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48)
2023(6842)
2022(5723)
2021(5193)
2020(3988)
2019(9431)
2018(9522)
2017(17427)
2016(9423)
2015(10258)
2014(10508)
2013(10286)
2012(9900)
2011(9227)
2010(9467)
2009(8740)
2008(8781)
2007(7821)
2006(7575)
2005(7294)
作者
(27415)
(22949)
(22822)
(21686)
(14714)
(11038)
(10360)
(8946)
(8814)
(8273)
(8024)
(7687)
(7657)
(7555)
(7353)
(6993)
(6723)
(6697)
(6493)
(6428)
(6112)
(5694)
(5551)
(5398)
(5220)
(5197)
(5175)
(5119)
(4763)
(4561)
学科
(46778)
经济(46728)
管理(21491)
(20997)
地方(18964)
中国(17341)
(14674)
(14588)
企业(14588)
业经(12498)
(11461)
地方经济(10501)
(10106)
金融(10105)
农业(10077)
(9988)
(9831)
银行(9823)
(9712)
方法(9544)
(8248)
(7965)
数学(7927)
数学方法(7859)
环境(7632)
发展(7540)
(7516)
(7431)
(7088)
贸易(7077)
机构
学院(131849)
大学(129701)
(58252)
经济(56984)
研究(55765)
管理(44913)
中国(43276)
理学(36231)
理学院(35724)
管理学(35207)
管理学院(34931)
科学(32191)
(29971)
(29076)
(27864)
研究所(25797)
中心(24229)
(23616)
(23194)
(21070)
师范(20882)
(20206)
北京(20177)
财经(19795)
(19138)
(18448)
(17825)
农业(17690)
经济学(17527)
业大(17257)
基金
项目(78582)
研究(62391)
科学(61466)
基金(53506)
(46318)
国家(45841)
社会(38951)
科学基金(38228)
社会科(36845)
社会科学(36840)
(32241)
教育(27948)
基金项目(27507)
(26650)
编号(26229)
(24568)
成果(22542)
自然(21509)
资助(21109)
自然科(20941)
自然科学(20938)
自然科学基金(20524)
发展(20431)
(20075)
课题(19986)
重点(18362)
(16714)
(16541)
(16159)
国家社会(16040)
期刊
(80158)
经济(80158)
研究(50232)
中国(39079)
(23965)
教育(23039)
(19962)
管理(19434)
(18882)
金融(18882)
科学(17740)
学报(17533)
农业(16024)
业经(14477)
大学(13701)
技术(12902)
经济研究(12615)
学学(12431)
问题(10202)
财经(9994)
(8768)
(8283)
改革(7661)
(7661)
(7554)
世界(7452)
(7199)
国际(7113)
(7095)
论坛(7095)
共检索到236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庆芳  
山东省陵县位于鲁西北平原,北靠京津,南临济南,紧邻德州、石家庄,交通方便。辖7镇17乡,总面积1420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10万亩,人口59.5万人。1978年—1991年,工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17.9%。是国家棉花生产基地县和山东省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县。十几年来,陵县经济高速发展,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结合实际,创造性地执行党的正确方针政策,各级干部、群众辛勤劳动的结果。本刊记者赴陵县采访中深深感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发展经济的热情和欢迎各界朋友到陵县举办各种经济技术合作的真诚愿望。 市、县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单元,加速市县经济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华亭  
陵县地属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有平坦的土地、纵横的河流,是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5℃,无霜期202天,全年日照2679.9小时,年平均降水599.9毫米。境内河道均为地下河,以引黄灌溉为主。生物资源较为丰富,是小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明梁  
我国的金融教育在改革开放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合格的专业人才。然而取得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其中有艰辛,亦有曲折。金融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对外开放的扩大,既对金融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又为金融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客观的条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不断提高,社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改革开放造就的这一社会环境,为全面发展金融教育事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使它成为各类院校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翁心刚  
本文指出,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物流事业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宏观物流管理得到加强,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企业物流水平显著提升,交通运输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物流教育规模迅速扩大,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但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及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物流事业发展中的各种关系,包括处理好物流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关系,走绿色物流之路,是今后中国物流事业发展道路上,无论国家宏观层面还是企业微观层面,都要认真对待并努力解决的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合湘  李天健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工业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其间经历了许多波折和困难。每次顺应形势的改革开放举措激发了各类工业企业的发展动力,调适着工业发展和结构变迁的方向,成就了一条具有中国自身特色的工业发展之路。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钟箭  
中建总公司自1982年成立十年来,依据国家授予的自主权,面对国内外市场,制定了“立足基地、面向全国,开拓沿海、出征出国”的经营战略,以改革总揽全局,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生产经营有了迅速的发展。与组建前相比,国内、国外的年产值分别翻了两番还多,并且新开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磊  李鲁  
本文立足于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背景和典型事实,利用1978~2017年工业部门分行业数据,从所有制结构视角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对工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改革打破了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的二元经济结构,国有经济比重的降低,促进了工业部门的结构优化与产出效率提升。因此,要准确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红利和结构红利,并以此作为产业政策制定依据,由此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及工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原磊  
