- 管理(43830)
- 教育(41125)
- 学报(39256)
- 农(37283)
- 科学(35883)
- 融(31438)
- 金融(31438)
- 大学(31092)
- 学学(28658)
- 技术(25462)
- 农业(24421)
- 财经(23751)
- 经济研究(21657)
- 业经(21175)
- 经(20533)
- 问题(17185)
- 贸(14922)
- 科技(13837)
- 理论(13732)
- 图书(13494)
- 技术经济(13492)
- 坛(13233)
- 论坛(13233)
- 国际(12786)
- 业(12523)
共检索到441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荣华
当前,我国仍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还是主导型角色。一方面,市场有缺陷,需要政府干预;另一方面,政府主导型角色对市场的培育与健全很不利。本文从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关系、地方政府与企业关系以及地方政府面对WTO游戏规则这三维角度,探讨我国地方政府在新形势下自身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
市场缺陷 政府主导 政企关系 WTO规则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俞可平
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是一个包含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内容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进程。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的改革开放过程,不仅是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过程,也是政治变革和政治进步的过程。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政治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我国的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荐华
(一)地方政府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根据1995年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办公室提供的资料,全国共有国有独立核算工业企业87905个,拥有资产47472.1亿元,国家资本金10266.4亿元,其中,有地方企业83167个,约占全部国有企业的94.6%;地方企业拥有资产30662.3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资产的64.5%,拥有国家资本金5872.4亿元,约占全部国有工业企业国家资本金的57.2%。这就是说,我国工业企业中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龙龙
论财政体制改革中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问题马龙龙一、行政性分权模式与经济性分权模式之比较所谓财政体制的分权模式,是相对于财政体制的集权模式而言。笼统地说,改革开放前的“统收统支”为基本特征的财政体制属于集权模式,改革开放后,“分灶吃饭”、“分级包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斌 王朝才 柯勰
以国有土地有偿出让收入和分税制改革后的地方税体系等构建地方举债融资的自有财力支撑,以及新《预算法》赋予地方自主发债权利为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资本力量的日益壮大,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应三种模式:集资和收费、借助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或发债、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以及与社会资本合作。伴随这一过程的是,地方政府主体地位及相关参与主体权责利的日益清晰化、中央对地方债务管理的日益规范化、举债融资手段的日益市场化、相关配套制度的日益完善化。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地方政府举债融资的演变历程,总结各个阶段特点。在此基础上,阐释三个阶段的演化逻辑,并总结了相关经验及启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常琪
在2003年中国市长高峰论坛上,有关官员、专家学者在进行“分级行使产权体制下的国有资本运营与管理模式”探讨时指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既意味着机会,也意味着挑战。国有资产分级行使产权以后,如何制定更好的国有资产管理的调整战略,建立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执政能力是一个考验。对一个区域来讲,必须站在区域范围的宏观和国民经济的战略发展高度来考虑如何治理地方企业;必须着眼于地方的资源的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未来的产业优势、现有的种种优势和劣势来综合考虑、平衡,并找出自己辖区内的国有企业进退的模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安洪海 韩秉勤 刘晓文
一、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的变迁(一)拨改贷改革。改革时段为1979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的核心是,针对扭转财政拨款无偿使用带来的投资效益低下,对基本建设投资由财政无偿拨款改为银行有息贷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蔡继明
本文认为,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以及从单一的按劳分配到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变革,所有这一切,既反映了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的变革,也反映了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变迁。这正是中国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最大成果和最为成功的经验。
关键词:
体制改革 制度创新 启示与思考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甄贞 陈爽 刘大中
应急管理是当今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和责任。近年来,尽管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制度日趋完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诸如领导干部应急管理理念不够科学、预案体系建设尚不完善、避灾防险自救互救教育缺失等。当务之急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制度创新,不断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健全政府应急管理体制,分别对领导干部、社会公众和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多样化应急教育,形成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最大合力,最大限度地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应急管理 问题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强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变革中扮演着十分活跃的角色。本文先概述理论研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西方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和意义,讨论评估主体多元化和公众参与,价值标准和指标体系设计问题,及数量工具的应用。最后,简要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及其不足之处。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新光
我国农村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党政权力高度一体化与地方政府体制高度统一的金字塔式权力结构。改革开放以来,“地区”一级已经演变成了实体型政府,其工作重心也转向城市建设与市政管理;而过去由议事、决策、行政、司法、财政为一体的县级行政体系却被肢解,逐渐形成了“双重衙门体制”;乡镇政权基本处于一种责任大、权利小、效率低的被动施政状态;村民自治又一直受到地方行政权力的制约,自身也缺乏财力的保障,几乎变成了“空壳民主”。下一步,中国地方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从高度集权走向合理分权,按照地、县、乡、村四级连动的整体改革思路,撤消地区一级,强化县一级,精简乡一级,充实村一级,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范必 李欣瑞
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投资体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出路范必,李欣瑞自去年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进行投资体制改革,至今已近一年,这一改革的进展如何?地方政府和企业在改革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于5月上旬同山东省计委、湖北省计委,以及济南、淄博等六市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荣华
地方政府管理体制是政府治理体系的最重要内容之一,省直管县改革担负着地方财政体制与行政体制改革的使命,是地方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试验田"。文章以河南省直管县改革为例,基于面板数据评估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的增长效应,利用核匹配结合双重差分方法估计出省管县改革的"制度红利"效应。研究表明:改革显著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且这一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随着制度创新的进一步深化,全面省直管对县域经济增长有持续的促进效应,说明全面改革具有进一步的经济增长效应;投资仍然是改革最重要的传递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冯静 庞明礼
我国地方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促进了我国的市场化改革,降低了权力中心进行制度创新的风险和成本,进而提高了其制度安排的质量和效益。这种在宪法秩序、意识形态以及知识存量约束下的创新行为,存在着决策成本、规范成本以及风险成本,同时还会产生地区经济的发展、自身利益的强化和权力中心的认可三种收益。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实现制度创新的成本最小化和收益最大化。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制度创新 成本 收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国绪
2014年4月份先后发布的《2014年财政预算报告》及《预算法草案》三审稿,最终赋予了地方政府适度发债的权限,地方政府债券即将推出。报告指出,将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作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的防火墙。对此各方赋予各种期待,希望通过该制度实现两方面目标:第一,服务于中央政府对于地方政府发债的限额控制与考核问责;第二,服务于市场对于地方政府债券的风险识别与价格确定。本文分析了我国推出地方政府债券可能面对的困境以及现行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制定明确的地方政府信息披露制度、建立两套并行的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度、逐步实现融资平台与隐性担保的退出以及改变市场主体级别竞争的成本与收益等建议。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券 信用评级 隐性担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