本文对"中国工业发展与改革论坛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建所30周年"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主要涉及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工业发展的总体判断、国有企业改革与工业发展、对外开放与工业发展、由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五个方面,反映了"工业经济研究所发展回顾与未来展望"和"中国改革开放中迈向工业大国和工业强国"这两个基本主题。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朱铁臻  
改革开放30年,促进了中国城市大发展,城市发展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城市发展是一门系统的宏大工程,它必须以城市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城市是一个开放的、运动的大系统,开放性是现代城市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前提条件。21世纪,城市进入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时期,制度创新是城市转型与发展的关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黄群慧  
本文从产业成长、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视角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产业发展和工业化的成就,概括了工业化"中国方案"中的逻辑和经验。从产业成长看,本文通过数据和事实分析认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基本经济国情已经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转变为一个工业大国,"工业大国"、"大而不强"是中国的最基本经济国情;从工业化进程看,改革开放40年,总体上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从初期阶段快速地发展到工业化后期阶段,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工业化、2035年全面实现工业化,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从产业结构演进看,可以将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按照市场化改革划分为市场经济方向探索、市场经济构建完善、市场经济建设新时代三个大的阶段,通过对各个阶段中制度变革、要素流动、结构升级、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分析,刻画出40年中国产业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动力;从产业政策看,中国正确处理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业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在产业政策操作层面努力做到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干预资源配置但又要尽量避免直接介入资源配置,这个"度"总体把握相对合理。归结起来,工业化"中国方案"的核心经验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稳中求进"保证产业持续成长和工业化进程持续深化;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不断提高产业效率和促进产业迈向高端化;正确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促进产业合理布局和区域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市场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培育全面持续的产业发展动力机制;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形成全面开放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确处理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促进产业和人口集聚效率提升与社会民生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王岳平  付保宗  
通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随着国内外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日益突出,工业增长动能逐渐减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决胜时期,工业将经历发展形式转变的深度调整,不仅包括工业占比和增速的变化,也包括工业结构、发展模式与驱动因素的变化。适应于此,产业政策应及时调整,更加注重创新发展的要素积累和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各种创新资源的创造活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王岳平  付保宗  
通过近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随着国内外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日益突出,工业增长动能逐渐减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决胜时期,工业将经历发展形式转变的深度调整,不仅包括工业占比和增速的变化,也包括工业结构、发展模式与驱动因素的变化。适应于此,产业政策应及时调整,更加注重创新发展的要素积累和环境条件,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释放各种创新资源的创造活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圳  岳鸿飞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巨大推动。本文结合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演进和功能,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工发组织对我国工业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贡献和合作历程。研究认为,工发组织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工业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工发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对中国工业的生产力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其中,工发组织对中国援助的优先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五年发展规划保持同步,是双方成功合作的重要经验。同时,工发组织依靠其联合国系统的话语地位,有力地帮助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自律"与"共治"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圳  岳鸿飞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巨大推动。本文结合联合国工发组织的演进和功能,回顾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工发组织对我国工业生产力和现代化发展、经济对外开放、参与全球治理等方面的贡献和合作历程。研究认为,工发组织的设立显著提高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发展的国际话语权,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开展工业国际援助的主要通道。工发组织结合自身优势,对中国工业的生产力发展和对外开放发挥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其中,工发组织对中国援助的优先领域与国家发展战略和五年发展规划保持同步,是双方成功合作的重要经验。同时,工发组织依靠其联合国系统的话语地位,有力地帮助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自律"与"共治"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晓平  
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中国工业生产能力和总量规模居世界前列,并已成为全球工业品消费市场的生产加工基地,但出口制成品所具有的国际竞争优势仍主要为劳动密集型产品。国内居民消费升级、城市化进程推进、国际产业转移等因素推动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并于近年来呈现显著的重型化特点。过去30年间,中国工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集中体现在沿海与内陆地区的差异。国际分工、技术进步、资源环境约束、政策体制等因素是影响中国工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其中中国坚持对外开放、适时调整区域经济政策的成效尤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